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片海上钢琴师段落视听语言分析时间:2009-2-26 来源:梦回唐朝视觉设计 作者: 唐雅点击:1730 次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电影海上钢琴师整部影片采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名为 1900 的天才钢琴师从出生到死亡始终没有踏上过陆地的传奇故事。时空的交错,场景的切换,镜头的衔接,整部电影都处理得十分流畅自然。整个故事浑然一体,没有一丝一毫突兀的感觉。让观看者不知不觉融入到电影中去,如同身临其境般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导演托纳托雷似乎比较钟情于在影片中贯穿一种比较含蓄甚至是有点悲剧色彩的格调,在天堂电影院和海上钢琴师这两部他的代表作中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个特色,海上钢琴师中 1900 的与船
2、同亡的结局给观者留下的不仅仅是对主人公的惋惜,更多的却是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下面仅就“钢琴决斗” 一场试分析影片的一些视听特征。场景选择在“钢琴决斗”这场戏中,导演选择让决斗在维尼吉亚号上华丽的舞池中展开。维尼吉亚号可以说是 1900 的整个世界,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世界就是在这艘船上”而船上的舞池是 1900 唯一展现他才华的地方,对于一个没有生日、没有国籍、甚至是否存在于世都被怀疑的 1900 来说这方小小的舞台是其存在的体现与意义。 Jelly 选择在舞会高潮的时候开始了他的挑战。这个爵士乐的发明者,从这个场景一开始就被塑造成一个被金钱和名利所包裹的人。次刻,他需要在一个万众瞩目的时候登场
3、,他是在炫耀,他要在众人面前羞辱这个被人称为比他强的 1900。全然不顾这个从未离开过维尼吉亚号,所有音乐仅限一方小小舞台的 1900,他带着莫明的仇恨向 1900 的根据地席卷而来。同时,这个攒动着当时社会名流的舞池,集聚着一群趋炎附势、人云亦云自诩为音乐欣赏者的人。他们浮华、并不愿意沉静下来欣赏真正美妙的音乐。这也直接影响到 1900 最终没有踏出那一小步的原因,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得 1900 的音乐。1900是个天生的钢琴家,同时也是个天生的思想者,他追求生活存在的意义。他清楚地认识自己,大海就是他的世界,钢琴就是他的人生,他可以用 88 个键弹凑像大海一样无限宽广的音乐,在这里他能看到天
4、边的尽头,而这是那些人所不能明白和理解的。空间调度在影片中导演大量运用展示空间的大全景画面,以使画面开阔,景深悠远。此种景别,能充分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渲染气氛、创造意境。同时在展现空间的时候又经常会把镜头调度到人物或物体的近景或特写上来体现一种凝视的恬静。本片采用回忆的方式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在现实与回忆中反复切换。在现实进入回忆的转换中多通过 Max 与其他人物的对话来达到场景以及空间的调度;而在故事情节发展时,则模拟人物的目光,以人物的角度来实现空间的转换。在“钢琴决斗”片段中导演采用化入化出的手法有一段非常精彩的空间调度。 “化”的方法,通常比较含蓄、委婉,并往往表现有某种寓意。
5、伴随着 Jelly 登场后,长镜头定格在人物的远景后平移至吧台方向,从画面右下脚开始化入酒杯,拉近,并且将其他是物体包括 Jelly 全部化出。使观众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酒杯上。虽然实际上 Jelly和酒杯两部分都存在于一个整体的完整空间中,但导演的这种风格化处理却给了观众一种空间跳跃的异样感。镜头运动电影作品中的大多数的镜头是平视拍摄的。而在 海上钢琴师中导演却大量运用仰摄、俯摄镜头和通过推、拉镜头的淡入淡出完成大全景与特写的镜头切换是本部电影最显著的视听特征之一。在画面中,拍摄角度不同,被摄对象在观众视觉范围内的方位、形象就会变化,从而引起观众对被摄对象的注意,改变观众的心理反应。仰摄由下往
6、上、从低向高的角度拍摄,仰镜头代表观众向上仰望的视线,在感情色彩上往往有舒展、开阔、崇高、敬仰的感觉。如影片中 Max 站在即将被炸毁维吉尼亚号前对船身大全景,又如“钢琴决斗” 一场中 1900 对拿这即将燃尽烟头的 Jelly 的中景镜头。此处运用仰拍的镜头展现了 1900 内心对 Jelly 此时的态度“这不是较量, 而是学习”正如影片旁白所说: “他没有竞争的体育精神”,“籍此能学到点新的东西”,他对 Jelly 的态度是尊敬的。这和在此片段结尾部分 1900 直视一旁呆若木鸡的 Jelly 将点燃的香烟放入他口中“ 你抽吧,我不会。( “You smoke it, I dont kno
7、w how.”)”,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 1900 的内心前后变化。俯摄就是摄影机从高往低、由上往下的角度拍摄,代表观众向下俯视的视线。俯镜头使人有压抑、渺小、忧郁之感。此场景中关于大全景的环境描叙多用俯摄完成。其次如:Jelly 弹奏完第一曲后,俯视 1900 的镜头;给人一种压迫、蔑视之感。从大全景到局部特写切换多次运用推镜头与拉镜头形成两个场景的切换。此处镜头的主要作用是突出主体,使观众的视觉注意力相对集中,视觉感受得到加强,造成一种审视的状态。它符合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由远而近、从整体到局部、由全貌到细节的观察事物的视觉心理,可以调动观众对被摄对象的关注。如:在 Jelly 登场的时候
8、远景镜头从 1900 的后方起俯视移过人群,充分展示所有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舞池。长镜头定格在玻璃隔断墙上的 Jelly 的剪影上,并随着剪影缓慢平移动直到 Jelly 亮相。然后又是两个机位的大全景的快切镜头用于描叙舞池人群的反映。随后就是镜头平推至两个人物面部表情的特写。镜头的频繁交替,对 Jelly 和 1900 两个人物远景、中景、近景反复描叙。接着顺 Jelly 的目光向吧台方向平移(摇镜头)化入至酒杯的特写并化出酒杯以外的所有物体包括 Jelly。当观众的目光全部注意到酒杯的时候,酒杯出现的价值已经被从新定义。酒杯被 Jelly 端起,一饮而尽后又被重重的扣在了吧台上,仿佛是他发起进
9、攻的号角!由次剧情转入“决斗” 的高潮。又如,“钢琴决斗”前 Jelly 与 1900 的对话一场中由 Jelly 面部表情一直把镜头推到一颗牙齿上的镶金上(推镜头)。两次香烟的特写、Jelly 在听到 1900 弹奏“平安夜”时表情的特写(拉镜头)等等。声音配乐影片的配乐出自现意大利最有名气的音乐大师颜尼欧莫里克奈之手,他的旋律由于乐思宽广、质朴流畅、极富歌唱性而具有在一瞬间渗透人心灵的强大感染力,包括天堂电影院,洛丽塔,索多玛的 120 天,都是来自这位大师的作品。海上钢琴师被誉为是最不容错过的电影原声带之一。音乐在整部影片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是影片的灵魂所在。莫里康内的音乐与托尔纳托雷
10、的画面之间结合达到了天衣无缝、绝妙感人的境地。在此仅就片段“钢琴决斗”的前段和结尾试分析环境音乐对情节的渲染。在本段的开始 Jelly 的影子出现在画面中,伴随着是一段低调、沉闷、压抑的音乐,随着他的正式亮像更为低沉的大提琴声也随之渐入。整个过程没有台词,其间只有一个威士忌倒入酒杯的声音似乎想打破压抑的沉闷,但随即又被淹没。直到空酒杯被重重的扣在吧台上,才结束这段压抑而富有张力的音乐。在此段的结尾部分,1900 演奏完那曲极富技巧的音乐,震惊全场后长达 10 几秒的无声运用更是精彩绝伦。配合着全场目瞪口呆的画面,把观众的情绪带到了一个兴奋的顶峰。在此刻我想再也没有比无声更适合表达此时感情的声音
11、了。美术用光前面说过导演似乎比较钟情于在影片中贯穿一种比较含蓄甚至是有点悲剧色彩的格调,体现在美术用光上就使得整部电影的画面很少出现明快的色调。在“ 钢琴决斗”一段中,从人群进入舞台开始色调由冷色调转入暖色调并贯穿整个场景。值得注意的是,在该场景中两个主角 Jelly 和 1900 都身穿白色礼服。在整个环境中穿白色礼服的人物非常多,导演在光线的把握上明显使两人突出于所有人之外。并且在本段的结尾处 Jelly 被打败后默默离开的时候采用的侧光,使之没入大片的黑暗之中,用来渲染人物的内心情绪。海上钢琴师作为一部经典的电影,几乎将电影画面、台词与音乐结合到完美无缺的地步。对于这样的电影或许做任何的解构分析都将破坏它原本诠释的意境,而对于这样的导演,或许也只能高山仰止。只有自己亲自去体味才能品出其中三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