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业中学护理专业教学计划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好的适应 XX 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 号,结合行业要求和吉林市中等职业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性教学计划。一、专业名称专业名称:护理学二、招生对象与学制招生对象: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学 制 :三年制三、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一)专业培养目标贯彻执行教育、卫生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
2、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护理、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二)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1、知识结构(1)了解语文、道德、政治、心理、法律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掌握护理专业必备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 1 -(3)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4)理解专业领域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5)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保健知识。2、能力结构(1)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2)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
3、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3)具有规范、熟练的护理和专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4)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5)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和抢救配合能力。(6)具有初步的病室和病人管理能力。(7)具有运用卫生保健知识,进行基本健康指导的能力。(8)具有对各系统疾病病人实施健康评估的方法,并能选择恰当的护理措施。(9)具有基本护理技能和专科护理技能,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病人实施护理。3、素质结构(1)有良好的医疗服务文化品质、心理调节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2)具有优良的文化素质,具有求真务实,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3)具有良好的职
4、业道德,伦理意识、法律意识、医疗安全意识,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有健康的体魄。四、人才培养规格与适应的岗位群(一)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规格: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 2 -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能在国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护理、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专业方向:临床护理、社区护理、社区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二)职业岗位群职业岗位群:本专业毕业生可在英语国家各级医疗结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社区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可
5、在国内各级医疗单位从事涉外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工作,也可在医学院校从事涉外护理教学工作。对应岗位:护士、护理员(含保育、育婴、养老、孤残儿童护理)、心理咨询师、医疗救护员。五、毕业标准与继续学习专业(一)毕业标准成 绩:修满全部课程,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合格。职业资格:护士职业资格、护理员、心理咨询员。(二)继续学习专业高 职:护理本 科:护理学六、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一)公共基础课程1、德育课(1)职业生涯规划(36 学时,第一学期)教学内容: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作用,了解成功职业人所应具备的要素条件,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步骤及实施要求。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职业生涯规
6、划的重要性,- 3 -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专业要求,制定符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学习过程中,边应用,边修正,能够真正应用到自身学习、生活中。(2)职业道德与法律(36 学时,第二学期)教学内容:了解礼仪讲文明,知荣辱,有道德。使学生掌握法律基础常识增强守法意识。教学要求:知道违反职业道德的后果,了解违反法律的危害和违法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犯罪的危害及对犯罪的惩罚,自觉依法律己。(3)经济政治与社会(36 学时,第三学期)教学内容:使学生们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 四位一体” 的新格局,牢固树立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7、。教学要求:学习这门课,使同学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四位一体” 的总体布局,更加 坚定行 动方向,积极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拥护根本的民族制度,耕耘文明的精神家园,共建美好的和谐社会。(4)哲学与人生(36 学时,第四学期)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要掌握哲学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哲学原理和方法解决人生问题,用哲学指导人生,以人生体验哲学,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
8、。2、文化课(1)语文(36 学时,第一学期)- 4 -教学内容:通过文本阅读,累计掌握常用汉字 3500 个,其中3000 个左右会写;学习文本,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阅读文本提高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等环节;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体会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教学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复述作品的大意,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提高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的能力;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
9、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重视语言教育的丰富内涵,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2)英语(72 学时,第一、二学期)主要内容: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教学要求: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读懂简单应用文的能力。(3)医用化学基础(36 学时,第一学期)教学内容:研究有机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反应规律的科学,它与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课程以烃和烃的衍生物为重点并考虑到医学的发展及需要对生物活性物质作适当的介绍。本课程基本内容有烃及其衍生物的结构、性质、反应、合成及机理,有机化合物的立体概念及波谱常识,酯、糖、核酸、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教学要求
10、:要求学生掌握烃及其衍生物的命名及其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及合成方法,并对有机反应历程有初步了解。初步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立体概念及波谱学方法。掌握生物分子的命名及其基本结构。用已掌握- 5 -的有机分子知识分析这些生物分子在生物体中的功能。3、素质课(1)体育与健康(72 学时,第一、二学期)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生理、心理机能能力;发展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等。教学要求:通过这些任务的完成,能使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体能、具
11、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2)信息技术基础(36 学时,第一学期)教学内容:计算机概况,计算机的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其功能;Windows XP 的桌面、窗口的组成及操作,菜单与对话框的概念,文件的概念与操作,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控制面板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 Word2007 的文字编辑,页面设置,文字段落排版,高级排版,表格处理。电子制表软件 Excel2007 的电子表格编辑,公式、函数应用,工作表格式化,图表,数据列表处理,工作簿管理。教学要求:本课程是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主要掌握计算机基本组成及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基本部件的性能及组装方法。掌握常用外设
12、性能和使用,掌握 WindowsXP安装方法和基本操作,熟练掌握计算机中英文的录入方法,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查杀方法。了解 WORD、EXCEL、PowerPoint 的基本概念,掌握 WORD、EXCEL、PowerPoint 的使用,使用 WORD进行文本编辑、图文混排、图形的绘制,利用 EXCEL 进行报表。了解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二) 专业技能课程1、专业理论课(1)健康评估(36 学时,第二学期)- 6 -教学内容:健康史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身体评估、常用实验检查、常用护理病历书写及资料分析、护理诊断等。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准确书写常用护理病历及对资料进行分析、护理诊断等。(2)
13、护理伦理与法规(36 学时,第一学期)教学内容:人际沟通的基本知识、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沟通的技巧、人际沟通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护理人际沟通等。同时讲述常见医学相关的法条。教学要求:使学生树立强烈的法律观念。(3)护理管理学(36 学时,第三学期)教学内容:研究护理管理现象和规律,通过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控制五个管理职能,达到保证护理管理效率的目的。学习的主要任务是了解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以及护理管理的组织结构,特点和任务;基本掌握管理的五个职能,并具有运用管理基本理论和技能解决护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要求:使学生具有运用管理基本理论和
14、技能解决护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4)人际沟通(18 学时,第一学期)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澄清对一些人际交往与沟通问题的误解,解除一些人际交往与沟通中的困惑和烦恼,并通过提供“自我检测” 练习 帮助学生 发现 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改善和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教学要求: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改善和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5)内科护理(108 学时,第三学期)教学内容: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血- 7 -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内分泌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病病
15、人的护理等。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掌握内科常见病的特点及护理原则。(6)外科护理(108 学时,第二、三学期)教学内容:外科学总论、手术的基本知识、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外科病人营养支持的护理,麻醉病人的护理、围手术期病 人的护理、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损伤病人的护理、以及外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等。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掌握外科常见病的特点及护理原则。(7)妇产科护理(72 学时,第二、三学期)教学内容: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学、正常妊娠期孕妇的护理、正常分娩期产妇的护理、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围生期母儿的护理、异常妊娠期孕妇的护理、以及妇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计划生育等。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掌握妇科常见病
16、的特点及护理原则。(8)儿科护理学(72 学时,第二、三学期)教学内容: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小儿营养与喂养、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护、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与常见儿科护理技术操作等。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掌握儿科常见病的特点及护理原则。(9)传染病护理技术(36 学时,第二学期)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病毒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立克次体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钩端螺旋体病患者的护理、原虫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蠕虫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原则。- 8 -(10)社区护理(36 学时,第二学期)教学内容:社区护理概论、社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
17、育、流行病学与和卫生统计方法、家庭健康护理、社区保健、社区慢性病病人的护理,以及社区康复护理等。教学要求:掌握社区护理的工作范围与职责。(11)中医护理(36 学时,第三学期)教学内容: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应用中医护理的辨证观、整体观理论和现代护理知识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从中医角度对病人进行常用的中医护理。(12)解剖学基础(90 学时,第一学期)教学内容:人体胚胎发育概要,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基本功能,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等。教学要求: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解剖学基础知识。(13)生理及病理学基础(108 学时,第一学期)教学内容:生理学概述、细胞的基本功能
18、、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与排出、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内分泌、生殖、衰老等知识。同时讲述病理学相关概要,阐明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病理特点。教学要求: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生理学和病理学基础知识。(14)病原微生物与免疫(36 学时,第二学期)教学内容:免疫学、病原微生物、人体寄生虫等方面的内容。教学要求: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知识。(15)药物应用护理(72 学时,第二学期)教学内容:临床常用药物的作用、用途、用法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 9 -教学要求: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药物应用护理基础知识。(16)医学遗传学基础(18 学时,
19、第一学期)教学内容:人类染色体的组成与分裂方式,DNA 与基因相关知识,常见遗传病的遗传特点与临床特征。教学要求:使学生普及遗传学相关知识,掌握常见遗传疾病的病理特点。2、专业技能课(1)护理学基础(162 学时,第一、二学期)教学内容:护士素质与角色、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相关理论、护理程序、护理安全与防护,以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等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并对临床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做出准确描述。(2)护理礼仪(36 学时,第一学期)教学内容:护士仪表礼仪、护士行为礼仪、护士言谈礼仪、护士交往礼仪、护理日常工作礼仪等。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各项护理礼仪的要点。(3)心理与精神护理(36
20、学时,第二学期)教学内容: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心理评估与治疗、心理护理、精神疾病的治疗与护理等。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心理学常识及精神护理的护理原则。(4)护理技术达标训练(144 学时,第三学期)教学内容:强化学生专业技能,通过多轮多次的反复演练,达到熟练掌握各项临床护理操作的要求。实践中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法,对比考核法等。缩短专业知识技能与临床实际的距离。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为临床实训做好准备。(5)急救护理技术(36 学时,第三学期)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急救护理工作入门;急救常用救护- 10 -技术;院外急救及护理;急诊科管理与护理;重症监护病房
21、管理与护理;心肺脑复苏;急性中毒;中暑、淹溺与触电;多器宫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常见急症的抢救流程。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急救中心和现场急救常见病的护理原则。(6)老年护理(36 学时,第三学期)教学内容: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老年人健康保健、老年人心理健康、老年人的健康评估、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安全用药、以及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等。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与老年人的沟通技巧,熟练掌握各种老年护理操作。3、实习实训课(1)医院各科实训(1080 学时,第四、五学期)教学内容:在医院各科室跟随带教老师熟悉医院各科室常见病的诊断治疗环节及常见病的护理原则,积极联系运用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增加临床护理经验,为今
22、后独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教学要求:使学生充分积累临床护理经验,熟练护理操作,增加临床阅历。(2)社会实践(360 学时,第四、五学期)教学内容:与各个社区广泛合作,帮助居民做简单的体检工作。在实践中一方面熟悉各项体检操作,另一方面练习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交流技巧。教学要求:使学生练习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技巧,培养人文精神。同时熟练掌握各项体检操作。(三) 护考辅导课程(1)资格考试基护(144 学时,第六学期)教学内容:归纳总结护理基础学的护考知识点,配以强化练- 11 -习,试题讲解。教学要求:使学生充分掌握护考知识点,调整备考心态。(2)资格考试内护(144 学时,第六学期)教学内容:归纳总结
23、内科护理学的护考知识点,配以强化练习,试题讲解。教学要求:使学生充分掌握护考知识点,调整备考心态。(3)资格考试外护(144 学时,第六学期)教学内容:归纳总结外科护理学的护考知识点,配以强化练习,试题讲解。教学要求:使学生充分掌握护考知识点,调整备考心态。(4)资格考试妇护(108 学时,第六学期)教学内容:归纳总结妇科护理学的护考知识点,配以强化练习,试题讲解。教学要求:使学生充分掌握护考知识点,调整备考心态。(5)资格考试儿护(108 学时,第六学期)教学内容:归纳总结儿科护理学的护考知识点,配以强化练习,试题讲解。教学要求:使学生充分掌握护考知识点,调整备考心态。七、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
24、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以“精修医学,凝注医德” 为办学理念,采用“德教技三 结合” 的人才培养模式。 “德”即通 过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综合提高学生的文化、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教”即通过详实的专业理论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 技” 是在专业技能课和实习实训课上,大力提升学生的参加实践操作的动手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就业、服务社会的目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情景模 拟教学法” 、“PBL 教学法” 、“学做一体教学法” 、“任务驱动 教学法”为主体,其他教学法相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12 -八、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此部分内容请参见附表 1。九、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此部分内容请参见附表 2。十、教
25、材使用明细表此部分内容请参见附表 3。十一、专业教师任职资格(1)具有国家承认相关专业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2)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或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书。(3)具有执业医师及医学相关专业的执业证书。(4)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需在试用期内获得以上资质。十二、学习评价学习评价采用平时考核与集中考试相结合,考察与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侧重于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和实践能力。附表 1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项 目 第 1 学期 第 2 学期 第 3 学期 第 4 学期 第 5 学期 第 6 学期 周数合计入学教育(含军训) 1 1 公共基础
26、教学 6 4 1 11 专业技能教学 11 13 16 18 58 复习考试 1 1 1 3 就业教育 0 校外综合实训 18 18 36 总 计 19 18 18 18 18 18 109 附表 2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课时 年级/学期/周学时其中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考试 考查 学分 总课时理论 实践 1 2 3 4 5 6备注1 职业生涯规划 2 36 36 2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2 36 36 2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2 36 36 2 4 哲学与人生 2 36 36 2 5 语文应用基础 2 36 36 0 2 6 英语 4 72 60 12 2 2
27、7 医用化学基础 2 36 26 10 2 8 体育与健康 4 72 6 66 2 2 9 信息技术基础 2 36 12 24 2 公共基础课程小 计 22 396 284 112 12 6 2 2 0 0 1 健康评估 2 36 22 14 2 2 护理伦理与法规 2 36 26 10 2 3 护理管理学 2 36 22 14 2 4 人际沟通 1 18 8 10 1 5 内科护理 6 108 81 27 6 6 外科护理 6 108 81 27 2 4 7 妇产科护理 4 72 56 16 2 2 8 儿科护理 4 72 56 16 2 2 9 传染病护理 2 36 30 6 2 10 社
28、区护理 2 36 30 6 2 11 中医护理 2 36 28 8 2 12 解剖学基础 5 90 60 30 5 13 生理及病理学基础 6 108 88 20 6 14 病原生物与免疫 2 36 26 10 2 15 药物应用护理 4 72 54 18 4 16 医学遗传学基础 1 18 14 4 1 专业理论课小 计 51 918 682 236 15 18 18 0 0 0 1 护理学基础 9 162 60 102 4 5 2 护理礼仪 2 36 18 18 2 3 心理与精神护理 2 36 24 12 2 4 护技达标训练 8 144 0 144 8 5 急救护理技术 2 36 16
29、 20 2 6 老年护理 2 36 30 6 2 专业技能课小 计 25 450 148 302 6 7 12 0 0 0 1 医院各科室实训 32 1152 1080 30 30 2 社会实践 8 288 360 10 10 专业技能课程实习实训课 小 计 40 1440 0 1440 0 0 0 40 40 0 1 资格考试基护 8 144 144 0 8 2 资格考试内护 8 144 144 0 8 3 资格考试外护 8 144 144 0 8 4 资格考试妇护 6 108 108 0 6 5 资格考试儿护 6 108 108 0 6 护考辅导课程小 计 36 648 648 0 0 0
30、 0 0 0 36 1 附表 5 中任选 4 72 36 36 2 2 选修课程小 计 4 72 36 36 2 2 0 0 0 0 合 计 178 3924 1798 2126 35 33 32 42 40 36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与安排表年级/学期/周学 时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课程类别序号 课程名称 课时1 2 3 4 5 6备注1 英语 12 6 6 2 医用化学基础 10 10 3 体育与健康 66 36 30 4 信息技术基础 24 24 5 公共基础课程小 计 140 76 36 0 0 0 0 1 健康评估 14 14 2 护理伦理与法规 10 10 3 护理管理学 14 14
31、4 人际沟通 10 10 5 内科护理 27 27 6 外科护理 27 13 14 7 妇产科护理 16 8 8 8 儿科护理 16 8 8 9 传染病护理 6 6 10 社区护理 6 6 11 中医护理 8 8 12 解剖学基础 30 30 13 生理及病理学基础 20 20 14 病原生物与免疫 10 10 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理论课15 药物应用护理 18 18 - 1 -16 医学遗传学基础 4 4 小 计 154 20 55 79 0 0 0 1 护理学基础 102 50 52 2 护理礼仪 18 18 3 心理与精神护理 12 12 4 护理技术达标训练 144 144 5 急救护理技
32、术 20 20 6 老年护理 6 6 专业技能课小 计 302 68 64 170 0 0 0 1 医院各科室实训 1152 2 社会实践 288 实习实训课小 计 1440 0 0 0 720 720 0 1 附表 5 中任选 36 2 2 选修课程小 计 36 2 2 0 0 0 0 合 计 2154 166 157 249 720 720 0 附表 3教材使用明细表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教材类型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 国家规划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 国家规划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 国家规划教材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国家规划教材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33、国家规划教材语文 语文 国家规划教材医用化学基础 医用化学基础 国家规划教材英语 英语 国家规划教材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 国家规划教材公共基础课程英语语法 英语语法与练习 国家规划教材传染病护理 传染病护理学 国家规划教材健康评估 健康评估 国家规划教材护理伦理与法规 护理伦理与法规 国家规划教材护理管理学 护理管理学 国家规划教材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学 国家规划教材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 国家规划教材内科护理 内科护理学 国家规划教材外科护理 外科护理学 国家规划教材妇产科护理 妇产科护理 国家规划教材儿科护理 儿科护理学 国家规划教材心理与精神护理 心理与精神护理学 国家规划教材解剖学基础 解剖学基础 国家规划教材生理学基础 生理学基础 国家规划教材病理学基础 病理学基础 国家规划教材病原生物与免疫 病原生物与免疫 国家规划教材医学遗传学 遗传学 国家规划教材专业理论课程药物应用护理 药物应用护理 国家规划教材护理技术达标训练 护理技术达标训练 高等教育出版社急救护理技术 急救护理技术 国家规划教材老年护理 老年护理学 国家规划教材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学 国家规划教材护理学基础 护理学基础 国家规划教材专业技能课程护理礼仪 护理礼仪 国家规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