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2016 级运动训练专业白鹤拳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五年制试行)专业名称:运动训练专业专业代码:660401招生对象:招收经系统运动训练、具有一定潜力的初中毕业生学制与学历:五年制, 高等职业教育, 大专层次简介2006 年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设立运动训练专业,并正式面向社会招收,生源对象主要为通过单独招生考试吸纳的各地市体校学生、专业运动队运动员及具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初高中毕业生,并组成运动训练专业教学团队。2013 年,在结合运动训练特有的生源特点及更清晰的就业市场定位的基础上,运动训练专业设立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四个专业方向及专业项目运营团队。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目
2、标旨在服务当前我国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专门人才需求,在运动组织服务方面、运动指导服务、体育活动服务等方面提供高级技能型、创业型人才。同时,配合国家竞技体育政策转化及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生涯转换的现实需求,通过职业教育和专门人才培养,实现运动员自身运动技能向市场就业竞争力的转化,实现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竞技体育可持发展服务。培养目标与规格 专业方向 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足球、白鹤拳教育目标一、培育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足球、白鹤拳等运动项目专任教练及指导人才。二、培育体育教育教学专业能力人才。三、培育体育产业专门人才。2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取得
3、以下(1)至(2)通用证书,并取得(4)至(8)项中至少一项职业资格证书:序号 证书名称 支撑课程 备注1全国计算机考试一级计算机证书计算机基础 必考2 二级裁判员等级 各单项技能裁判法 必考3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乒、羽、网)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训教材 选考基本能力:一、语文能力。二、现代信息素养。三、职业道德与伦理。四、社会关怀。五、团队合作能力。六、沟通与表达能力。七、创新能力。八、学习能力。九、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教学目标能力养成专业能力:一、具备体育、运动的专业知识。二、具备球类运动专业知识与技术。三、具备专项运动训练与比赛的能力。四、具备专项竞赛的裁判执法能力。五、具备体育竞
4、赛组织与管理能力。六、具备体育教学的知识与技能。七、具备体适能指导、体能训练、运动康复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八、具备销售管理的专业技能。九、具备体育产业就业与创业能力。十、志愿服务的精神和能力。就业发展一、运动技能指导人才:体育俱乐部运动项目教练、企事业单位体育指导人员;二、体育教育专门人才:专项运动项目教师、教练;三、体育相关产业经营人才:体育俱乐部创业与经营人员;四、体育赛事领域人才:体育赛事推动与管理人员、赛事裁判;未来展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人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增强,体育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体育消费需求成多样化、专业化、标准化等方向发展,需要大量的体育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专业的体育健康服务
5、,在此情况下形成了广阔的体育就业市场。体育培训产业成为我国“朝阳产业” ,也是体育产业的新增长点的“砥柱产业” 。体育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既精通体育又精通服务、管理的综合性人才和创业型人才。运动训练专业依托我国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政策及发展策略,并依据就业市场,以培育本专业毕业生具备“优秀运动技能”为目标,以“教学、教练能力” 、“营销与创业能力”与“综合职业素养”等为规划架构,注重教学与训练并重,实践与理论结合,培养符合我国体育政策、市场需求与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所需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34 教师资格证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普通话水平测试选考5 游泳救生员 游泳与救生 选考6 营养师 营养
6、师 选考7 体育场地工 常用场地器械使用与维护 选考8 按摩师 体育保健学、推拿与按摩 选考9 健身教练 健身教练 选考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一、课程体系及主干课程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表现。本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多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职业发展主轴课程三大类构成。专业核心课程分为专业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其中专业技能课又分为专修和辅修,专修课程为学生运动训练专长训练课程,分为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等项目,辅修课程每生每学期可选择 2 门,课时为 36 课时/门。职业发展主轴课程是根据学生将来选择的就业方向开设的职业能力课程,分为运动教练指导、体育教育教学、创业及辅助课群三大主轴
7、课群,每位学生必须选择运动教练指导、体育教育教学其中的一个方向,至少修习 4 科 8 学分,另 2 科 4 学分可跨课群及修习辅助课群,共需修满 12 学分。课程体系的描述见附件 1:课程地图。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运动训练、运动心理学、运动解剖生理学、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专项训练。(1)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是一门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研究运动训练活动过程一般规律的科学。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理解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以及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提高身体训练的各种方
8、法及其原理;掌握技术、战术能力训练的方法;各类运动训练计划结构和组织及控制方法。(二)运动心理学主要讲授感知觉、情绪和情感、个性心理特征、群体心理、课堂教学心理、品德教育心理、人格健全与心理卫生等心理学的基本知识,重点讲授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使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训练和竞赛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掌握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和技能。使学生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为未来工作奠定必要的心理学基础。(三)运动解剖生理学4主要讲述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组成,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及结构,人体生长、发育规律,青少年的解剖结构特点,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
9、,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竞技运动训练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及分析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基础知识。(4)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是一门具有管理科学和体育科学双重属性的交叉学科,是以体育管理学作为理论基础,以社会参与度高的体育赛事项目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学科。在课程结构上,涵盖了理论探知、实践运作及实证分析三个模块,分为体育赛事概述、体育赛事的影响与构成要素、体育赛事的市场营销、体育赛事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等五章。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体育赛事市场营销手段、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体育赛事竞赛管理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和指导学生的实践练习
10、,凸显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课程特色。(五)运动项目专项训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足球)介绍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足球运动的概况,讲授和练习球类的基本技术和战术,使学生初步掌握各运动项目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对初学者进行讲解、示范等教学和指导工作;培养学生指导大众开展运动的能力。二、教学进程安排1、通识多元课程:93 学分(参阅附件 2:学院公共基础课程配置表)2、学院公共基础必修课程:10 学分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第五学年备注科目名称学分时数选(必)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运动解剖生理学 3 54 必 3运动损伤的防护 1 18 必 1体育产业与
11、创业 2 36 必 2社会体育指导员 2 36 必 2体育市场营销 2 36 必 2共同必修课程合计 10 180 6 43、专业核心课程:61 学分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第五学年备注科目名称学分时数选(必)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5运动训练 3 54 必 3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 2 36 必 2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2 36 必 2运动解剖生理学(二) 2 36 必 2运动心理学 2 36 必 2社会服务 2 36 必 1 1理论课小计 13 234 1 3 5 4白鹤拳专项训练(一、二、三、四、五、六、七)48 936 必 10 10 10 10 6 6 6术科
12、小计 58 936 10 10 10 10 6 6 6合计 71 1170 10 10 10 10 7 9 13 4注:社会服务是指学生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4、职业发展主轴选修课程: 12 学分(任选一课群为主修课群,至少 8 学分,另 2 科 4 学分可选跨课群及辅助课群)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第五学年 备注科目名称(课程代码)学分时数选(必)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教练学 2 36 选运动营养学 2 36 选推拿与按摩 2 36 选体育裁判法 2 36 选球类欣赏 2 36 选客户关系维护与拓展 2 36 选运动处方 2 36 选运动俱乐部经营与管理
13、2 36 选商业礼仪 2 36 选体育赛事组织 2 36 选课群一:运动教练指导课群体育赛事编排 2 36 选6 66其他 2 36 选普通话水平测试 2 36 选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 36 选综合素质 2 36 选队列与体育游戏 2 36 选体育教材教法 2 36 选运动员科学选材 2 36 选课群二:体育教学课群其他 2 36 选运动场地设施与管理 2 36 选营养学(资格证书考试) 2 36 选体育保健 2 36 选休闲活动设计 2 36 选老人运动与健康照护 2 36 选幼儿体能活动 2 36 选体育产业创业 2 36 选理财规划 2 36 选体育经纪人 2 36 选运动包扎 2 3
14、6 选体育产业资讯 2 36 选课群三:创业及辅助课群其他 2 36 选注:本专业理论选修课根据当年度师资情况灵活设定,开班基础人数为 20 人及以上。5、术科选修课程:12 学分(参阅学院术科选修课程配置表)注:本专业术科选修课开班人数为 15 人及以上。6、实践学习及军训:36 学分科目名称 学分 时数必(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第五学年 备注7选)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专项技能实习实践 6 108 必 2 2 2综合实训 10 180 必 10顶岗实习 18 324 必 9 9军训 2 36 必 2实践项目合计 36 648 4 2 2 10 9 9课程配
15、置总表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合计课程必选修学分数学期别学分学时学分学时学分学时学分学时学分学时学分学时学分学时学分学时学分学时学分学时学分学时必修 16 288 16 288 16 288 16 288 111987.5 135 0.5 9 2 36 0 0 0 0 85 1530通识选修 0 0 0 0 0 0 0 0 0 0 4 72 4 72 0 0 0 0 0 0 8 144院共同必修 0 0 0 0 0 0 0 0 61084 72 0 0 0 0 0 0 0 0 10 180必修 0 0 0 0 0 0 0 0 0
16、0 2 36 5 90 4 72 0 0 0 0 11 198专业核心术必 10 180 10 180 10 180 10 180 61086 108 6 108 0 0 0 0 0 0 58 1044选修 0 0 0 0 0 0 0 0 0 0 0 6 108 6 108 0 0 12 216职业发展术选 0 0 0 0 0 0 0 0 4 72 4 72 4 72 0 0 0 0 0 0 12 216实践 必修0 0 0 0 0 0 0 0 5 90 3 54 2 36 10 180 9 162 9 162 38 684理论小计 16 288 16 288 16 288 16 288 17
17、30617.531515.5279 12 216 0 0 0 0 126 2268术科小计 10 180 10 180 10 180 10 180 1018010 180 10 180 0 0 0 0 0 0 70 1260合计 26 468 26 468 26 468 26 468 3257630.554927.5495 22 396 9 162 9 162 234 42123、毕业条件1、毕业总学分数(含通识课程)至少应修满 234 以上之学分,包括学院公共基础必修课程810 学分、通识多元课程 93 学分、专业核心课程 71 学分、专业主轴选修课程 12 学分、术科选修课程 12 学分、
18、实践学习及军训 36 学分。2、本专业五年制大专为五年一贯制修习,前两年修习结束后需进行中期学分检查,学生完成前两年所有应修学分后方能进入后三年的学习。3、学生的专业方向以报考本系时的运动技能专长为原则,如本专业开设的项目未包括个人运动技能专长时,必须任选一项本专业开设的专业发展方向。4、学生的专业方向原则上中途不得变更。如欲变更方向,请于第六学期期末(约每年 6 月底)前提出申请,每项专业发展方向需修满一学年始得转换。5、本专业课群选修说明:任选一课群为主修课群,至少 8 学分,另 2 科 4 学分可选跨课群及辅助课群。6、毕业需考取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至少 4 项,其中体育类职业资格证书至少
19、 1 项。7、校外志愿者服务需 5 次(含)以上,需持有相关证明,不足时数可用校内服务 2 倍的时数折抵。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一、生源特点与专业导航本专业生源主要是通过单独招生考试吸纳的各地市体校学生、专业运动队运动员及具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初高中毕业生。生源特点为具有一定运动技能和较好身体素质的运动员学生。本专业施行专业导航制度,即根据学生自身运动技能及特长、学生意愿进行专业导向,引导其根据自身特长进行最佳的运动训练、学习规划和职业发展。二、专业项目运营团队及教师队伍本专业目前设有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及网球四个专业方向及专业项目运营团队,现拥有专任教师 11 名,包括副教授 3 人,讲师
20、5 人,助教 3 人,外聘兼职教师近 10 人。专业项目团队教师分布情况为:乒乓球团队专任教师 1 名,外聘教师 3 名;羽毛球团队专任教师 1 名,外聘教师 4 名;网球团队专任教师 1 名,外聘兼职教师 2 名;篮球团队专任教师3 名,外聘教师 1 名;另设有辅助团队,专任教师 4 名,负责专业的理论课程的设计和授课任务。各项目团队负责学生专业技能课程的设计和教师授课任务,安排并指导学生完成实习实训任务,并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发展方向提供指导。专任教师中专业课教师具有和自己所授课程相关的中级专业技术职称、高级职业资格(技能)证书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双师”比例达到 100%。目前
21、本专业约有本部在校生 630 人(含五年专和三年专) ,生师比约为 57:1,专任教师力量略显单薄,需要进一步补充加强。本专业主要聘请拥有术科专场或生产(管理)一线的相关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应具有和自己所授课程相关的中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兼职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应保持在 1/2 以上,兼职教师比例为 50%,主要承担术科技能课程、实践环节课程及相关教学任务。9三、运动项目导师制本专业施行运动项目导师制。各运动项目教师平时与学生相处占大多数时间,对于学生身心教养、教学训练、实习实践、职业生涯管理来说,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故承担本项目学生导师职责。导师是学生在学校
22、内的第一线辅导人员,导师应当结合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在身心教养、教学训练、实习实践、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引导,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安排、指导和督促学生完成专项技能学习、日常实践、综合实训及毕业实习等学习任务,并给予学生成绩评价。导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道德、职业素养和服务精神养成,导师在教学和辅导中以自己的精湛技艺和良好品格影响学生。要安排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合适的场地、时间、队形、服装,要求学生基本规范(礼仪、出缺席等) ,将学生组织分工,分担团体服务事务,准备所需设备、器材,以供教学训练使用,并拟订教学目标及训练计划;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及起点行为、身体状况,不同程度组
23、员的分组,教材如何安排。在有限的练习时间里,做妥善的安排,以达最佳效果。导师必须对新进学生有一套新人训练的系统,对老生也要一套继续磨练、鞭策以及调整表现的方法,同时联系外在资源,如带领学生参加比赛、裁判、助教、观摩等以扩展视野,凝聚团体意识,给予期望、要求,增加其他相关的知识,如运动健康、急救、教学技巧等,鼓励学生不断自我突破并乐于教学。四、实训条件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是要围绕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建设。学院设有标准田径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网球场(馆) 、篮球馆、排球馆、沙滩排球场、体操馆、蹦床馆、击剑馆、武术馆等 14 个运动场馆,可满足实践教学、校内外实验、实训等的需要。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主要围绕学生未来就业领域的企业、单位等进行合作建设,满足专业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要求,满足学生有半年以上到行业、企事业单位定岗实习的实训条件。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有福建省体育馆、省游泳跳水馆、福州市各中小学、福建宜准智能穿戴设备有限公司、力德斯羽毛球俱乐部、福建心之奥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建立学院教学实践基地等近 50 家的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充分有效的满足本专业学生校外实训、实习,也为本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挂职实践及拓展校企合作,深化产学互动提供了切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