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年级历史复习方法研究学生调查问卷 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1你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A比较好 B一般 C许多知识记不住,经常混淆2你对知识线索的掌握( ) A比较清晰 B一般 C线索模糊3你目前历史复习的困境是什么?( )A不能准确记忆 B没有解题思路 C缺乏答题技巧4在以后的考前历史复习中,你认为自己的重点在于( )A基础知识的巩固 B综合能力的培养 C答题技巧的训练5您平常如何完成历史练习题?( )A闭卷完成 B有时翻书或资料 C经常翻书或资料 D其他6“一轮复习”过程中,您是否进行历史复习( )A经常复习 B有课时复习 C偶尔复习 D不复习7“考点”复习,是中考复习的一个重
2、要环节。您在复习前对所学过“考点”的掌握情况( )A完全掌握 B基本掌握 C. 只掌握了一部分 D完全没有掌握8 “考点”复习时,老师在引导学生弄清“考点”内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课后重新整理(写在“考点”本上)和复习考点,并要求家长督促落实,您的看法是( )A很有必要 B有必要 C有必要,但难以落实 D没必要 9假如在“考点”复习时,老师将考点复习提纲发给你,你会针对老师每节课所讲的“考点”,认真复习、识记,并落实家长提问吗?( ) A会认真看书并按资料复习、识记、落实 B不再看书,只看复习资料,但能识记落实 C只看复习资料,但不能保证家长提问、落实D基本不能落实10在以往的测试中,您在“考
3、点”基础知识、“专题”知识上所造成的失分情况是( )A基本不失分 B失分较少 C失分较严重二、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掌握情况。1一本书学完后,老师会对全书重难点、单元知识结构、知识体系进行概括和梳理,你的看法( ) A很有必要 B有必要 C无所谓 D不必要2对于全书知识体系的复习,您认为哪种方法最有效( )A老师讲授 B师生互动 C学生自行整合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D小组讨论形成全书知识体系3目录是了解一本书知识体系和线索的最好途径。你认为是否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课本目录复习( )A很有必要 B有必要 C无所谓 D不必要4要对全书目录进行复习,您认为以下哪种方法最有效( )A以教师为主,复习全书的主线、单
4、元主题、每课的核心内容,补充与注解目录,以便形成全书框架 。 B师生互动,完成上述要求 C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参考笔记、单元结构,对目录进行复习与再认识 D小组交流,完成目录复习5一本书学完后,您对复习课后的“大事年表”的看法是( )A很有必要 B有必要 C无所谓 D不必要6老师在进行“大事年表”复习时,您认为哪种方法最有效( )A老师讲授 B师生互动 C学生自己复习 D小组讨论复习7现行初中历史教科书分六大学习板块,分别概述了六本书的概况,您对这六大学习板块概况的掌握情况是( )A完全了解 B基本了解 C了解一些 D不了解分析数据三、学生对导言课和单元复习的态度。1在复习过程中,您是否关注到每
5、课导言的复习( )A经常关注 B有时关注 C不关注2在单元重难点及知识体系复习和梳理时,你认为以下哪种方法最有效( )A老师讲授 B师生互动 C自己总结 D小组讨论3一个单元学完后,老师会用一节课左右的时间对本单元的重难点及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复习,你的看法是( )A很有必要 B有必要 C无所谓 D不必要 4一个单元学完后,你是如何构建自己的单元知识体系的( )A教师指导下构建 B自己复习构建 C小组讨论构建 D无法构建四、学生对历史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1你认为自己的材料阅读能力( )A比较高 B一般 C较差2你认为对历史时代特征的把握能力,时序、中外历史的结合融会贯通能力( )A比较高 B一般
6、 C较差3你认为自己的归纳、概括、比较能力( )A比较高 B一般 C较差4你目前历史复习的困境是什么?( )A不能准确记忆 B没有解题思路 C缺乏答题技巧5在以后的考前历史复习中,你认为自己的重点在于( )A基础知识的巩固 B综合能力的培养 C答题技巧的训练6你平时注意答题的规范化训练吗?( )A非常注意 B有时注意,有时不注意 C从来没有7. 平时练习是否注重解题方法的掌握和巩固( )A. 非常重视 B. 赶紧完成作业,不重视 C. 完全没想过8. 面对材料性试题,你是否掌握其解题方法和思路( )A. 完全掌握 B. 基本掌握 C. 说不清楚 D. 没掌握9您在历史考试中失分有哪些原因?(
7、)粗心 不会审题 阅读能力差 其他因素10如开设“答题方法、答题技巧”专题复习,您认为( )A很有必要 B有必要 C无所谓 D没必要五、学生对辅导练习的看法:1完成辅导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你对辅导练习的看法是( )A完成所订教辅、填充图、课后习题 B完成精编后的典型习题 C完成基础练习 D不做练习六、学生对专题复习的看法。1一轮“考点”复习结束后,你认为二轮“专题”复习必要吗?( )A很有必要 B有必要 C无所谓 D没必要2如开设“答题方法、答题技巧”专题复习,您认为( )A很有必要 B有必要 C无所谓 D没必要 九年级历史复习方法研究学生调查问卷分析本次调查问卷的对象是广济中学参加
8、2017届中考的部分九年级学生。问卷在发放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六个教学班级中,每班随机抽调15名学生进行答卷测试,随后进行数据分析与整理得出了以下结论。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调查结果来看,在被抽调的90名学生样本中,对历史基础知识、知识线索等完全掌握的学生不足30%,说明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知识线索的掌握较差,大部分学生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结果。知识掌握不牢固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主动复习、落实、检查不到位,而这也是造成学生平时做练习不能闭卷完成和测试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被试样本中由于学生“考点”基础知识、“专题”知识掌握不牢固所造成一定程度失分的占到80%。应对的策略和解决方案是:加
9、大基础知识和“考点”复习力度,引导学生主动、及时复习,加强监督、落实和检查。我们开展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广济中学2017届历史中考一轮考点复习方案”,以“2017陕西中考内参”为蓝本、以板块为基础分考点进行逐一复习,以解决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知识线索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二、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掌握情况:从结果老看在被抽调的90名学生样本中,对现行初中历史教科书六本书的概况完全了解的仅占10%,并渴求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课本的目录、大事年表、全书重难点、单元知识结构、知识体系进行概括和梳理,需求值高达近90%。应对的策略和解决方案是:教师引导采取多种渠道,运用多种方式,加强对课本知识体系、知识框架等的宏观
10、把握,力求做到将知识体系、知识框架等的“宏观把握”与基础知识、“考点”的“微观把握”有机结合。我们开展的主要工作是:对所学的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等课本重难点、单元知识结构、知识体系进行概括梳理,使学生形成对所学知识体系、知识框架等的“宏观把握”,并注意与基础知识、“考点”的“微观把握”有机结合。逐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点、线、面、体的综合把握能力。三、学生对导言课和单元复习的态度:从调查结果来看在被抽调的90名学生样本中,学生对课本的单元导读、每课的课前导读经常关注到并能认真学习的不足10%。说明学生对单元导读、每课导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是导致学生“宏观”知识体系、知识框架建立不起来,“微观
11、” 基础知识、“考点”掌握不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统计数据显示70%以上的学生希望在教师引导下开展单元复习,表现出单元复习中,对教师引导的渴求。应对的策略和解决方案是:教师引导学生加大对单元导读、每课导读和单元复习中历史线索、重要知识体系分析、学习和把握。我们开展的主要工作是:在准备复习一个板块时,先从详细解读板块主题开始,使学生了解板块知识框架结构;在准备复习一个主题时,先详细解读主题内涵、特点,使学生了解主题知识体系;在准备复习一个考点时,先详细解读考点内容,使学生了解知识重点、难点,篇章构成。以便学生有目的的对历史线索、重要知识体系、重难点的把握。四、学生对历史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调
12、查结果表明在被抽调的90名学生样本中,学生对历史时代特征、阶段特征的把握能力,时序、中外历史的结合融会贯通能力,归纳、概括、比较能力,材料阅读能力,答题方法、答题技巧的能力,完全掌握的学生不足20%,说明学生在这方面存在重大的缺失。尤其是在中外历史结合融会贯通能力,归纳、概括、比较能力,材料阅读能力方面,统计数据显示存在欠缺的学生高达85%;学生对开设“答题方法、答题技巧”专题复习,统计数据更体现出高度的一致性,需求高达90%以上。应对的策略和解决方案是:在教师引导下加大培养学生的中外历史结合融会贯通能力,提升学生归纳、概括、比较、阅读材料的能力。专门开设“答题方法、答题技巧”专题复习课等,提
13、高学生历史时代特征、阶段特征的把握能力。我们开展的主要工作是:对重要历史时代的阶段特征,开展专题讲解。在平时的授课中有意识的增加史料,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归纳材料的能力。五、学生对辅导练习的看法:结果表明在被抽调的90名学生样本中,学生对精编后的典型习题有迫切需要,比率高达70%,体现了学生对精编习题的较高渴望值。应对的策略和解决方案是:教师应广泛搜集、整理资料,精选、精编有利于提高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能力和应考能力的典型试题,以便提高辅导练习的针对性、时效性、高效性,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并最大限度的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开展的主要工作是:教师广泛搜集、
14、整理资料,精选、精编典型试题。提高辅导练习的针对性、时效性、高效性,举一反三,并最大限度的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充分利用学校所采的名校经典试题,拓展学生的眼界。六、学生对专题复习的看法:结果表明在被抽调的90名学生样本中,学生对二轮“专题”复习、开设“答题方法、答题技巧”专题复习,均体现出极高的期望值,分别高达90%和80%,说明学生对这方面的需求极高。应对的策略和解决方案是:在一轮“考点”复习完成后,专门设置若干专题,系统开展专题复习,以便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化、完整化,综合能力包括答题方法、答题技巧等能力均有不同能力的提升。我们开展的主要工作是:拟一轮“考点”复习完成后,设置若干专题,开展专题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