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秋季期期中质量检测五年级班数学质量分析一、试题结构与分析(一)试题结构本次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共设六个大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操作题和解决问题题。第一大题填空题(25 分),考查书本基础知识填空,考查小数位数、数对、可能性填空。第二大题判断题(5 分)考查了循坏小数和数对。第三大题选择题(10 分)考查循坏小数、数对、可能性。第四大题计算题(31 分)考查口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第五大题第五大题操作题(9 分)考查可能性、数对和数的平移。第六大题解决问题(20 分)考查了题目的理解。(二)试题简析本次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题量适中,难易适度,主要由填空题,计算题,判断题
2、,选择题,操作题和解决问题题组成。试卷题目大部分是比较基础的题目,紧扣课本知识,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加强了对基本运算能力、用简单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命题立足课本题材均是学生所学过的非常熟悉又熟练的内容;紧紧围绕课本为主,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考查,彻底地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做较全面的摸底;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能体现综合应用的和创新思维的内容,有与生活相关的题,试题有难有易,也有个别是能力提升题,从题型上看,试题全是学生常见的,熟悉的题型。二、
3、基本情况我班一共有 20 名学生参加数学科考试,总分为 1380 分,积分为 1.185,平均分为 69 分,优秀人数 6 人,良好人数 5 人及格人数3 人,不及格人数 6 人。三、数据情况分析(一)平均分情况我班平均分为 69 分,处于合格档次(二)优秀率情况我班优秀率为 30%。最高分 96 分,最低分 14 分,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后进生比重大。(三) 及格率情况我班及格率为 70%。(四) 各题得分率情况四、答卷情况书写情况本次考试书写情况一般,20 份试卷,卷面都逼近整洁,没有损坏、没有乱写乱画、没有污渍。学生的书写规范、字迹整洁。各题答卷情况如下:(一)填空题(我会写)(25 分)
4、我班本题得分率较低。第 1、2、3 小题答得不好,第 2 小题失分也严重,弄不清什么是最大或者是最小的两位小数。第 8 小题大部分人出错,没有认真读题,运算定律不熟悉,平时训练较少。第 9 小题失分也严重,粗心大意,没有发现数的规律,理不清题意。(二)判断题(5 分)答对率一般。第 2 小题大部分人判断错误,平时少强调。(三) 选择题(10 分)答得较好,错的人主要是第 4 小题,没有看清楚哪种规则是不公平的。(四)计算题(我会算)(31 分)小数除法错得较多,主要原因是部分同学还没有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还有一些同学列竖式做得对,结果忘记验算的人较多。部分学生粗心大意,把除法看成乘法,还有
5、一大部分人抄错数字。(五)操作题(9 分)得分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画图不是多一格就是少一格,也导致数对写错。本来是容易得分的题目,也失分。第(2)小问很多人不会平移,坝向右平移看成向下平移,比较粗心。(六) 解决问题(20 分)整体都不够理想,失分严重。有 1 人得 0 分。每小题都会有忘记写单位和计算错误的现象。第 4 小题失分最严重,不会分类讨论计算。第 3 小题错的同学都是直接用边长来计算,没有先算出方砖的面积。五、反思(1)学生读题、审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而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部分知识中失分比较多。(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因而部分学生由于
6、粗心将题抄错或数字、运算符号看错而导致丢分。(3)课堂教学比较呆板,评价语言乏味,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4)学生思维受定势影响严重。具体反映在比较简单的与例题类似的题目正确率高,对于比较陌生的题目解答不够理想。(5)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能力较差。六、今后改进方向(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及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多采取一些游戏式、故事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加强计算的训练,课前 3 分钟进行口算练习,家庭作业以计算为主,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给学生创造机会,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合作交流,更好的发挥合作的潜能,使得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他们。(4)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工作。上课多提问,对一些较容易的问题,总是让他们先回答,下课多辅导,多表扬,少批评,作业尽量做到当面批阅,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鼓励,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5)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认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