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总复习.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677744 上传时间:2019-12-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1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总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总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总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总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总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学校: 班级: 姓名: - 0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总复习 第五章 曲线运动检测卷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全部选对 4 分,选对部分给 2 分,答错不得分) 成绩: 分1.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一定做曲线运动C.物体有可能在恒力的作用下做曲线运动,如推出手的铅球 D.物体只可能在变力的作用下做曲线运动2.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上有一个苹果自由落下,关于苹果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火车上看苹果做自由落体运动 B.在火车上看苹果在下落的同时向车后运动C.在地面上看苹果做自由落体运动 D.在

2、地面上看苹果做平抛运动3.关于做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加速度都一定随时在改变 B. 速度、加速度的方向都一定随时在改变 C. 速度、加速度的大小都一定随时在改变 D. 速度、加速度的大小可能都保持不变4.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度是不同的,已知内外轨道平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 ,如图所示,弯道处的圆弧半径为 R,若质量为 m 的火车转弯时速度小于 ,则( )tangRA.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B.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C.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等于 D.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大于cosg cosmg5.如图所示,轻绳的上端系于天花板上的 O 点,下端

3、系有一只小球。将小球拉离平衡位置一个角度后无初速释放。当绳摆到竖直位置时,与钉在 O 点正下方 P 点的钉子相碰。在绳与钉子相碰瞬间前后,以下物理量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小球的线速度大小 B.小球的角速度大小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D.小球所受拉力的大小baO4 题图 5 题图 6 题图6.如图所示,细杆的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可绕过 O 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其做圆周运动,图中 a、 b 分别表示小球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则杆对球的作用力可能是( )A.a 处为拉力, b 处为拉力 B.a 处为拉力, b 处为推力C.a 处为推力, b 处为拉力 D.a 处为推

4、力, b 处为推力7.将甲物体从高 h 处以速度 v 水平抛出,同时将乙物体从同一高度释放,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在它们落地之前,关于它们的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B.甲物体先于乙物体落地C.两物体的落地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D.两物体的落地速度大小不相等,方向也不相同8.汽车在水平地面上转弯,地面对车的摩擦力已达到最大值。当汽车的速率加大到原来的二倍时,若使车在地面转弯时仍不打滑,汽车的转弯半径应( )A.增大到原来的二倍 B.减小到原来的一半 C.增大到原来的四倍 D.减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9.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形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

5、圆锥筒固定,有质量相同的小球 A 和 B 沿着筒的内壁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A 的运动半径较大,则( )A.A 球的角速度必小于 B 球的角速度 B.A 球的线速度必小于 B 球的线速度C.A 球的运动周期必大于 B 球的运动周期 D.A 球对筒壁的压力必大于 B 球对筒壁的压力10.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1)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图库绩成- 1 -为了研究物体的平抛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 A 球水平飞出;同时B 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把整个装置放在不同高度,重新做此实验,结果

6、两小球总是同时落地。则这个实验(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1)条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2)条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AB9 题图 10 题图 11 题图11.如图所示的吊臂上有一个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的小车 A,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 B 的吊钩。在小车 A 与物体 B 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 B 向上吊起。 A、 B 之间的距离以d=H 2t 2(SI)(SI 为国际单位制, H 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对于地面的人来说,则物体做( ).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 .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

7、运动 .加速度大小方向均变化的曲线运动二、填空题(每空 1 分) 成绩: 分12.一条河宽 400m,水流的速度为 2.5m/s,船相对静水的速度 5m/s,要想渡河的时间最短,渡河的最短时间是_s;此时船沿河岸方向漂移_m。13.如图所示,从 A 点以水平速度 v 0抛出小球,不计空气阻力 。 小 球 垂 直 打 在 倾 角 为 的 斜 面 上 , 则此 时 速 度 大 小 v =_ ;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t =_。ABCD13 题图 15 题图 14.汽车沿半径为 R 的圆跑道行驶,跑道的路面是水平的,路面作用于车轮的横向摩擦力的最大值是车重的 ,要使汽车不致于冲出圆跑道,车速最大不能超

8、过_。1015.两个大轮半径相等的皮带轮的结构如图所示, AB 两点的半径之比为 2 : 1, CD 两点的半径之比也为 2 : 1,则四点角速度之比为_,这四点线速度之比为 _,向心加速度之比为_。三、计算题(16-17 题 9 分, 18-19 题 10 分,20 题 11 分) 成绩: 分16.如下页图所示,把质量为 0.6 kg 的物体 A 放在水平转盘上, A 的重心到转盘中心 O 点的距离为 0.2 m,若 A 与转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3 N, g10m/s 2,求:(1)转盘绕中心 O 以 =2rad/s 的角速度旋转, A 相对转盘静止时,转盘对 A 摩擦力大小与方向。(2)

9、为使物体 A 相对转盘静止,转盘绕中心 O 旋转的角速度 的取值范围。图库图库- 2 -17.质量 M=1000kg 的汽车通过圆形拱形桥时的速率恒定,拱形桥的半径 R =10 m。试求:(1)汽车在最高点对拱形桥的压力为车重的一半时,汽车的速率;(2)汽车在最高点对拱形桥的压力为零时,汽车的速率。(重力加速度 g10 m/s2)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37 的斜坡上,从 A 点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物体落在斜坡的 B 点,测得 AB 两点间的距离是 75 m, g 取 10 m/s2。求:(1)物体抛出时速度的大小;(2) 落到 B 点时的速度大小( 结果带根号表示)。提示:根据水平方向和竖直

10、方向位移公式求出抛出时的速度和运动时间。根据初速度和时间求出 B 点速度。19.如图,位于竖直平面上 1/4 圆弧轨道光滑,半径为 R, OB 沿竖直方向,上端 A 距地面高度 H,质量为 m 的小球从 A 点由静止释放,到达 B 点时的速度为 ,最后落在地面上 C 点处,不计空气阻力,g2求:(1) 小球刚运动到 B 点时的加速度为多大,对轨道的压力多大;(2)小球落地点 C 与 B 点水平距离为多少。20.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 3.0 m/s 的恒定速率运行,传送带的水平部分 AB 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 h0.45 m。现有一行李包( 可视为质点)由

11、 A 端被传送到 B 端,且传送到 B 端时没有被及时取下,行李包从 B 端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g 取 10 m/s2。(1)若行李包从 B 端水平抛出的初速 v 03.0 m/s,求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和飞出的水平距离;(2)若行李包以 v 01.0 m/s 的初速从 A 端向右滑行,行李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20,要使它从 B 端飞出的水平距离等于(1)中所求的水平距离,求传送带的长度 L 应满足的条件。- 3 -OA16 题图 18 题图 19 题图 20 题图人教版物理必修二总复习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检测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 成绩: 分1.关于万有引力和万有

12、引力定律理解正确的有( ) A.不可能看作质点的两物体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可看作质点的两物体间的引力可用 F= 计算21rmGC.由 F= 知,两物体间距离 r 减小时,它们之间的引力增大,紧靠在一起时,万有引力非常大21rmGD.引力常量的大小首先是由卡文迪许测出来的,且等于 6.671011 Nm2 / kg22.关于人造卫星所受的向心力 F、线速度 v、角速度 、 周期 T 与轨道半径 r 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 A.由 F= 可知,向心力与 r 成反比 B.由 F=m 可知, v 与 r 成正比21rmGr2C.由 F=m2r 可知, 与 r 成反比 D.由 F=m r 可

13、知, T 2与 r 成反比243.两颗人造地球卫星都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它们的质量相等,轨道半径之比 r1r2 = 21,则它们的动能之比 E1E2等于( ) A.21 B.14 C.12 D.414.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0,物体在距地心 4 R(R 为地球半径)处,由于地球的作用而产生的重力加速度为 g,则 gg0为( ) A.161 B.41 C.14 D.1165.假设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 2 倍时,则有( )A.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 2 倍 B.卫星所受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一半C.卫星运动的周期将增大到原来的 2 倍 D

14、.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6.假设火星和地球都是球体,火星的质量 M1与地球质量 M2之比 = p;火星的半径 R1与地球的半径21R2之比 = q,那么火星表面的引力加速度 g1与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g2之比 等于( )1A. B.p q2 C. D.p q 7.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8 km/s,某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 6 倍,半径是地球的 1.5 倍。该行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A.16 km/s B.32 km/s C.46 km/s D.2 km/s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5 分,全部选对 5 分,选对部分给 3 分,答错不得分) 成绩: 分8.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面说法

15、正确的是( )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B.它是近地圆形轨道上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C.它是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速度 D.它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在近地点的速度9.关于地球的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处于平衡状态,且具有一定的高度 B.它的加速度小于 9.8 m/s2C.它的周期是 24 h,且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 D.它绕行的速度小于 7.9 km/s10.在低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卫星的轨道半径不断缩小,运行中卫星的( )A.速率逐渐减小 B.速率逐渐增大 C.周期逐渐变小 D.向心力逐渐加大图库绩成- 4 -11.地球的质量为

16、 M,半径为 R,自转角速度为 ,万有引力常量为 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同步卫星距地面的距离为 h,则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 A.(R h) B. C.R D.GhggR三、填空题(每空 3 分,13 题 2 分/空) 成绩: 分12.在某星球上以速度 v0竖直上抛一物体,经过时间 t,物体落回抛出点。如将物体沿该星球赤道切线方向抛出,要使物体不再落回星球表面,抛出的初速度至少应为_ 。(已知星球半径为 R,不考虑星球自转) 13.基本概念的考核v = 7.9 km/s 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须具有的速度,叫做_速度。v = 11.2 km/s 是物体可以

17、挣脱地球引力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的速度,叫做_速度。v = 16.7 km/s 是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去的速度,叫做_速度。14.土星的 9 个卫星中最内侧的一个卫星,其轨道为圆形,轨道半径为 1.59105 km,公转周期为 18 h 46 min,则土星的质量为_kg 。15.两颗球形行星 A 和 B 各有一颗卫星 a 和 b,卫星的圆形轨道接近各自行星的表面,如果两颗行星的质量之比 ,半径之比 = q,则两颗卫星的周期之比 等于_ 。pMBARbaT四、计算题(16-17 题 12 分,18 题 13 分) 成绩: 分16.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角速度为

18、 1,轨道半径为 R1,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角速度为 2,轨道半径为 R2,那么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多少倍?17.某行星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 16 倍,半径为地球半径的 4 倍,已知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7.9 km/s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 18.宇航员站在一颗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 t,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 L。若抛出时的初速度增大到 2 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 5 -v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 R,万有引力常数为 G。求该星球的质量 M。3人教版物理必修二总复习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检测卷

19、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全部选对 4 分,选对部分给 2 分,答错不得分) 成绩: 分1.质量为 m 的小物块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若斜面体和小物块一起以速度 v 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 x。斜面体对物块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做功情况是 A.摩擦力做正功,支持力做正功 B.摩擦力做正功,支持力做负功C.摩擦力做负功,支持力做正功 D.摩擦力做负功,支持力做负功 1 题图2.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着的物体,从 A 点开始在大小不变的水平拉力 F 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到 B 点,物体经过 A、 B 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则在此过程中( ) A.拉力的方向一定始终与

20、滑动摩擦力方向相反 B.物体的运动一定不是匀速直线运动C.拉力与滑动摩擦力做的总功一定为零 D.拉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合力一定始终为零3.材料相同的 A、 B 两块滑块质量 mA mB,在同一个粗糙的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运动,则它们的滑行距离 xA和 xB的关系为( )A.xA xB B.xA = xB C.xA xB D.无法确定4.某人在高 h 处抛出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速度为 v,该人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A.mgh B. C.mgh+ D. -mgh2v2v2m5.如图所示的四个选项中,木块均在固定的斜面上运动,其中图 A、B、C 中的斜面是光滑的,图 D 中

21、的斜面是粗糙的,图 A、B 中的 F 为木块所受的外力,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图 A、 B、 D 中的木块向下运动,图 C 中的木块向上运动,在这四个图所示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 B C D6.在下面列举的各个实例中,哪些情况机械能是守恒的?( )A.汽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 B.抛出的手榴弹或标枪在空中的运动(不计空气阻力)C.拉着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 6 题图D.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小球碰到一个弹簧,把弹簧压缩后,又被弹回来7.沿倾角不同、动摩擦因数 相同的斜面向上拉同一物体,若上升的高度相同,则( )A.沿各斜面克服重力做的功相同 B.沿倾角小的斜面克服摩擦做的功大

22、些C.沿倾角大的斜面拉力做的功小些 D.条件不足,拉力做的功无法比较8.重物 m 系在上端固定的轻弹簧下端,用手托起重物,使弹簧处于竖直方向,弹簧的长度等于原长时,突然松手,重物下落的过程中,对于重物、弹簧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绩成- 6 -A.重物的动能最大时,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总和最小 B.重物的重力势能最小时,动能最大C.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重物的动能最小 D.重物的重力势能最小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9.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从 A 点出发分别经三个不同的光滑斜面下滑到同一水平面上的 C1、 C2、 C3 处,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那些是正确的( )A.在 C1、

23、C2、 C3 处的动能相等 B.在 C1、 C2、 C3 处的速度相同C.物体在三个斜面上的运动都是匀加速运动,在 AC1上下滑时加速度最小D.物体在三个斜面上的运动都是匀加速运动,在 AC3上下滑时所用时间最少 9 题图10.木块 m 沿着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从静止开始下滑,当下降的高度为 h 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 A.mg B.mg cos C.mg sin D.mg singh2gh22ghg211.玩具起重机上悬挂一个质量为 500 克的砝码,从静止开始以 2 m/s 2的加速度提升砝码。2 s 内拉力所做的功为( g 取 10 m/s2)( )A.4 J B.20 J C.24

24、J D.32 J二、填空题(每空 2 分) 成绩: 分12.用 200 N 的拉力将地面上一个质量为 10 kg 的物体提升 10 m(重力加速度 g = 10 m/s2,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是_J;物体被提高后具有的重力势能是_J( 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物体被提高后具有的动能是_J。13.一个质量为 0.5 kg 的小球,从距地面高 5 m 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与地面碰撞后,竖直向上跳起的最大高度为 4 m,小球与地面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_J。(取 g = 10 m/s2,空气阻力不计) v12 题图 15 题图14.一个物体从光滑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取斜

25、面底端为势能的零参考面,则当下滑到斜面的中点时,物体的动能与重力势能的比值为_;当下滑的时间等于滑到底部的时间的一半时,物体的动能与势能的比值为_。 15.如图所示,小滑块沿光滑曲面自高度为 h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动摩擦因数恒定的水平面 AB 后再滑上另一光滑曲面, C 是 AB 的中点,如果滑块经过 A、 C 两点的速率之比为 43,则滑块滑上另一曲面的最大高度是_。三、计算题(17 题 6 分,16、18 题 8 分,19-20 题 10 分) 成绩: 分16.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 Hz,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时各计数点位置对应刻度尺上的读

26、数如图所示(图中 O 是打点计时器打的第一个点, A、 B、 C、 D、 E分别是以每打两个点的时间作为计时单位取的计数点)。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 = 9.80 m/s2。根据纸带求:(1)重锤下落的加速度。(2) 若重锤质量为 m,则重锤从起始下落至 B 时,减少的重力势能为多少?(3)重锤下落到 B 时,动能为多大?(4) 从(2)、(3)的数据可得什么结论?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图库- 7 -17.把一个质量为 1 kg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用 8 N 的水平拉力使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0.2,物体运动 2 s 时撤掉拉力。( g 取 10 m/s2)求

27、:(1)2 s 末物块的动能。(2)2 s 后物块在水平面上还能向前滑行的最大距离。18.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一个倾角为 30 的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为 。这个43g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求在这个过程中:(1)物体的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2) 物体的动能变化了多少?(3)物体的机械能变化了多少? (4)滑动摩擦力为多大?物体克服滑动摩擦力做了多少功?19.如图所示,物体从高 AE = h1 = 2 m、倾角 = 37 的坡顶由静止开始下滑,到坡底后又经过 BC = 20 m 一段水平距离,再沿另一倾角 =30 的斜坡向上滑动到 D 处静止, DF = h2

28、= 1.75 m。设物体与各段表面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且不计物体在转折点 B、 C 处的能量损失,求动摩擦因数。(取 sin 37 ,cos 37 )5354- 8 -20.风力发电是一种环保的电能获取方式。设计每台风力发电机的功率为 40 kW。实验测得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约为 20%,空气的密度是 1.29 kg/m3,当地水平风速约为 10 m/s,问风力发电机的叶片长度约为多少才能满足设计要求?人教版物理必修二总复习阶段检测一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全部选对 4 分,选对部分给 2 分,答错不得分) 成绩: 分1.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两个质量不同的石子,不计空气阻

29、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速度大的先落地 B.质量大的先落地 C.两个石子同时落地 D.无法判断2.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是 a g 的匀变速运动 B.初速度越大,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越长C.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初速度无关 D.物体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与抛出点的高度无关3.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 vy(取向下为正 )随时间变化图线是图中的哪个( )4.一个物体在两个互为锐角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当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去掉其中一个力,则物体将做( )A.匀加速直线运动 B.匀变速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 D.变加速曲线

30、运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力垂直于速度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6.关于 “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心说的参考系是地球 B.日心说的参考系是太阳C.地心说与日心说只是参考系不同,两者具有等同的价值 D.日心说是由开普勒提出来的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总结出关于行星运动三条定律的科学家是开普勒 B.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伽俐略C.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牛顿 D.第一次精确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物理学家是卡文迪许 8.已知

31、引力常量 G 和下列各组数据,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地球离太阳的距离 B.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运行的周期和轨道半径C.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的半径 D.若不考虑地球自转,已知地球的半径及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9.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与秋分均为太阳直射赤道,春分为太阳从南回归线回到赤道,秋分则为太阳从北回归线回到赤道。04 年 3 月 20 为春分,9 月 23 为秋分,可以推算从春分到秋分 187 天,而从秋分到春分则为 179 天。关于上述自然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两段时间内地球公转的轨迹长度相等)( )A.从春分到秋分地球离太阳远 B.从秋分到春分地球

32、离太阳远C.夏天地球离太阳近 D.冬天地球离太阳远绩成- 9 -10.据报道, 2009 年 4 月 29 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天文观测机构发现一颗与太阳系其它行星逆向运行的小行星,代号为 2009HC82。该小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 3.39 年,直径 23 km,其轨道平面与地球轨道平面呈 155的倾斜。假定该小行星与地球均以太阳为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行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速度大小的比值为( )A.3.39 B.3.39 C.3.39 D.3.39 312123211.人造地球卫星以地心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小 B.半径越大,速度越

33、小,周期越大C.所有卫星的速度均是相同的,与半径无关 D.所有卫星的角速度均是相同的,与半径无关12.可以发射一颗这样的人造地球卫星,使其圆轨道( )A.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纬线( 非赤道) 是共面的同心圆B.与地球表面上某一经线所决定的圆是共面的同心圆C.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的同心圆,且从地球表面看卫星是静止的D.与地球表面上的赤道线是共面的同心圆,但卫星相对地球表面是运动的13.2009 年 5 月 , 航 天 飞 机 在 完 成 对 哈 勃 空 间 望 远 镜 的 维 修 任 务 后 , 在 A 点 从 圆 形 轨 道 进入椭圆轨道, B 为轨道 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

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轨道上经过 A 的速度小于经过 B 的速度B.在轨道上经过 A 的动能小于在轨道上经过 A 的动能C.在轨道 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上运动的周期D.在轨道上经过 A 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上经过 A 的加速度 13 题图1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经典力学理论普遍适用,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均适用 B.经典力学理论的成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C.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不随运动状态而改变 D.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否定了经典力学理论15.在交通事故中,测定碰撞瞬间汽车的速度,对于事故责任的认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某杂志曾给出一个计算碰撞瞬间车辆速度的公式: v = ,式中 L

35、是被水平抛出的散落在事故现场路面上的2g21 太hL两物体沿公路方向上的水平距离, h1、 h2分别是散落物在车上时候的离地高度( h1大于 h2)。只要用米尺测量出事故现场的 L、 h1、 h2三个量,根据上述公式就能够计算出碰撞瞬间车辆的速度。不计空气阻力,g 取 9.8 ms 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A、 B 落地时间相同 B.A、 B 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无关C.A、 B 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成正比 D.A、 B 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乘积等于 L二、填空题(每空 2 分) 成绩: 分16.两颗人造地球卫星 A、 B 的质量之比 mAmB = 12,轨道半径之比 rArB = 1

36、3,某一时刻它们的连线通过地,则此时它们的线速度之比 vAvB = ,向心加速度之比 aAaB = ,向心力之比 FAFB = 。 17.某星球半径为 R,一物体在该星球表面附近自由下落,若在连续两个 T 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依次为h1、 h2,则该星球附近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18.已知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 81 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半径的 4 倍,地球上发射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为 7.9 km/s,那么在月球上发射一艘靠近月球表面运行的宇宙飞船,它的环绕速度为_。19.地球表面的平均重力加速度为 g,地球半径为 R,万有引力常量为 G,用上述物理量估算出来的地球平均密度是 。三、计算题(20-21

37、 题 9 分, 22 题 10 分) 成绩: 分20.高空遥感探测卫星在距地球表面高为 h 处绕地球转动,如果地球质量为 M,地球半径为 R,人造卫星质量为 m,万有引力常量为 G,试求:- 10 -(1)人造卫星的线速度多大?(2) 人造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是多少? (3)人造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多大?21.如图所示,质量为 0.5 kg 的小杯里盛有 1 kg 的水,用绳子系住小杯在竖直平面内做“水流星”表演,转动半径为 1 m,小杯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为 4 m/s, g 取 10 m/s2,求:(1)在最高点时,绳的拉力?(2)在最高点时水对小杯底的压力?(3)为使小杯经过最高点时水不流出 ,

38、 在最高点时最小速率是多少?22.如图所示, A 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另一卫星 B 的圆形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离地面高度为 h。已知地球半径为 R,地球自转角速度为 0,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 O 为地球中心。 (1)求卫星 B 的运行周期。 (2)如卫星 B 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某时刻 A、 B 两卫星相距最近(O、 B、 A 在同一直线上),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他们再一次相距最近?- 11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总复习阶段检测二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 成绩: 分1.关于物体的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B.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C.速度方

39、向变化,动能一定变化 D.物体的质量不变,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动能将变为原来的四倍2.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功有正负,因此功是矢量 B.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C.能量的单位是焦耳,功的单位是瓦特D.物体发生 1 m 位移的过程中,作用在物体上大小为 1 N 的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 1 J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绳子系一小球做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若绳子拉力为 F,在小球经过 圆周41的时间内, F 所做的功为( )A.0 B. RF C.RF D. RF 22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运动,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B.物体所受合力的功为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C.物体

40、所受的合力不等于零,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D.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零,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5.质量为 m 的小球,从桌面上竖直向上抛出,桌面离地高为 h,小球能到达的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若以桌面作为重力势能为零的参考平面,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 )A.mgH B.mgh C.mg(H h) D.mg(H h)6.开普勒分别于 1609 年和 1619 年发表了他发现的行星运动规律,后人称之为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太阳处在圆心上B.对任何一颗行星来说,离太阳越近,运行速率就越大C.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41、后,开普勒才发现了行星的运行规律D.开普勒独立完成了观测行星的运行数据、整理观测数据、发现行星运动规律等全部工作7.一木块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飞来射入木块中。当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达到最大值2.0cm 时,木块沿水平面恰好移动距离 1.0 cm。在上述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与子弹损失的动能之比为( )A.1 : 2 B.1 : 3 C.2 : 3 D.3 : 28.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经过多次加速、变轨后,最终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如图所示,卫星既可以在离月球比较近的圆轨道 a 上运动,也可以在离月球比较远的圆轨道 b 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 a 上运行的线

42、速度小于在 b 上运行的线速度 B.卫星在 a 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 b 上运行的周期 C.卫星在 a 上运行的角速度小于在 b 上运行的角速度 绩成- 12 -D.卫星在 a 上运行时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在 b 上运行时的万有引力 8 题图9.“科学真是迷人。 ”如果我们能测出月球表面的加速度 g、月球的半径 R 和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周期 T,就能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称量”月球的质量了。已知引力常数 G,用 M 表示月球的质量。关于月球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B.M= C.M= D.M=GgR2R2234TGRT23410.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表

43、述正确的是 ( )A.在 01 s 内,合外力做正功 B.在 02 s 内,合外力总是做负功C.在 12 s 内,合外力不做功 D.在 03 s 内,合外力总是做正功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全部选对 4 分,选对部分给 2 分,答错不得分) 成绩: 分11.如下页图所示,一物体从距水平地面一定高度某处,沿水平方向飞出。除重力外,物体还受到与初速度同向的恒力作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对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C.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12.在讨论地球潮汐成因

44、时,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与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可视为圆轨道。已知太阳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 2.7107倍,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约为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半径的 400 倍。关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上相同质量海水的引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引力远大于月球引力 B.太阳引力与月球引力相差不大C.月球对不同区域海水的吸引力大小相等 D.月球对不同区域海水的吸引力大小有差异13.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 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 F、 v、 x 和 E 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14.

45、一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设该物体在 t0和 2t0时刻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分别是 x1和 x2,速度分别是 v1和 v2,合外力从开始至 t0时刻做的功是 W1,从 t0至 2t0时刻做的功是 W2,则( )A.x2=5x1 v2=3v1 B.x1=9x2 v2=5v1 C.x2=5x1 W2=8W1 D.v2=3v1 W2=9W1EO tt0D.FO tt0A.xO tt0C.vO tt0B.13 题图11 题图 14 题图 18 题图 1 18 题图 2三、填空题(每空 2 分) 成绩: 分15.一颗子弹以 400 J 的动能射入固

46、定在地面上的厚木板,子弹射入木板的深度为 0.1 m。子弹射入木板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 Ff = N,此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Q = J。16.质量为 m 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所受阻力 Ff 恒定,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P。若汽车以恒定的功率 P 行驶,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如果汽车在某一时刻的速度为最大速度的 1/3,则此时汽车的牵引力为 ,加速度为 。图库- 13 -17.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 F 拉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使物体从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当物体到达斜面中点时,撤去拉力 F,而物体刚好运动到斜面顶端,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8.为了研究

47、物体的平抛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 1 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 A 球就水平飞出;同时 B 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把整个装置放在不同高度,重新做此实验,结果两小球总是同时落地。此实验说明了 A 球在竖直方向做 运动。某同学接着研究事先描出的小钢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 O,取水平向右为 x 轴,竖直向下为 y 轴,如图 2 所示。在轨迹上任取点 A 和 B,坐标分别为 A(x1, y1)和 B(x2, y2),使得 y1y2 = 14,结果发现 x1x2 = 12,此结果说明了小钢球在水平方向做 运动。4、计算题(19-20 题 9 分,21 题 10 分) 成绩: 分1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小物体固定在劲度系数为 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