1、必修一第二章,复习,知识结构,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气压带与风带、气候专题常见的天气系统,大气受热状况,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锋面系统,气旋与反气旋,点击带下划线的文字可链接至相关知识点,大气受热过程动画,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吸收,大气反射,地面吸收,大气辐射,长波辐射,短波辐射,大气上界,大气各类作用的影响,大气反射起到削弱太阳辐射的作用,夏季晴朗的白天气温比阴天高 大气逆辐射起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阴天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气温高;霜冻多发生于冬半年晴朗的夜晚;人造烟幕可以防霜冻。 两者结合:晴天的昼夜温差大于阴天,引申,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
2、辐射 2.低层大气的气温分布情况是随着海拔的增高而降低 3.自然界中水汽要遇冷才能凝结,因此上升气流易产生降水,返回主页,热力环流,热,冷,冷,低压,低压,低压,高压,高压,高压,热力环流规律,热力环流应用,城市风: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市区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市区,高空相反。 海陆风:由于海水比热容大于砂石(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陆地温度高于海洋,形成低压,气流上升,海洋形成高压,气流下沉,地表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高空相反。 山谷风:山谷由于地形阻挡,升温降温速度慢于山顶。白天山谷气温上升慢,气流下沉,山顶气温上升快,气流上升,风从山谷吹向山顶;夜晚山谷气温
3、下降慢,气流上升,山顶气温下降快,气流下沉,风从山顶吹向山谷,城市风,热,冷,冷,郊区,郊区,城市,海陆风(白天),热,冷,海洋,陆地,海陆风(夜晚),冷,暖,海洋,陆地,附:季风原理与海陆风原理类似,山谷风(白天),升温慢,山谷风(夜晚),降温慢,等压面判读,气压的原理,空气柱,受到压力大,受到压力小,下方,上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等压面判读,F,A,D,E,C,B,ABC位于同一等压面,气压相等,DF位于AC下方,气压高于AC,E位于B下方,气压高于B,E气压低于于DF,即D、F是高压,E是低压,这张有点问题,等压面判读技巧,F高压,A,D高压,E低压,C,B,等压面位置高,气压高于同水平
4、高度,等压面位置低,气压低于同水平高度,返回主页,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造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而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1000hp,998hp,996hp,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方向始终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风向在高空最终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2. 风向形成的三种情况之二: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3. 风向形成的三种情况之三: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 力和近地面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规律,遵循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高空风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与等压线斜交、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一锐角,返回主页,单圈
5、环流,热,冷,冷,只考虑高低纬度间冷热差异,赤道与极地之间只形成一个环流圈,气压带与风带(三圈环流),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0,30,60N,90N,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多考虑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赤道与极地之间形成三个环流圈,极锋,气压带与风带,要求:记住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用画风向的方法画出六个风带的风向。 注意: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不符合热力环流规律,因此是动力因素形成的(地转偏向力影响),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低压带多雨,高压带少雨。信风少雨,西风多雨 解析:低压气流上升,水汽在高空冷却凝结;信风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沿
6、途遇热,不易凝结;西风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沿途遇冷,易凝结。,1月:太阳直射点南移,7月: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提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导致一些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1月:气压带风带南移,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观察气压带风带位置不同时,各气候区受什么气压带或风带控制,非洲到欧洲典型气候的成因及降水特点,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终年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有明显的干湿季节。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终年干旱。 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冬季湿润,夏季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
7、受西风控制。终年湿润。,亚欧大陆,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1月,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形成高压中心,截断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两个低压中心,亚欧大陆,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印度低压(亚洲低压),亚速尔高压,夏威夷高压,7月,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形成低压中心,截断副热带高气压带,使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两个高压中心,季风环流(东亚和南亚),亚洲高压,东亚,南亚,西北风,东北风,1月,亚欧大陆,季风环流(东
8、亚和南亚),印度低压,东亚,南亚,东南风,西南风,7月,亚欧大陆,季风环流(东亚和南亚),印度低压,东亚,南亚,东南信风,西南风,7月,亚欧大陆,赤道,南亚的夏季风是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的,即:南亚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季风环流,主要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原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同季节海陆温度高低对比出现变化不同季节海陆气压高低对比出现变化不同季节海陆间风向出现变化 典型区域:亚洲东部(提示作用季风气候都分布于大陆东岸),大气环流联系图,高低纬度间的冷热不均,单圈环流,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9、(影响季风不典型地区的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环流(影响季风典型区的气候),1.世界主要气候的分布规律 主要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其影响因素,如下图所示:,(1)热带气候,(2)亚热带气候,(3)温带气候,(4)寒带和高山气候,掌握气候的一些方法,成因:将非洲到欧洲的五种气候放在一起,观察它们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将亚洲的三种季风气候放在一起分析共同特征和成因 用口诀概括分布:(海陆位置)赤道雨林横贯,季风占据东岸,草沙地海靠西站,温陆占据中央。 纬度位置:热带零到三十度,亚热三到四十度,温带四到六十度,东岸界线低五度。,气候特征,气温:热带终年高温(标准是最低月均温不低于15C);亚热带是夏季
10、高温冬季温和(标准是最低月均温在015C之间,最高月均温大于20C);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最低月均温低于0C(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温带海洋性气候是终年温和(最低月均温不低于0C,最高月均温不高于20C);极地气候终年寒冷(每月均温都低于0C),气候特征,降水:一般用100毫米作为判断某月份多雨还是少雨的标准。热带草原、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和地中海气候都有降水多于100毫米和少于100毫米的月份,有多雨季节和少雨季节;雨林气候每月降水都大于100毫米,终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每月降水都少于100毫米(热带沙漠甚至接近0)属于终年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特殊(每月
11、少于100毫米但仍称为湿润,一般结合气温加以判断),返回主页,常见天气系统(本节基本都可用第一节的基础加以解决),锋面系统的要求:区分冷锋和暖锋(示意图、符号、锋前锋后降水、封面过境后的天气变化)。以及认识冷暖锋的代表性天气。 气旋反气旋的要求:掌握中心气压高低、中心大气的垂直运动、周围大气的水平运动(顺逆时针、辐合辐散)、带来天气(阴雨或晴朗),以及气旋反气旋的代表性天气,返回主页,锋面共同特点,冷气团,暖气团,锋面都是倾斜的曲面,都是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暖气团都沿锋面上升,一般在锋面附近成云致雨,地面的雨区都集中在冷气团一侧,锋面两侧单一气团控制下天气晴朗,示意图判别锋面类型,冷气团,
12、暖气团,冷锋判别:冷气团箭头直指暖气团,示意图判别锋面类型,冷气团,暖气团,暖锋判别:冷气团箭头回旋,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模拟锋面移动时可以将气团特征加载在气团附近,便于观察得出结论,按顺序点击按钮,观察冷锋过境前、时、后居民点的天气变化,并观察锋面与雨区到达居民点的先后顺序,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按顺序点击按钮,观察暖锋过境前、时、后居民点的天气变化,并观察锋面与雨区到达居民点的先后顺序,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冷暖锋对比,冷暖锋符号判读,锋面符号能提示锋面移动方向、气团分布、雨区位置,冷锋,暖锋,冷气团,暖气团,暖气团,冷气团,雨区,雨区,锋面与常见天
13、气,我国大部分灾害天气与冷锋有关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是快行冷锋的影响 我国南方的春雨是暖锋的影响 冬季的寒潮是冷锋影响 6月份江淮流域的“梅雨”是准静止锋影响。,返回主页,气旋与反气旋,气旋:按气压状况称为低压,按气流状况称为气旋 反气旋:按气压状况称为高压,按气流状况称为反气旋 提示:按第一节的规律可以掌握气旋与反气旋的几乎所有内容(从低压和高压入手分析),气旋,中心为低压,所以中心气流上升,带来阴雨天气,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为辐合(四周向中心,旋转方向用画风向的方法掌握,反气旋,中心为高压,所以中心气流下沉,带来晴朗天气,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为辐散(中心向四周),旋转方向用画风向的方法掌握,气旋与反气旋规律,气旋、反气旋与常见天气,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是热带气旋 7、8月份江淮流域的“伏旱”天气是反气旋 我国北方秋季秋季“秋高气爽”的天气是反气旋的影响 冬季寒潮的源地是反气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锋面气旋东暖西冷,画出气旋内的风向,就能看出气旋东部的风吹向高纬度方向,相当于暖气团向冷气团移动,所以气旋东部的锋面是暖锋;气旋西部的风吹向低纬度方向,相当于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所以气旋西部的锋面是冷锋。,以北半球气旋为例,往北纬度高,往南纬度低,返回主页,暖锋,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