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星级酒店酒店机电方案设计报告.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655522 上传时间:2019-12-16 格式:PDF 页数:63 大小:64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星级酒店酒店机电方案设计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五星级酒店酒店机电方案设计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五星级酒店酒店机电方案设计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五星级酒店酒店机电方案设计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五星级酒店酒店机电方案设计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酒店机电方案设计报告发展商:机电顾问:报告提交日期:II目 录第一章 概述及市政用量. 71 概述71.1 项目概况.71.2 设计依据.72 市政用量及市政条件72.1 市政热力.72.2 供电系统.82.3 供水系统(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82.4 排水系统.82.5 天然气系统.83 待解决或需落实事宜83.1 市政条件.83.2 消防设施.9第二章 暖通空调系统与室内环境.101 设计范围及设计依据101.1 设计范围.101.2 设计要求、规范及标准 102 设计参数122.1 室外设计参数.122.2 室内空调设计参数 132.3 机械通风设计参数 143 外围护结构154 空调冷

2、热源164.1 空调负荷估算.164.2 冷热源方案.164.3 冷源.164.4 热源.17III5 空调水系统175.1 系统形式.175.2 水系统分区.185.3 水系统阀门.185.4 水处理.186 空调风系统与机械通风系统186.1 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原则 186.2 客房区.196.3 公共区域.196.4 商务区.196.5 餐饮区.206.6 SPA区206.7 办公、后勤、机房、通道区域 217 防排烟及防火217.1 自然通风防排烟 217.2 机械防烟系统.217.3 机械排烟与补风系统 218 自动控制与监测228.1 空调系统控制.228.2 机械防排烟控制 238

3、.3 其他.249 室内环境249.1 声环境.249.2 热环境.259.3 风环境.2610 管材及保温 2710.1 管道选材.2710.2 保温材料.2711 节能环保 28IV11.1 节能设计.2811.2 环保设计.28第三章 强电系统. 291 设计依据292 设计范围303 变配电系统313.1 10kV/0.4kV变配电系统.313.2 应急电源系统.343.3 低压配电系统.363.4 动力配电系统.373.5 电气照明.373.6 防雷系统.413.7 接地系统.413.8 节能与环保.42第四章 楼宇自控系统. 441 设计规范、标准和依据442 设计范围443 系统

4、功能444 各子系统控制内容454.1 冷源系统.454.2 热源系统.454.3 空调系统.454.4 新风系统.464.5 送排风系统.464.6 给排水系统.474.7 变配电系统.474.8 应急发电系统.474.9 室内外公共照明系统 47第五章 给排水系统. 48V1 设计依据482 设计范围483 市政水源接驳484 系统简介494.1 生活给水系统.494.2 水质处理.494.3 给水系统.504.4 生活热水系统.504.5 供热方式.514.6 泳池循环过滤系统 514.7 排水系统.524.8 燃气系统.53第六章 消防系统. 551 设计依据552 设计范围553 消

5、防系统水源及消防用水量564 系统简介564.1 室外消火栓系统 564.2 室内消火栓系统 564.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574.4 水喷雾灭火系统: 584.5 气体灭火系统: 584.6 建筑灭火器.594.7 厨房烟罩灭火系统 594.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594.9 紧急广播系统.60第七章 各专业系统图. 611 暖通空调专业图纸612 强电专业图纸61VI3 楼控专业图纸614 给排水及消防专业图纸61第八章 酒店主机房平面布置图.1第九章 机电系统相关专业计算书.27第一章 概述及市政用量1 概述1.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都江堰旅游风景区青城山下,总建筑面积约为19,000多平方

6、米,主要功能为酒店由酒店主楼、客房群、别墅、会所、SPA组成。其中酒店主楼包括中餐厅、西餐厅、酒廊、多功能会议厅、会议室、地下车库、机房及五星级酒店配套设施。1.2设计依据A. 相关会议纪要B. 2013年5月17日关于C. 2013年5月30日机电补充资料D. 2013年6月21日收到的业主确认版建筑图纸E. 国家相关规范及条例F. 我司同等过往项目经验2 市政用量及市政条件2.1市政热力A. 空调冷负荷: 1870kW;其中风冷热泵供冷1520kW,VRV供冷350kW.B. 采暖热负荷: 1260kW;其中风冷热泵供热985kW,锅炉供地板采暖275kW,VRV为辅助热源.C. 生活热水

7、负荷: 675kW;其中泳池耗热量175kW,其余为普通生活用水热负荷. 均由锅炉承担.D. 蒸汽用量: 无.82.2供电系统A. 预计最高用电负荷:1589kVA,B. 变压器装机容量: 2000kVA,C. 额定电压及频率: 10kV/0.4kV,50HzD. 供电要求:由市政引两路10kV高压供电2.3供水系统(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A. 每日生活用水量: 225.4立方米/日B. 消防用水储水量: 468立方米C. 市政供水资料:市政提供单路供水,进水管管径为DN150,水压于0.40-0.50Mpa。2.4排水系统A. 每日排水量: 202.9立方米/日B. 雨水高峰流量: 668.6

8、升/秒C. 市政要求:排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按项目地块建议分两路分别排至两侧市政道路。酒店主楼屋顶雨水及道路雨水收集后分两路排入市政雨水管网。2.5天然气系统A. 天然气总用量:餐饮低压用气量13.0立方米/小时;锅炉中压用气量134.4立方米/小时。B. 供气要求:市政提供中压天然气压力0.30MPa,中压燃气管道经调压后接入锅炉房,餐饮燃气经调压站调压后,经低压供气管网引至各用气点。3 待解决或需落实事宜3.1市政条件根据前期我司收到业主方提供的市政资料及相关往来邮件,经查阅,图纸资料均为本项目周边较大区域内配套管网设置,且内容不够详尽准确,对9于本项目邻近的市政道路,如2号

9、路及7号路等的市政管线资料不全,不能反映本项目周边市政情况,故无法准确进行相关市政接驳的方案设计,此部门内容建议业主进一步落实完善。最终市政准确资料、接驳位置等将根据落实的资料进一步复核及确定最终与大市政接口。3.2消防设施根据酒店管理公司及业主要求,屋面不考虑设置消防水箱,故目前机电方案参照其他区域做法将前期消防用水及加压设施设置地下消防泵房的做法,此做法需与当地消防主管部门协商及取得其认可。10第二章 暖通空调系统与室内环境1 设计范围及设计依据1.1设计范围本部分设计范围包括:A. 外围护结构节能设计B. 空调与采暖系统C. 机械通风系统D. 防排烟系统E. 室内环境1.2设计要求、规范

10、及标准(1)甲方与酒店管理公司的要求、建筑专业提供的图纸(2)国家及当地的规范、法律及法规、标准等(3)本工程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但不限于):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2-90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城市区域噪声标准(GB3096-9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饮食建筑设

11、计规范JGJ64-891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2004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四川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122 设计参数2.1室外设计参数设计用室外气象参数 单位 数值地理北纬 度 30.67地理东经 度 104.02拔海高度 m 506.1常年大气压力 Pa 95669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2.8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3.0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28.6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70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 1.2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84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12、31.9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6.4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27.9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m/s 1.0冬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 m/s 1.9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m/s 1.4冬季最多风向 NNE冬季最多风向的频率 19夏季最多风向 NNW夏季最多风向的频率 10年最多风向 NNE年最多风向的频率 10冬季室外大气压力 Pa 96513夏季室外大气压力 Pa 94770冬季日照百分率 14极端最低温度 -5.9极端最高温度 37.3132.2室内空调设计参数区域 温度/相对湿度(/%) 人员密度(m2/人) 新风量(m3/h/p) 噪声(dB)夏季 冬季客房区客房 22/50

13、21/40 按床位计 50 30走廊和电梯厅 22/50 21/40 - 2ACH 35客房区后勤 26/60 18/30 - 排风2ACH 40公共区域门厅、大堂接待、休息区 22/60 21/35 8 20 35图书馆 22/50 21/40 6 30 35雪茄吧 22/50 21/40 10 80 35公区走廊 22/50 21/40 - 2ACH 35公共卫生间 22/50 21/40 - 排风15ACH 40董事会议厅 22/50 21/40 2 50 35餐饮区全日餐厅、小吃吧 22/55 21/40 3 30 35包房 22/55 21/40 4 30 35麻将室 22/60 2

14、1/35 8 30 35员工餐厅 25/60 18/30 2.5 25 40厨房 27/- 18/- - 见“2.3” -冷荤间、糕点间、酒柜区、库房等 由厨房顾问提供SPA区水疗、按摩房 22/50 21/40 5 50 35更衣和梳洗 22/50 21/40 1.5 6ACH 35太极馆 22/50 21/40 10 50 35室内游泳池 29/65 28/65 6 50 40办公、后勤、机房区办公室 26/60 21/30 8 30 35后勤 26/60 18/30 8 30 40消防安防控制室 26/60 18/30 8 30 40IT/电话机房 21/60 18/30 4 40 40

15、其他机房 10/- - 见“2.3” -142.3机械通风设计参数需设置机械通风的区域设计参数如下:区域 机械送排风换气次数厨房 全面排风(兼事故排风):不工作时3次/h,工作时6次/h;事故排风12次/h;排油烟罩局部排风:由厨房顾问提供。在尚无厨房顾问建议时,可先按中餐厨房50次/h、西餐厨房35次/h、职工餐厅厨房30次/h估算总排风量和局部排风量,补风量为排风量的80%。冷荤间、糕点间、酒柜区、库房等 由厨房顾问提供柴发机房 工作时按发电机耗氧量及散热量设置补排风系统,停机时3次/h锅炉房 平时通风612次/h(并满足锅炉燃烧耗气量要求),停机时3次/h;日用油箱间和燃气表间3次/h。

16、事故排风12次/h换热机房 8次/h生活水箱及生活水泵房 6次/h消防水池及消防水泵房 6次/h变配电室 按散热量计算机械排风量;资料不全时,先按10次/h估算。事故排风12次/h电信进线间、卫星机房 6次/h车库 6次/h公共卫生间 15次/h153 外围护结构外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参数如下表:外围护结构 传热系数(W/m2K)屋面 0.6外墙 0.8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和外挑楼板 1.0外窗 传热系数(W/m2K) 遮阳系数SC单一朝向外窗 窗墙比0.2 4.7 -0.2窗墙比0.3 3.5 0.550.3窗墙比0.4 3.0 0.500.4窗墙比0.5 2.8 0.450.5窗墙比0.7

17、 2.5 0.40屋顶透明部分 3.0 0.40注:(1)由于目前的建筑方案尚未提供各建筑、各朝向的窗墙比等参数,因此传热系数、遮阳系数等参数暂按上表提供。初设与施工图阶段需根据最终建筑方案,确定以上参数。(2)从目前建筑方案来看,主楼客房南向窗墙比远高于其他区域,客房南向外窗需注意选用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较低的材料。164 空调冷热源4.1空调负荷估算酒店空调冷负荷估算为1870kW,采暖热负荷估算为1260kW。各区域详细计算见“附件一”。注:(1)由于厨房等区域的方案尚待厨房顾问提出和落实,建筑面积还可能调整,室内照明顾问尚未确定,因此上述负荷的估算结果仅作本机电方案的系统方案分析用,不可

18、作为设备选型依据。(2)下一阶段中,设计方需根据最终的建筑方案和厨房等区域方案,进行详细的负荷模拟计算分析,并需特别注意客房大面积幕墙。4.2冷热源方案主要冷热源 承担负荷 供冷(热)量 供回水温度 备注风冷热泵供冷 主楼区、水疗SPA区的中央空调供冷 1520kW 7/12 为节省机房面积,采用该方案风冷热泵采暖 主楼区、水疗SPA区的空调采暖 985kW 50/45 为保证风冷热泵冬季供暖的效率,其出水温度不宜高于50VRV供冷 套房别墅区客房的空调供冷 95W/m2 无水系统 每套别墅设单独的VRV系统,以便于分栋运行管理VRV采暖 套房别墅区客房的补充采暖 - 无水系统 作为地板采暖的

19、补充锅炉采暖 套房别墅区客房和室内泳池的地板采暖 275kW 一次侧95/70 二次侧供水温度建议不高于40,供回水温差10注:(1)消防安防控制室、设备值班机房采用分体空调作为冷热源。(2)厨房冷库、酒窖的冰柜采用风冷方式,由厨房顾问确定方案。(3)加湿方式为蒸汽加湿。(4)以上供冷(热)量仅作本机电方案的系统分析用,不可作为设备选型依据,理由同“空调负荷估算”章节的备注说明。4.3冷源(1) 风冷热泵机组夏季供冷量1520kW,冬季供热量985kW;建议配置3台,要求一台机组故障后,剩余机组能满足系统不低于75%的冷热负荷需17求。1台热泵为全热回收型,用于预热生活热水。热泵应采用环保冷媒

20、R134a。(2) 风冷热泵机组建议放置在地块东北角,并作景观遮挡。具体位置需酒店管理公司及甲方最终确定。(3) 套房别墅区的VRV室外机放在室外远离卧室的位置并作景观遮挡。具体位置需由酒店管理公司及甲方最终确定。(4) 风冷热泵机组的空调水循环泵与定压补水设备均设于酒店主楼B1层换热机房。空调水循环泵台数为满负荷时运行的热泵台数+1台(备用泵),依最终热泵选型方案而定;各泵并联运行。热回收循环泵2台(一用一备)。(5) 由于风冷热泵供热工况下供回水温度50/45,所以设备选型时应校核风机盘管、新风机组、空调箱等设备在该供回水温度下的供热量,保证满足供热需求。4.4热源(1) 锅炉油气两用,采

21、用常压热水锅炉。锅炉热量需求包括生活热水负荷和冬季地板采暖的负荷,总供热量按1000kW设计;建议配置3台,要求一台机组故障后,剩余机组应能满足系统不低于75%的热需求。(2) 锅炉及其附属设备放置在主楼B1层锅炉房内。锅炉房应附设泄爆措施,满足规范要求。锅炉房与柴油发电机组合用室外储油罐,油罐容量暂定15立方米。锅炉房内设日用油箱间,日用油箱容量暂定1立方米。(3) 锅炉一次热水的一路送至主楼B1换热机房并加热主楼区的生活热水,另一路送至水疗SPA区的B1换热机房并加热套房别墅区的生活热水、室内泳池循环水、地板采暖循环水。(4)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换热设备、循环水泵与定压补水设备均设于SPA

22、区的B1层换热机房。5 空调水系统5.1系统形式(1) 空调水系统为两管制,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冷冻水泵兼作冬季热泵供暖的热水泵。(2) 各支路和末端水系统采用异程式。为保证各热泵水量均匀,热泵机组的连接采用同程式。185.2水系统分区(1) 为便于分区运营管理,主楼客房、主楼后勤与公共区域、SPA区域应设为独立环路;考虑到末端阻力的差异和水力平衡需求,风机盘管、空调箱/新风机组应设为独立环路。(2) 分集水器按上述两条原则配管。5.3水系统阀门(1) 空调水系统的水力平衡应以水力计算结果为依据,首先在合理范围内调节管径以满足水力平衡的要求。管径调整无法满足水力平衡要求时再合理设置平衡阀,尽

23、量节省阀门设置数量,避免阀门多级串联,以节省系统造价和降低系统阻力。(2) 空调水系统各支管(包括客房立管上分出的水平支管)设静态平衡阀,进行水力平衡初调节。(3) AHU与PAU的回水管上设比例积分电动二通调节阀。(4) 客房风机盘管的回水管上设电磁阀,并安装于客房外,避免对客房噪声控制造成不利影响。5.4水处理(1) 空调和锅炉水系统均采用闭式定压罐定压进行自动定压补水。(2) 补水需采用软化水,通过中央软化水器进行水处理并供应软化水至软化水箱。6 空调风系统与机械通风系统6.1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原则空调通风系统设计原则如下:A. 对于房间面积与新风量需求不大、各房间需独立控制的区域,均采用

24、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以节省输配能耗、实现灵活调节。B. 对于高大空间和新风需求量大的区域,采用全空气系统,且过渡季要求均可实现全新风运行,以节省空调冷热源能耗。196.2客房区区域 空调风系统与机械通风系统 备注套房、别墅区客房 VRV+地板采暖+新排风全热交换+卫生间部分排风 每栋套房或别墅设一台新排风全热交换器,通过排风热回收对新风进行预冷或预热;卫生间负担部分排风主楼客房 风机盘管+新风+卫生间排风 PAU与排风机设于3层或4层机房,新/排风口景观美化处理;新/排风管从机房走立管至各楼层,再水平布管至各客房主楼客房区走廊、电梯厅 风机盘管+新风+排风 客房区走廊有外窗,因此须设风机盘管;

25、与主楼客房共用3/4层PAU和排风机主楼客房区后勤 风机盘管+排风 后勤区服务间和布草间维持负压补充新风即可;与主楼客房共用排风机组6.3公共区域区域 空调风系统与机械通风系统 备注主楼门厅、大堂接待、大堂咨询与休息区 一次回风定风量系统+排风 这些区域共用1台AHU和排风机,设于门厅储藏室或其他合适的预留机房图书馆 一次回风定风量系统+排风 AHU与排风机设于L3雪茄吧旁的储藏室或其他合适的预留机房雪茄吧 风机盘管+新风+排风 负压公区走廊 风机盘管+新风+排风 -公区卫生间 风机盘管+排风 负压6.4商务区区域 空调风系统与机械通风系统 备注商务中心 风机盘管+新风+排风 -3个董事会会议

26、室 一次回风定风量系统+排风 3个会议室合用1台AHU和排风机,建议设于会议室旁的储藏室206.5餐饮区区域 空调风系统与机械通风系统 备注员工餐厅 一次回风定风量系统+排风 微负压12人包房 风机盘管+新风+卫生间与备餐间排风 就餐区微负压,卫生间与备餐间负压30人包房 一次回风定风量系统+排风+卫生间部分排风 就餐区微负压,卫生间负压;卫生间排风与就餐区回排风管道独立;AHU与排风机设于包房储藏室或其他合适的预留机房亚洲式全日餐厅、中国式小吃吧 一次回风定风量系统+排风 微负压;AHU与排风机需预留机房厨房 全面排风+全面补风+排油烟罩排风+排油烟罩补风+事故排风 负压;全面排风和全面补风

27、均采用变频风机;全面排风机兼作事故排风机,应选用防爆型风机;排油烟罩的排风与补风需连锁、就地控制;排油烟罩的新风补风经初效过滤后夏季预冷至28、冬季预热至12再补入,排风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排放,需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的要求6.6SPA区区域 空调风系统与机械通风系统 备注室内泳池 一次回风定风量系统(带除湿热泵)+排风+临时机械送排风+地板采暖 负压;泳池在空调与热泵除湿系统外,还需设临时机械送排风系统,在湿度过高时自动(兼具手动模式)启动以避免结露卫生间 风机盘管+排风 负压淋浴间 排风 负压SPA区其他区域 风机盘管+新风+排风 SPA区接待大厅、休息大厅由于层高

28、、面积较小,采用风机盘管系统即可注:室内泳池建议采用热泵型除湿与全热回收系统,热泵机组的蒸发器对回排风进行全热回收,回收热量用于送风再热,多余部分用于泳池水加热。216.7办公、后勤、机房、通道区域区域 空调风系统与机械通风系统 备注办公室、后勤 风机盘管+新风+排风 -楼梯 机械加压送风或自然通风防烟 无自然通风防烟条件的楼梯间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详见“防排烟及防火”章节说明IT/电话机房、卫星机房、电梯机房(若有) 机械送风+排风 若机械送排风系统不能满足机房温湿度要求,需增设分体空调作为冷热源变配电室 机械送风+排风+PAU(备用)+事故排风 需预留PAU空调机房作为备用冷源,当机械送排

29、风模式不能满足温湿度要求时,采用PAU+机械排风的运行模式锅炉房 机械送风+排风+事故排风 锅炉房排风系统兼作事故排风,选用防爆风机换热机房、水泵房等其余机房 机械送风+排风 -车库 机械送风+排风 通过CO与NO2浓度控制机械送排风机7 防排烟及防火7.1自然通风防排烟(1) 酒店主楼客房区的楼梯间,按自然通风防烟和排烟考虑。(2) 每个楼梯间各层可开启外窗的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m2,且顶层可开启面积不小于0.8m2。7.2机械防烟系统(1) 不满足自然通风防排烟要求的楼梯间,设正压送风的机械防烟系统,且地上、地下楼梯间的正压送风系统需分开设置。(2) 当火灾发生时,向上述楼梯间加压送风

30、,使其处于4050Pa的正压状态。7.3机械排烟与补风系统22(1)酒店主楼客房所有区域和主楼公区2层以上区域,面积均不大于300m2且为地上房间,均不需设机械排烟与补风系统。(2)酒店需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区域包括:A. 各层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B. SPA区室内泳池;C. 主楼1层除12人包房外的所有面积超过50m2的房间;D. 主楼1层车库;E. 地下1层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例如带值班室的锅炉房、SPA区地下1层的后勤;F. 主楼门厅(若门厅中庭高度12m)。(3)排烟口按防烟分区设置,且排烟口距防烟分区内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超过30m。(4)上述区域中,地

31、下建筑和地上封闭区域还需设置机械补风系统;机械补风与机械排烟联动启停,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补风口与排烟口水平距离不小于5m。(5)以下区域中,机械排烟与补风系统可与机械送排风系统合用,不需单独设置:A. SPA区室内泳池的临时机械送排风系统、地下1层机房的机械送排风系统可兼作机械排烟系统。B. 车库机械送排风系统兼作机械排烟和补风,按防烟分区分别设置。C. 若机械排风与机械排烟的风量不匹配,可采用共用风道、风机并联的方式,或采用双速风机。8 自动控制与监测各自控系统采用直接数字控制(DDC)系统进行自控,可在控制中心显示并自动记录、打印出各系统的运行状态及主要参数,并进行集中控制。8.

32、1空调系统控制热泵、锅炉房、换热机房设置群控系统,可以实现上述设备始终以最佳工况节能运行。该群控系统需提供通信接口给楼控。238.1.1 参数监测(1) 热泵机组、VRV机组、冷冻水泵、补水泵、新风机组、空调箱、送/排/补风机的运行状况均应进入控制中心监测系统,设停开显示和故障显示;新风机组和空调箱还应设防冻报警显示。(2) 热泵机组的运行电流百分比、排气温度、蒸发/冷凝温度和供回水温度应进入楼控监测系统;冷冻泵(兼做采暖热水泵)的运行功率、流量和压差应进入控制中心监测系统。8.1.2 水泵控制(1) 空调水系统为一次泵变流量系统,通过末端多点压差控制,调整水泵转速和运行台数,降低水泵能耗。并

33、且,水泵变频应考虑单台热泵的水量限值,应保证每台热泵机组冷冻水量不低于其额定水量的50%,不高于其额定水量的130%。(2) 采暖工况,由于水流量较小,应相应调整压差设定值。8.1.3 风冷热泵控制(1) 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中,冷热源(风冷热泵)根据电流百分比%FLA进行加减机控制。当运行热泵的%FLA高于设定值(例如100%)一段时间,则增开一台热泵;运行热泵的%FLA之和除以运行台数减1的商小于设定值(例如90%)一段时间,且此时冷机台数大于1,则减开一台冷机。(2) 除上述加减机控制策略外,热泵机组本身应配备智能节能控制及保护控制功能,包括部分负荷下的运行控制、冬季除霜控制等。8.1.4

34、 末端设备控制空调系统与室内环境调节直接相关的末端设备控制方案,见“室内环境”的“热环境”章节。8.2机械防排烟控制(1) 消防用的防排烟机和加压风机,除了就地控制开停外,均受消防中心控制。消防中心联运控制盘的远程手动按钮可直接启停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和补风机,并接收其反馈信号,监视其工作、故障状态,电源供应情况。(2) 接到火灾报警信号后,打开有关部位的电动正压送风口、排烟口,启动有关部位的排烟风机和正压送风机;停止相关范围的其它送、排风机、空调设备。24(3)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同一排烟区的多个排烟阀或电动防火阀,需要同时动作时,仍采用独立的控制和反馈信号;此时楼宇自控系统将暂时不允许

35、对有关风机进行监控,直到火情结束,恢复到正常状态。8.3其他(1) 车库机械通风系统通过CO与NO2浓度控制机械送排风机运行。(2) 事故通风机与可燃气体等事故探测器连锁启闭。9 室内环境9.1声环境酒店各区域的室内噪声应满足“室内空调设计参数”章节的要求。为满足该部分所提的噪声设计要求,需按下述内容进行声环境优化设计:9.1.1 风管与风速设计要求(1)空调通风管道设计应使得空气流速低于下表限定值:位置 风速(m/s)风机出口 10机房主风管 6酒店主水平管道及立管 56客房立管 45客房水平支管 23客房风机盘管的风管 23客房风机盘管过滤器 1厨房全面送排风管 68厨房排油烟罩风管 81

36、0(2)上表未提及的区域,根据该区域室内允许的噪声级要求来确定风管尺寸和送、回风口流速。9.1.2 水管与流速设计要求空调水管设计应使得管内水流速低于下表限定值:空调水管公称直径(mm) 15 20 25 32 40 50 50机房、后勤区水管水流速(m/s) 0.8 1.0 1.2 1.4 1.7 2.0 3.0客房、公区水管水流速(m/s) 0.5 0.65 0.8 1.0 1.2 1.3 1.5259.1.3 消声与隔振措施9.1.3.1 设备选型(1) 酒店所有客房的风机盘管均需采用直流无刷电机和低静压型风机盘管,且中档风速下噪音不高于NC30。(2) 水泵、风机选用低转速设备,以降低

37、噪声和振动;选型时需做准确计算,使之工作在最佳工况点附近。(3) 所有在运行中产生振动的大型机电设备(如制冷机组、风机、水泵等)需提供详细的噪音计算书及减振方案,以供声学顾问审核。9.1.3.2 设备连接(1) AHU、PAU、各送排风机的进出口采用不燃软管连接,消防风机不燃软接还应满足规范规定的280高温下可坚持30分钟的要求。(2) 水泵进出水管上采用可曲挠接头(避振喉),使设备振动与管道隔离。(3) 设备进出口风管采用消声器或消声静压箱。(4) 所有设备机房的消声处理方案需得到声学顾问的认可;所有设备及管道的减振措施需得到声学顾问的认可。9.1.3.3 设备安装(1) 所有在运行中产生振

38、动的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时均应考虑隔振措施。排烟风机采用弹簧减振器减振,其它吊装设备采用橡胶减振器减振。离心或轴流风机、水泵、制冷机、冷却塔等设备均采用减振台座,通过弹簧减振器或橡胶减振垫减振和降低噪音。(2) 所有的AHU、PAU、机械送排风机均建议安装在机房内。9.2热环境酒店各区域的室内温湿度应满足“室内空调设计参数”章节的要求。为满足该部分所提的设计要求,室内热环境控制方案如下:9.2.1 风机盘管系统区域(1) 客房、办公室等设置风机盘管末端的区域,室内热环境通过风量、水量同时调节。风量调节为面板手动调节,分至少3档;水量调节为自动调节,电磁阀通断控制。26(2) 为维持室内空气品质,

39、无人入住的客房在关闭风机盘管时,不可停止新风供应。客人checkin时应提前开启风机盘管,以保证客人到达客房时室内温湿度适宜。(3) 风机盘管系统的PAU通过水阀开度调节控制送风参数达到设定值。(4) 风机盘管系统冬季运行时,PAU机组应具备防冻控制模式。当热水盘管出口水温低于5或送风温度低于7时,风机应停止运行,新风阀和加湿器关闭,水路调节阀全开;直至热水盘管出口水温且送风温度回升,机组恢复正常工作。9.2.2 全空气系统区域(1) 餐厅、大堂等设置全空气系统的区域,AHU采用串级控制,即根据回风温度、通过PID算法确定送风温度设定值,再通过水阀开度调节控制送风参数达到设定值。(2) AHU

40、在过渡季全新风运行,在空调与采暖季以一次回风定风量方式运行。(3) AHU冬季运行时,应设计防冻控制模式;同风机盘管系统的PAU防冻控制。9.2.3 地板采暖系统区域(1) 套房别墅区客房在夏季供冷时,控制方式与主楼客房类似;冬季地板采暖时,需控制表面设计温度2426(不可超过28)。(2) 地板采暖系统采用水阀通断控制,当地表面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上限一段时间,则关断该末端环路的水阀;达到设定温度下限一段时间,则打开该环路水阀。(3) 室内泳池地板采暖的表面设计温度不超过28。9.3风环境9.3.1 送回风设计(1) 客房采用卧式暗装风机盘管上送、吊顶回风的形式。送风口采用双层百叶风口,供冷与采

41、暖时需调整横向叶片角度,确保供冷时不造成冷风下坠的冷感,采暖时热风可送达工作区高度。(2) 图书馆优先考虑从四周墙壁的中部横向送风,以实现温度分层的节能送风方式;若因内装要求无法实现,则采用旋流风口垂直上送。回风口设于中下部,以保证冬季采暖时热风可抵达人员工作区。27(3) 门厅采用从四周墙壁中部横向送风的方式,以实现温度分层的节能送风方式。(4) 董事会议室建议采用旋流风口上送、侧下回风的形式,保证室内空气参数均匀。(5) 室内泳池采用喷口侧送、侧下回的方式,喷口布置于与更衣室、淋浴相邻的长边墙壁上,以保证泳池周边休息区处于送风回流区。喷口在冬季采暖时需调整送风角度。(6) 其余未提及的区域

42、按需设计送回风形式和选择风口类型,以上送风为主。9.3.2 各区域压力为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避免令人不悦的气味外串,需通过控制一些区域处于负压,来维持良好的风环境和气流组织。酒店主要有以下负压区域:A. 雪茄吧维持负压;B. 客房卫生间、客房区后勤、公区卫生间、SPA区淋浴维持负压;C. 所有厨房维持负压,与厨房相邻的餐厅维持微负压;D. 包房的卫生间与备餐间维持负压,包房的就餐区维持微负压;E. 其他有必要维持负压的区域。10管材及保温10.1管道选材(1) 冷冻水管DN40采用镀锌钢管,DN40采用无缝钢管。采暖供回水干管采用镀锌钢管,地盘管采用PPR或PEX管。锅炉与换热器之间的一次

43、热源供回水管采用无缝钢管。冷凝水管采用镀锌钢管。(2) 普通空调通风系统风管采用镀锌钢板,酒店厨房排风管采用不锈钢板。(3) 锅炉烟囱管须由不小于6mm的不锈钢板焊接。10.2保温材料(1) 风管保温采用难燃B1级橡塑或玻璃纤维保温板,外表面附原厂装贴的铝质防潮层。空调冷热水管及冷凝水管保温采用难燃B1级橡塑材料。28(2) 烟囱管保温须采用玻璃纤维棉或岩棉,外加金属网和铝带固定,然后再以铝片做外壳保护。(3) 详细厚度详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工业设备及管道工程设计。11节能环保11.1节能设计A. 风冷热泵夏季进行全热回收,预热生活热水,节省生活热水加热能耗。B. 别墅套房区采用新排风全热

44、交换器,节省新风预冷和预热的能耗。C. 空调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按需供水,节省部分负荷时的输配能耗。D. 全空气系统AHU过渡季均可实现全新风运行,节省冷源能耗。E. 泳池采用除湿热泵与热回收系统,减少新风再热与泳池水加热的能耗。F. 客房FCU采用直流无刷电机,低噪节能。G. 车库送排风机根据CO与N02浓度进行控制,节省风机能耗。H. 优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与外窗遮阳系数,降低建筑空调采暖负荷。11.2环保设计A. 热泵机组采用环保冷媒R134a。B. 厨房油烟系统均排至屋顶,排油烟系统中设置两级净化,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C. 锅炉、柴发所产生的废气需经初步处理,处理后的烟气需满足当地

45、的排放标准,最终达标后的烟气由烟囱直引上屋顶排放;设备厂家需提供废气处理方案供设计单位及环评顾问审核。D. 地下机房的机械通风均需引致屋顶排放。E. 卫生间、垃圾房(如有)、隔油池间及污水泵房所排出之废气,将先经过活性炭空气过滤装置以吸取废气中的臭味,减低对室外环境的影响,然后依环评报告确定的位置排放。F. 所有的废气排放措施都需得到环评顾问的认可。29第三章 强电系统1 设计依据(1)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2)建设方设计要求。(3)本工程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

46、范(GB50053-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311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DGJ08-93-200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其它适用于本合约

47、的有关国家及地方规范和标准酒店管理公司主要机电设施要求(4)本工程采用的主要用电指标:区域 负荷密度 单位大堂 100 W/30区域 负荷密度 单位4房别墅 100 W/套房 70 W/联排别墅 65 W/客房 65 W/SPA 200 W/泳池 100 W/全日餐厅 50 W/厨房 1000 W/洗衣房 100 kW车库 15 W/m2注:1. 上述用电指标不包含中央空调系统用电,仅包含照明、插座、风机盘管等末端设备用电。2. 厨房、洗衣房用电指标仅供参考,具体用电以厨房、洗衣房顾问要求为准。2 设计范围(1)电气系统之强电部分,包括以下系统:A. 10kV/0.4kV变配电系统B. 应急电源系统C. 低压配电系统D. 动力配电系统E. 电气照明系统F. 防雷系统G. 接地系统H. 节能与环保(2)设计分工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