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言学概论题.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681217 上传时间:2019-12-2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7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语言学概论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语言学概论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语言学概论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语言学概论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语言学概论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汉语语言学属于( )A一般语言学 B.个别语言学C.普通语言学 D.应用语言学2、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合符号原则上不是任意的,是有理据的B.正是由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是可变的C.最基本的单纯初始符号都是任意的D.任意性是指一个符号先由某一个群体约定,继而向周围扩散推广 3、音义结合的最小的符号单位( )A.语素 B.词 C.词组 D.句子4、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 )A.转换关系 B.组合关系C.层级关系 D.聚合关系5、 社会语言学属于(

2、 )A.理论语言学 B.广义应用语言学 C.普通语言学 D.狭义应用语言学6、语言是一种( )A.心理现象 B社会现象 C物理现象 D生理现象7、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 )A.传统语言学B.历史比较语言学C.结构主义语言学D.社会语言学8、下列哪一项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A.语言 B.文字 C.体态语 D.旗语9、下列哪一项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A.语言 B.文字 C.体态语 D.旗语10、下列关于语言全民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语言总体来说具有全民性,只有少数词汇具有阶级性B.世界上大多数语言具有全民性,少数语言具有阶级性C.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时具有全民性,作为思

3、维工具时具有阶级性 答案:1-5 BDADB 6-10 BCABD 二填空(每个空 0.5 分,共 10 分) 1、20 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 )在( )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语言形式结构是研究的真正对象,极大促进了语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为形成系统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2、 ( ) 、 ( ) 、 ( )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的三大发源地。 3、 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 ) 没有阶级性 。4、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 ) 半球控制( ) ,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5、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 ) 、 ( ) 、

4、( )三个部分。6、语言是社会现象,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心理现象,是人类( )的工具。7、 ( ) 、 ( ) 、 ( )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的表现形式。8、语言的交际实际上是一种( )的过程,也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9、 语言符号具有音义结合的( )和( )特点。10、 ( )侧重于符号和符号怎样组成一句完整的话;( )侧重的是如何替换现有符号创造出的句子更多。答案:1.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2. 中国 、 印度、希腊3. 全民性 4. 左 语言活动5. 语音、词汇、语法6. 思维7. 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8. 信息处理9. 任意性、能指组合的线条性10. 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四判

5、断(每题 1 分,共 10 分)1、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没有语言可以说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 ( )2、语言单位的组合具有一定的规则,例如汉语动词后面的宾语一般是名词充当,所以只要在动词后面放一个名词就能组成述宾结构。 ( )3、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4、语言作为社会现象,不是属于上层建筑,而是属于经济基础。 ( )5、语言和思维是不同性质的东西,二者没有任何联系。 ( )6、在一定的条件下,身势等伴随动作也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完成一些交际任务。()7、语言和思维是两种独立的现象,但它们又形影相随,不可分离。 ( )8、任何一种符号都包括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

6、二者缺一不可。 ( )9、人的语言能力是天生的,是先天具备的。 ( ) 10、语言符号的二层性特点是指语言是由语音和词汇组成的。 ( )答案:1-5 6-10五.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 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2、 语言的交际功能3、 语言学的任务4、 聋哑人的思维答案:1、 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主要特征之一。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代表不同的语义内容;不同的语音形式又可以代表相同的语义内容;不同的语音也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示相同的语义内容。2、 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属性(1)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语言是组合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语言对于社会

7、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2)语言是人类社会最后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社会联系最主要的纽带:具有使用的轻便型、负载信息的无限性、表情达意的准确细腻型。3、语言学的研究主要在于语言的符号性结构上。理论上阐述语言的性质、结构和功能,通过考察语言及应用的现象,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挖掘语言本质,概括规律总结整理出系统的理论,指导人们的语言实践。4、耳聋人也是能够思维的。分以下两点:(1) 、聋哑人和常人一样,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2) 、大脑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司令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由它统一指挥,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聋哑人不能利用听觉符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但可以通过别的器官

8、得到补偿,视觉符号的掌握同样可以承载信息,具有思维和表达功能。六简答(每题 8 分,共 24 分)1、试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2、什么是语言的渐变性?渐变性生成的原因?3、口语和书面语的主要差别?答案:1、 (1)在语言的链条上,符号和符号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就是语言的组合关系。每个环节上那些能够相互替换的语言单位有大致相同的语法作用,他们之间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例如:学习英语 研究法语(2)上面两个符号链条中,每个链条中的两个词语是组合关系,每个链条中的词语可以用下面一个词语替换,这两个词语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比如“学习”和“研究”可以互换, “英语”和“法语”可以互

9、换, “学习研究” 、 “英语法语”两组词就是聚合关系2、 (1)所谓语言发展的渐变性,是指语言的发展变化不像社会变革那样产生突变,不是消灭现存语言和创造新的语言,而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通过语言中新的要素逐渐积累和旧的要素逐渐死亡来实现的,因此语言不会发生突变,巨变。(2)语言发展之所以有渐变性的特点是因为一方面,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它。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增长的交际需要又不断促使语言变化以满足社会成员新的交际需要。,3、 (1)书面语和口语是两种形式的语言变体。口语是语言存在的最基本形式。从语言的起源和发展来看,口语是第一位的。书面语源于口语,是第二

10、位的。(2)口语是听的,书面语是看的。听和说连在一起,要求快,因而说话是随想随说,甚至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看和写连在一起,可以从容推敲,仔细琢磨。这就给口语和书面带来一些不同的特点,是两者不可能完全一致。(3)口语的用词范围可以比较窄,句子比较短。结构比较简单,还可以有重复脱节,颠倒,补说,多用语气词或无意义的填充词。(4)书面语是用文字的形式来传递人们的思想,观点等信息。它要求句子结构完整,严谨,工整,符合语法规则和行文要求,在恰当传递信息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修辞效果。书面语只能用别的手段来弥补不足:扩大用词的范围,使用比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尽量排除废话,讲究篇章结构,连贯照应等。(5)口语和

11、书面语的这些差别是由使用条件决定的,它们是用一种语言的不同的风格变异。七论述(每题 13 分,共 26 分)1、论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和联系,并说明区分两者的意义2、简要论述语言的社会性答案:1. 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固的,具有相对的静止状态;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有运动状态。语言是个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社会因素是它的本质因素。言语除了具有社会的因素外,还具有个人的因素。语言系统的各个结构成分是有限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它们说

12、出无限多的句子来。语言和言语的联系也是紧密的,语言和言语的联系: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它对第一性的言语起着积极的、巨大的作用。意义:区分语言和言语,有助于明确语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还具有一般科学方法论的价值, “因为它阐明了任何科学程序所必需的抽象过程” 。2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a.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b.语言受到社会的制约,它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c.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受到语言的制约,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其巨大作用。 语言是人类社会独有的,其他动物无法掌握人类语言人类语言的范围涉及人类所有经验,人类交

13、际的话题具有无限的广度和深度,这是任何一种动物交际系统都望尘莫及的语言的社会性还体现在地域的和社会的差异上a.语言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分化和统一跟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息息相关。b.社会的分化是导致方言形成的最直接的原因。落后的经济状况是方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c.社会方言是社会分化和职业分化的产物。社会方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者的社会环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词是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所谓“最小” ,指的是:A.能扩展 B.不能扩展C.可以插如别的成份 D.可以作为一个单位出现。2.“老朋友”作为语法单位属于:A.实词 B.虚词 C.固定词组 D.自由

14、词组3.下列各组词中全都属于派生词的一组是:A.大学、人民、 (英)readerB.劳动、阿姨、 (英)railwayC.瓶子、老虎、 (英)unhappyD.道路、材料、 (英 classroom4.下列词组中全都属于述宾结构的一组是:A.洗衣服、好天气、 (英)to read the newspaperB.看电视、吃西瓜、 (英)the red sunC.上学校、逛大街、 (英)to play footballD.站稳、扫干净、 (英)to take on the right5.俄语、汉语、日语三种语言所属的语法结构类型按次序是:A.粘着语-屈折语-孤立语 B、屈折语-粘着语-孤立语C.孤

15、立语-屈折语-粘着语 D、屈折语-孤立语-粘着语。6.英语名词后面加上词尾 s 或 es,这种变化属于语法范畴中的_变化。A、性 B、数 C、格 D、体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一般把词尾叫做变词语素。B.语法意义是反映语法形式的。C.语法范畴中的“格“即语法格式。D.汉语属于屈折语。8.下列语法形式变化属于异根法的一组是:A.(英语)book-books work-workedB.tooth-teeth foot-feetC、good-better I-meD、走-走走 看-看看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组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B 聚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C

16、 我们日常使用语言离不开语法规则D 语法规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10.下列说法_是正确的。A “离开、环境 比拟、协议”都是派生词B “study. look. Think.door”都是派生词C “变化、广义、扒手、左手”都是复合词D “留心、伤心、老鼠、impossible”都是合成词。2、填空题(每空 0.4 分,共 10 分)1. 语法的( )和( )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2. 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 ) ,词以下的规则叫( ) 。3. 根据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语素分成( ) 、 ( ) 、 ( )三类。4. ( )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5.

17、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词缀叫作( )语素,把词尾叫作( )语素。6. 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 ) 。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 ) 。7. ( ) 、 ( ) 、 ( ) 、 ( ) 、 ( )是语言里最基本的结构格式。8. 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 ) 。9. 从语法结构角度分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 ) 、 ( ) 、 ( ) 、( )四种类型,汉语属于( ) 。10. 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 ) ;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 ) 。三、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语法规则是客观存在的,使用

18、者必须共同遵守,违背这种规则,就会使听话者感到别扭甚至产生误会。 2.语法单位相互连接起来构成更大的语言片段的规则叫做语法组合规则。 3.语法单位存在于具体的语句中,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都是语法单位。 4.语法手段是对语法意义的概括,即语法意义的类。5.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写成“他” “她” “它”属于语法范畴中“性”的变化。6.语法是语言三要素中发展变化最慢的。7.“想起来了”这个短语既可以分析为动宾关系,也可以分析为动补关系。8.英语语法中通常说的“将来进行时”实际上包括“将来体、进行时” 。9.男性保姆说成“男保姆” ,而女性保姆一般只说“保姆” ;女性司机说成“女司

19、机” ,而男性司机则一般只说“司机” ,这是反义词使用过程中的不平衡的表现。10. 结构中某个单位可以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词组去替换,结果可以使基本结构里面的项扩展成很长的多层套和结构,但作用不等于原先的那个项。 四、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1.语法单位2.组合规则3.词缀4.词类5.孤立语五、简答题(共 28 分)1.词的组合有哪几种类型,并举例说明。 (共 6 分) 2.什么是语法形式,包括哪几种形式,并举例说明。 (共 7 分) 3.语言的结构类型包括哪几种?并分别解释其含义。 (共 7 分)4.常见的语法范畴有哪些?解释并举例说明。 (共 8 分)六、论述题(共 27 分

20、)1.从组合的层次性出发,分析句子“他父亲和母亲都刚刚参加医疗保险。 ”;以及歧义结构“找到了他的老师。 ”(9 分)2.园子里的苹果熟了;园子里的苹果生了。他孙子的个子高了;他孙子的个子矮了。问题:熟、生、高、矮等具有反义关系,但为何后一例不能加“了”?(6 分)3.句子变换的规则和手段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12 分)1、选择(每空 1 分,共 10 分)1-5 BDCCD 6-10 BACAD2、填空(每空 0.4 分,共 10 分)1. 组合规则 聚合规则2. 句法 词法3. 词根语素、词缀语素、词尾语素 4. 词尾5. 构词 变词6. 复合词 派生词 7. 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

21、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8. 直接组成成分9. 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复综语 孤立语10. 词形变化 词形变化三、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2.()3.()4.()5.()6.()7.()8.()9.()10.()四、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1 语法单位:语法单位是在语句中活动的能够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语法单位有大有小,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比句子小的依次是词组、词、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2.组合规则:语法单位相互连接起来构成更大的语言片断的规则叫做语法规则,包括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和词组合成词组或句子的规则,前者叫构词法,后者叫句法。3.词

22、缀:词缀是只能黏附在词根上的语速,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根据与词根语素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按其功能可以分为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4.词类:词类是按照词在结构中能起的作用,即词的句法功能分的类。5.孤立语:语言学中吧缺少词形变化的语言叫做孤立语。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一般不是通过词形变化,通过独立的虚词和固定的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汉语、彝语、壮语、苗语等都属于孤立语这一类型。五、分析题(每点 1 分,共 8 分)性:是根据不同的词尾或虚词给名词等分的小类。性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例如:俄语中的阴性、阳性、中性。数:表示事物的数量,是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它一般有单数

23、和复数的对立。数的范畴多用于名词、代词。例如:bookbooks格:表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词和代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各种不同的格。例如:marymarys时: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事件的时间关系。一般分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例如:v ed v:shall/will体: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事件的过程状态。体表示事件的各种阶段和状态,最常见的是完成体和未完成体。例如:vv.ed v.ing will+v态:又称语态,是表示主语与动词的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主动态和被动态。例如:the dog bit the cat ; the cat

24、was bitten dog.人称: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在人称上的一致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例如:be am is are级:表示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形容词、副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例如:fast faster fastest 六、简答题1、词的组合有哪几种类型,并举例说明(前四点每点 1 分,第五点 2 分,共 6分)主谓结构:前途光明、历史悠久动宾结构:打太极拳 热爱劳动补充结构:听清楚 痛快极了联合结构:聪明能干 又脏又乱偏正结构: 定中结构:胖师傅状中结构:很简单2.什么是语法形式,包括哪几种形式,并举例说

25、明。 (共 7 分)语法形式使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型的形式标志,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又称语法手段。 (1 分)包括:语序:词语排列的先后顺序,区别不同语法意义的重要语法形式(1分)例如:他笑笑他(1 分)辅助词:专门或主要表示语法意义的词,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法形式,主要是虚词和助动词。 (1 分)A、虚词:介词、连词、助词、冠词、语气词等。例如: 汉语连词“和” ,英语的介词“of/in” (标明词语的结构关系)汉语助词“着、了、过” (表示某种语法范畴)汉语助词“的” (表示某种功能类型)B、助动词:助动词主要表示语法意义,单独或与其他形式一起表示某种 语法范畴。例如:shall/

26、will将来时 be+v.ing进行时(例子 1 分)词形变化:指同一个词在造句时因其语法位置的差异而发生的不同变化。词性变化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1 分)例如:do-does be-am is are (1 分)3、语言的结构类型包括哪几种?并分别解释其含义。 (共 7 分) 孤立语,也叫“词根语” ,指的是没有构形语素或基本无构形语素的语言,汉语、越南语等都属于这一类型的语言。在孤立语汇总,由于没有或缺乏构形语素,词不发生语法形式变化,语序和虚词成为基本的语法形式。 (1 分)屈折语,是语言中有构形语素,且构形语素能表示多种语法意义的语言,俄语、法语、英语等都是这种类型的语言。屈折

27、词利用词根内部的语音变化来构成词的不同语法形式。 (2 分)黏着语,是一个构形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的语言,日语、朝鲜语、维吾尔语、蒙古语等都是这种类型的语言。黏着语中没有内部屈折,一个构形语素只表示一个语法意义,而一个语法意义也只用一个构形语素。 (2 分)复综语,又叫“多式综合语” ,北美的大多印第安语、爱斯基摩语以及高加索语言都是这种语言。这种语言往往在动词词根前后附加很多表示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的语素,一个词表达的意义相当于其他语言一个句子表达的意义。与孤立语不同,复综语的词根和词缀都不能独立,而孤立语的词一般独立的。与黏着语不同,复综语的词根既表示语法意义,也表示语汇意义,而黏着语的词

28、缀一般只表示语法意义,不表示语汇意义。 (2 分)7、论述题1.从组合的层次性出发,分析句子“他父亲和母亲都刚刚参加医疗保险。 ”;以及歧义结构“找到了他的老师。 ”(每一层 1 分) (共 9 分)(1) 、他 父 亲 和 母 亲 都 刚 刚 参 加 医 疗 保 险。_主_ _谓_偏_正_ 偏_正_联_ _合_ _偏_正_述_宾_偏_正_ (2) 、找到了他的老师找 到 了 他 的 老 师 。_述_ _宾_偏_ _正_找 到 了 他 的 老 师。_偏_ _正_述_宾_2.园子里的苹果熟了;园子里的苹果生了。他孙子的个子高了;他孙子的个子矮了。问题:熟、生、高、矮等具有反义关系,但为何后一例不

29、能加“了”?答案:(共 6 分)被否定的初始成分可以把自身作为前时点,向时间靠后的事物或性质转化,这就有了实现过程,可以加“了” (3 分)被否定的结果成分不能再把自己作为前时点而向时间靠后的事物或性质转化过程不能代表一个实现过程,也就不能再与“了”搭配。 (3 分)3.句子变换的规则和手段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共 12 分)运用转换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转换必须在深层意义不变的基础上进行,转换允许表层意义句法意义的改变。 (2 分).转换是对具体句子进行转换,只能改变词和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不能替换实词本身。 (2 分)转换有一定的规则,需要运用一定的手段,常用的有:A、移位:指句式构成成分的

30、相对位置改变。如:我不吃苹果苹果我不吃。 (2 分)B、替换:主要指虚词/语调等语法成分的换用。如:“把”字句和“被”字句之间的转换。 (举例) (2 分)C、添加:主要指语法成分的增加。如:日语疑问句加“ ” (2 分)D、删除:主要指去掉一些语法成分。如:“来的人是谁呀?” “你姑妈。 ” (2 分)文字一、选择(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汉语拼音方案于哪一年正式通过?A.1958 B. 1968 C. 1959 D. 19642、关于向其他民族“借用” 书面语这一现象,在文艺复兴以前,欧洲的许多民族曾采用以下哪种文字作为其书面语?A.希腊文 B. 希伯来文 C.英文 D. 拉丁文

31、3、书面语具有以下哪种特性?灵活性 B. 保守性 C. 时效性 D. 跳跃性4、世界七大语系中有一个与圣经旧约中的典故有关,它是下列哪一种语系?闪含语系 B. 汉藏语系 C. 阿尔泰语系 D. 乌拉尔语系 5、下列语言哪一个不属于印欧语系?A. 英语 B. 西班牙语 C. 阿拉伯语 D. 挪威语6、英语的 26 个字母属于以下哪种字母?希腊字母 B. 拉丁字母 C. 西里尔字母 D. 罗马字母7、从文字的“音”来看,下列哪种语言的文字属于音节文字?A. 英语 B. 日语 C. 阿拉伯语 D. 汉语8、 说文解字 “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 ”指的是以下哪种构字方法?A. 象形 B. 指事

32、C. 假借 D. 形声9、以下哪个是指事字?A.斗 B. 打 C. 木 D. 末10、 “意音文字说”由以下哪位学者提出?A.周有光 B. 裘锡圭 C. 赵元任 D. 姚孝遂二、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10 分)1.任何文字都有() 、 () 、 ()三要素,其中字形为文字所独有,其他两个方面则与语言的语音和语义相对应。2.人类在发明文字以前,普遍经历了用()和()来记事和传递信息的阶段。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字母是() ,现在所使用的各种表音字母大多数由它() 、 ()而来。3.表音文字又可分为()和()两种。4.现今世界上用的较多的() 、拉丁字母、 ()和阿拉伯字母。5.文字是记录语言的

33、()是以字符为元素构成的符号系统。6.()是文字最基本的单位,是直接与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7.意音文字的字符既有() ,又有() 。一个字一般代表一个词或一个语素。有些字只是代表一个音节,几个字合起来代表一个词或语素。 8.表音文字也叫拼音文字。表音文字的字符一般称为字母,一个字母一般代表一个语音单位:音素音位或音节。所以表音文字一般又分()和()两类。9.()主要研究人类各种文字的特点和规律,各种文字系统之间的源流关系。10.共时文字学研究某一时期的() ,如现代文字学、现代汉字学、古文字学等。三、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现代社会,文字使用十分频繁,比有声语言还重要。

34、 ()2、文字的主要作用是记录了人类的文化。 ()3、拼音文字同语音联系紧密,只记录语音。 ()4、非拼音文字记录意义,不记录语音。 ()5、汉字与汉语的特点是相适应的。 ()6、汉字具有超方言,超时间的特性。 ()7、汉字与汉语的音节是对应的,一个汉字记录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记录。()8、日文是音节文字,汉字也是音节文字。 ()9、意音文字中的表音字,其实就是拼音文字。 ()10、书面语的发展,总要先与口语发展。 ()四、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1、文字2、音位文字3、象形4、辅音文字5、书面语五、简答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根据字符与所记录的语言的关系

35、,可以把文字分为哪两类?请简要说明。2、判定文字系统产生的条件是什么?3、文字的创造有那两种方式?请举例说明。4、文字的特点和重要作用是什么?5、文字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结合语言与文字的关系回答)六、论述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1、请就个人观点谈谈对出现“重文轻语”倾向的看法。2、请就汉字是否需要实现拼音化来谈谈你的观点。七、分析题(第 1、2 小题每题各 7 分,第 3 小题 6 分,共 20 分)1、分析书面语与口语脱节的原因有哪些?2、分析汉字为何适应汉语的特点? 3、为什么语言是客观存在的,但语言学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文字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15 ADBAC

36、610 BBBDA二、填空题1.字形、字音、字义2.实物、图画3.音节文字、音位文字4.希腊字母、斯拉夫字母5.书写符号系统6.字符7.表意符号、表音符号8.音素音位文字、音节文字9.普通文字学10.文字系统三、判断题15 610 四、名词解释1、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语言中的语素、词这些单位包括音和义两个方面,文字是对语言中这些小的音义结合体的再编码。作为书写/视觉符号,文字除了语言的音、义之外,还有自己的形体。文字和语言等其他工具一样,都是交流信息的工具。2、有的字符表元音,有的字符表辅音,字符可以记录语言中所有的音位。如阿拉丁字母。英文就是使用阿拉丁字母作为字符的音位文字。3、象形字

37、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因此,以象形字为基础后,汉字发展成表意文字,增加了其他的造字方法,例如六书中的会意、指事、形声。然而,这些新的造字方法,仍须建基在原有的象形字上,以象形字作基础,拼合、减省或增删象征性符号而成的。4、辅音音素文字是一种文字的书写系统,其特点是每个符号都代表“辅音” ,须补上适当的“元音”才能读出。通俗说法常把辅音音素文字称为“(辅音)字母” ,例如“腓尼基字母” 、 “阿拉伯字母” 。辅音音素文字的元音通常不标出而暗含于音韵中,即便有也是选择性地标记,并非主流的书写

38、形式,如希伯来文的 nikkud 和阿拉伯文的 harakt。希伯来文在后期发展成为使用元音标记,使它从辅音音素文字过渡成为“准全音素文字” ,不过元音的标记并不是强制性的。5、书面语是指人们在书写和阅读文章时所使用的语言。它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是在文字产生之后才出现的。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有书面语,因此也只有识字的人才认识书面语。五、简答题1、根据字符与所记录的语言的关系,可以把文字分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1 )表音文字,又称作“拼音文字 ”或“字母文字” ,它们的最小文字单位 字符只表示语言符号的音,而不表示语言符号的意义。表音文字还可以根据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分为更小的类。 音

39、位文字:有的字符表元音,有的字符表辅音,字符可以记录语言中所有的音位。 辅音文字:字符只表示语言中的辅音,元音没有专门的字符表示。 音节文字:字符表示语言中的音节。 (2 )意音文字是有的字符提示语言符号的音,有的字符只提示语言符号的意义。提示音的字符称作声符,与音无关只与意义有关的字符称作义符。 2、 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语素或词相对应的小图形,且可按这种语言的音读出来;这些小图形可重复使用而所表示的音义不变;这些小图形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这种语言说话时语素或词的排列次序,排列次序不同,所反映的语言单位的排列次序也就不同,表达的意义也因此不同.。3、文字的创造有两种方式: (1 )在

40、某种语言的基础上自发产生并逐步完善的文字,称作“自源文字” 。例古苏美尔文,古埃及文,古汉文,玛雅文字。 (2 )部分或全部、借用或参考其他民族文字的字形,再根据本民族语言的特点做或多或少的改动而形成的文字,称作“他源文字” 。例 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地的文字是引进汉字并同时引进大量汉语借词的。语言是不断发展的,经常产生一些新的成分和新的用法。语言规范的任务,就是要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的运用确定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使之广泛地为人们的交际服务;而对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应该根据规范的要求,妥善地加以处理。

41、4、 ( 1)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传达信息在实践和空间上的局限,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2 )文字使人类文化得以积累;(3 )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了文字,中外古今的人类时间的各种经验都可以成为大脑在异时异地、多次反复地、立体化加工的原料,这对于大脑的思维能力是一种不符案的进行的在训练,有利于不断地提高脑力的素质与潜能。知识与思维能力从此进入了良性的互动与增长。总之,文字的出现不仅是人类可以通过文字文本进行超越时间与空间的交流,更连续地传承文化,而且还是人类加深了思考的深度,提高了大脑的能力。5、 ( 1)文字的基本性质是对语言进行再编码,是语言的书写视觉符号系统;(

42、2 )文字有形、音和义三个方面; (3 )文字有大小不同的各级形体单位,有文字单位的聚合类和组合规则。同时,由于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所以文字单位与语言单位、文字的组合规则与语言的组合规则有着系统的对应关系; (4 )文字必有一级较小的单位是可以用语言中的音读出来并表达语言中音义结合体的意义的。 六、论述题1、请就个人观点谈谈对出现“重文轻语”倾向的看法。得分标准:分别说明“重文”轻语”现象是什么得两分,原因分析两分,表明自己的观点得一分参考答案: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但现实中人们却投入巨大的精力读书写文章,对在孩提时代就掌握的口语的关注远不如书面语。 (现象分析 2 分)出现这种倾向

43、是有社会及历史原因的。自有文字以来,政府法令、契约文书、经典文献等都由文字记载,开科取士也是通过书面语来呈现,而口语只用来关注日常交际,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重文轻语”的现象并不奇怪。而现代电子媒介的飞速发展,为保留口语中的附加信息提供了可能性,如录音录像通信广播等都能如实反映说话人的神态音调,具有书面语所没有的优势。 (论述 2 分)因此,也应该转变传统的 “重文轻语” 的观点,促进书面语和口语的共同进步。 (总结 1 分)2、请就汉字是否需要实现拼音化来谈谈你的观点。得分标准:表明观点得一分,论点一条一分,总结一分,需自圆其说,论点通过论据说明成立方可得分参考答案:就目前的汉字发展情况来看,

44、还看不到对汉字体系进行根本的拼音化改革的需要。 (表明观点,1 分)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工具,必须适应语言的结构特点。汉语的语素基本上是单音节的,汉字的语素音节文字体系基本上符合汉语的结构特点,因而几千年来一直沿用下来而没有进行性质上的改革。汉语的音节结构比较简单,数量有限,而语素的数量要比音节多好多倍,因而语言中的同音语素特别多,而一旦实现拼音化,这些原来用字形来区别的不同语素就无法识别,势必会给语言文字的使用带来麻烦和混乱。有些单音语素虽已不单独使用,而与其他语素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复合词,但是确定其连写和分开写,如何组合又是新的问题,这些问题还无法立刻解决。 (论述 3 分)总之,汉语的实际

45、状况还难以实现拼音化。 (总结 1 分)七、分析题1、分析书面语与口语脱节的原因有哪些?书面语和口语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致的,但也有脱节的时候,即所谓的“言文脱节”现象。(1 )语言客观存在的形式首先是口语,有了文字后,才有了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书面语,所以说是后有书面语,而且大多数语言在其存在的历史上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2 )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3 )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这是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头存在形式,但大多数语言却没有形成相应的书面语。但是,口头交际需要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伴随着手势、表情和体态等非

46、言语因素,这些是书面语所没有的,因此书面语比口语更精炼。但有时也影响人们的理解。另一方面,为了表达的准确,书面语又必须补充一些成分来弥补语境上的不足,这样一来,书面语又比口语多了一些成分。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书面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史。而且由于书面语克服了时空的限制,势必较之口语更加复杂、精密和多样化,所以书面语还可以反过来影响口语的发展。例:中国的文言文,西方的拉丁文。2、分析汉字为何适应汉语的特点?(1 )汉字的特点:汉字一般不能通过字形判断具体的读音,有些汉字可以通过声旁确定音类或者大致的读音;汉字往往可以通过字形断定义类;汉字的字形不限于和一

47、种读音挂钩,古今的汉字读音有异,不同地域的读音也有差别,但是汉字的字形不变,不会影响对汉字意义的理解;(2 )汉字和汉语的关系:汉字始终是一种文字,是符合文字和语言的关系这一规律的。汉字与汉语的特点是相适应的;汉语是以单音节为主要形式,一个形位一般用一个音节表示,虽然一个音节不是固定地表示某个形位,还有许多同音形位,但形位的单音节形式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汉字也是记录音节的,一个字独立地表示一个音节(但与音节不是对应关系) ,也正好记录一个形位,与汉语形位的特点相适应。所以正好适应了汉语方言分歧的特点,使得汉字具有了超方言的特性。3、为什么语言是客观存在的,但语言学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答

48、:因为虽然语言是客观存在的,但不同的学者对语言的主观认识可以不同,甚至大不相同。把人和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以及在口头交际过程中产生的一句句具体的话概括为抽象的言语行为和言语,把某一社会群体使用的这种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交际工具概括为语言,这已经是主观的抽象概括。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固然是客观存在,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却只能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主观反映,这种反映当然是有客观依据,不过也掺杂了各种主观因素,并且还可以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研究目的等。因此,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多种多样,这些现象和语言学家的理论不是一回事;再加上语言的问题关系到社会、历史、文化等多种问题,语言又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第 5 章 语义和语用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下列每组词全都属于基本词汇的是( )A.丈夫、妻子、兄弟、令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