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广中心浮筑楼板及录音棚房中房模板施工方案1、浮筑楼板施工1、浮筑楼板分布范围本工程浮筑楼板分布于一层、三层、四层、九层1.1 一层语音录音棚 10-12*B-D,面积 198.37m2,楼面结构标高-0.450,底板厚度 250,双层混凝土隔音墙;虚拟演播厅 10-12*D-F,面积 221.15m2,楼面结构标高-0.300,底板厚度 150;控制室 9-10*C-D,面积 38.58m2,楼面结构标高-0.300,底板厚度 150,与语音录音棚相连,具体如图一层局部浮筑楼板图(一)一层局部浮筑楼板图(一)1.2 一层专题演播厅 2/57*B-D,面积 223.6m2,楼面结构标高 -0.
2、300,底板厚度 150;2/5-7*D-F,面积 215.46m2,楼面结构标高-0.300,底板厚度 150,具体如图一层局部浮筑楼板图(二)一层浮筑楼板分布(二)1.3 三层专题演播厅,10-12*D-F,面积 221.15m2,结构楼面标高 +11.50,底板厚度 150,如图右图三层浮筑楼板分布图三层浮 筑楼板分布 图1.4 四层 排练厅,9-12*J-L ,面积 363.3m2,结构楼面标高+17.250,第底板厚度 150,如下图四层浮筑楼板分布图1.5 九层的语音录音室、文艺制作室、5.1 标准制作审听室和控制室等分布于 2-5*E-F 轴、2-3*C-E 及 34*C-D 轴
3、间,总建筑面积达 300m2,楼面结构标高+40.00,底板厚度 150,如下图九层局部浮筑楼板分布图(一) 、 (二)九层浮筑楼板分布图(一)九层浮筑楼板分布图(二)2 浮筑楼板施工工艺浮筑楼板主要作用为使结构层与使用层之间形成一定的空腔,空腔间使用减震材料或减震器才支撑,使之达到设计隔声要求施工工艺,一般用在有特殊声学要求的房间,施工工艺按以下步骤进行2.1 基层(结构层)找平及结构墙面隔离(如右图图一)2.1.1 清理房间基层,将结构楼地面凸出部位凿平,防止尖锐突出物损坏橡胶减震垫,并将房间灰尘清理干净2.1.2 用红外水准仪测量房间内楼面基准水平面标高,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的建筑基准标
4、高要求,并做好基准平面控制灰饼2.1.3 根据灰饼,用 1:2 水泥砂浆将房间地面找平,随找随抹光,并加强养护2.1.4 房间四周做好防导震隔离如右图图一中) ,导震隔离材料使用挤塑板,挤塑板厚度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除录音棚及录音棚控制室为 300 厚外其余均为 50 厚,高度为设计浮筑楼板面高出 50 为宜;挤塑板应用硅酮胶固定牢固,防止后续工序施工时脱落2.2 安放橡胶减震器(EAFM 减震器)如右图图二2.2.1 首相根据图纸要求,在房间四周弹出与房间墙面隔离线2.2.2 根据设计橡胶减震器布置图图纸弹出橡胶减震器的交叉网格线2.2.3 根据设计图纸将不同规格型号的减震器,用硅酮胶固定于
5、弹好的网格线交叉点上,固定用的硅酮胶厚度应均匀一致,减震器应位置准确,固定牢靠,下道工序施工前,应对减震器的安放位置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2.2.4 所有进场的橡胶减震器应进行进场验收合抽检,其辅助用材均应符合相关验收要求2.3 浮筑楼板底板模板(如图图三)2.3.1 浮筑楼板底板模板,有用木模和钢模两种,本工程采用 3mm 厚钢板,作为本工程浮筑楼板的底模板2.3.2 钢模板的配置应根据设计的减震器布置点模数配置,且必须避开接缝在减震器布置点上,且宜在两减震器布置点的中间位置2.3.3 两钢模板接缝处的连接,应采用点焊连接,尽可能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避免满焊连接,应满焊过程中产
6、生的热量过甚会影响到减震器使用功能2.3.4 与墙体隔离的四周同样采用钢板上翻,上方高度同浮筑楼板厚度,上翻模板上线必须磨光圆,无毛刺,且挺直2.3.5 所有模板接缝处必须无毛刺,光滑,电焊均匀2.4 铺防水胶纸层(如图图四)2.4.1 浮筑楼板底板模板完成后应进行验收2.4.2 验收合格后在模板上铺一层防水胶纸隔离层,避免混凝土、钢筋等直接与模板接触,以减小介质直接传声,从而增强隔声效果2.4.3 胶纸间的接缝应搭接 100mm 以上,胶纸到达四周墙面时,应高出图一中(防导震胶)150mm 以上。胶纸铺设时应平实,无驺折2.5 钢筋配置、绑扎如图五2.5.1 钢筋的规格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2.
7、5.2 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配置加工成型钢筋,配置钢筋应符合规范要求2.5.3 底层钢筋铺设前应按设计规范要求放置垫块,垫块放置完成,排布第一层横向钢筋,再排布第二层纵向钢筋,然后绑扎底层钢筋网片,帮扎底层钢筋时,应轻拿轻放,扎丝、扎钩、钢筋不要损坏底层防水胶纸2.5.4 底层钢筋帮扎完成,排布上层钢筋支撑马镫,再同底层钢筋工序帮扎上层钢筋网片,钢筋网片应全数帮扎,不宜梅花或跳扎2.6 混凝土浇注2.6.1 混凝土浇注前应验收钢筋,且验收合格2.6.2 检查防水胶纸层的完整性,如有破损应及时修复2.6.3 做好混凝土浇注前准备工作,计算好混凝土工程量,做好水平标高标志2.6.4 混凝土浇注时,尽
8、可能使用人工不料避免对上道工序破坏,如有破坏,及时处理,振捣时尽可能避免插入振捣,尽可能使用平板振捣机振捣2.6.5 混凝土浇注完成,用铝合金直尺将混凝土括平,括平时应根据水平标高控制标志操作2.6.6 混凝土初凝前用铁抹子收浆,抹光,完成后养护2.6.7 混凝土每次浇注都应按规范要求留置混凝土试块2.7 浮筑楼面周边处理如下图图七3 筒中筒(录音棚)隔墙模板施工语音录音棚是本工程内一个特殊的结构体系,即筒中筒体系,该体系与本工程原有结构没有相连结构,而通过减震体系直接支撑在地下室顶板上且四周及上下都与原有结构形成特有空腔;筒中四周空腔 300 宽,底部 150 高,顶部顶面与结构梁底面空 2
9、50mm, 外围结构体系为 300 厚混凝土剪力墙,内围结构为 250 厚浮筑楼板,四周 300 厚剪力墙,双层顶板均为框架井字梁体系;外筒顶面结构标高为+11.750 ,井字梁高 750,内筒顶高+10.750,井字梁高 750;如图录音棚平面图及模板编号3.1 模板配置3.1.1 录音棚空腔内模板采用 18 厚多层板配置成定型模板,分六次制作完成,每次配置高度为 18003.1.2 模板根据平面图编号,统一系统配置,1#2#模板分两块拼装,4#5#7#9#10#模板为定型阴角模板,3#6#8#11#均为整块定型3.1.3 定型模板外侧加固钢管、山形卡、螺栓孔、螺帽应固定牢固如图3.1.4
10、模板配置时,模板拼缝应严密,组装方便,表面平整,整体牢固3.1.5 空腔内模板与钢管固定采用 14 螺栓,螺栓一头带丝牙,一头焊接在50*50*3 钢板上,兼具 900*9003.1.6 加固用螺栓采用 14 双头丝牙螺栓,3.2 模板安装3.2.1 因外筒结构墙板已经完成,安装时应按编号先装空腔内模板然后再帮扎墙体钢筋,然后装外模板3.2.2 空腔内模板组装完成,应检查其位置尺寸是否准确,是否方便外模板加固,螺杆眼是否便于外圈施工操作3.2.3 模板安装过程中脚手架及支撑模板架同步施工,筒顶模板支撑架按原高支模专家评审方案三区语音录音棚要求执行3.2.4 每次空腔内模板施工完成,必须沿空腔原结构墙面,用模板采用 45 度角覆盖空腔间的间隙,防止浇注混凝土时或其他垃圾倾入空腔内3.3 模板拆除3.3.1 本工程空腔内模板实行一次性摊销方案,不予拆除,其余模板均需拆除3.3.2 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必须达到规范要求的强度方可拆除,拆除的模板须轻拿轻放,按要求编号堆放3.3.3 拆除过程中必须保证混凝土表面不受损伤,注意成品保护,使混凝土表面不受到二次浇注时墙面污染3.3.4 施工过程中主要施工安全,禁止上下同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