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毕 业 论 文(设计)题 目: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学 号: 200992130120 姓 名: 路力鸣 系 别: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系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09 电子政务 指导教师: 刘 艳 慧 教师职称: 讲 师 完成时间: 2012 年 12 月 2目 录一、庆阳香包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一)香包产地 (二)制作工艺 (三)类型 (四)特点 (五)传承 二、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二)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对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香包文化产业发展的
2、必要条件 (二)庆阳香包民间工艺品的营销策略 四、结论 五、致谢 六、参考文献 七、附录 3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学生:路力鸣 指导老师:刘艳慧摘要 民俗总是特定土壤孕育出的独特花朵,庆阳民俗文化的特色与庆阳特殊的历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发展对策、认识、挖掘庆阳民俗文化,开发以香包为支柱的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必将有力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关键词 民俗文化; 香包渊源; 现状及存在问题; 对策研究4the cr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iscovery of theindustryof folk culture of qingyang frugrant
3、bagslu li mingAbstract folk customs have always been the peculiar flower of specified environmdnt .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ingyang folk culture and the unique history of it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facing us demand that we take som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discover Qingyang folk culture and develop
4、its folk culture in which the frugant bags are the main part, which in turn , will forcefulk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and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Key words folk culture ;the origin of frugrant bags;its current situation and some intrinsic problems of it ; the study of s
5、teps that shold be taken.5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所创造的享用并传承下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集体性、民族性、阶级性、普通性、历史性、地方性、传承性和扩布性等特征。在庆阳这个特殊地域中孕育出的民俗文化,其思维和处事方式,是反映庆阳历史的一面镜子,也是观察社会的一个窗口。香包便是庆阳民俗文化的一个。一、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简介一、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简介(一)香包产地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的交会处,系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沟壑区。习称“陇东” ,素有“陇东粮仓”之称。全市总土
6、地面积 27119 平方公里,总人口 261 万,其中农业人口 223.29 万。辖西峰区和环县、华池、庆城、镇原、宁县、正宁、合水 7 个县,146 个乡镇。庆阳东接陕西省的宜君、黄陵、富县、甘泉、志丹等县;北邻陕西省吴起、定边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盐池县;西与宁夏的同心、固原县接壤;南与本省的泾川及陕西的长武、彬县、旬邑县相连。庆阳是光荣的革命老区,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和天然气蕴藏丰富,年产油 180 多万吨。(二)制作工艺庆阳香包是一种立体造型和平面刺绣兼容的纯手工艺制品,构型简单质朴,按制作技艺分有“绌绌“类、线盘类、立体刺绣类、平面刺绣类四大类型。“绌绌“又名藏针绣,其特点是
7、把针线藏起来,以造型状物、形神兼备而不见针线为佳境,其工艺流程包括创意、选料、剪裁、状物等环节。线盘类香包是用各色线条盘成五角菱形的“粽子“,其技艺包括折壳子、配色线、盘线成型、成果(即将线盘成6品连缀,吊上彩穗)等,如此制成的香包可以随身佩戴,可以挂在门庭,也可以馈赠他人,以寓示祥和平安。立体刺绣类香包内容庞杂,形式繁多,有单面挂、佩件,双面挂、佩件,立体挂件和摆件等近四百种样式,其制作过程分构图、刺绣、彩染、缝合、成果等环节,有过样子、打样子、扩背子、上样子、绣花、状物、成果、打扮等工艺步骤,制品讲究神似而不求形似。平面刺绣类香包风格敦厚凝重,厚实中流露出隽永,其制作有破线绣、合线绣、掇绣
8、及齐针、辫针、缉针、掺针、抢针、挽针、盘金、点金、圈金等方法。(三)类型庆阳香包大体有五种类型:头戴型、肩卧型、胸挂型、背负型、脚蹬型。庆阳香包以其古拙质朴、富有原始文化遗存和手法奇特而区别于国内其他香包。(四)特点1.原始生态文化味浓庆阳位于黄河流域,是华夏民族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远古文化积淀深厚,很少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民间工艺刺绣中,大量蕴藏着人类童年期的多神崇拜和以“龙蛇虎鹿“等为图腾的原始文化痕迹,很多香包中渗透着巫神文化和古代阴阳平衡的哲学观念。如用绿布卷成盘蛇,再扎上几个梅花,便是龙的化身。它是龙蛇崇拜和以龙蛇为图腾的原生态文化在民间刺绣中的遗存。2.表现手法奇异多样庆阳香包刺绣手
9、法多变,不讲透视,不求比例;不讲形象,只求神似;夸张变形,突出头身。各种动物香包,或大头小身、有头无尾,或有头无足、有头有身无腿,或身长蹄短,以爪代腿等。如肩头狮虎,一般头比身大,有爪无腿,既不是真实形象,又不合形体比例,完全由刺绣艺人随艺术思考刺就。3.比喻象征,托物言志祛邪祈福,是庆阳民俗文化的永久主题。以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则是庆阳香包的主要表现手法。比如借老虎狮子的勇猛威武,祛除邪恶之气,保护自身安全;借鱼儿钻莲喻男女爱情;借葫芦、石榴多籽,盼望多子多福;借大枣、7花生、桂圆、莲子之名,取其谐音,寓早(枣)生贵(桂)子之义。4.审美观点独特它不从物质生活着眼,而从意念出发,采用意象
10、手法夸张造型,幻化姿态,多变视点,随意创作,与专业美术有天壤之别。很多专业美术家认为无法理喻的东西,在庆阳民间艺术家眼中是合情合理的。比如香包“猫吃老鼠“,在猫肚上绣几个小老鼠,在他们意念中,猫吃掉老鼠后,老鼠还活在猫肚里。香包“两面人“头上前后都长鼻子、眼睛、嘴。这是他们对人体五官功能的一种理想化的想象。庆阳妇女对生活、对环境,观察相当熟稔。她们把身边最常见的、最丰富的素材,比如花卉树木、虫鱼鸟兽、日月风云,比如楼台亭榭、几何图案,以及人物,都作为自己绣制的范畴。通过一针一线一把剪刀,活灵活现的龙、凤、金鱼、胖娃娃、小老虎、狮子、老鼠、蛇、青蛙、螃蟹等常见的图案,就飘摇在我们无比温馨的世界里
11、了。在庆阳,华池县双塔寺出土的“千岁香包“,选用变形的梅花、荷花及缠枝花为刺绣纹饰图案,是按照佛教净土的教义设计的,其寓意是把这件小香包看作“西方净土“,因为变形梅花从唐代起就作为佛胸前的吉祥标志。传统的鬼神妖魔观念,使人们认为要使孩子平安成长,无灾无难,就得靠神灵或吉祥物避邪驱鬼,消灾护身。庆阳虎、狮图案的单体香包和五毒簸箕、五毒帽等群体香包,都属于这一类。除此而外还有鸡,鸡鸣天亮,古人因此便把鸡与鬼魅的消失联系起来,认为鬼魅是怕鸡的,鸡能避邪驱鬼。此外蒜头香包(蒜骨朵)亦是避邪的象征。在葫芦香包里面缝入葫芦籽,也被认为是法力无边的护耳之宝。(五)传承1.传承意义综观庆阳香包,传统色彩浓重,
12、工艺精湛,立体感强,动静互补,民俗意识深厚,均有其美好的象征性,是民间艺术瑰宝。作为端午节的民间传统饰物,庆阳香包寄托着人们心灵深处的美好诉求,渗透着“祈福避邪“的象征意义,件件都被赋予展现生命、活力,表达思想、信仰,揭示人性、欲望的民俗文化内涵,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纯朴、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蕴含着华夏古老文明博大、雄奇、阳刚的民族魂魄。82.传承原因庆阳香包之所以有如此久远的历史,主要因为庆阳有着浓郁的农耕文化习俗。农耕文化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男耕女织。在生产力较为发展的前提下,女人们除完成织布缝衣外,还做一些工艺品、礼品用来点缀生活,联络感情,香包也就由此而生并广为流传。这些香包给人以原始生
13、命的壮美感,包含和浸透着古代哲学的神秘色彩,内容无所不包,多以人类童年期的多种崇拜和原始图腾为主题。在庆阳,香包无处不在,随处可见。它挂在农村老汉的旱烟袋上,戴在乡里孩子的头上,穿在农家姑娘的身上。端阳节这一天,大小孩子都要戴香包,尤其是孩子,前胸、后背、肩上缀满了各种各样表示吉祥祝福、驱邪镇恶的香包。这一天的庆阳,大街小巷和岭上塬下,犹如一个香包的博览会,城镇乡村香气四溢,可谓“香飘十里,陶醉八乡” 。3.文化习俗香包是古时端午节人们必戴的装饰品,亦称香球、佩伟、香囊等,它或用五色丝线缠成,或用碎布缝制,内装雄黄、艾叶、熏草等香料。佩戴在服饰上不仅美观,其香气亦有防病强身、清爽神志之功效。屈
14、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诗句,江篱、辟芷、秋兰均为香草。纫,乃连缀之意,佩指香包。这说明香包早在战国时期已用来祈福避邪,象征吉祥美好。在甘肃庆阳,香包被称为“绌绌”或“耍活” ,风格粗犷夸张,呈现出典型的民间刺绣艺术风格。据说,这里的香包初创于黄帝时代岐伯之手,数千年来代代相传,明清时达到鼎盛。2001 年,文物专家对庆阳境内宋代双石塔进行搬迁时,发现了一只刺有变形梅花、荷花及缠枝花纹饰的香包。据考证,这只香包距今至少有 800 多年,但仍色泽艳丽,图案如新,被美誉为“千岁香包” ,这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香包。祛邪祈福,是香包文化的永久主题。而隐喻象征、托物言志则是香包的
15、鲜明艺术特色。庆阳香包的图案和造型非常考究,具有丰富的意蕴:老虎狮子象征勇猛威武,祛除邪恶保平安;双鱼、双蝶、蛟龙等象征两性相爱、交合、生育;莲花、荷花、牡丹、梅花等喻意女性的坚贞甜美;用登梅的喜鹊、采花的蜜蜂隐喻男性;借葫芦、石榴多籽,盼望多子多福;借大枣、花生、桂圆、莲子之名,取其谐音,寓早(枣)生贵(桂)子;送给长寿老人的“耄耋童趣” ,以猫9和蝴蝶戏牡丹组合图案,喻意老年生活富有情趣;送给小孩的“福寿娃娃” ,以憨态十足的娃娃为主体,周围环绕蝙蝠、桃子组图,盼望孩子健康平安。在庆阳农村,花卉树木、虫鱼鸟兽、日月风云,楼台亭榭、几何图案,以及人物等等均可成为香包刺绣的题材。心灵手巧的民间
16、艺术家们,凭着一针一线一把剪刀,就把活灵活现的龙、凤、金鱼、小老虎、狮子、蛇、蟾蜍、壁虎、蜈蚣、蝎子等图案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在芳香四溢的香包世界里把玩欣赏,以此寄托人们心灵深处的美好诉求。4.传承人庆阳香包是一门传统工艺,现在主要的传承人有李秀娥、贺梅英等。目前庆阳香包绣制面临着手工产品被现代复制品取代的局面,刺绣工艺渐已失传,具备民俗文化知识的极少数工作者多半退休,研究人才奇缺,后继乏人,亟待抢救、保护。近年来,庆阳市以香包为名片,大力 开发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并以此作为庆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宣传名片,大踏步迈向全国,迈出国门。从 2002年开始,庆阳市每年在端阳节期间都要举办“中国庆阳
17、香包民俗文化节” ,吸引了大批海内外的客商云集庆阳。目前,庆阳已被命名为“中国香包刺绣之乡” 。千家万户的香包生产基地,遍布城乡的香包开发公司,使庆阳香包名片传遍了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二、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1.产业发展效益明显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和大力开发,特别是 2002 年以来,连续 7 年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和 2009 年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全市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生产队伍不断壮大,产业效益日趋明显。目前,全市已形成了 110 多家企业、39 个基地、86 个营销公司、15 万多人的香包、陇绣生产大军,产品达 20多个大类
18、 5000 多个品种,年生产 900 多万件,远销全国 56 个大中城市及美国、10日本、欧盟、东南亚、港澳台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 3 亿元。文化产业作为“红、黑、绿、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已成长为庆阳市经济增长的强劲一极。2.产业构成特色鲜明庆阳文化产业开发,以挖掘庆阳特色民俗文化资源为核心,以促进文化资源向产业发展转变为重点,使全市民俗文化产业以香包、皮影、刺绣、剪纸、石刻为主体,竞相发展。庆阳香包分为时尚生活挂件系列,特色民俗大件系列,精品工艺中、小件系列等生产类型。目前,市场上以开发中、小挂件、岐黄养生保健品系列为主,倍受消费者青睐。刺绣以四屏、屏风、绣花拖鞋、枕垫为主
19、,剪纸以红色革命体裁,传统节令文化体裁、民间故事体裁为主,皮影以道情戏剧体裁、红色革命文化体裁、周祖农耕文化体裁为主体,呈现特色显著,共同开发,相互映射的新格局。3.产品创新亮点增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加强文化产业创意,设计开发新产品。各县区根据各自的区域特色不同程度的予以创意开发。例如宁县以“龙”文化为中心,开发出“九龙腾飞迎盛世”大型刺绣屏风、 “锦绣牡丹”四扇屏等精品和农耕文化布塑生活场景工艺精品。4.生产加工精益求精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生产销售大体来说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公司加农户模式” 。二是“能人带动农户模式” 。三是“零售运销模式” 。四是“团体会展模式” 。各县区都在生产
20、加工方面,精益求精,以质量品牌求生存。5.品牌推广效果良好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外出参加上海、深圳、成都、北京、厦门、法国巴黎等地文化产业博览会以及青海、甘肃、宁夏、唐山、潍坊等地民俗艺术节、洽谈会多达 4000 多人(次) 。销售各类民俗文化产品 362 万件,实现销售收入 3840 多万元,有力的推介了全市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品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资金投入少11多数生产企业和营销公司资金匮乏,又争取不到银行贷款和政府投资,只能维持小打小闹的现状,生产规模难以扩大。2.政府重视保护力度不够,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当前,庆阳香包文化艺术产业自我发展
21、、自我完善、自我扩张的能力十分脆弱,大量的民间文化艺术企业的组织形式还处于原始状态,规模偏小,经营分散,结构单一,关联度低,在全国范围有影响的优秀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少,驰名品牌更是寥寥无几。部分干部和群众也只把香包、剪纸等工艺品当做民间的“耍活子”,对其文化内涵和可观的市场效益,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和正确估价,使香包产业的开发工作成效不大,特别是把香包作为一张走向世界的名片,推向市场,提高商品化的力度不大。3.缺乏对民间文化艺术市场的有序管理,产品质量尚需提高市场适度竞争、政府有效调控的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还没有形成。没有明确的民间文化艺术产品的管理机构,缺乏有前瞻性、指导性、针对性、可操作
22、性的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开发规划。由于利益驱动,一些人将粗制滥造的民间艺术品投放市场,严重损害了传统民间工艺品的形象和声誉。如部分香包产品在设计制作上一味贪图“洋”和“新” ,去掉了原汁原味民俗的精华;部分香包做工粗制滥造、填充物低劣,不符合卫生检疫要求,处于自发无序的生产状态中。在销售环节上,压级压价,对民间文化艺术产品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4.经营方式落后,市场潜力还要挖掘没有形成健全的产品销售信息网络,大多数生产者只靠节会推销产品,市场占有率、巩固率极低;公司加农户的销售模式,目前内部机制不健全,在管理和经营策略上还不成熟。5.宣传工作仍然滞后宣传上缺乏大动做、大手笔,使庆阳民俗文化产品仍
23、然停留在小天地,没有形成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走向市场的良好舆论氛围。6.生产企业欠缺品牌意识目前大多数企业没有注册商标,没有自己的品牌产品。7.庆阳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的环境空间日趋弱化,技艺濒临失传(1).传承体系萎缩。社会调查表明,庆阳民间艺人多为老年农村妇女,人数少且12年龄偏高,许多民间文化艺术传统技能濒临失传甚至绝迹。比如,庆阳市白马镇的剪纸艺人杨氏一生留下了无数的精美作品,其影响远近闻名,但其过逝之后,尽没有传人。无数的民间老艺人在无声无息地逝去,作为文化的携带者他们带走的是一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断绝。(2).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整体队伍素质不高。虽然从业人员具有熟练的传统技艺,但文化
24、水平普遍较低,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缺乏各种民间文化艺术延续的专门人才。(3).缺乏经费。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经营分散、规模较小、水平偏低,导致投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回报低、风险大,客观造成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开发投入资金的严重不足。三、对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一)香包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1更新观念,加强领导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母体,是地方民俗文化艺术的结晶,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要充分认识到保护庆阳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保护庆阳民间工艺品的重要性。规范香包民俗文化产品市场秩序,成立质监和市场管理机构,配置人员设施,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香包等民俗文化产品市场的监管。制定相
25、应的质量评价标准、市场准入标准,严把质量价格关。加快香包品牌的注册,确保香包产业与国际国内市场接轨,步入健康、持续的发展轨道。2全面普查,提炼特色品牌带动需要把做出特色放在首位。政府要经过市场的全面普查,了解庆阳民俗文化产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进行正确的政策指导。把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以特色赢市场作为庆阳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开发的发展策略。(1)优先开发市场需求旺盛、竞争力强、关联作用大的庆阳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实行普及性、实用性、娱乐性强,同时又有地方特色、文化品位高的民间艺术品类的专项开发和垄断经营。(2)与经贸、旅游等活动相结合。围绕特色,突出重点,深入挖掘、合理整合丰富的地方民间文
26、化艺术资源,有计划、有选择地树立一批特色民间文化艺术典型,形成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文化景点,以点带面,带动和促进庆阳特色文化的繁13荣发展。(3)把发展民间文化艺术产业与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结合。着重抓好乡村特色民间文化艺术产品的开发。(4)积极开辟、拓宽国内外市场。将受到青睐的具有纯朴乡土风格的民间文化艺术品,作为产业发展,除了保持传统特色外,还要不断提升艺术水准,在艺术价值、工艺技术、包装运输等方面不断改进,形成以庆阳民间文化艺术产品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多层次、宽领域,官方、民间和贸易并举的民间文化艺术产业新局面。3培养人才,开拓创新庆阳民间文化艺术产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有一批人才来支
27、撑、推动。这里所说的人才,即包括优秀民间文化艺人、传承人,懂得民间文化艺术价值的政府官员,从事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和研究的科研人员,从事民间文化艺术周边产品和延伸产品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包括新一代民间文化艺术的欣赏群体(1)营造有利于民间文化艺术人才成长的舆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政策环境:创造条件,促使民间文化艺术进学校、进课堂。努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并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底蕴、具有现代科技知识素养和精湛的制作技艺、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庆阳现代民间文化艺术人才。成立民间艺术大师、名师工作室。让庆阳民间文化艺术的高技能人才有潜心创作、悉心传技、开展技术交流、技术会诊和技能攻关的场所。
28、政府要对每个民间文化艺术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予以经费资助,不断提高民间文化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切实解决那些掌握民间绝技的艺人的实际困难,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使他们的绝技、绝艺得以传承。以科学发展观进行人才培训,建立庆阳民间文化艺术技能培训基地。打破资历、身份、年龄限制,鼓励庆阳民间艺人参加技师资格培训,努力造就一批民间文化艺术领域的领军人才、民间文化艺术的顶尖人才、掌握民间新工艺的专业人才、民间文化艺术经营管理人才、民间文化艺术的研制开发人才以及既善于传播又懂民间艺术文化的翻译人才。(2)建立人才激励机制14开展庆阳民间文化艺人文化艺术节、民间文化艺术论坛、民间文化艺术技能竞赛、庆阳民
29、间文化产业品牌创新人物评选等活动,建立保护著名民间文化艺术大师及培养人才的制度,建立民间文化艺术精品和民间文化艺术大师的评审与命名制度,设立“优秀民间文化艺人” 、 “优秀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奖项等。在社会上进一步确立尊崇民间文化艺术的人才价值观。积极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等组织推荐人选,申请命名国家级的“民间文化艺术大师” ,积极推荐农民艺术家申报“民间艺术家” 、 “民间工艺美术能手”等称号。让所有在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保护、开发、创新诸方面作出贡献者,让热爱民间文化艺术并作出不平凡成绩以及长期从事民间文化艺术有成就者受到尊重,他们的才能得到发挥,成果得到肯定4多方投入,扶持发展(1)认识,加强
30、领导。必须把本地民间工艺品的发展纳入整体规划。(2)对专业人才的保护,同时引进人才,从而提高民间工艺品的市场竞争力。(3)庆阳文化民间工艺品的舆论宣传,提高知名度,打造艺术精品品牌。文化部门要组织人员编写有关书籍,电视台拍摄相关专题片,同时运用现代传媒工具,广泛宣传,从而提高工艺品及企业的知名度。(4)群力解决发展庆阳文化民间工艺品资金问题。除政府安排必要的研发启动资金外,建议采取“民办公助” 、 “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筹集。还可借助传统的民俗心理,适时组织有关庙会,开发民间文化活动,进行社会募捐,筹措资金。(5)文化部门要积极扶持民间工艺品制作者和企业经营者,在产品开发中出谋献策,服务于
31、他们.帮助他们打开市场。5文化支持利用各种媒体对庆阳民间文化艺术品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是庆阳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开发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音符” 。这个“音符”的活跃,关键作好以下三点基础工作。(1)充分发挥庆阳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节、艺术节、博览会等集群性文化艺术活动,充分展示庆阳灿烂的民间文化艺术,使其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在更大领域内找准定位,开阔进一步研制开发和走向市场的思路和视野,为庆阳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创造更加巨大的发展空间;吸引更多的文化单位和15民间艺人,加入联营平台,逐步形成庆阳民间文化艺术品生产、展销及文化服务一体化的服务体系。组织庆阳民间文化艺术家、民间文化艺术产
32、品到省外、国外举办或参加各类有影响的民间文化艺术集群性活动,通过广泛的交流,把庆阳民间文化艺术产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提升知名度,提升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总体质量。(2)由政府部门牵头,成立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研究中心。认真研究庆阳民间文化艺术产品生产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探索民间文化艺术商品化、市场化规律,及时把握庆阳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脉搏,为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建议;建立庆阳民间文化艺术产品数据库,为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3)建立民间文化艺术博物馆。庆阳尚无一家综合性的民间文化艺术博物馆。因此,政府部门应从文化战略的高度出发,将此事纳入文化政策和建设规划之中。着重
33、于收集和宣传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品种,尤其是那些本地区特有的民间文化艺术绝技、绝艺。从而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庆阳省民间文化艺术的历史和现状,成为向海内外宣传和展销庆阳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场所。(二)庆阳香包、剪纸等民间工艺品的营销策略1.产品策略主打庆阳民俗文化的精品产品,以香包为主打造品牌带动剪纸、刺绣、皮影等民俗产品的长足发展。要加快新产品的开发,采用新材料,推广新技术,创作新题材,开发新品种、新款式,不断推陈出新等。充分利用庆阳香包和剪纸的艺术人才及庆阳香包和剪纸特色开发中国领袖人物、庆阳历史名人及黄土风情系列香包作品和剪纸长卷、册页作为推介庆阳,宣传庆阳的馈赠礼品和纪念品。要在庆
34、阳香包大品牌下,大打陇绣旗号、弘扬陇绣特色、推出陇绣品牌、树立陇绣形象,全面打造陇绣市场,从而把以庆阳香包刺绣为代表的陇绣产品推向全国,推陈出新,产生名牌效应。2包装策略在产品的包装上应该有这样的四条要求:第一,从按消费者的要求出发,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有不同文化、包装等方面的需求,风俗习惯,宗教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也导致了对产品包装上的认知差异;第二,包装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保护产16品在运输过程中,使其免于变形,保持产品形状的完整;第三,产品的小包装,也就是消费者购买时所看到的包装,这种包装需要新颖美观,体现产品内涵,展现特色文化,吸引眼球;第四,政府的要求。内容要健康向上,包装材料要绿色无害。符合
35、国家的卫生标准,对人体无害;第五, 同一种商品采用不同等级的包装,以适应不同的购买力水平。如送礼商品和自用商品采用不同档次的包装。(1)高档产品包装策略庆阳民俗文化产品的包装应跟产品的定位、功能诉求、文化内涵相一致。由于香包,剪纸的材料是布和纸,对于高档的产品包装应选择做工精美的纸盒,盒子里外都为红色和黄色,介于庆阳独有的文化内涵,代表了吉祥如意。内部镶有一层丝绸,用以防止产品受磨,又显示了高档,外部设计要有产品的品牌商标,让顾客有一个统一的品牌认识。由于同一档次的产品体积大小不等,纸盒的大小应根据情况而定。这样的包装适合送礼,收藏,和外宾购买。(2)中档产品包装策略中档包装产品在总体设计理念
36、上与高档包装产品相似,产品本身采用纸盒的包装,只不过降低了包装费用,降低了产品的价格,使消费者从中得到了实惠。外部包装采用图案与高档包装产品相同的设计,只是在包装材料上选用价格较低一些的。可以收藏,送礼或家庭装饰。(3)低档产品包装策略选择这一档次产品的消费者是非常注重产品实用性与性价比的。因此应尽量在产品包装上节省成本,压低产品的销售价格。对于这一档次的产品采用质地优良,外型精美的塑料袋包装,采用与高,中档产品同样的包装图案,新颖美观,体现了产品的内涵,这样顾客也可以从包装袋外一眼就可以看到产品的样子,这对于一般的消费顾客来说比较容易接受。这样的包装可以进行小型的送礼活动和家庭装饰。经过产品
37、包装和形象,既可以增加产品的价值,而且良好的包装还有利于消费者选购、携带和收藏。3.价格策略(1)由于庆阳地理位置、人文环境、以及特殊的文化背景,庆阳民俗文化产品的价格应相对稳定,使人们感到一种质量稳定的效应。17(2)庆阳民俗产品包括多种产品,价位不等,因此要采取一品牌多价格策略,不同级别的产品有不同的价格,从而扩大顾客群体,树立品牌个性,在原有的市场份额上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在以后的价格策略中就可以自由发挥。4.营销渠道策略(1)在庆阳各县成立营销中心和民俗文化产品公司,属于直营店;(2)在各大城市开分公司和代理,代理渠道,通过大城市代理使民俗产品在全国都有影响度,并且可以达到开拓海外市场
38、贸易;(3)散客,直接到庆阳各县营销中心进货;(4)通过每年的香包节声张盛事,参加深圳“文博会” 、西安、北京、上海的一些展会,加深庆阳香包的影响和香包文化传播,增加定单和销售。5.促销策略(1)宣传策略要以民俗文化节为契机,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形式,广泛宣传。切实搞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项目审报工作。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考察庆阳民俗文化产品,以召开座谈会、学术交流会、香包等产品的品评会等形式,提高和扩大庆阳民俗文化在外知名度。发动文化界人士创作以香包、剪纸等民俗产品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将庆阳民俗产品搬向舞台,搬上银幕,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手段以发布各种有关信息、广告、
39、专题片,从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经济实用等方面进行高规格、高层次、权威的宣传。(2)促销策略在庆阳地区成立总营销中心,整合全地区的资源,接待外来投资和定单客户,避免各自执政、层次不一、相互排挤的往常老运作模式(其中政府要起到组织和领导的作用) ;与各个大城市的代理商加强合作和联手,实施全国统一的形象品牌、统一的口径、价格策略和联手合作,实施地区独家代理,发挥代理商的渠道经营和贸易优势;推名人和大师出巡演义和公关活动,在各地方造势;签定各外国独家代理权,与各国文化界友好交流;选文化界名人和中央有关领导做以香包为主的庆阳民俗文化产品的代言人和形18象大使,发言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吸引力。结 论通过调
40、查我们不难看出,庆阳香包产品虽小,市场之大。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决不能把眼光局限于本地区,显然,不扩大开放,就不能发展。不整合和充分挖掘利用优势资源,就不能加快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坚定发展的信念,凡是看准的有利发展的事情,就要克服一切困难不断创新,毫不动摇地坚持做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直到获得最大的成效。庆阳民间工艺品发展的路更长,只要万众一心锲而不舍,庆阳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19致 谢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刘艳慧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在学习中, 刘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
41、度以及侮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老师的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这四年中我还得到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最后,再次感谢向我传授知识的所有老师对我的指导与关心。感谢各位同学对我的帮助和鼓励。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20参考文献1 柯杨.陇东民间艺术在传统与现代间行进J甘肃日报.2004-7-9. 2 鲁道夫阿恩海姆(美).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54 年.刊于民族艺术2008 年第一期3 孙永生,张彦喜.庆阳香包民俗文化 2006 年 0
42、3 期4 卢渝.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的思路与对策M.新华文摘,2006,12.5 冯子标,焦斌龙.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5,8 第 33 页6 余振东,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品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 年21附录:有关庆阳香包的调查问卷您好!为了了解庆阳香包,现特发一份调查问卷,请您仔细阅读每一道题目,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对每一道题目叙述看法,逐题选择填写,在您认为合理的答案的方框内打。非常感谢您能参与此问卷并提供您的意见和看法,最后我们将为您免费赠送精美香包挂件,谢谢合作!1、您的性别男 女 2、您的年龄段 20 岁以下 20-30 31-40 41-50 5
43、0 岁以上3、您的职业 商务人士 学生 企业职员 公务员 个体户 自由职业者4、您了解并接触过香包吗 了解 接触过了解并接触过 不知道5、您喜欢香包吗 非常喜欢 喜欢 一般 不喜欢6、您了解香包上面所绣图案的含义吗? 了解 知道一点 不知道7、您知道中国都有哪些地方生产香包 兰州 平凉 天水 庆阳8、您是从哪里了解到香包的 超市 地摊 网站 工艺店9、您选择购买香包的主要因素是 美观 实用 艺术 内涵象征10、您是否曾经或打算把香包当成礼物送给亲友?22 是 否11、您认为香包如何做才能吸引人们的目光? 奢侈华丽 简单耐用 好搭配 做工精细 纯手工 机器生产12、您认为香包作为一种民俗传统文化的载体其主要特征是 美观大方 具有实用价值 做工精细 过于老土13、您认为香包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如何 非常好 很好 好 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