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配气机构,第一节 配气机构的功用及组成 第二节 气门组 第三节 气门传动组 第四节 配气相位及可变配气机构,第一节 配气机构的功用及组成 第二节 气门组 第三节 气门传动组 第四节 配气相位及可变配气机构,知识点回顾,第一节 配气机构的功用及组成 第二节 气门组 第三节 气门传动组 第四节 配气相位及可变配气机构,知识点回顾,根据发动机工作需要,适时开、闭进、排气门,第一节 配气机构的功用及组成 第二节 气门组 第三节 气门传动组 第四节 配气相位及可变配气机构,知识点回顾,根据发动机工作需要,适时开、闭进、排气门,气门组 气门传动组,课前讨论,四冲程发动机气门工作过程,课前讨论,四
2、冲程发动机气门工作过程,配气机构要求:进气充足、排气彻底,进气冲程:气门上止点开,下止点关排气冲程:气门下止点开,上止点关,能满足要求吗? 需要可调吗?,第四节 配气相位及可变配气机构,可变配气机构,掌握,了解,熟悉,内容及要求,一、配气相位,定义:以活塞上、下止点为基准,气门开启和关闭的时刻及开启的持续时间,用曲轴转角来表示。,进气门早开: 进气门晚关: 排气门早开: 排气门晚关:,气门已有一定开度,使进气顺利 利用进气流动惯性,继续进气 减少推出废气所耗功 利用排气流动惯性,多排气,二、配气相位图,以曲轴中心为圆点,以曲拐上、下止点位置为参考点,以曲轴转角的形式画出气门的开、闭过程。,二、
3、配气相位图,参数:,进气门早开角,进气门晚关角,排气门早开角,排气门晚关角,气门叠开角,对发动机性能影响最大, ,我军部分车型配气相位,讨论:配气相位的实现,凸轮轮廓的设计控制气门的运动 凸轮轴与曲轴的位置和曲轴有正确的相位关系,不可改变配气相位,只能在某一种转速下充分利用流动惯性,三、可变配气机构,定义:配气相位、气门升程根据发动机工况变化作出相应实时调整的机构。,类型: 有级可变配气相位奥迪A5,捷达王 连续可变配气相位丰田VVT-i 有级可变配气相位及气门升程本田VTEC 连续可变配气相位及有级可变气门升程丰田VVTL-i 连续可变配气相位及可变气门升程宝马Valvetronic,国产轿
4、车采用可变配气技术的轿车,Passat B5 2.8L发动机可变配气机构,配气机构布置,排气凸轮轴,进气凸轮轴,凸轮轴调节阀,液压缸,排气凸轮轴,进气凸轮轴,凸轮轴调整器(与链条张紧器一体),可变机构构造,PassatB5可变机构工作原理,张紧器,张紧器供油管路,控制管路B,控制管路A,油底壳,滑阀,调节阀,控制活塞,调节阀不通电:滑阀在左侧A通高压油,B接回油活塞上移,调整器上顶,PassatB5可变机构工作原理,凸轮轴调整器,机油,电接头,调节阀通电:滑阀在右侧A通回油,B通高压油活塞下移,调整器下顶,张紧器供油管路,控制管路B,张紧器,回油管路,控制活塞,控制管路A,调节阀,滑阀,机油,
5、运动分析张紧器上顶,功率调整:进气门延迟关闭。,排气凸轮轴,进气凸轮轴,凸轮轴调整器,扭矩调整:进气门提前关闭。,运动分析张紧器下顶,怠速:怠速时,进气门延迟关闭,扭矩调整:转速在1000r/min以上时,进气门提前关闭。,功率调整:转速在3700rpm以上时,进气门延迟关闭,实现进气门配气相位有级可调,工作过程,骐达连续可变配气相位,液压控制阀,凸轮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发动机管理系统,机油 连接至机油泵 机油 连接至油底壳,电磁阀,凸轮轴调整器,机油泵,基本结构,工作原理,A,B,凸轮轴调整器,液压控制阀,滑阀,电控单元,电磁阀,液压控制阀原理,机油泵,油底壳,A,B,A,B,滑阀在
6、左侧,滑阀在右侧,液压控制阀原理,机油泵,油底壳,A,B,通过电磁阀占空比控制,改变A、B侧分别接通进、回油的时间比,控制液压油的方向与流量,工作过程,顺时针旋转,工作过程,逆时针旋转,实现进气门配气相位连续可调,工作过程,实现进气门配气相位连续可调,工作过程,小结,配气相位定义 配气相位图、 可变配气机构配气相位可变:凸轮轴相对转动气门升程可变?,思考题及作业,可变配气机构的作用仅仅是提高功率吗?,思考题:,作业题:,为什么发动机在怠速时要推迟进气门关闭? 实现配气相位可调的其它方式?,授课完毕 谢谢大家,怠速:怠速时,进气门延迟关闭,扭矩调整:转速在1000r/min以上时,进气门提前关闭。,功率调整:转速在3700rpm以上时,进气门延迟关闭,实现进气门配气相位有级可调,工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