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疾控鼠疫防控培训.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700678 上传时间:2019-12-29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12.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疾控鼠疫防控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2019疾控鼠疫防控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2019疾控鼠疫防控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2019疾控鼠疫防控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2019疾控鼠疫防控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鼠疫防控应急培训,疾控中心,2019年11月25日,鼠疫疫情现状,北京确诊2例肺鼠疫病例 11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人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肺鼠疫确诊病例。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阳区相关医疗机构得到妥善救治,相关防控措施已落实。 同时北京向相关省份发出密切接触者协查函,河北省5各市(包括我市)有密切接触者需要调查和医学观察。,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两名患者11月12日被确诊为肺鼠疫病例后,北京市组织由权威专家组成的医疗救治专家组,积极开展救治工作,并邀请富有经验的专家来京参加会诊。目前,其中一名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另一名危重患者14日病情略有好转。无新发鼠疫病例,内蒙古新增病

2、例1人,2019年11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巴音塔拉苏木采石场1人在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医院就诊期间,反复发烧,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腺鼠疫确诊病例。患者,男,55岁,曾于2019年11月5日在采石场剥食过野兔,目前,未发现本病例与前2例病例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 密切接触者28名,已就地隔离医学观察,目前无发热等异常表现。此外,2019年11月12日确诊的2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均无发热等异常表现。,“北京确认接诊鼠疫病例”,11月12日晚,一则消息在社交平台刷屏后,有关鼠疫的各种信息在网络上传播。 有关鼠疫的12个疑问 什么是鼠疫?鼠疫有哪几种类型?,历史上的鼠疫,人类历史上一

3、共经历三次鼠疫大流行。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查士丁尼大鼠疫于6世纪中叶开始至8世纪消失,在欧亚夺取上亿条生命。第二次鼠疫从14世纪中叶开始,前后300年,欧洲大陆丧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第三次鼠疫大流行,从云南、孟买开始,最后汇聚于北满,惊天动地地爆发。其后有山西鼠疫,东北第二次鼠疫,以及欧亚非其他地区的鼠疫,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才销声匿迹,全球先后死于鼠疫者达数千万。,2017年8月以来,印度洋岛国马达加斯加。截至10月24日,马达加斯加累计报告鼠疫疑似病例1309人,其中93人死亡,疫情没有得到遏制,传播风险由高升为极高。,19世纪末到新中国成立,我国发生过6次鼠疫

4、大流行。波及20多个省(区),发病人数约115万,死亡约100万人。 全国鼠疫防治“十二五”规划(2010-2015年),我国人间和动物间鼠疫疫情持续存在,大中城市和人群聚集地周边地区不断监测到动物鼠疫疫情,近年来,每年都发生1-2起人间鼠疫疫情,几十起动物鼠疫疫情。,2016年全国动物鼠疫疫情地区分布,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鼠疫人间流行病学中国鼠疫流行动态,什么是鼠疫?,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啮齿动物间流行,偶尔也能引起人间流行,有肺鼠疫、腺鼠疫、败血病鼠疫三种类型。 鼠疫的传播方式有: 1. 接触或食用患有鼠疫的动物,如剥皮、煮食等; 2. 被感染鼠

5、疫耶尔森菌的跳蚤叮咬; 3. 肺鼠疫病人可通过飞沫将病原体传播给正常人群。 鼠疫的传染源主要是鼠类和其他野生啮齿动物,其中以黄鼠属和旱獭属为主。,鼠疫人间流行病学自然疫源地分布图,鼠疫人间流行病学传染源,鼠疫染疫动物,鼠疫患者(尸体),包括啮齿类动物(鼠类、旱獭等)、野生食肉类动物(狐狸、狼、猞猁、鼬等)、野生偶蹄类动物(黄羊、岩羊、马鹿等)、家养动物(犬、猫、藏系绵羊等)。其中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主要是肺鼠疫患者,在疾病早期即具有传染性。败血型鼠疫、腺肿破溃的腺鼠疫患者等也可作为传染源,鼠疫人间流行病学传染源,鼠疫人间流行病学传染源,鼠疫人间流行病学传染源,鼠疫人间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6、鼠疫人间流行病学传播途径,鼠疫人间流行病学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没有天然免疫力,鼠疫应急处置的意义,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科学防控、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强化监测、综合治理、快速反应、有效处置。鼠疫突发疫情处理的意义: 1.尽早诊断鼠疫病人和救治病人。2.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应急准备人员准备,应急小分队组成流调医师、临床医师、检验医师、消毒医师、杀虫医师 应急小分队任务 市、县鼠疫应急小分队进行隔离控制病人和直接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取材工作,作出疑似鼠疫患者的诊断 向上一级疾控机构报告疫情 国家、省级鼠疫应急小分队到现场进一步核实确定疫情,应急准备鼠疫应急小分队,应急准备个

7、人防护装备,应急准备四级防护,应急准备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鼠疫诊断标准WS279-2008 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GB15978-199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疫情报告报告制度,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传染病报告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规

8、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疫情报告报告人,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管理办法、 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患者家属、邻居,所在工矿、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负责人,患者所乘交通工具(车、船、飞机等)和公共场所(车站、码头、机场、旅社等)负责人均为义务报告人。,疫情报告报告内容,有流行病学史或接触史; 临床特征; 病人的情况; 疫情发生地点; 已采取的措施 ,疫情报

9、告报告程序与方式,发现疑似鼠疫患者或急死患者,责任报告人和义务报告人必须立即报告所属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当地政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鼠疫防治专业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指派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对疫情进行核实,做出初步诊断并向单位领导报告。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鼠疫防治专业机构对核实后的疫情立即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专业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当地政府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疫情报告报告时限,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h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h内以最快的

10、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h内通过网络直报。,疫情处置,疫情处置确定疫情,乡(镇)、村、社区医疗卫生人员接到人间鼠疫疫情报告后,必须在1h内出发,迅速赶赴现场,将患家和患者初步封锁隔离,对危重患者及时抢救治疗,同时立即上报政府主管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县(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必须在2h内出发,乘快速交通工具迅速赶赴疫区,检查完善初步封锁隔离措施。,疫情处置确定疫情,核实疫情 着装 消毒、灭蚤 流行病学调查 诊察患者,做出初步诊断 检验取材,隔离治疗 退出隔离病房 通过流

11、行病学调查和对患者临床的诊察,专业人员应立即对疫情做出客观判断 确诊,确定疫情消毒、灭蚤,进入疫区后消毒医师立即配制5%来苏儿或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和0.05%菊酯类灭蚤液,对患者住舍(病房)进行全面彻底喷雾消毒和灭蚤,待消毒工作完毕后才能开展下一步工作。,确定疫情消毒、灭蚤,消毒时由室外向室内,先上后下,先外后里进行喷雾消毒。 室内空气消毒按300ml/喷雾消毒,灭蚤用高效氯氰菊酯5%可湿性粉剂,10mg/m2 ,0.03%水悬液30ml/m2 。 消毒医师进入室内首先给患者戴上口罩,有条件可给患者用0.1%的新洁尔灭液擦洗换上病号服。,确定疫情消毒、灭蚤,进入病房的程序:

12、消毒队员携带空气消毒喷雾器在前,杀虫队员携带灭蚤杀虫喷雾器在后。消杀队员消出一条1.5米宽的通道,进入污染区,对其进行全面的消毒杀虫。消毒队员的喷雾器口向上,对1米以上的空间进行消毒,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要求湿而不流。杀虫队员的喷雾器口向下,对1米以下的空间进行杀虫,注意不要翻动室内物品。,消毒、杀虫医师工作完成后,两人相互喷雾消毒全身和喷雾器,消毒医师在病房门口等待为出病房的人员消毒。,确定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流病医师和临床医师共同进入病房,对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问诊和体格检查。,确定疫情流行病学调查,首先应将疫情报告中所述情况通过有关的医务人员、基层干部及患者家属予以对证核实

13、。 (1)发病时间、地点、人数、经过及主要症状; (2)患者居住分布情况,患者之间的传播关系;当地是否有病、死鼠(獭)或其他病死动物(如猫、兔、狐狸、狗等); (3)是否到过鼠疫动物流行区; (4)是否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确定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对疑似患者进行一般情况、病史、接触史、临床症状、体征调查,对病情严重者尽快抢救和治疗,同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1)追索传染源、查明传播途径: (2)接触史,确定疫情流行病学调查,(3)临床症状检查 (4)其它因素:是否人为撒播疫鼠、疫蚤,当地居民对鼠疫的认识程度等,确定疫情,诊察患者,作出初步诊断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对患者的诊察,临床医师应对患

14、者作出初步诊断。1. 急热待查2. 疑似鼠疫 3.确诊鼠疫,1.急热待查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增高,在青霉素无效而未用其它抗菌药物情况下,病情在24小时内迅速恶化,在48小时内进入休克或更严重的状态。 具有鼠疫流行病学线索,即发病前10天内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同时出现下列任何一项临床表现者,可做出急热待查诊断。,1急性淋巴结炎、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 2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征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3咳嗽、胸痛、咯痰带血或咳血。4. 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5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征候群。6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灰黑色,基底坚硬,

15、水泡破溃,创面也呈灰黑色 。 7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浑浊。,确定疫情隔离治疗,取材后对患者就地隔离,并协同临床医师进行首次特效药物治疗。,确定疫情退出隔离病房,流调、检验取材、临床首次治疗工作结束后,由消毒医师先对操作器材作消毒处理,然后对现场进行彻底喷雾消毒,最后对所有进入工作现场人员进行表面消毒。人员退出前先用5%的来苏尔或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泡手(戴乳胶手套),携带材料桶和污物包退出病舍,用5来苏儿或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胶靴后,按卸装程序卸装。,确定疫情退出隔离病房,确定疫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对患者临床的诊察,专业人员应

16、立即对疫情做出客观判断。 无论初步判定为急热待查、疑似鼠疫或诊断为鼠疫的病人和尸体,都要按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要求,将其所在地视为鼠疫疫区,立即上报、处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上报,时限为2h,确定疫情确诊,根据鼠疫诊断标准(WS279-2008)的规定,急热待查、疑似鼠疫病例的取材标本,符合以下(1)或(2) + (3)或(4)的,即可确定鼠疫病例的诊断: (1)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或眼分泌物,或尸体脏器、管状骨骨髓标本中分离到鼠疫菌。 (2)上述样本中针对鼠疫菌cafl及pla基因的PCR扩增阳性,同时各项对照成立。 (

17、3)上述标本中使用胶体金抗原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反相血凝试验中任一种方法,检出鼠疫FI抗原。 (4)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被动血凝实验检测,针对鼠疫FI抗原的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增长,人间鼠疫疫区现场处置,实施封锁隔离,疫区处理患者的处置与治疗,疫区的消毒、灭鼠、灭蚤,检诊、检疫,尸体处理,预防接种,处置效果评价,解除疫区封锁,总结报告,成立鼠疫疫情处理指挥部,人间鼠疫疫区现场处置,1、成立鼠疫疫情处理指挥部 人间鼠疫疫情确定之后,要立即成立鼠疫应急指挥部,组建鼠疫疫区处理专业工作队。启动应急预案。 鼠疫应急指挥部:组成: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卫生行政、疾控、财政、交通、警察、

18、民兵、邮电、医药、广播、电视、民政等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人间鼠疫疫区现场处置,疫情处理专业工作队 流行病学调查组:负责疫区及周围地区的人间和动物的流行病学调查,追查传染源和接触者,确定大、小隔离圈和警戒圈的范围,进行封锁隔离和尸体处理,收集一切可检材料送检。 治疗组:负责建立临时隔离病院和健康隔离所,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工作;对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 检验组:对一切可检材料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 消杀灭组:负责大、小隔离圈和警戒圈内的消毒杀虫和灭鼠工作。,人间鼠疫疫区现场处置,检诊组:负责对隔离区内居民进行挨户检诊、预防投药和健康教育等工作。 交通检疫组:对疫区内的铁路、公路、港口和机场等实施

19、卫生检疫。 后勤保障组:负责隔离区内的经费、车辆、物资、药品及生活必需品等供应。 安全保卫组:负责大、小隔离区、警戒圈的警戒和安全保卫工作。 综合信息组:负责信息的收集、反馈及向媒体发布信息工作,人间鼠疫疫区现场处置,启动应急预案 鼠疫疫情的分级 1、特别重大鼠疫疫情:肺鼠疫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者相关联的肺鼠疫疫情波及2个以上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或者发生鼠疫菌强毒株丢失事件。,人间鼠疫疫区现场处置,2、重大鼠疫疫情: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下同)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病例;或者相关联的肺鼠疫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市),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或

20、者在1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腺鼠疫流行,1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地)。,人间鼠疫疫区现场处置,3、较大鼠疫疫情: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以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生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病例1-4例;或者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腺鼠疫流行,1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19例,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县(市)。 4、一般鼠疫疫情:腺鼠疫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1-9例。,人间鼠疫疫区现场处置,疫情级别的确认 1、特别重大鼠疫疫情(级)由卫生部予以确认。 2、重大鼠疫疫情(级)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予以确认; 3、较大鼠疫疫情(

21、级)由市(地)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予以确认; 4、一般鼠疫疫情(级)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予以确认;,人间鼠疫疫区现场处置,2、实施封锁隔离 划定小隔离圈以鼠疫患者(或尸体)所在住处为中心,将其周围被污染的邻舍划定为小隔离圈。,人间鼠疫疫区现场处置,划定大隔离圈以发生鼠疫病人(或尸体)的住房为中心,将其所在的村(屯)、街道的一部分或全部划定为大隔离圈,一般1 2km以内的区域划为大隔离圈,人间鼠疫疫区现场处置,划定警戒圈根据人间鼠疫病型、传染来源、流行情况、污染范围等实际情况,可以大隔离圈为中心,将其周围510km的范围内的所有居民点划为警戒区。,人间鼠疫疫区现场处置,对直接接触者健康隔离的实施

22、 1、意义:控制疫情扩大蔓延的有效措施 2、对象:小隔离圈内原居住人口、与鼠疫患者前9日内有密切接触或接触鼠疫尸体的人员 3、治疗:对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治疗9天。如有去外地者,通过各种方式立即通报追查,就地隔离留验,预防治疗9天。期间如发现高热者或可疑似鼠疫患者,立即单独隔离。 4、健康隔离的处所:一般可在直接接触者原住宅另室隔离,必要时可设立临时健康隔离所(应设在居民点中孤立一角的房舍中,避免与外界接触),间鼠疫疫区现场处置,3、疫区处理工作 (1)患者的处置与治疗 就地隔离治疗,在疫情严重,患者较多且分散的情况下,需建立临时隔离病院。 各型患者应分别隔离,其中肺鼠疫、肠鼠疫患者单间隔离。 特

23、效治疗:目前鼠疫的治疗仍以链霉素为首选,链霉素的用量根据病型不同而异,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用药量大,腺鼠疫及其它各型鼠疫用药量较小,但不论哪一型鼠疫,均应早期、足量给药。,人间鼠疫疫区现场处置,运送患者的车辆用有效消毒剂喷雾消毒。 患者治愈出院或尸体移出病房后,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病房进行终末消毒。,人间鼠疫疫区现场处置,(3)检诊、检疫 检诊小隔离圈内人员由卫生防疫人员负责,隔离封锁区内人员可由基层卫生人员负责,每天检诊两次,早晚各一次,如发现体温在37以上的可疑病人,需要密切观察,在不能排除鼠疫时,应取材送检并进行预防性治疗,及时做出细菌学血清学诊断。为早期发现病人,必须做到防疫人员

24、、基层卫生人员与群众相结合的办法,及时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充分发挥基层医生的作用,详细检诊,主动发现疑似病人。,人间鼠疫疫区现场处置,(4)尸体处理 按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法规要求处理尸体,严禁举行各种形式的葬礼和迷信活动。疑似鼠疫尸体应进行解剖查验,采取肺、肝、脾、心、血及淋巴组织进行病原学检验。 发现疑似鼠疫尸体时,必须进行尸体解剖,进行病理观察和细菌学诊断。 鼠疫患者尸体用浸有2000mg/L-3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棉球将口、鼻、肛门、阴道等开放处堵塞;并以浸有上述浓度消毒液的被单包裹尸体后,装入不透水的塑料袋内密封,焚烧。尸体解剖参照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

25、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执行。,人间鼠疫疫区现场处置,火葬时要烧成灰烬,然后用土掩埋;深埋时,尸穴一定要远离水源,深达2.5m以下,放尸体处,要先撒入生石灰,尸体放入后立即掩埋。 装殓护送尸体和参加埋葬人员均须带口罩,着防护服装,事后进行彻底消毒。 遇有少数民族地区或个别特殊情况,不宜采取上述措施时,由当地党政部门及临时防疫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共同研究,采取妥善处理方法。,人间鼠疫疫区现场处置,(5)预防接种 鼠疫防治知识的宣传(做好个人防护)宣传教育的内容:应以预防鼠疫的“三报”、“三不”为主。 三报:报告病、死鼠(獭、包括其它病死动物);报告疑似鼠疫患者(发热及淋巴结肿大,发热及胸痛、咳嗽等);报

26、告不明原因的高热患者和急死病例。 三不:不私自猎捕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贩卖疫源动物及其产品。,人间鼠疫疫区现场处置,5、解除疫区封锁解除隔离和封锁的标准解除人间鼠疫疫区封锁隔离的程序及责任,人间鼠疫疫区现场处置,患者及直接接触者的解除隔离标准 (1)肺型鼠疫病人经治疗,体温正常,全身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再治疗35天,停止治疗后,对其痰液及咽喉分泌物隔3天检查鼠疫菌1次,连续检查3次,均为阴性时,可解除隔离 (2)败血型鼠疫病人,连续3次以上血液检查鼠疫菌阴性 (3)皮肤型鼠疫及肿大淋巴结破溃者,要求创面洁净并已基本愈合后,局部病灶连续3次检查鼠疫菌,每隔3天检查1次均为阴性时,可解除隔

27、离。,人间鼠疫疫区现场处置,患者及直接接触者的解除隔离标准 (4)腺型及其他型鼠疫病人经过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肿大淋巴结完全吸收或仅残留小块活动性硬结,可解除隔离。 (5)直接接触者隔离留验9天后,无新发鼠疫病人及疑似鼠疫病人时,可解除隔离;留验期间有新发鼠疫病人时,其直接接触者须重新隔离留验9天,9天后无新发鼠疫病人时,可解除隔离。,人间鼠疫疫区现场处置,解除人间鼠疫疫区封锁隔离的程序及责任 (1)按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防治鼠疫规定的要求,全面彻底地完成疫区处理工作,经验收大、小隔离圈内确已达到灭鼠灭蚤及环境卫生标准;连续9天内无继发病人,疫区处理指挥部可以提出解除疫区

28、封锁并写出书面报告材料上报,经县以上政府批准,方可宣布解除封锁,并上报国家卫生部备案。 (2)经检验,排除人间鼠疫时,应立即解除封锁隔离 (3)法律责任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章法律责任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条款执行,医疗机构怎样防控鼠疫,鼠疫的定义,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烈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做好鼠疫病人的识别和排查工作,是发现控制人间鼠疫疫情的关键。各级医疗机构是人间鼠疫监测及鼠疫病人医疗救治的主体单位。,(一)人间鼠疫监测 (1)主体单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组织管理及职责:我国人间鼠疫监测和救治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医疗机构应组织开展医务人员鼠防知识培训,提升医务人

29、员鼠疫病例发现、报告和救治水平。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鼠防专业)机构开展鼠疫病人流行病学调查。按要求开展人间鼠疫病例应急监测和病例报告,以及鼠疫病例实验室检测标本采集、保存和运送工作。,一、医疗机构的职责及任务,常规监测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应全年开展人间鼠疫病例常规监测。 监测对象:原因不明发热、咳嗽、淋巴结肿大等病人。 监测内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生,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按现行鼠疫诊断标准诊断为疑似鼠疫病人的,应立即采取就地隔离等应急措施,力争抗生素使用前采取标本送检,并按照程序及时报告。 疾病预防控制(鼠防专业)机构协助本级或下级医疗机构完成实验室样本的检测,对疑似鼠疫病人开展个案调

30、查。,(3)监测形式,当某一地区鼠疫疫情预警级别达到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级预警或以上级别时,启动人间鼠疫应急监测。 监测对象:原因不明发热、咳嗽、淋巴结肿大等病人。 监测形式:发热病人登记、报告与筛查,重点人群巡诊,以及出入疫区群众检诊三种。,应急监测,应急监测区域内医疗机构建立发热病人登记、报告与可疑病例筛查制度,定期向同级疾病预防(鼠防专业)机构报告有关情况,发生人间鼠疫疫情时,实行24小时发热病人零报告制度。建立病例直接接触者和大小隔离圈内人群巡诊制度。必要时,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建议当地政府在交通要道设立检疫站(卡),对出入疫区人群进行检诊。,1、开展病人接诊、隔离、治疗和转运工作;对疑

31、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和预防性治疗等。 2、及时报告疫情,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完成标本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3、做好医院内的感染控制工作,实施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防止出现院内交叉感染;严格处理医疗垃圾和污水,避免环境污染。 4、负责或协助完成鼠疫患者死亡后尸体的解剖、消毒、焚烧等处理工作。,(二)具体任务,(一)如何发现识别疑似鼠疫病人患者进入医院后应先由预检分诊台,进行检测体温,现病史及流行病学史简单问诊,如发现发热患者,给患者及陪同人员发放口罩,并指导佩戴,将患者引导至发热门诊,由发热门诊医师进一步诊疗。发热门诊接到发热病人后,首诊医生对病人按诊疗程序进行

32、问诊、体格检查。病人具有以下任一流行病学线索(1.1或1.2、1.3),同时具备七型鼠疫病人临床表现(见2)任何一条体征或者症状的,可初步判定病例为急热待查(考虑鼠疫)或者疑似鼠疫病例。,二、医院内鼠疫疫情的应急处置程序,1.流行病学线索 1.1患者发病前10天内到过动物鼠疫流行疫区。(鼠疫流行区见下图中国鼠疫疫源地概图) 1.2在10天内接触过来自鼠疫疫区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试验用品。 1.3患者发病10天内接触过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在未用抗菌药物或仅使用青霉素族抗菌药物情况下,病情迅速恶化,在48小时内进入休克或更严重状态的患者。,鼠疫的传染源 (1)

33、鼠疫染疫动物:包括啮齿类动物(鼠类、旱獭等)、野生食肉类动物(狐狸、狼、猞猁、鼬等)、野生偶蹄类动物(黄羊、岩羊、马鹿等)、家养动物(犬、猫、藏系绵羊等)。其中,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 (2)鼠疫患者:主要是肺鼠疫患者,在疾病早期即具有传染性。败血型鼠疫、腺肿发生破溃的腺鼠疫患者等也可作为传染源。 鼠疫的传播途径 (1)经跳蚤叮咬传播;(2)经直接接触传播;(3)经飞沫传播; (4)实验室感染。,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1-6天。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剧,高热、寒战、体温突然上升至39-41,呈稽留热。1急性淋巴结炎、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 2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征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

34、肿胀。3咳嗽、胸痛、咯痰带血或咳血。4. 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5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征候群。6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 灰黑色,基底坚硬,水泡破溃,创面也呈灰黑色 。 7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浑浊。,1急性淋巴结炎、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 2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征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3咳嗽、胸痛、咯痰带血或咳血。4. 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5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征候群。6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 灰黑色,基底坚硬,水泡破溃,创面也呈灰黑色

35、 。 7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浑浊。,2.临床表现,首诊医生发现急热待查(考虑鼠疫)或疑似鼠疫患者时: 首先做好防护。 个人防护 给患者及家属戴上口罩,并对患者采取就地隔离措施,做好病患及家属的解释安抚工作。 立即电话上报本单位主管部门或主管领导。 停止接诊。,(二)发现疑似鼠疫病例,首诊医生怎么办,鼠疫的应急处置 疫情发现,WS279-2008鼠疫诊断标准急热待查疑似鼠疫确诊鼠疫,急热待查。 具有临床表现(1); (1)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在未用抗菌药物或仅用青霉素族抗菌药物情况下,病情迅速恶化,在48小时内进入休克或更严重的状态。 或具有接触史1项,同时

36、出现临床表现中(2)至(8)中任何一项临床表现者为急热待查。 流行病学史。 (1)患者发病前10天内到过动物鼠疫流行区。 (2)在10天内接触过来自鼠疫疫区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 (3)患者发病前10天内接触过具有临床表现(1)-(4)特征的患者,并发生具有类似表现的疾病。,鼠疫的应急处置 医院应急反应,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接诊急热待查或疑似鼠疫患者后 立即关闭诊室停止接诊,禁止任何人员出入 做好诊室内人员的个人防护 通过电话或其他通讯设施向医院内主管科室报告医疗机构主管科室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报告分管领导,组织院内专家进行会诊,启动院内鼠疫应急预

37、案,派出院内应急小分队做好初步隔离封锁,及时报告辖区疾控中心和卫健局。,鼠疫的应急处置个人防护装备,鼠疫的应急处置四级防护,鼠疫的应急处置确定疫情,核实疫情 着装 消毒、灭蚤 流行病学调查 诊察患者,做出初步诊断 检验取材,隔离治疗 退出隔离病房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对患者临床的诊察,专业人员应立即对疫情做出客观判断 确诊,医疗机构主管领导接到首诊报告后: 报告主管领导 立即组织专家会商,确认疫情性质 确定为疑似鼠疫疫情,立即启动院内鼠疫应急控制预案,按照突发鼠疫疫情预定程序进行应急处理。 派出应急小分队进行鼠疫疫情处置 于2小时内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健局上报,(三)医院主管科室接到疫情报

38、告怎么办,关闭发热门诊大门,停止接诊病人,做好诊室内外人员的控制、登记、安抚工作等。 院内感染控制,对污染区进行消毒,主要对被鼠疫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四)院内应急小分队具体任务有哪些,鼠 疫 的 治 疗,一.治疗原则,及时治疗,减少死亡,正确用药,提高疗效,精心护理,促进康复,消毒隔离,防止传播,一般治疗(详看鼠疫诊疗方案) 对症治疗(详看鼠疫诊疗方案) 特效治疗鼠疫的治疗仍以链霉素(SM)为首选,强调早期、足量、总量控制的用药策略。用量根据病型不同、疫源地不同而异,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用药量大,腺鼠疫及其他各型鼠疫用药量较小。在应用

39、链霉素治疗时,为了达到更好的预后,常常联合其他类型抗生素,如喹诺酮、多西环素、b-内酰胺类或磺胺等。若因过敏等原因不能使用链霉素者,可考虑选用庆大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等。,二.给予患者怎样的治疗,腺鼠疫的治疗成人第1日用量为2-3g(肌注),首次注射1g,以后每4-6小时注射0.750.5g,直到体温下降。一般在退热后继续给药3天,每日1-2g,分2-4次注射。腺体局部按外科常规进行对症治疗。 肺鼠疫和鼠疫败血症的治疗 一般要求成人第1日用量5-7g,首次2g,以后每4-6小时1g,直到体温下降。在体温接近正常,全身症状显著好转后,应持续用药3-5天,每天用量2g。应特别注

40、意:在治疗肺鼠疫患者时,由于大量注射链霉素而容易导致中毒性休克,建议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状态,与输液、补充能量合剂等抗休克疗法相结合,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其它型鼠疫的治疗可参考腺鼠疫治疗方法。,鼠疫的特效治疗,病房管理具体措施,医务人员进入/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开时,应当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疑似患者的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实行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复用器具使用后应按要求进行消毒清洁。 患者出院、转院后应当按照要求进行终末处理 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 患者病原学检测连续三次阴性,可根据相

41、应规定解除隔离措施。,治 愈 出 院 标 准,鼠疫患者治愈出院要求体温恢复正常,一般症状消失,可考虑出院。不同病型者还需达到下列要求:1.腺鼠疫患者,肿大的淋巴结仅残留小块能够移动的硬结,或完全触碰不到,全身症状消失后,观察3-5天,病情无复发。2.肺鼠疫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一般症状消失,血、痰及咽部分泌物连续3次以上鼠疫菌检验阴性(每隔3天做鼠疫菌检验1次)。3.败血型和其他类型鼠疫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一般症状消失,血液连续3次以上鼠疫菌检验阴性(每隔3天做鼠疫菌检验1次)。,(六)评估总结 解除隔离封锁后,对疫情发现、报告、发生、发展、救治、院内感染控制的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形成报告。将鼠疫病人病例及有关资料交有关鼠防机构妥善保管、存档。,鼠疫的应急处置疫情报告,二、报告内容 “三报”报告病(死)鼠(獭及其他动物)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鼠疫防治知识的宣传,三报是:报告病、死鼠(獭、包括其它病死动物);报告疑似鼠疫患者(发热及淋巴结肿大,发热及胸痛、咳嗽等);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患者和急死病例。 三不是:不私自猎捕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贩卖疫源动物及其产品。,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