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金融创新城 中国领先的金融中后 台服务 基地 长三角一流的金融高新服务区 浙江创新型金融机构集聚区Page 2 其他 配套 产业 辅助金融产业 (金融中介机构) 支撑金融产业 (中后台及相关产业) 核心金融 产业 (传统金融中后台、 创新型金融) 金融产业 功能 定位 重 点 发展 重 点 引导 金融服务外包:ITO 、 BPO( 呼叫中心、消费者支 持服务业务) 中后台:业务类后台(呼 叫中心/ 客户中心、银行卡 中心、单据处理/ 数据中心) 金融服务外包:BPO( 财务技术、 人力资源管理、银行卡业务)、 KPO 中台(人才培训、技术研发)、 存储类后台 VC 、PE 、小额贷款公 司
2、、 专业化产业金融(电子商 务金融、汽车金融、房地 产金融、科技金融) 信托、第三方理财、私人 银行、其它 金 融 中 后 台 创 新 型 金 融Page 3 金融生态 产业 链构建 金 融 中后台 集聚区 金 融 服务外 包区 海创园 创新基地 民间资本 科技城 企业资本 理 财 需求 融 资 需求 传统金融机构业务分离 大 型 金融机 构为主 自营 中 小 型金融 机构为 主 外包 业 务 环境因素 成本因素 产业因素 人才因素 外 部 驱 动力 技 术 资本 浙江金 融创新 城 创新型金融集聚区 金融中后台服务基地 产 业 氛 围 业 务 支 持 企业 投 融 资平台Page 4 一核
3、南湖金融产业中后台集聚区 南湖业务类金融中后台集 聚区 中泰存储类金融后台集聚 区 文一西路金融创新集聚带 公共创业投资服务中心( 母基金 ) 中小金融企业公共后台服 务中心 产权交易中心 西溪湿地私人理财产品区 海创园金融产业服务外包区 海创金融产业BPO园 海创金融产业ITO 园 金融产业 空间 布局 浙 江 金融创 新城功 能布局 一带 南湖业务类金融中后台集聚区 中泰存储类金融后台集聚区 双翼Page 5 本项目 初 步认 识 本 项 目开发 条件: 区位: 本项 目位于 杭州城 西生态 控制区 ,紧邻 西溪湿 地,自 然环境 优越。 产业: 位于 杭州城 西科创 产业集 聚区, 拥有
4、创 新基地 、海创 园、青 山湖科 技 园等优势园区,具有较好 的宏观 产业条 件。 规划: 政府 东动西 静的战 略格局 ,区域 重点发 展 现代 生产性 服务业 和生活 性 服务业,政府规划引导条 件良好 。 政策: 金融 业作为 浙江省 十二五 发展规 划的重 点,同 时杭州 整体金 融环境 良 好,作为省政府重点扶持 的金融 创新区 域之一 ,发展 面临重 要契机 。 本 项 目主要 解决的 问题: 1 、本项目建设区域性的 金融城 是否可 行?各 方面软 硬件条 件是否 满足 ? 是 否 具有市场空间? 2、若发展金融城可行, 从金融 产业链 完整的 角度来 看应该 吸引何 种类 型
5、 的 金 融机构? 3、若项目可行,应如何 开发定 位,确 定运营 模式、 功能业 态和辐 射范 围 ? 如 何在众多的金融中后台市 场竞争 中取胜 ?Page 6 项目自身竞争力分析 金融中后台发展分析 金融产业发展契机分析 通过金融产业发展的契机和 本项目所处区域竞争力两方面 判断本相目发展金融产业的方 向。 从金融产业链角度和金融产品 两方面分别判断本项目发展金 融中后台和创新型金融产品的 适应性分析,判断本项目发展 金融中后台和创新型金融的市 场空间和发展定位。 金 融 产 业发展条件判断 发 展 金融行 业条件 分析 1 产 业 驱动 力 分析 2 项目逻 辑 框架 本 相 目 产业
6、发展布局 金 融 中 后 台 发 展 趋 势 竞 争 性 区 域 发 展 分 析 本 相 目 适 应 性 分 析 金融中后台发展定位 创 新 型 金 融 发 展 趋 势 竞 争 性 区 域 发 展 分 析 本 项 目 适 应 性 分 析 创新型金融定位 本相目发展金融产业整体功能定 位,空间布局及实施保障措施。 项 目 整体 发 展定 位 3 项 目 实 施保 障建 议 本 相 目 整体发展定位 创新型金融发展分析Page 7 项 目 发 展金 融产业 区域条 件分析 创新型金融产业发展研 究 项目实施保障建议 区位条件 产业基础 经济基础 区域规划 基地条件分析 金融中后台产业发展研 究 项
7、目整体定位及功能布局 项目发展金融产业契机 分析Page 8 杭州区位 解读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 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 南部交通枢纽。 杭州市同时处于“上海- 南京- 杭州” 和“上海- 杭州- 宁 波”小三角都市圈内,受上海两小时经济圈辐射,是长 江三角洲南翼区域的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在长三角 十六个城市中排名第三。 上海-南京-杭州 都市圈 上海-宁波-杭州 都市圈 本项目 杭州市地理区位与经济区位 长三角各城市GDP比重 数据来源:戴德梁行策略发展顾问部 上海 25% 苏州 12% 杭州 8% 无锡 8% 宁波 7% 南京 7%
8、 南通 5% 温州 4% 常州 4% 绍兴 4% 台州 3% 嘉兴 3% 扬州 3% 镇江 3% 湖州 2% 舟山 1%Page 9 余杭区及 创新 基地区位 解读 上海 本项目 海宁 桐乡 宁波 余杭区 及创新基地区位图 湖州 余杭区位于杭嘉湖平原南端,是杭州市区的东大门与北大门 ,既是承接上海、江苏的前沿,又是杭州经济向海宁、桐乡 、德清、临安一带辐射的重要门户。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及杭州提出 “ 接 轨 大上海、融入 长 三 角 、提高首位度、打造增长极” 战略举措的背景下 ,余 杭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德清 创新基地位于余杭区西部, 与杭州主城区接壤,是杭州接轨大 上海的
9、前沿阵地,杭州主城区的西大门 。 此外余杭组团也 是杭州大都市圈 发展的重要组团之一,余杭组 团的功能定位于余杭区区域副中心和反磁力组团、杭州市西部 的创新极核、杭州市组团一体化建设的示范区,给 本项目发展 金融产业提供 了优越的区位 软环境。 联 系 主轴 嘉兴 联 系 次轴 核 心 城市 次级市 数据来源:戴德梁行策略发展顾问部 余杭区区位 创 新 基 地 区位Page 10 项 目 发 展金 融产业 区域条 件分析 创新型金融产业发展研 究 项目实施保障建议 区位条件 产业基础 经济基础 区域规划 基地条件分析 金融中后台产业发展研 究 项目整体定位及功能布局 项目发展金融产业契机 分析
10、Page 11 长三角重 点城 市产业发 展概 况 上海 杭州 南京 无锡 苏州 宁波 创新基地 城市 传统产业 新型产业 上海 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 物医药、精细化工 金融、贸易、物流等现代 服务业 苏州 轻工业、纺织 电子信息、机械制造 无锡 纺织、服装、机械制造 电子信息、新材料、精细 化工 杭州 纺织、服装、皮革 新能源、生物医药、文化 创意 南京 石化、钢铁 电子信息、汽车 宁波 纺织、服装、家电、钢铁 新能源、汽车制造、物流 长三角重点城市产业分布 转移趋势一: 上 海 、 浙 东 、苏南苏中 、苏北 上海、浙东、苏南向苏中、苏北转 移纺织、化工、钢铁、冶金等劳动 密集型的传统产
11、业。 上海在传统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基础上,积 极发展金融、贸易、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同时将部分先 进制造业基地外移; 长三角其他城市(苏州、无锡、杭州等)仍多以传统劳 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但是同时积极发展先进制 造业,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得到快速 发展。 转移趋势二: 浙江上海 目前大部分先进制造业将企业的研 究开发部门、对外贸易部门设立于 上海,而将企业的主要生产基地留 在浙江。 Page 12 长三角重点城市三产比重 长三角重 点城 市产业发 展概 况 亿元 比重 上海市第三产业比重已经接近60% , 城市支柱产业逐渐以服务、技术、 知识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上海
12、已 经处于工业化的后期,信息化的前 期阶段。 南京、无锡、杭州等城市第三产业 比值近年已经靠近50% ,得到极大 发展,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 对资本、信息的依赖度越来越高。 杭州作为旅游城市,第三产业发展 度较高,同时距离上海较近,受上 海1 小时经济辐射圈影响,经济与 上海的融通性较强,近年逐步转移 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承接部 分来自上海的先进制造业。 数据来源:2011年地区统计年鉴 戴德梁行 0.7% 2.8% 1.8% 3.5% 1.7% 4.3% 57.0% 50.7% 42.5% 48.7% 40.6% 40.2% 55.6% 57.7% 42.3% 46.5% 55.7%
13、 47.8% 0% 20% 40% 60% 80% 100% 上海 南京 无锡 杭州 苏州 宁波 0 3000 6000 9000 12000 15000 1800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GDPPage 13 5.0% 4.5% 4.0% 3.8% 3.7% 3.5% 50.8% 50.2% 49.9% 49.5% 46.9% 47.8% 44.2% 45.3% 46.2% 46.7% 49.3% 48.7% 0% 20% 40% 60% 8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杭州产业 发展 现状 杭州全市历年三产
14、产值 亿元 在杭州十一五发展期间,主要以二、三产为主导,第三产业 所占经济份额不断提升,且增长率高于第二产业,2010年 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第二产业,达到2893亿元; 2009 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几大产业增长率均有所下降,其 中二产受到直接影响,增长率仅为0.6% 。 受经济危机影响,增长率大幅下降 数据来源:2011年杭州统计年鉴 戴德梁行 数据来源:2010年杭州统计年鉴 戴德梁行 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在杭州经济中所占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杭州2010年第三产业产值占GDP 比重达到48.7% , 呈现三、二、一的产业格局, 产 业 结 构比例为48.7 : 47.8
15、:3.5 , 产业结构逐步像发达国家的现代经济结 构趋近。 GDP 杭州市历年三产比重 148 155 163 180 191 208 2387 1494 1728 2046 2373 2844 2510 1301 1560 1895 2237 2893 4.5% 5.6% 10.0% 5.9% 9.2% 15.7% 18.4% 16.0% 0.6% 19.2% 19.1% 19.9% 21.4% 18.0% 12.2% 15.3% 12.1% 13.4%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0.0
16、% 5.0% 10.0% 15.0% 20.0% 25.0% 第一产业产值 第二产业产值 第三产业产值 第一产业增长率 第二产业增长率 第三产业增长率Page 14 9.83% 7.94% 7.66% 7.56% 6.83% 5.61% 5.51% 4.96% 4.74% 3.77% 3.59% 3.53% 2.61% 2.57% 2.11% 2.06% 2.04% 1.90% 1.87% 1.81% 1.71% 1.69%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纺织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交通运输及设备制造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通用
17、设备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通信、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 金属制品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塑料制品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 橡胶制品业 饮料制造业 食品制造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烟草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杭州产业 发展 现状 杭州市工业产值构成 服装纺织业、机械设备制造 业、化工行业是当前杭州的主 导产业,对杭州GDP 的贡献度 最高。 杭州市第三产业产值构成 23.6% 20.2% 17.5% 8.2% 7.4% 6.8% 4.4% 4.2% 3.7% 2.2% 1.7% 0.
18、0% 5.0% 10.0% 15.0% 20.0% 25.0% 金融业 批发及零售业 房地产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教育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 住宿和餐饮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居民服务业 文化教育和娱乐业 金融、批发零售、房地产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Page 15 杭州十二 五产 业发展规 划 根据杭州十二五规划, 杭州市政府提出从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优势产业 、 大力发展 文化创意 产业四个方面,为杭州市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 杭 州 十 二五产业发展规划 提 升 发 展优势产业 培 育 发 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 力
19、发 展文化创意产业 纺织丝绸 汽 车 及 零部件 轻工食品 电子信息 优 先 发 展现代服务业 文化创意 金融服务 旅游休闲 信 息 与 软件 物 流 与 商贸服务业 房地产 高 端 装 备制造 生物医药 节能环保 建筑业 新材料 新能源Page 16 项 目 发 展金 融产业 区域条 件分析 创新型金融产业发展研 究 项目实施保障建议 区位条件 产业基础 经济基础 区域规划 基地条件分析 金融中后台产业发展研 究 项目整体定位及功能布局 项目发展金融产业契机 分析Page 17 51% 50% 50% 50% 47% 48% 44% 45% 46% 45% 49% 49% 0% 20% 40
20、% 60% 8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0% 5% 10% 15% 20% 25%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杭州市GDP 余杭区GDP 杭州增长率 余杭区增长率 数据来源:戴德梁行策略发展顾问部 杭州及余 杭区 经济环境 分析 杭州及余杭区GDP及年增长率 单位: 亿元 杭州市历年生产总值构成 杭州及余杭区历年GDP 均呈稳定上涨趋势,余杭区增长 速度略快于杭州全市,因受08年经济危机影响,增长速 度均有所
21、回落,10 年经济复苏明显; 近几年,杭州及余杭区第三产业占总GDP 的比重均逐年 提高,09年杭州市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占到总 产值的49% ,余杭区三产比例也逐年提高。 余杭区历年生产总值构成 受金融危机影响,GDP 增速与偶所放缓。 57% 59% 58% 57% 54% 54% 34% 33% 35% 37% 39% 40% 0% 20% 40% 60% 8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Page 18 0% 5% 10% 15% 20% 25%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2005
22、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杭州总额 余杭区总额 杭州年增长 余杭区年增长 0% 2% 4% 6% 8% 10% 12% 14% 16%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杭州人均可支配收入 余杭区人均可支配收入 杭州年增长 余杭区年增长 数据来源:戴德梁行策略发展顾问部 单位: 亿元 杭州及余杭区城镇居民可支 配收入 单位: 元 杭州及余 杭区 经济环境 分析 杭州及余杭区的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均呈逐年增长趋势 ,可见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商贸服务业的社
23、会需求将呈上升走势。 余杭区的零售总额年增长率略高于杭州全市水平,且均 在14% 以上,近几年余杭区商贸业呈现快速发展。 杭州及余杭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上升,给商贸 服务业带来良好的发展预期。 近6 年来平均增长为13% ,2010 年首次超过30000 元。 杭州及余杭区社会销售品零售 总额Page 19 项 目 发 展金 融产业 区域条 件分析 创新型金融产业发展研 究 项目实施保障建议 区位条件 产业基础 经济基础 区域规划 基地条件分析 金融中后台产业发展研 究 项目整体定位及功能布局 项目发展金融产业契机 分析Page 20 数据来源:戴德梁行策略发展顾问部 杭州城市 发展 方向
24、分析 城市东扩,旅游西进 ,沿江开发,跨江发展,实施 “南拓 、北调、东扩、西优”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本项目 区域 规划面积 (平方公里) 人口 (万人) 职能 主城区 167 185 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 信息、文化中心 临平城 46 50 以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综 合性工业城 江南城 102 110 高 科技工 业园区 为骨干 ,产、 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 科 技城 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 下沙城 64 60 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 教园区为骨干的综合性新 城 中 心 城 格局 一主三副 ” 城 市 发 展方向Page 21 数据来源:戴德梁行策略发展顾问部 余杭区规 划功 能分区
25、余 杭 区 规划空间结构: 一副、三组团、三带、四廊 “ 一副”:临平副城 包括 临平、东湖街道、南苑街道、星桥街道,运河 镇、乔司镇、塘栖镇、崇贤镇,以及余杭经济开发 区、钱江经济开发区,面积约285.98 平方公里。 “ 三 组 团”: 余杭组团、良渚组团和瓶窑组团 杭州网络化大都市中的副中心 山水生态新城,运河文化名城,综合发展副城 余杭组团: 余杭、闲林、仓前、中泰、五常 创新极核,湿地水乡,居住新城 良渚组团: 良渚镇、 仁和镇 文化圣地 ,物流枢纽 ,产业新区,近郊住区 瓶窑组团: 瓶窑、径山、黄湖、鸬鸟、百丈五镇 生态基地,田园小镇,禅茶之乡 “ 三 带 ”: 三条生态带 “ 四
26、 廊 ”: 四条综合走廊 沿杭长、杭宁、杭沪高速公路和留祥快速路形成集 交通、区域绿地、设施通道等为一体的综合走廊 创新基地 良渚组团 瓶窑组团 余杭组团 Page 22 余杭创新 基地 发展概况 余 杭 创 新基地概况 余杭高新技术组团 余杭创新基地 余杭创新基地位于余杭组团,2007 年规划成立,前身为 仓前高新技术产业区, 总 规 划 面积98.9 平方公里 ,其中 规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地23.9 平方公里,总部功能区 块2.76 平方公里; 创新基地以“高新、高教、高尚”为功能定位,打造高 等教育、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科技研发、公共服务、 旅游休闲、高尚居住于一体的生态科技岛综合体;
27、 产业定位 : 电子信息、文化创意、软件开发、总部办公 、 特 色 服务外包 、总部金融、高教 科研项目。 瓶窑镇 良渚镇 西 湖 科 技 经 济园 浙 江 大 学 国 家大学 科技园 闲林镇 余杭镇 中泰乡 仓前镇 仓 前 工 业 功 能区 文一西路 东 西 大 道 轨道交通5 号线 轨道交通3 号线延伸段 区块紧邻仓前工业功能区、西湖科技经济园和浙江大学国家 大学科技园,内部规划有轨道交通5 号线和轨道交通3 号线延 伸段,未来交通便利,形成西溪板块的科技集聚区。Page 23 项 目 发 展金 融产业 区域条 件分析 创新型金融产业发展研 究 项目实施保障建议 区位条件 产业基础 经济基
28、础 区域规划 基 地 条 件分析 金融中后台产业发展研 究 项目整体定位及功能布局 项目发展金融产业契机 分析Page 24 数据来源:戴德梁行策略发展顾问部 杭州城西 科创 产业集聚 区 整 体 功能分 区 一轴 以文一西路 临余公路和地铁5 号 线余临轻轨为发展主轴 两基地 余杭创新基地 青山湖科技城 三带: 苕溪沿岸生态带 湿地生态带 山地生态带 青 山 湖科 技 城 创 新 基地 城西科创 产业集聚区八大功能分区: 高教研发功能区、孵化服务功能区、总部金融功能区、研发产业化功能区、城市 配套功能区、生活居住功能区、生态功能区、预留发展区 。 城 西 科创产 业集聚 区功能 分区Page
29、 25 余杭创新 基地 交通规划 MTR5 MTR3 文一西路 天目山路 交通层级 线路 对外交通 绕城一线 绕城二线 杭徽高速 城市快速路 文一西路 五常大道 01省道 轨道交通 地铁5 号线 地铁3 号线 余杭 创 新交通组织分析 Page 26 余 杭 创 新基地功能规划布局 余杭创新 基地 功能分区 功能区快 面积 (平方 公里) 范围 产业导向 高等教育区 块 1.5 高层次人才 创新区块 4.7 电子商务 、 工业设计和 服务外包区 块 4.9 南湖总部金 融区块 2.3 研发产业化 区块 1.5 15 创新基地配 套服务中心 区块 4.3 Page 27 余杭创新 基地 景观资源
30、 类型 景点 双湖 南湖 青山湖 一湿地 西溪湿地 一溪 苕溪Page 28 余 杭 创 新基地现状入住企业 余杭创新 基地 产业基础 项目 建筑面积 ( 万 平 米) 定位 加加利科技 50亩 移动增值SP业务、售后服务中心 和呼叫中心,培训中心 杭州师范大学有 机硅重点实验室 10.1 有机硅研发 阿里巴巴淘宝城 25 电子商务研发、维护,计算机硬 件开发、软件服务、教育培训等 恒生电子 26 生物识别技术、Internet 金融服务、 数字音视频设备、软件外包、网 络理财服务、高新产业孵化器 联强国际 占地29亩 数码信息管理、科技生产研发、 先进技术服务和转移 大运盈通 40.8 亩
31、以呼叫中心为切入点,发展呼叫 中心产业基地 浙大网新 31 软件开发咨询 同花顺证券产业 基地 30亩 金融数据、咨询信息、财经服务 以及通讯行业自主知识产权的软 硬件产品的研究、开发及推广 *海创园 一期37万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 能源、装备制造、软件与创意、 服务与中介平台 阿里巴巴 西溪国际信息科技产业园 恒生电子 杭师大有机硅实验室 同花顺 海创园 恒生科技园 海创园 淘宝城Page 29 人才特区海创园 海创园启动区块位于文一 西路北 侧,省 委党校 和浙江 理工 大学中间,占地面积212 亩 ,总 投 资17 亿元 , 建筑 面 积37 万平方米,其中地上23 万平方 米
32、。 全 国 中 央企业集中建设四大人才基地 天津滨海科技城 武汉东湖科技城 北京未来科技城 浙江海创园 杭州市政府还专门出台了 关于 鼓励和 吸引海 外高层 次人才 入驻浙江 海外高 层 次人才创 新园创 新 创业的若 干意见(试行) 海创园还 将通过5年 努力,引 进10 名左 右在业内 有较大 影 响、 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和国内 领先地 位的科 技领军 人才, 集聚 100名左右拥有自主 知识产 权、掌 握核心 技术或 关键技 术的 高端研发人才,1000名左 右熟悉 掌握研 发技能 的科研 骨干。 Page 30 周边人口 基础 2.1 90% 板块 代表楼盘 户数 闲林板块 桃花源 78
33、2 白云深处 539 五常板块 西溪山庄 1009 溪上玫瑰园 335 西溪板块 西溪蝶园(排屋) 112 和家园(排屋) 180 青山湖 青山湖畔 3800 小和山之江 西湖高尔夫 81 九溪玫瑰园 221 闲林板块 五常板块 西溪板块 小和山之 江板块 大 城 西居 住 圈分 析 10800 2100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2010 年 2020 年 (户) 创新基地Page 31 优势(Strengths ) 弱势(Weaknesses ) 机遇 (Opportunities) 威胁(Threats) 项目所在区域自然景观条件绝佳,兼具人文、景观
34、、文 化资源,适合打造创新型产业 集聚区; 项目依托创新基地良好的产业优势,给产业提升提供了 良好的平台;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引入了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 ,发展金融产业已经具有一定的氛围。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和海创园等产业园区作为省政府层 面推动的项目,政策倾向性良好。 项目所处 的城西由于自然景观优良,历来作为高端居住 板块,商务氛围相对较弱,常住人口相对较少 ; 金融中后台的很多业务部门外包程度不高,税收不能落 地导致土地收益相对较低; 创新型金融机构目前发展属于起步阶段,需要有一定的 培育周期。 轨道交通的开发建设 使得创新基地与杭州主城形成无 缝对接; 杭州乃至整个浙江在 十二五期
35、间都将面临整体产业转 型提升,给金融产业发展带来驱动力; 金融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业务流程的分离使得中后 台市场发展面临机遇; 目前浙江尚未有政府导向型的金融中后台集聚区发展 ,本相目的开发将能完善浙江的金融产业链。 杭州 滨江高科技园、玉皇山南等 区域亦发展创新型 金融产业 ,存在一定的竞争性; 从整个长三角来看, 目前发展金融中后台项目 数量 较多,同质化竞争 激烈。 项目SWOT分析 Page 32 项目发展金融产业区域条件分析 创新型金融产业发展研 究 项目实施保障建议 金 融 产 业产品分类分析 金融产业产业链分析 长三角金融产业发展概况 浙江金融产业发展分析 杭州金融产业发展分析 金融产业发展需求分析 本相目金融产业发展方向判断 金融中后台产业发展研 究 项目整体定位及功能布局 项 目发展 金融产 业契机 分析Page 33 金融产业 概述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 的重新 组合和 创造性 变革所 创造 或引进的新事物。金融创新大致可归 为三类 :(1)金融制度创 新;(2) 金融业务创新;(3)金融组织创新。本文创新型 金融主 要指金 融组织 的创新。针对传统金融而言。 Page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