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三年级集体备课记录表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备课组长陈海带 记录、材料整理内容黄全军;备课内容: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时间 2017 年 10 月 11 日参与人数 邓耀华、黄全军、陈海带、黄碧强2备课中心问题讲课时关键引导学生通过对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为目的。备课内容: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说清楚目标):1使学生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同时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通过对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重难点、关键(说清楚重难点):1、长方
2、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长方形图形3过程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初案)主备:陈海带三年级(6)班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班级要开班会,让我们来一起布置班级吧!现在我们先来布置黑板,装上漂亮的花边。但是我遇到困难了,你们能帮我解决这个难题吗?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目标: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课件出示)(二)自学指导:自学课本第 48 页插图内容,解决以下问题: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说说长方形的周长;2、汇报各自
3、的算法:方法一: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5+ 3 + 5 +3 = 16(厘米)方法二:我把 2 个长和 2 个宽加起来。5 2 + 3 2 =16(厘米)方法三: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加起来,再乘 2。(5 + 3) 2 = 16(厘米)4描述发言记录三、反馈交流同学们总结出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1、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2、优化算法,总结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精讲。五、当堂训练求下面长方形的周长。27cm 44cm 15cm 22cm 六、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七、布置作业:同学们给黑板绕花边,黑板的长是 36 分米,宽是
4、 15 分米,花边至少要多长?板书设计: 长方形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5 + 3) 2 = 8 2= 16(厘米)集体备课发言记录:5陈海带: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比较积极,但是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当然学生课前进行有效地预习很关键,有效地预习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也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良好的主导作用的关键是创设有效地活动体验,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有效地利用,内化为学生的数学素养,这样就会极大的提
5、升学生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自信心及好奇心。 黄全军:陈老师在提重点问题时,应多找几个孩子说说,在解决长方形周长时,要注意推理,提问题时要问清楚,老师说的有些多,评价性语言有些少。 邓鑫华:陈老师的教学任务完成了,但是难点不够突出,提的问题有些笼统,练习没有层次,建议练习的题型应多些。陈老师的导课过长,对于学生说到跟本课无关的知识时,应及时的给予纠正。黄碧强:陈老师要注意引导孩子多思考,找孩子板演时,要先让该生说思路,然后再找其他人说一说,练习时要注意格式,注意细节。能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6讨论结果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定案)主备:陈海带三年级(6)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
6、入1.出示图片,请学生指出每个图形的周长。2.说说长方形的特点。二、探究新知1.情景引入新课,老爷爷在一块长方形的菜地上种了许多白菜,被鸡、鸭、羊吃了,请同学们帮想想办法? 2.同学们想的办法真好!可是要买多少米栏杆才刚好围上呢?(激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板书: 535316(米)长 宽 长 宽 长方形的周长3.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围一周的栏杆的长度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四条边的总和。4.教师板书:长方形四边长度的和叫做长方形的周长。5.让学生比划周围一些长方形的周长。例如:黑板、桌面、课本等。6.指出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教师:“根据长方形的特征,我们能不能找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其他方法。 ”7.小组
7、讨论,并说清楚这样计算的原因。学生推导出下面的计算方法(利用对边相等) 。板书: 523216(米)长方形的周长 长 宽 (53)16(厘米)7长方形的周长( 长 宽 )8.配合学生说算理,课件展示:栏杆先围一个长,再围一个宽。提问:“这时围了多少米?是长方形的周长的多少?”接着展示:用栏杆围剩下的一半。教师提问:“长加宽得到的是长方形的周长的多少?长方形的周长是由几个长加宽组成的?”所以长方形的周长( 长 宽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板书几种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让学生观察以上几种计算方法,比一比发现第三种方法最简便。三、自主比较,优化策略,巩固知识。(一)自主选择,完成练习1.师:同学们学习了三
8、种方法解决长方形周长的方法,现在从这三种方法中,任选一种你最喜欢的完成第一关练习题,比一比谁最快,完成后举手示意。师:请几个最快的同学来说说,你采用的方法以及计算结果。2.师:和大家分享一下你选择第三种方法的理由。3师:没做完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二)再次运用,强化优化结果。师:通过刚才的比较,请你再次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进入第二关,比比谁第一。(三)第三关一面靠墙时,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比比谁最聪明。四、当堂训练求下面长方形的周长。27cm 44cm 15cm 22cm 五、课堂小结:81、 让学生议一议: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哪几个条件?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长 方 形 周
9、 长(1)5 + 3 + 5 + 3 = 16(厘米)(3)5 2 + 3 2 = 16(厘米) (4) ( 5 + 3 ) 2 = 16(厘米)(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9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通过这次集体备课活动,我收获很大,学会了在教案设计之前,一定要反复的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细节,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给予肯定,要学会用丰富的评价性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会了在教授新课的过程中,可以适时的加入一些小练习,这样可以及时对新知进行巩固。虽然课上小组合作探究时,重点强调了通过对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学生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是今后重点探讨的问题。审核本节集体备课经过经过教师们的精心设计,通过对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行交流。很完美。2017 年 10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