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微生物的革兰氏染色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683655 上传时间:2019-12-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的革兰氏染色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微生物的革兰氏染色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微生物的革兰氏染色一、 实验目的:1、学习并初步掌握革兰氏染色法;2、了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3、巩固显微镜的使用。二、 实验原理:革兰氏染色是细菌学中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染色步骤分为四个部分:1、初染:加入碱性染料结晶紫固定细菌图片;2、媒染:加入碘液,碘与结晶紫形成一种不溶于水的复合物;3、脱色:利用有机溶剂乙醇或丙酮进行脱色;4、复染:复红配成碳酸复红作为复染剂。占细胞壁干重的%成分革兰氏阳性细菌 革兰氏阴性细菌肽聚糖 含量很高(5090) 含量很低(10)磷壁酸 含量较高(50) 无类脂质 一般无(2) 含量较高(20)蛋白质 无 含量较高G-和 G+细胞壁的比较:1、阳性(G+ )菌细

2、胞壁特点:细胞壁厚,只有一层,主要由肽聚糖构成,肽聚糖含量高,结构紧密,脂类含量低。当乙醇脱色时,细胞壁肽聚糖层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壁内,复染后仍显紫色(如芽孢杆菌) 。2、阴性(G- )菌细胞壁特点:细胞壁薄,由两层构成,内壁层和外壁层,细胞壁中脂类中脂类物质含量较高,肽聚糖含量较低,网状结构交联程度低,乙醇脱色时溶解了脂类物质,通透性增强,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易被乙醇抽提出来,因此,革兰氏阴性菌细胞被脱色,当复染时,脱掉紫色的细胞的细胞壁又着上红色(例如大肠杆菌) 。三、 实验步骤:1、取一个载玻片,将其洗净并沿一个方向擦拭干净,直至液体不再其上收缩为止;将接

3、种环整平,用灼烧过的接种环在混匀的菌种中取菌,按常规方法图片,应涂大,不宜过厚。2、将涂片用火焰固定,不宜烤得太狠,否则菌种呈假阳性。3、滴加 1 滴结晶紫染液,染色 1min,水洗。4、滴加革兰氏碘液,作用 1min,水洗5、滴加脱色乙醇,脱色 3040s,不宜脱色太狠,否则菌种呈假阴性。6、水洗,滴加番红复染液,复染 1min,水洗,晾干7、镜检并拍照。四、 注意事项:1、选用活跃生长期菌种染色,老龄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会被染成红色而造成假阴性。2、涂片不宜过厚,以免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3、脱色是革兰氏染色是否成功的关键,脱色不够造成假阳性,脱色过度造成假阴性。实验结果与讨论:1、结果:高倍镜下观察的菌体图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思考与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