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Jane Eyre 三种汉语译文对比及复译谢培瑶(20102810018)1、前言简爱 (Jane Eyre)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回忆自述的口吻,写自幼父母双亡的孤女简爱如何从小就受到收养她的舅母及其子女们的歧视和虐待,如何在冷酷艰苦的慈善学校中长成一个勇敢刚强的少女,踏上了社会后如何尝到了爱情的滋味而突然遭到惊人的意外变故,在经过出走、流浪甚至乞讨的生活后如何终于跟她一向眷恋的男主人结合而最终获得了幸福。 1作者以简洁而传神、质朴而生动的文笔,描摹了每个时期不同的人物环境、生活细节和思想感受,同时始终以主人公的自我心理反省把它们
2、贯穿在一起,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善于思考、敢于抗争、勇于追求平等和幸福的女性形象。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自 20 世纪 30 年代迄今, 简爱的汉译本已逾 20 余种。其中,李霁野译本(1935 年)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祝庆英译本(1980) 、人民文学出版社吴钧燮译本(1990)较具有代表性。本文拟从词义把握、英汉对比、语篇组织、语言风格等方面,对上述三个译本第十一章的其中两个段落进行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了复译的方便,本文将逐句进行分析。2、第十一章内容简介洛伍德环境恶劣,生活单调,简爱不安于这样的现状,渴望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因此,她来到了桑菲尔德庄园(Thornfiel
3、d )做家庭教师。初到这里时,费尔法克斯太太(Mrs. Fairfax)的嘘寒问暖、热情接待,让简爱受宠若惊,因为她从来没有收到过这样的重视和款待。费尔法克斯太太(Mrs. Fairfax)还为她安排了一个舒适的卧房,这使简爱有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卧房,仿佛找到了避风港一般。怀着深深的感恩之情,疲倦的简爱很快就酣然入睡,一觉醒来时,天已经大亮。本文节选的就是简爱醒来之后的所见所想,既有景物描写,也有心理描写,读起来节奏欢快,充满生机。对于简爱来说,新的环境意味着新的生活、新的希望。1 夏洛蒂勃朗特著、吴钧燮译:简爱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 年北京第一版,第 4 页。2三、译文对比分析及复译T
4、he chamber looked such a bright little place to me as the sun shone in between the gay blue chintz window curtains, showing papered walls and a carpeted floor, so unlike the bare planks and stained plaster of Lowood, that my spirits rose at the view.李译:太阳从鲜艳的蓝印花布的窗幔间照射进来时,显出纸糊的墙和铺地毯的地板,和罗沃德的光板同褪色的粉墙
5、很是不同,使得这房子在我看来是一个很愉快的小地方:一看它我的精神就振作起来了。祝译:太阳从鲜艳的蓝色印花窗帘缝隙间照进来,照亮了糊着墙纸的四壁和铺着地毯的地板,这跟劳渥德的光秃秃的木板和沾污的灰泥墙完全不同。这个房间看上去是个如此明亮的小地方,我一看见它就精神振奋起来。吴译:阳光从鲜艳的蓝色印花布窗帘缝里射进来,照亮了糊着墙纸的四壁和铺着地毯的地板,跟洛伍德的光地板和肮脏的灰泥墙截然不同,使这个房间在我眼里是那么个明亮的小天地,一看见它就叫我精神一爽。 回归字典,咬文嚼字“the gay blue chintz window curtains”中, “gay”的意思是“bright” 2,即明
6、快、鲜亮,比如“gay colors”,所以“gay”在这里修饰的是“blue ”,宜译为“宝蓝色” ,即鲜亮的蓝色 3。“chamber”在这里是“a word used in the past to mean a bedroom or private room”,李译为“房子” ,给人感觉整幢房子都是简爱的,显然不合适。祝译、吴译为“房间” ,不够具体,房间可以有很多种,而“chamber”尤指卧室;而且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受到的热情接待,让她第一次有家的感觉,用“卧室”给人的感觉更为温馨。“spirit”确实有“精神” 4的意思,但其复数形式指的是“the way someone feel
7、s at a particular time, for example if they are happy or sad mood”,即心情,情绪,而“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两者不能等同。“somebodys spirits rise/lift/sink”是指“they become more or less happy”,故“my spirits rose”是指我心情高兴起来,情绪高涨,可译为“喜不自禁”或“兴高采烈” 。“bare floor”译为“光板” “光地板”都不够地道,祝译为“光秃秃的木板”更不可取,因为“光秃秃”形容的是没有草木、树叶、毛发等盖着的样子,不能
8、用于形容地板。宜译为“裸露的地板” , “裸露”指没有遮盖或遮蔽,这里指没有铺地毯。2 本文英语词汇的英文解释,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朗文现代英语在线词典,http:/ 本文汉语词汇的定义,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汉语大辞典 。4 本文英语词汇的汉语解释,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21 世纪英汉大词典 。3 把握环境,体会情感“showing papered walls and a carpeted floor”祝译为“照亮了糊着墙纸的四壁和铺着地毯的地板” ,虽然平行结构处理得工整, “showing”也译得较活,但显得比较拖沓,没有活力。在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也就是夏洛蒂勃朗特所处的时代,人
9、们越来越重视从角色自身的角度来观察和描述周围的世界,因此景物、环境的描写总是渗透了角色的情感。 5“自然环境常常是为制造气氛、衬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等而安排的。 ”6如上所述,桑菲尔德庄园让简爱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此时看着自己明亮的新房间,她的心情应该是很欢快的;此外,也暗示了简爱的前途命运,她即将迎来美好的新生活。故这里宜处理为主谓结构,分成两个短句,使节奏欢快,动感凸显,译为“墙上贴着壁纸,地上铺着地毯” ,而后面的“so unlike the bare planks and stained plaster of Lowood”保留偏正结构,体现洛伍德环境的恶劣、生活的枯燥,
10、加强对比。 宏观着眼,分析结构这句话的核心部分是“The chamber looked such a bright little place to me that my spirits rose at the view.”这一点上述三个译文都注意到了,但“as the sun shone in between the gay blue chintz window curtains”是“The chamber looked such a bright little place to me”的时间状语从句,是说在阳光的照射下,我的卧室逐渐明亮起来,上述三个译文受到“showing papered
11、walls and a carpeted floor”的干扰,把这两部分拆开来译,没能清晰地体现这里的时间关系。功能语言学把信息分为两类:一是说话人认为听话人已经知道的信息,即已知信息;二是说话人试图表达的附加的或新的信息,即新信息。在句子中,已知信息一般先于新信息出现。 7原文中, “the chamber”在前, “papered walls”和“a carpeted floor”在后,是符合这一规则的,因为 “the chamber”在上文已经出现,是已知信息, “papered walls”和“ a carpeted floor”是新信息。但是上述译文中无一例外地把卧室里的“墙和地板”
12、早早地摆出来了,到后面才出现“房间” ,和上文衔接不连贯。全句复译为:阳光从宝蓝色印花窗帘的缝隙间照射进来,我的卧室成了一个明亮的小天地,看得我喜不自禁墙上贴着壁纸,地上铺着地毯,与洛伍德裸露的木地板和沾污的灰泥墙有着天壤之别。5 The use of the Pathetic Fallacy in Pickwick and Jane Eyre,Cortney Lollar 97 (English 73, 1996),http:/www.victorianweb.org/authors/dickens/pickwick/pathetic.html6 李明编著:翻译批评与赏析 (第二版) ,武汉
13、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8 月第 1 版,第 20 页。7 李福印著语义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3 月第 1 版,第 182,185 页。4Externals have a great effect on the young: I thought that fairer era of life was beginning for me, one that was to have its flowers and pleasures, as well as its thorns and toils.李译:外表对于年轻的人很有影响:我想一个美好的生活时代为我开始了一个既有荆棘和劳苦
14、,也有鲜花和欢乐的时代。祝译:外表对于青年人是有强烈的影响的。我想,对我来说,生活中一个比较美好的的时期正在开始,一个有着荆棘和劳苦,同时也有鲜花和欢乐的时期。吴译:外表对青年人有很强烈的作用,我觉得自己正踏入生活中一个较美好的时代,一个既有艰难和劳累,也有鲜花和快乐的时代。 根据上下文确定语义“externals”确实有“外表”的意思,但也有“the outer appearance of a situation”之意,即环境。前一句中描写简爱充满阳光的新卧室,并与洛伍德作了对比,是为了表明简爱已经摆脱了洛伍德,新的环境给她带来了新的希望。联系上下文,这里的“externals”指的应该是环
15、境。“era”确实“ 时代” “时期 ”的意思,但这两个词都比较大,常用于指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 “时代”虽然可指个人生命的某个时期,但前面一般有较为固定的限定成分,如儿童时代、青年时代,吴译中与“生活”搭配显得很勉强。“life”确实有 “生活”之意,但结合上下文来看, “fairer era of life was beginning for me”是指简爱告别了洛伍德的艰苦岁月,即将在桑菲尔德庄园(Thornfield)迎来一个崭新的美好的人生阶段,故“era of life”宜译为“人生阶段” 。 根据修辞手法确定语义“thorns”吴译为“艰难” ,是不可取的。 “thorns”确实
16、可以引申为“艰难” ,但这里用了隐喻的手法,将“toils”比喻成“thorns” ,将“pleasures”比喻成“flowers”, “thorns and toils”又与“flowers and pleasures”形成反照;另外,“thorns”还与简爱的新居所桑菲尔德庄园(Thornfield,即“荆棘地” )形成互文。因此,应该保留原文的修辞,李译、祝译为“荆棘”是妥当的。 根据人物情感灵活翻译“was beginning for me”李译为“为我开始了” ,祝译为“正在开始” ,都比较死板。吴译调整了语序,译为“我觉得自己正踏入” ,能够体现出简爱积极主动面对未来的心态;另外
17、,调整语序之后,使后面“一个较美好的时代” 、5“一个既有艰难和劳累,也有鲜花和快乐的时代”形成同位语,能够加强语气,表达简爱对未来的无限憧憬。“as well as”用来连接两个并列的成分,强调的是前一项,而中文的并列结构中强调的是后一项,这一点三个译文都注意到了,把“鲜花和快乐”放到了后面。但用“也”来连接,强调的意味不够明显,译为“又”更好些。全句复译为:环境对青年人具有很大影响,我觉得自己正踏入一个美好得多的人生阶段,一个既有荆棘和痛苦,又有鲜花和喜悦的阶段。My faculties, roused by the change of scene, the new field offer
18、ed to hope, seemed all astir.李译:我的才智被这种情景变迁,这种令人怀希望的新地方所刺激,似乎全活动起来了。祝译:由于场景有了变动,由于有希望出现一个新天地,我的官能被唤醒,似乎完全都活跃起来。吴译:由于景物变换,由于有新的领域在望,我全身的官能都被唤醒过来,跃跃欲试。 注意搭配本句的核心部分是“My faculties seemed all astir”。 “faculties”在这里是指“a natural ability, such as the ability to see, hear, or think clearly”,即身体生来就有的机能、官能,祝译、
19、吴译是正确的。 “astir”是个形容词,意思是“动起来的,轰动(或骚动)起来的” ,祝译为“活跃起来” ,能够与“官能”搭配。 注意词组“change of scene”是一个固定词组,意思是 “改换环境” ,与上一句“环境对青年人具有很大影响”相互联系。 “the new field”是对“change of scene”的进一步解释,是指桑菲尔德庄园(Thornfield ) ,即简爱的新居所。 注意重心“roused by the change of scene, the new field offered to hope”是在解释“My faculties seemed all as
20、tir”的原因。本句的重心在于我全身的官能全都活跃起来,这部分宜放在后面,而把原因提前。这一点祝译、吴译都做得较好。全句复译为:由于环境的改换,由于新的居所让我充满希望,我全身的官能似乎都被唤醒,一下子活跃 起来。6I cannot precisely define what they expected, but it was something pleasant: not perhaps that day or that month, but at an indefinite future period.李译:我的才智究竟希望得到什么东西,我无法准确说明,不过是一种令人愉快的东西:并不就在那
21、一天或那一月,却在一个不明确的未来的时期。祝译:我不能确切地说明它们在期待什么,不过那总是一种愉快的东西:也许不只是在那一天或者那一个月,而是在一个不明确的未来时期。吴译:我说不清它们具体期待的究竟是什么,但总是某种愉快的事物。也许不是这一天或者这个月就能来临,而是在未来的某一天。 汉译要地道:物称表达法转化为人称表达法受到理性主义的影响,英语较重视客体思维,故“常用物称表达法,即不用人称主语来叙述,而是表达客观事物如何作用于人的感知,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汉语则较注重主体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以“万物皆备于我”为主导,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因而常用人称
22、。英译汉时常常要转换非人称主语为人称主语或其他主语,这几乎是一条实用而有效的原则。 ”8“they”指代的是上文的“my faculties”,但李译为“我的才智” ,祝译、吴译为“它们” ,都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宜译为“自己” 。 汉译要地道:化拖沓为简洁“indefinite”意思是“不确定的 ”,但像李译、祝译那样完全照搬字典的解释,将“at an indefinite future period”译为“在一个不明确的未来时期” ,显得拖沓不通顺,吴译为“在未来的某一天”比较好,但“period”是指“一段时间”,宜改为“在未来的某一段时间” 。全句复译为:我说不清自己期待的具体是什么
23、,但肯定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也许不会在那一天或那个月来临,而是在未来的某一段时间。I rose; I dressed myself with care: obliged to be plainfor I had no article of attire that was not made with extreme simplicityI was still by nature solicitous to be neat. 李译:我起来了;我细心替自己穿着:虽然不得不朴素因为我没有一件衣服不是做得非常简朴的我却天生的满心想要整洁。祝译:我起身了,细心地穿着衣服;不得不穿得朴素因为我没有一件衣服8
24、 连淑能著英汉对比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9 月第 1 版,第 104、105、109 页。7不是做到极其简单的可是我却天生酷爱清洁。吴译:我起了床。我很费了一番心思来穿着,虽只能穿得很朴素,因为我的衣服没有一件不是做得十分简单的,但出于天性,我还是力求穿得干净利落。 汉译要地道:化形合为意合英语是一门形合的语言,多用树形句法,注重显性衔接(如本句中需要依靠冒号、破折号来体现逻辑关系);相对而言,汉语是一门意合的语言,多用流水句法,注重隐性连贯,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 9因此,翻译本句时不必拘泥于原文保留其标点符号,把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全句复译为:我起了床,很费了一番心思来穿
25、着。我不得不穿得很朴素,因 为我没有一件衣服不是做得极其简单的;但出于天性,我还是力求穿得整洁。It was not my habit to be disregardful of appearance, or careless of the impression I made: on the contrary, I ever wished to look as well as I could, and to please as much as my want of beauty would permit.李译:不修边幅或不留心给人的印象如何,并不是我的习惯:反之,我总愿尽力量得好看一点,愿尽力
26、在我不美的限度之内讨人喜欢。祝译:不修边幅,不管自己给人家留下什么印象,这些都不是我的习惯;相反,我一直希望:尽可能使自己显得好看些,在缺少美貌所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使自己讨人喜欢。吴译:我从来不愿意不修边幅,不管给人家什么印象,正相反,尽管我长得并不漂亮,却总希望能尽量好看一些,尽可能能得到别人的好感。 保持前后连贯“It was not my habit to be disregardful of appearance, or careless of the impression I made.”实际上应该是“To be disregardful of appearance or to be
27、 careless of the impression I made was not my habit.”,为了防止头重脚轻才将其倒装。祝译“,这些都不是我的习惯” 、吴译“我从来不愿意” ,这样的表达都是可以的。但应该注意到“on the contrary”后面的主语是“我” ,为连贯起见,前后两个分句最好保持主语一致,故吴译更甚一筹。 跳出表层结构的藩篱“I ever wished to look as well as I could, and to please as much as my want of 9 连淑能著英汉对比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9 月第 1 版,第 7
28、3-87 页。8beauty would permit.”如上所述,英语注重形合,原文需要借助“as well as”“as much as”这样的连接词、 “of”这样的介词来完成表达。但中文注重意合,如果死搬原文的语法结构就会显得诘屈聱牙,如李译“愿尽力在我不美的限度之内讨人喜欢” 、祝译“在缺少美貌所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使自己讨人喜欢” 。吴译将“my want of beauty would permit”提取出来,译为 “尽管我长得并不漂亮”放在句首,意思表达更清楚,也更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全句复译为:我从来不愿意不修边幅,不管自己给人家留下什么印象;正相反,尽管我长得并不漂亮,但我总
29、想尽量显得好看些,尽可能取得别人的好感。I sometimes regretted that I was not handsomer: I sometimes wished to have rosy cheeks ,a straight nose, and small cherry mouth; I desired to be tall, stately, and finely developed in figure; I felt it a misfortune that I was so little, so pale, and had features so irregular and
30、so marked。李译:我有时惋惜我没有更漂亮一些;我有时愿意有玫瑰的面颊,直梁的鼻子和一张樱挑小口;我渴望发展得美好的高身材;我觉得我这样小,这样苍白,这样五官引人注目的不端正,是一种不幸。祝译:我有时候惋惜自己没长得再漂亮一点;有时候希望有红喷喷的脸蛋,挺直的鼻子和樱桃般的小嘴;希望自己长得高,庄严,身材丰满;我觉得自己长得那么矮小,那么苍白,五官长得那么不端正、那么特征显著,真是一种不幸。吴译:我有时候还很惋惜自己长得不美。有时我真但愿自己有红喷喷的脸蛋,笔直的鼻梁和樱桃般的小嘴。我渴望身材匀称,高大挺拔。我觉得自己长得那么矮小,苍白,五官那么不端正而且特征分明,真是一种不幸。 发挥汉
31、语的优势:并列结构的使用“rosy cheeks ,a straight nose, and small cherry mouth”这个并列结构,三个译文都处理得不够工整,可改译为“红润的脸颊、笔直的鼻梁和樱桃般的小嘴” 。“stately”有 “庄严、高贵”之意,但“庄严”不能用来形容人的外貌。“figure”在这里指人的体型, “finely developed in figure”是指发育成熟,体态丰满。 “tall, stately, and finely developed in figure”祝译参差不齐,用词也不够准确,吴译没把意思表达完整。宜发挥汉语的优势,处理成并列结构“身材
32、高挑,气质高贵,体态丰满” 。“feature”确实有“特征”之意,但这里用的是复数形式,是指“a part of someones face, such as their eyes, nose, etc”,即五官, “so irregular”、 “so 9marked”都是在修饰 “五官” ,而不是“特征” ,故祝译“特征显著” 、吴译“特征分明”都是不可取的。 “marked”是指“引人注目的” ,但从上下文可以看出这里含有贬义,宜译为“惹眼” 。 “so little, so pale, and had features so irregular and so marked”的汉译同样
33、可以处理成并列结构,译为“个子这么小,脸色这么苍白,五官这么不端正,这么惹眼” ,将几个短句并列起来,整齐划一,读起来比较舒服,而且逐步推进,情感较为强烈,从中可以体会到简爱对自己从小受到的种种歧视的不满。全句复译为:我偶尔会惋惜自己没能长得漂亮一点,有时候也希望自己能有红润的脸颊、笔直的鼻梁和 樱桃般的小嘴,希望自己身材高挑,气 质高贵,体态丰满。我甚至觉得自己个子 这么小, 脸色这么苍白,五官这么不端正,这么惹眼,真是一种不幸。And why had I these aspirations and these regrets?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say: I
34、 could not then distinctly say it to myself; yet I had a reason, and a logical, natural reason too. 李译:为什么我有这些愿望和惋惜呢?要说明是困难的:那时候我连对自己也说不明白;然而我也有一个理由,而且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自然的理由。祝译:为什么我会有这些渴望、这些惋惜呢?那是很难说的;当时我就没法对自己说清楚;不过,我是有个理由,而且是个合乎逻辑的、自然的理由。吴译:为什么我会有这类乞求,这类惋惜的呢?这很难说,而且自己对自己都说不清。不过我总是有我的理由,而且是自然、合理的理由的。汉语中代词用
35、得较少,把“these”译为“这些”显得较为呆板,吴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译为“这类”也不妥当,因为“these aspirations and these regrets”指代的的确就是上文的那些愿望和惋惜,而不是那一类愿望和惋惜。宜译为“这样的” 。“logical”指“合乎逻辑的 ”, “natural”除了“自然的”之意,还有“必然的,合乎常情的”之意,故“logical, natural”可译为“合情合理” 。全句复译为: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愿望,这样的惋惜呢?这很难回答,我那时甚至没法跟自己解释清楚。但我总有我的理由,而且是个合情合理的理由。However. When I had b
36、rushed my hair very smooth, and put on my black frockwhich, Quakerlike as it was, at least had the merit of fitting to a nicetyand adjusted my clean white tucker, I thought I should do respectably enough to appear 10before Mrs. Fairfax; and that my new pupil would not at least recoil from me with an
37、tipathy. 李译:不论怎样,当我把头发梳得很平,穿上我的黑衣裙这虽然象教友派一样朴素,至少有一种非常合身的好处并戴好乾净的白颈饰的时候,我想我总可满体面地到费尔法克斯太太前露面,我的新学生至少也不会厌恶地避开我了吧。祝译:不管怎样,我还是把头发梳得很平服,穿上黑上衣这看来虽然象贵格会教徒,但至少有非常合身的好处把干净的白色领饰整整好,我想我总可以够体面地去见菲尔费克斯太太,我的新学生至少总不会厌恶地躲开我吧。吴译:不管怎样,等我把头发梳得很平整,穿上我那件黑色罩衣虽说有点像贵格教徒的样子,但至少有特别合身的好处,再把洁白的领圈整整好以后,我自己觉得足可以体体面面地去见费尔法克斯太太,我那
38、位新学生也至少不至于厌恶地躲开我了。 发挥汉语的优势:重叠词的使用 “very smooth”与其译为“很平” 、 “很平服” 、 “很平整” ,不如发挥汉语优势,使用重叠词,译为“整整齐齐” ;同理, “do respectably enough”李译“满体面地” 、祝译“够体面地” ,都不如吴译“体体面面地” 。 跨越文化的差异:借助影像资料中西传统服饰是有显著差异的,当时英国的许多服装、饰物都难以在汉语中找到对应的表达。这时,译者既要借助字典的帮助,又要了解这些服饰的特征、功能等等,最好能找到图像、影音资料,获得直观的认识,才能保证汉译的准确。“frock”可指“长袍,罩袍” ,但罩袍是
39、旧时男子穿的,而吴译“罩衣”是指穿在短袄或长袍外面的单褂,显然不能用在简爱身上。这里应该是指“女服,女式礼服;连衣裙” (如图1) 。 “put on my black frock”,英文原文由于语法图 111的要求必须加上“my” ,翻译成汉语时大可不必生搬硬套,直接省略即可。另外,为了与前后两个小句“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把干净洁白的领圈戴好”形成排比,可以把这句话译为把字句“把黑色连衣裙穿上” 。“tucker”是指 “A piece of linen or frill of lace formerly worn by women around the neck and shoulde
40、rs”,是17、18世纪的女装衣领周围用来装饰的蕾丝。看了几部简爱的电影,发现简爱的黑色连衣裙大多是无领的,而在脖子周围垫着一圈蕾丝,翻卷出衣服之外,以作装饰(如图2) ,故译为“领饰”是可取的。吴译的“领圈”是指领子,与衣服相连,而领饰是与衣服相分离的。 再现原作的风格奈达曾将翻译定义为“在译语当中首先是在意义方面,其次是在风格方面使用最贴近的自然对应语来再现原语信息” 10。也有学者认为, “对小说风格的翻译要高于意义层面的翻译。 ”11但无论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原作的风格都是非常重要的。“to a nicety”是个正式用语,意思是 “恰到好处地;精确地 ”。 “at least had
41、the merit of fitting to a nicety”是个迂回的说法,可以简单理解为 “at least fit me well”。 “迂回原是一种修辞格,在18世纪的英国社会相当盛行,因为当时非常注意礼仪(propriety) ,讲究语言优雅得体(poetic decorum) 。迂回说法与英语的名词化和抽象化密切相关。总的来说,汉语比较注重直言、简明、畅达。委婉、含蓄、迂回的陈述方式在汉语里不如英语那样流行。 ”12虽然小说的语言风格从整体上说是流畅洒脱、平易近人的,但夏洛蒂勃朗特生活在19世纪的英国,势必受到18世纪这种迂回文风的影响,在遣词造句上有时比较讲10 英语原文为:
42、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Eugene A. Nida)11 李明编著:翻译批评与赏析 (第二版)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8 月第 1 版,第 22 页。12 连淑能著英汉对比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9 月第 1 版,第 206、208
43、、216 页。图 212究,然而这种讲究恰到好处,读起来并没有滞涩之感,而显得典雅庄重。小说是以第一人称叙述,优雅的语言也充分显示了简爱虽然长相平平、身份卑微,却自爱自强,是个有修养、有尊严的女性。因此,翻译时既要符合汉语直接、简洁的特点,又要体现原文隽雅的语言风格。可译为“但胜在大小相宜,十分称体” 。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云“浓妆淡抹总相宜” ,清代侯光第 山塘竹枝词诗云“当鑪十五髩堆鸦,称体单衫浅碧纱” , “相宜” 、 “称体”都是比较古雅的说法。全句复译为:不管怎样,等我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把黑色连衣裙穿上(这裙子虽然有点像贵格教徒穿的长袍,但胜在大小相宜,十分称体),再把干 净洁白
44、的领饰戴好之后,我想我总可以体体面面地去见费尔法克斯太太,我的新学生也不至于会厌恶地躲着我吧。Having opened my chamber window, and seen that I left all things straight and neat on the toilet table, I ventured forth.李译:我打开房里窗子。看梳妆台上一切都放得整齐干净了,我就大胆走出去了。祝译:我把这卧房的窗户打开,注意让梳妆台上我所有的东西都放得整整齐齐,就鼓起勇气去了。吴译:我打开卧室的窗户,弄清楚确实已把梳妆台上的东西摆得整整齐齐,就放胆走了出来。 汉译要地道:废话少说“
45、Having opened my chamber window”,译文中不必在“窗户”前冠上“卧室的” ,读者自会从语境推知。另外,为了与上文衔接自然,宜在句前加上“于是” ,译为“于是,我打开了窗户” 。 “seen that I left all things straight and neat on the toilet table”三个译文都不够通顺,宜整理为 “确定梳妆台上的东西都摆放整齐了” 。 把握关键词汇的内涵意义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利奇(Geoffrey Leech)在其语义学(Semantics) 中列举了七种词义类型,其中包括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和
46、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I ventured forth”是本句的核心,也是这一段的结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venture”的概念意义为 “探险” ,其本意是“到从来没有人去过或很少有人去过的艰险地方去考察、寻究自然界情况的活动。 ”13或者“前往一个陌生的13区域,以发现或寻找一种新奇的现象或体验为目的的行为。 ”14而在这里, “探险”有两层内涵意义:一是对桑菲尔德庄园(Thornfield)的探险,因为在下一段中简爱探索了这个陌生的庄园,穿过走廊,走下楼梯,来到大厅,欣赏大厅的挂画、吊灯、大钟,然后出了大门,观察这座宅子本身,以及它周边的田野、小山,
47、特别是老荆棘树丛,让她弄清了这座庄园名称的由来;二是对新生活的探险,特别是与庄园的主人罗彻斯特先生相爱,让她尝到了爱情的“鲜花和喜悦” 、 “荆棘和痛苦” 。探险就是这样,有惊喜也有风险,但简爱却无所畏惧,执著地追求平等和幸福。所以, “探险”一词有着提示小说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译文中应该保留。表达的时候可以加上引号,表示取其引申义。全句复译为:于是,我打开了窗户,确定梳 妆台上的东西都摆放整齐了,就走出房门,开始了新的“探险”。4、总结本文节选简爱第十一章的三个译本进行对比,从词义的确定、情感的传达、语篇的组织、保证译语地道、再现原作风格、发挥汉语优势、跨越文化差异等方面,逐句进行分析
48、,主要目的是为了体现笔者复译的思路,进一步完善译文。参考文献:1. 李明编著翻译批评与赏析 (第二版)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8 月第 1 版。2. 连淑能著英汉对比研究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9 月第 1 版。3. 夏洛蒂勃朗特著、吴钧燮译:简爱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 年北京第 1 版。4. 李福印著语义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3 月第 1 版。5. 朗文现代英语在线词典,http:/ 汉语大辞典7. 21 世纪英汉大词典8. 胡显耀、李力主编高级文学翻译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年 7 月第 1 版。9. 琼平卡姆编著中式英语之鉴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年 5 月第 1 版。附:完整译文(谢培瑶译)阳光从宝蓝色印花窗帘的缝隙间照射进来,我的卧室成了一个明亮的小天13 现代汉语词典14 百度百科,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