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肥料使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摘 要 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引发农产品安全尤其是质量安全的因素,包括自然与人为两个个方面,其中生态环境,即水、上、气、生等方面的污染,是导致农产品品质卜降的重要根源。而从生产资料的投入,即化肥、农药等方面是污染的源头,防止污染物进入上壤、改善上壤生态环境,是保证农产品安全的根本。 对于肥料污染对食品安全的经济损失的评估,可以从污染食品对人体的伤害方面进行计量。污染食品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死亡、疾病和精神上的损害,因而,对死亡、疾病和精神损害进行评估即可计算出农药、饲料污染对食品安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2、,通过介绍食品安全的现代内涵,分析了肥料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人体的危害性,希望通过各方努力,共同控制食品污染。 关键词:肥料 食品安全 影响因素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家用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和工业“三废”的排放,已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伴随着产生了粮食、蔬菜、畜产 品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和对食用者健康的伤害.食品安全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农业、饲料等化学合成物质的大量施用,在大大促进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在传统的经济效益分析中,人们并没有考虑农药、饲料的使用带来
3、的环境恶化和食品安全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但随着环境恶化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必须将环境恶化和食品污染所造成的损失计入项目投资的成本之中,重新评估项目投资的效益,从而使环境资源和健康成为评价社会财富的指标之一。这对于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药的使用历史已经有 3000 多年,其大规模的发展以 20 世纪 40 年代来划分:在 20 世纪40 年代以前,是天然药物及无机化合物农药为主的天然和无机药物时代;20 世纪 40 年代初期开始进入有机合成农药时代。随着农药使用进入有机合成农药时期,出现了有机氯、有机汞、有机磷等高残留农药对环境和食品的污染问题,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因此
4、受到了特别关注。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世界上许多国家陆续禁用 DDT、六六六等高残留农药,并建立环境保护机构对农药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如美国 1997 年制定了环境保护法 ,把农药登记审批工作由原来农业部划归为环境保护局管理,并把慢性毒性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列为考察农药的首位因素。 农药、饲料是当前造成食品污染的直接原因系源头污染。目前,世界各国的化学农药品种大约有 1400 多个,进入工业化生产和实际应用的有 500 多种,作为基本品种使用的有 40多种。甲胺磷、敌敌畏、硫酸酮、乙草胺等农药的年需求量都在万吨以上。农药用途广泛,但各种农药均含有毒性化学物质,且毒性高低相差悬殊,主要受化
5、学结构、物理性质的影响。农药被喷洒到农作物上后,农药的毒性物质会残留在农作物内,引起食品的污染。同样,在饲料生产和饲养过程中,超量和超范围使用饲料、兽药和其他物质,配方不合理,加上一些不法商人使用违禁药品以及饲料的卫生问题突出,最终导致饲养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这也引起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今年来,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农药在大量使用,特别是有机磷杀虫剂农药,是农作物中残留最为严重的农药,根据浙江杭州、温州、云和三地上市蔬菜中甲胺磷残留分析表明,甲胺磷总检查出率为 40.8%,最高检出浓度为 1.85m/k,以叶菜和更豆检出率较高,分别为 51.7-61.5%和 44.4-
6、100%。长期摄入有机磷农药可出现肝功能下降、血糖升高、白细胞吞噬功能减退等病里变化,并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为了降低食品中农药残留量,就必须建立健全农药法规标准,加强对原料作物的生产管理。 我国化肥生产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化肥年产量从 1964 年的 100 万 t,提高到 2002 年的 3 791 万 t。目前,我国化肥总产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位。化肥生产结构上,氮肥的比重一直保持在 60%以上,钾肥的生产量一直很低,主要依靠进口。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农田养分的投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建国后,尽管有机肥的施用量仍不断增加,但化肥施用量的
7、增长速度更快(单位面积的平均施用量增长了超过 3 000 倍) ,占肥料投入总量的比重迅速上升。化肥是直接关系到农产品产出的一种重要的生产投入要素,化肥的施用行为是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体现。因此,价格因素(包括农产品价格、化肥价格等)往往是影响化肥施用行为的重要因素。 从我国农业生产最近 10 年的化肥施用情况来看,单位播面的施肥量从 1991 年的 187. 52 kg提高到 2001 年的 273. 19 kg,提高了 46%。除化肥施用量的过快增长外,使用结构和比例上的不合理也是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尽管我国化肥施用结构上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善,氮、磷、钾的比例已从 1978 年的 8: 2:
8、0. 03 改变为 2001 年的 6: 2: 1,但仍然存在着施用比例不协调的状况,氮肥仍旧是我国农业生产主要使用的化肥,磷肥施用量所占的比重仅为 20%左右,钾肥更低,仅为 10%,化肥在带来作物增产的同时,也产生污染,给食品安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过量施用氮肥会使作物体内的硝酸盐累积量增高,对人畜产生危害。此外,化肥中含有的其他污染物,如磷肥中还含有砷、铅、铬、汞等重金属,随化肥施用进入土壤,降低农产品品质,对环境造成污染,最终危害到食品安全。 在我国由于农药、饲料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非常严重,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蔬菜水果农药残留超标、非法使用兽药诊“瘦肉精”引起急性中毒事件
9、屡见不鲜。急性中毒事件尚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农药和兽药残留所带来的慢性危害更加普遍,由于隐蔽,不易引起人们的关注。食品污染在给我国居民带来健康问题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的出口贸易。近年来,我国食品被进口国拒绝、扣留、退化、索赔和终比合同的事件时有发生。2000 年 8 月至 2003 年 1 月,我国共有 834 批出口食品,因不符合美国政府的技术法规,遭到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扣留。更加突出的问题为:我国畜禽肉(特别是冻鸡)长期因兽药残留问题而出口欧盟受阻,茶叶由于农药残留问题而出口多国受阻,输韩鸭肉因含有禽流感病毒而受阻,2004 年酱油由于氯丙醇污染问题而影响了向欧盟和其
10、他国家出口。 肥料会造成土壤污染,肥料中含有的重金属及其他有毒离子,如:矿质肥料含有砷,辐、铬、氟等有毒元素、)生产化肥的原料中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并随生产过程进入化肥。其次,肥料会造成水体污染,上壤,包括肥料中的营养物质可随水往卜淋溶,进入地卜水和农区水域,造成对水质的污染。第三,肥料中的氮会造成大气污染,污染途径主要是在上壤微生物的硝化一反硝化作用卜,使部分氮肥变成亚硝按进入环境,破坏臭氧层,成为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此外,施肥不当还可能直接对食品造成生物和化学污染。生物污染是由于有机肥及人、畜粪尿带有致癌菌造成的,化学污染则是过量使用氮素肥料导致产品中硝酸盐含量增加。 土壤污染是农产品不安全
11、的源头,所以我们应该:一、加强土壤污染修复。二:合理施肥控制源头。同时,对新型环保肥料的规定将推动创新肥料产品向多样化、无公害、成木最低化快速发展:1)不造成使用对象产生和积累有害物质,不影响人体健康 (安全性)。2)有利保护或促进使用对象的生长,或有利于保护或提高产品的品质(有效性) 。3) 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无污染性或环境保护性 ) 食品安全总问题是涉及人类发展和食品供应的重大社会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还涉及生产经营企业的经济利益。从全局上看,更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搞清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污染因素,才能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保证食品安全,造
12、福于人类。 参 考 文 献 1季朝文. 农药与食品安全.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1). 2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全国农村社会经济典型调查数据汇编(1988-2000)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3陈君石. 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形势 CJ7.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3, (2). 4陈怀满.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行为与环境质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赵霖等,21 世纪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中国食物与营养,2001.2:5-7 6王薇.保障食品安全.造福人民健康.食品科技.2003.7:36-37 7李书谦,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中国食物与营养,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