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类型关于传统文化节日遭受冲击的调查报告.doc

  • 上传人:精品资料
  • 文档编号:10692893
  • 上传时间:2019-12-28
  • 格式:DOC
  • 页数:14
  • 大小:53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关于传统文化节日遭受冲击的调查报告.doc
    资源描述:

    1、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中国的传统节日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是我国人民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 ,留存着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是历代民众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的积淀,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厚广泛的民众基础。传统节日的习俗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憧憬,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在我国每一个古老节日的背后,都蕴涵着无比深刻的历

    2、史文化内涵。一份份美好动人的情感,一段段动人心弦的传奇,一个个亘古未变的情结,一种种支撑民族脊背的精神,被一代代人不断吸收、补充,进而又揉进了千年的文化脉搏中。这些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的许多优良传统,都深深地浸透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融化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诵,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热衷程度却大不如前,学生对这些节日了解很

    3、多,却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很少,例如: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元旦” ,前后相隔才几天,但节日气氛却大不相同,还有西方的情人节和中国的“七夕”节日的气氛更不一样,尤其在大学的校园中。因此,我对人们对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看法做了一次调查,本期的调查以春节这个传统大节日为例,调查目的目的便是为了了解传统节日淡化的原因,以及如何让中国传统节日与时俱进,让更多的眼光吸引到传统节日来。(二)调查时间及方法调查时间:2011.1.25-2011.2.17调查方法:问卷法调查,访问法调查及文献法调查(三)调查内容及分析(以春节为例)作为为炎黄子孙不能忘怀的鲜明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春节是中国百姓最为重视的

    4、传统节日。上千条空中航线,9万多公里铁路,近 400 万公里公路,40 天的时间,亿万民众辗转于各种交通工具,只为了回家过年。据国家发改委预测,今年的春运客流量将达到 28.5 亿人次,同比增加 11.6%。这些数字折射出“回家团圆”是中国大地春节永恒的主题。与此同时,放鞭炮、贴春联、挂福字、吃年饭等传承数千年的春节习俗依然是每年的“必修课”。显然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从未消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春节的人文内涵正受到现代文明的严重冲击。春联照贴,福字照挂,可自家动手写的少了,更多则是商家的赠品。 尽管样子很精致,但其中的文化内涵渐失。变味的还不止这些。譬如拜年

    5、的习俗没变,但形式却变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还记得,三十年前他读研究生时,会挨家去给老师拜年;后来有了电话,就用电话拜年;现在则变为发发短信了。下面便是关于这一主题的调查问卷,在本期的问卷调查中,有 64.6%的女生和 35.4%的男生参与,其中有 40.4%的人来自城市,59.6%的人来自农村。93.6%的受调查者感觉现在年味儿变淡了。其中 51.8%的人表示年味儿“淡多了”,41.8%的人认为“有点淡”,认为年味儿没变淡的人仅占 4.6%。下面是问卷中几个问题的统计资料。第一题“你能说出多少个传统节日?”少于 5 个 2.02%5 到 10 个 61.

    6、62%10 到 15 个 26.26%15 个以上 10.1%调查显示:逾半数受调查的人能说出 5 到 10 个的传统节日,达到 61.62%第二题“对于下面的传统节日,你最喜欢过那个节日?”除夕 8.08%春节 54.55%元宵节 3.03%清明节 2.02%端午节 6.06%中秋节 24.24%其他 2.02%调查显示:在传统节日中,有 54.55%的人更喜欢过春节第三题“你觉得过中国传统节日的节日气氛怎样?”都很热闹 5.05%大部分热闹 35.35%只有少数节日还算热闹 53.54%很冷淡 6.06%调查显示:有 53.54%的人觉得过中国传统节日的节日气氛,只有少数节日还算热闹。第四

    7、题“.你喜欢过传统节日的方式是?”与家人一起团圆聚餐 39.27%与同学朋友一起庆祝 18.26%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各项传统庆祝活动 8.68%出外旅游 16.44%休息 16.44%其他 0.97%调查显示:有 39.27%的人喜欢过传统节日的方式是与家人一起团圆聚餐。第五题“你了解某些传统节日的来源和意义吗?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等。 ”都了解 5.05%大部分了解 29.29%基本了解 57.58%不了解 8.08%调查显示:57.58%受调查的人表示基本了解传统节日的来源和意义。第六题“你如果不过传统节日,原因是什么?”时间问题 30.3%金钱问题 13.13%没有气氛 41

    8、.41%不感兴趣 14.14%其他 1.09%调查显示:41.41%受调查的人表示传统节日没有气氛。 第七题“.你了解和认识传统节日的途径是?”长辈和朋友 53.54%学校教育 19.19%电视媒体 11.11%网络 7.07%报纸杂志 2.02%其他 7.07%调查显示:受调查的人中有 53.54%的人通过长辈和朋友了解和认识传统节日。第八题“.对于传统节日的宣传,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在宣传上注重弘扬民族文化,突出文化内涵 36.25%在宣传的力度和广度上要加强,以营造更积极的气氛 24.63%庆祝节日内容及形式的创新 20.96%不要商业性娱乐性太强,而要多些寓教于乐的活动 9.04

    9、%将更多的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 8.02其他 1.1%调查显示:对于传统节日的宣传,36.25%的受调查的人认为应该在宣传上注重弘扬民族文化,突出文化内涵;24.63%受调查的人认为应该在宣传的力度和广度上要加强,以营造更积极的气氛; 20.96%的受调查的人认为应该庆祝节日内容及形式的创新。第九题“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相比。你更喜欢哪个?”中国传统节日 47.47%西方节日 5.05%都喜欢 44.44% 都不喜欢 3.03%调查显示: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相比, 47.47%受调查的人更喜欢中国传统节日;44.44%受调查的人都喜欢。 第十题“你更喜欢西方节日的原因是什么?”西方的节日新

    10、鲜有趣 38.24%西方的节日比较有意义 0%追求时尚,赶潮流 8.82%大家过,所以凑个热闹 11.76%了解外国文化 29.41%媒体及商家的宣扬 2.94%其他 8.82%调查显示:38.24%受调查的人喜欢西方节日的原因是:西方的节日新鲜有趣;29.41%受调查的人表示是为了了解外国文化;11.76%受调查的人认为大家过,所以凑个热闹。 第十一题“你认为人们对传统节日越来越淡漠的原因是?”西方文化的涌入 22.03%一些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不够,容易被人遗忘 27.75%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以致没有时间过节 21.59%中国新一代青年对传统节日缺乏理解 48.94%其他 1.72%调查显

    11、示:人们对传统节日越来越淡漠的原因,48.94%受调查的人认为中国新一代青年对传统节日缺乏理解;27.75%受调查的人认为一些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不够,容易被人遗忘;22.03%受调查的人认为是西方文化的涌入;21.59%受调查的人认为是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以致没有时间过节。第十二题“在当代一些青年里,有些青年注重外国节日,而忽视了传统节日,对此你的看法是”是因为过传统节日的气氛不够浓烈 47.08%选择过哪些节日是他们自己的事,管好自己就行 7.29%过西方节日成为潮流,青年追逐潮流很正常 9.72%西方节日比较有趣,而传统节大多比较乏味 10.53%媒体及商家对西方节日的大肆宣扬 19.43

    12、%传统节日的宣传广度与力度上不足,导致当代青年对传统节日的了解不够5.95% 调查显示:在当代一些青年里,有些青年注重外国节日,而忽视了传统节日的原因,47.08%受调查的人认为是因为过传统节日的气氛不够浓烈;19.43%受调查的人认为是因为媒体及商家对西方节日的大肆宣扬;10.53%受调查的人认为是因为西方节日比较有趣,而传统节大多比较乏味;9.72%受调查的人认为是因为过西方节日成为潮流,青年追逐潮流很正常。(四)传统节日淡化的原因综合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得到结论,在同学们当中,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淡化,西方节日之所以日益流行的原因在于:第一,从过节的内容来看,文化总是要发展的。随着人们生活的

    13、改传统文化必须适应现代生活的发展,才能够得到延续和发展。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传统节日的一些倾向于物质消费方面的习俗和功能已经不能和人们的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了。但是从传统社会中流传下来的东西毕竟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内涵,而其中所蕴含的一些传统内容和文化意蕴也就随着这些习俗仪式的消失而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了,这些便导致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日趋淡化。第二,中国传统节日中已掺杂了过多的商业炒作成分,缺失了它的文化内涵。在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下,因商业炒作而引发的传统节日变味,中国传统节日里的商业味越来越浓。第三,传统节日受到人们的冷落以及西方节日的冲击,中国传统节日的形式对于西方节日来说,不及西方节日多样,缺

    14、少热情开放和轻松刺激的内容,显得老套和单一,年轻人追求浪漫时尚.挥洒个性的生活。不论是元旦还是清明节,传统节日都与最初的起源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应该跟着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肯定是不行的。传统节日受冷落并不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已经僵化了,还有人们审美情趣发展变化了的因素,这也要求传统节日应该不断地发展。四,建议第一,大胆创新并自觉为传统节日注入新质,在传统节日的文化内容方面,不能单纯地给人们灌输节日 本身所蕴含的文化,而是要在民族节日文化活动中加入一些与们的现代生活联系紧密的文化活动内容,也可以借助节日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和娱乐业等 。第二,深入挖

    15、掘与升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就文化内涵的弘扬来说,在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传承的过程中,我们要紧紧围绕节日主题,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就节日文化的建设来说,为了挖掘传统文化中一些优秀的成分,不断丰富传统节日的内容和形式,需要适当设立一些其他的节日 ,以捍卫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丰富性。第三,汲取世界各国节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在发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基本精神的时候,我们应该明确传统节日文化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自发地调节流变。政府需助力传统节日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怎样才能在现代文明中焕发新的光彩?古老的节日要融入时代的新内涵,满足百姓的新要求,必须善用现代化的新

    16、手段。“网上拜大年”、“网上摄影展”、“网上猜灯谜”今年春节期间,由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的 2011 年“我们的节日春节”网上活动,引导网民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贴近生活,满足人们节日文化需求,活动参与网民众多、反响热烈。在采访中,一些专家都强调,春节,涉及十几亿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政府有责任花大力气进行引导。长期研究民俗文化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认为,节日人民是主人,政府也要有所作为。首先要形成家庭生活和公众生活相衔接的节日传统。传统节日虽然主要是家庭节日,但仅仅靠家庭不够,还要面向社会。萧放提出,应该建设一种开放、包容的节日传统。不必抵制洋节,要把它看作是节日文化的补充和丰富。有了洋节,中国的节日生活会更加有活力、有张力。保有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过节”姿态,这是政府应该提倡的。在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何星亮看来,继承和弘扬春节文化,是复兴和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一环。他认为,我们需要秉持恢复、保护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复原春节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恢复和扩大其教育、娱乐和凝聚功能;创新春节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使之适应现代社会,世代相传,永葆特色。(本报记者 赵 达)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传统文化节日遭受冲击的调查报告.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1069289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