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困生的特点与教育.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636193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困生的特点与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困生的特点与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困生的特点与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困生的特点与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困生的特点与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原 创 承 诺 书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若本论文及资料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毕业论文作者签名:_ _日期: 年 月 日目 录摘要 IAbstract 引言(导言绪论)一、学困生的含义和界定 1(一)学困生的定义1(一)学困生的类型2(二)学困生的状况 2二、学困生的特点 3(一)学困生对学习成绩满意度低,人数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加3(二)学困生的作业时间长,口头表达能力明显低于优秀生3(三)学困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孤独感和焦虑程度与优

2、生差异大4(四)学困生人际关系比较紧张,社会群体性特征明显4三、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 4(一) 主观因素4(二) 家庭因素4(三) 社会因素4四、学困生的教育 5(一)教育中的潜移默化 5(二)树立群体中的自信 5(三)在教学中对学困生的特别照顾 5(四)作业设计与评判教育1真实个案一 62真实个案二 7五、教育总结 7参考文献 8摘要(内容要手写)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与教育。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各种特点、因素和教育对策,在教学中要爱护学习困难生,用真情感化、行为引导促使学习困难生健康成长。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信心理辅导,因材施教。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人们开始慢慢地把目光投向作为人的最基本素质

3、行为品质的提高。在教学中特别照顾学习困难生。教师要把学困生教育的特征和对策放在备课环节之中。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困生的细微心理变化,教学辅导时不能忽视学困生容易偏激的心理辅导。提供更多可以让学困生展示特长的机会,抓住学困生多种多样的特点,多以鼓励的形式在学困生的作业与评判给予明示或暗示,在考试环节中设计学困生自尊心的对策教育,对学困生要采取以表扬鼓励为主的教育方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守纪律、懂礼貌的好作风。关键词: 学困生 成因 特征 教育对策Abstract (内容要手写)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

4、d education.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of learning difficulties of various characteristics, factors and educational measures in teaching students to love learning difficulties, with the truth probation, behavior guidance 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Vary, tar

5、geted self-confidence to carry out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dividualized. Situation in the new curriculum, people began to slowly sights on the most basic qualities as a human being -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cts. Special care in teaching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Teacher education stud

6、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should the character and measures on the links of lesson preparation.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ubtle psychological change, coaching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can not easily ignore the extreme

7、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Provide mor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can make the opportunity to demonstrate expertise to seize a wide variety of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to encourage mor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the form of jobs and the judge to g

8、ive express or implied, in the exam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the design aspects of self-esteem response education,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recognition of encouragement to take the main method of education. Cultivate good moral character, establish discipline, manners of

9、good style.Key words:Genesis learning difficulties Education Strategy学困生的特点与教育摘要: 转化学困生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帮助学困生克服缺点和毛病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每一个学生的心里都装着一个世界,每一颗心灵都有一扇门,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讲台下,我所面对的不止是几十双求知的眼睛,而是一个需要用爱来倾注的浩瀚的海洋。学困生需要的是比其他学生更多的师之爱。关键词: 学困生 成因 特征 教育对策导言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通常是指那些学习不

10、努力,成绩较差,思想上不求上进,品德水平较低的学生。学困生在班上所占的比例一般较小,但如果班级管理跟不上,这一小群人的面积就会扩大,破坏能量大,影响面就广,常常妨碍班级各项工作和活动的顺利开展。要教育好这些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场艰巨、细致、耐心的工作,是一场攻坚战。从整体上看,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上。为此,将对学困生的特征和教育作详细的论述。本论文主要研究小学阶段学困生的教育现状,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帮助学困生克服缺点和毛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与其他学生一样受到重视,促进他们的共同进步。探讨学困生为何会感到学习困难,指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爱护学困生,用真情感化、行为引导促使

11、学困生健康成长。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信心理辅导,因材施教。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促进学困生作为人的最基本素质行为品质的提高,在教学中特别照顾学困生,教师要把学困生教育的特点和对策放在备课环节之中。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困生的细微心理变化,教学辅导时不能忽视学困生容易偏激的心理辅导。提供更多可以让学困生展示特长的机会,抓住学困生多种多样的特点,多在学困生的作业与行为的评判中给予明示或暗示,在课上课下做好学困生自尊心的教育对策,对学困生要采取以表扬、鼓励为主的教育方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守纪律、懂礼貌的好作风。本论文采用规范研究的逻辑方法,同时结合真实案例、案例分析等进行了探究论证。一、学困

12、生的含义与界定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的创造性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骨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困生”可分为三类。一类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第二类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的学生;第三类属于“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困生” 。从广义上讲,今天的学习“学困生”并没有脱出这三个类别。但是,作为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对“学困生”的认识必须区别于教育家。对于一线教育工作者而言,去认识学生学习困难有哪些表现,其成因是什么?远远比把“学困生”进行理论归类要有意义得多。(一)学困生的含义所谓“学困生” ,至今还没有一个科学的界

13、定和严格的划分标准,在我国教育界,通常是指要达到课程标准合格要求还存在一定程度困难,学习不努力成绩较差,思想不求上进,品德较差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学生。在教育改革实施新课标的今天,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业成长,提高和注重品德、素质成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自觉地浸润到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而这些“学困生”的存在对校园产生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要创建和谐校园,关注校园里的“弱势群体” ,研究 “学困生”的成因及教育对策显得势在必行。然而,由于不同地区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教育水平的高低不一,还由于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市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办学的条件、软硬件差异悬殊。所谓的“学习困难”标准,只是相对的,要确

14、定一个学生是否是“学困生” ,必须根据当地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定夺。(二)学困生的类型根据学困生的含义,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智力不良型。智力思维发展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同学的水平或在智力发展上有严重障碍,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或由主、客观因素造成的学习行为和心理障碍。认知缓慢型:认知速度缓慢,知觉范围狭窄,判断力、分析能力差,笼统而不精确,认知迟钝。理解缓慢,缺乏独立思考,不合逻辑;掌握困难,简单的作业都难完成。内驱力不足懒惰型:主观情绪容易紧张,厌学贪玩,学习懒惰消极,对人不信任。缺乏自信心,做事难以坚持到底,性格孤僻。客观致困型:身带疾病,家庭变故,受环境影响,教法冲突,记忆力差;记忆表象

15、贫乏、不稳定,理解歪曲和错误,缺乏逻辑、意义和联系,识记速度慢。沉默自卑型:少言寡语,不爱交流、发言;词汇量小,缺乏连贯性;词义含糊,不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词不达意。性格内向,自卑。自制力欠缺型:精神分散不易集中,好动不安分,缺乏自制力,注意范围广,稳定性差,难于分配注意,学习效率低。逆反心理型:智力正常,凡事有主见,不服教,与学规校规反向而行,攻击性强,内心狭隘,自尊心强,心理承受力差。(三)学困生的状况学困生在班级里所处的“位置”和“待遇”一般都不理想。学困生在班级里的表现为:学习意识不浓,成绩差,思想比较松散,自制能力较差,而且具有攻击性行为。品行不良,难以与学生相处。这类学生

16、一般不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最主要原因是思想品德不好。他们经常被冷眼相待,自尊心、自信心不强,被老师和同学们忽略。受到“冷”待遇的时候较多,这类学生虽不多,但引导不当,对管理班级来说是一大障碍。因此改善好他们在同学之间的关系,具有特别意义。学困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相悖。小学的学困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或幼儿阶段教育,基底参差,旧的学习方法已应对不了新的学习任务,对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接受和消化程度也各不相同。最有效的我想莫过于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情景,多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实例。学困生的基础学力欠缺,学习屡战屡败,对学习丧失兴趣。刚进小学的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

17、赏识和表扬,受到教师的鼓励越多,各方面表现会越来越出色,但往往也有相反的,原本基础就欠缺,品行不良的,在新环境中只是相对收敛,时间长了就原形毕露。碰到过很多这样的学生,在学习初期是非常认真的想要学好的,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由于种种或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最终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个时间也许是几个星期,也许是几个月。先是对某一科目失去兴趣,最终都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并最终放弃努力。二、学困生的特点(一)学困生对学习成绩满意度低,人数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加。从总体来说,学生对自己学习成绩的满意度比较低,满意的占 39%,不满意的占 55%。其中差生最低,只有 21%的学习困难生对自己的学习成

18、绩持满意态度。如果对学生进行优秀、中等和较差三个级别来评价。结果显示,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优秀的占 31%,认为自己学习成绩较差的占 11%。小学生中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优秀的占 41%,较差的占 3%,但高年级的却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优秀的占 20%,较差的占 19%。可见,随着年级的增高,所学知识难度的加深,学困生也越来越多。(二)学困生的作业时间长,口头表达能力明显低于优秀生。学习成绩优秀、中等、较差三类学生作业时间呈显著差异。52%的优秀生每天作业时间在1 小时以下,34%的中等生每天作业时间在 1 小时以上,而 57%的差生每天作业时间为 2 个小时以上。有 60%的学困生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作业

19、速度很慢,时间拉得很长。据调查,72% 的优生喜欢上课发言,而学困生喜欢发言的人数仅占 20%。 42%的学困生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平时说话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经过统计发现,优生与学困生在上述方面呈显著差异。(三)学困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孤独感和焦虑程度与优生的差异。例如,学困生不敢回答问题,即使自己知道答案也不举手占 52%,学习是一件苦乐参半的事情,当面对困难,优生能够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的学生占 90%,而学困生仅占 31%;感到周围人不理解自己的差生占 41%,而优生比例极少,二者呈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学困生在自信心和意志品质方面明显不如优生,学习困难生的孤独感和焦虑感比较高。(四)

20、学困生人际关系比较紧张,社会群体性特征明显。学困生一般都与不良性非正式小群体有或多或少的瓜葛。这是因为,在班级中得不到的友谊和欣赏,在这个小团体里能充分得到和体现,他们渴望得到友谊、伙伴,但又表现不好,只能在他们类群的圈子里找,同时他们在学校或班级感到压抑,得不到温暖,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与其他同学比较紧张,并且容易受某些人的小恩小惠拉拢而与社会团伙挂钩以获得思想感情上的补偿,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了解学困生的类型和特征。三、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正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教育制度不断改革,不可避免地出现更多的“学困生”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21、面:主观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环境原因等,甚至有些地方出现“扎堆”的现象,学困生的数量逐年有增大的趋势。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外来工子女学生的增加,学困生越来越多。(一)主观因素学困学生形成的原因很多,但来自学生本身原因是最关键因素。自己想学,无论智力多差,总会有进步和收获,自己不想学,无论教师用什么方法,他都不能改变。(二)家庭因素家庭遗传智力不足。父母智力低下,或近亲结婚,或其他原因,生下的子女就有可能存在严重的智缺陷。家庭学习环境恶劣。指居住环境恶劣,噪杂,影响学习和休息;拥挤;来客频繁或家庭成员互相干扰。家庭缺乏温暖。单亲或隔代管教育;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冷漠,争吵多;行为为轨,道

22、德品质败坏,自私自利,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子女。家庭教育不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家长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忽视、或放弃或无力教育,例如通宵加班、出差;本身没读几年书,素质低无能力教;没时间。家长态度偏颇,例如过份溺爱,使子女养成霸道、娇惯、无自理能力;放任不管,使子女养成放纵无羁;专制蛮横,娇严失当。家庭教育不协调,家长态度与方法不一致,使子女无法适从。(三)社会因素不良影视作品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文化传播发展的手段和广泛渠道,学生每天都在接触。现在的学生很小就懂得上网,在家整天抱着电视,其中各种形式和类形的都有,对于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很难控制不良的

23、影响。不良交友的影响。走出校园的时间,认识身边的一些所谓的朋友,主要是由于被一些社会上的缀学少年或不法分子利用,或教唆,养成打架、偷窃、抽烟、打网游等,无心向学。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学不学到真知识不在乎,关键是能快乐长大。不会数数,没关系,有计算机;不会写字,没关系,当老板请秘书;考不好,不用怕,父母“关系多” “后台硬”咱想读哪就读哪。助长这些学生平时的所作所为,屡教屡犯。四、学困生的教育(一)教育中的潜移默化1对学困生要采取以表扬鼓励为主的教育方法。根据学困生的性格特点,当发现学困生的优点或有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或鼓励,以增强其上进信心。对于学困生的缺点甚至错误,要耐心说服,循循善诱,指

24、导其改正缺点,千万不要训斥,甚至任意打骂。否则,将严重伤害学困生的自尊心。 2鼓励学困生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 学困生通常性格那么怪癖、那么好动、那么智力不达标,为此教师要鼓励学困生多参加班、级、学校的各项比赛,尽量给学困生多创造机会去参加些集体活动,发挥其特长,增加集体荣誉感,体验成功。找到他们的发光点,这对于陶冶情操以及培养学困生的集体观念,纠正其孤独、自卑的性格都是十分有益的。3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守纪律、懂礼貌的好作风。学困生的品德教育非常重要,稍有忽视就会出问题,甚至使其走上犯罪的道路。为此,教师一定要在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行方面下工夫。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注意培养学困生

25、遵守纪律、诚实、懂礼貌、助人为乐、爱集体、爱护公共财产的好品质,培养正确、良好的道德观念,以防止他们受坏人诱惑而犯错误。(二)树立群体中的自信让学困生树立学习信心是教师必须优先要解决的问题。要切实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条件、不同认识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通过耐心、细致地观察、教育、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老师对他们慈母般的关爱,才能够改变他们,反之则会失得其反,对他们的智力发挥,情感个性及生理、心理健康等造成障碍。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创设情境,结合学生实际,随时调整教育方法,对他们点滴的进步转变及时给予强化和表扬,充分体现对他们真诚的关爱。同时,

26、注意培养他们的性格,使其开朗、听话,愿意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变化告诉老师。只有在学困生真正觉得老师是关心爱护他们的时候,他们才会逐渐地淡忘以往学习、生活中失败的痛苦记忆,才有勇气进行新的尝试和学习,在群体中与他们融为一体。(2)在教学中对学困生的特别照顾备课阶段。备课把学困生心理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尽可能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备课时,在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要备教材、备学生,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学困生的个性差异和接受能力来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要把教材处理到接近学困生的“最近发展区”;考虑教学中学困生的学习活动,充分研究练习题的设计,个别辅导的方

27、式。其次,设计能激发学困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再次,要充分预料到课堂上学困生的复杂心理变化,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最后,要考虑好如何调整处理课堂上随时发生问题的对策。 (3)作业设计与评判教育由于学困生与优生的心理发展存在显著差异,设计作业的时候,针对学困生的自身情况,从深度上与优生区分开,有不同的作业要求和不同的作业量,使他们能吃得消,在心理上能承受和有所提高,尽可能多地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通过作业批改来增强对学习的信心。 (4)考试环节中的鼓励教育 考试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也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综合性检查。一个学生在考试中能不能最大程度地反映知识水平和能力,关键在于心理素质

28、,一个不具备健康心理的学生是不能在考场上挥洒自如、创造优秀成绩的。因此,教师应特别对学困生进行考前的鼓励教育,要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相信自已,充满信心正确对待考试,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真实案例一:今年,新接手的一年级有一个女生,叫何 X 莹,在家里是独生女,父母对她过份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要什么给什么,娇生惯养。学习没耐心,自尊脆弱,不愿与同学交流,爱使性子,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果实。个人卫生差,行为习惯极坏,集体荣誉感不强,与班集体距离较远,对待师生的关怀有拒绝和抵触情绪。久而久之,同学们对她也极为不满,甚至没人愿意与她同桌同组。上学经常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想来就来,不想来就让父母帮她请假

29、,带她去玩。作业情况非常糟糕,成绩徘徊在 5060 之间老上不来,她还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没所谓的样子。针对这种情况,我多次进行家访,以便更了解她的情况,找对转化教育的切入口。做好她父母的工作,加强了相互督促、管教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取得各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在班上每天督促她完成作业;洗手、洗脸;教她整理书包,爱护书本;告诉她不讲究卫生的危害,让她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同时有意无意表扬一些个人卫生做得好、又爱劳动的同学;表扬认真听课努力学习的同学,不时给受表扬的同学发小奖品,以侧面影响她。私下教育学生不允许以任何形式讽刺挖苦或冷落她,拉她一把,帮她搞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在师生一起营造的氛围中,何 X

30、 莹从中受到了启发、感染和鼓舞。一天中午,突然发现她拧开水龙头弄湿一块抹布,然后主动抹起桌子来,我立即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当着许多同学的面,竖起大拇指:“何 X 莹,你今天表现得非常好,看桌子被你抹得多干净呀,大家鼓掌表扬。”掌声唏哩哗啦地响起来,同学们都围过来看并对何 X 莹投以赞许的目光。何 X莹的脸“唰”地红了,也流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内心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不再是一个班中的局外人。从此鼓起勇气,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与老师和同学的距离也在慢慢缩小,她经常冲着老师和同学的面主动争取扫地、拖地、抹桌子、捡垃圾等,被老师表扬的机会多起来。个人卫生好起来,渐渐地,不再有事没事就请假,学习也跟上

31、来了,同学们也不再嫌她脏和懒,都爱跟她玩了,何 X 莹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真实案例二:2009 学年第二学期,我们班新转来一个男生,叫甘 X 威。逆反心理强,爱搞恶作剧,喜欢攻击别人,破坏性强。学习成绩在班中基本垫底。但他自己依然我行我素,课堂上要么自得其乐,要么与老师唱反调,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要么干扰周围同学的学习,要么干脆睡觉。不完成作业是家常便饭。不听老师的劝教,被批评时,一脸不屈服还双拳紧握,易怒,易受社会不良行为影响。对其父母在学校附近开小商店,对他的疏于管理,任其自由散漫;教育方法不当,稍有不妥,棍棒相加。造成其的逆反心理很强。入学没多久,利用家长疏忽的情况下,在自家的店铺里偷

32、走父母三百多元的现金,用于购买零食、卡片、玩具等,甚至用钱叫同学帮做作业、办事,涉及的同学达二十几人,班干部和优秀的同学不在少数,对一个班集体构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班集体凝聚力松散。大事情三头两天出一次,小事情每天不断。今天推搡同学擦破头皮,明天聚众欺负邻班同学。甘 X 威一次又一次在班上搞破坏,欺负同学,违反校规校纪,向老师提出挑战,向班级管理敲响警钟。从这一现象我感触很深:一个学生个人的不良品行直接影响了周围一群人的学习与成长,也影响整个班级的管理和运作因此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和完善他的品德行为。如何教育好他与同学融洽相处,把精力留在课堂上?那真是头痛!机会来了,秋季校运会。他的体育项目较强,我

33、让参加校运会男子 100M、400M 比赛,都拿了第一。全班同学围着他欢呼,我趁机“狠狠地”表扬了他一番,他反而不知所措。第一次在班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很有“面子”,那几天表现良好。为了不让他再给我找麻烦,我就主动找他的“麻烦”,支配掉他惹事生非的精力和时间。一下课就分任务给他做:擦黑板、帮老师捧作业本到办公定、帮老师拎水做清洁无论做的事情大小,给予高度的肯定、表扬。糖衣炮弹的攻势出现了一定的作用。之后,我专门泡制一系列针对他的策略,效果显著。他逐渐回归到班上正常学生的“位置”。五、教育总结结合教材,有计划、有重点地及时进行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做好培优辅差工作。我把学困生作为

34、首要任务,主要从他们的思想教育入手,再用真挚的爱获得他们的信任。每个人都有弱点,也有长处,只不过学困生的弱点比别的学生多一些,突出一些,所以他们常常令教师和同学反感。于是,我用体谅和理解激发他们的上进心,鼓励他们战胜自我、树立自信、扬起生活风帆。我还以信任的目光,深情地注视后进生每个艰难的起步和每个来之不易的小小成绩,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使他们走向成功。俗话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五指伸出都有长短” 。后进生也肯定有其闪光的地方,有他的长处。俗话还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每一个后进生的形成都不可能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而是长期受不良影响、接受不正确的教育以及外部的各种诱因等多方面造成的

35、。而且一旦形成,都将变为较为顽固的不良品德和习惯,都会反反复复地重犯。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也就不能急于求成,而要冷静对待,耐心工作,循序渐进,细致引导。要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逐渐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造就其优秀的品质。我深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坚持不懈要持之以恒地关心他们,教育他们。在接下来的教育工作中,用苏霍姆林斯基的对待后进生的理念,用一颗耐心去发现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让学困生感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自信心。学困学生的许多不良行为习惯,是在多种因素下逐渐形成的,要改掉这些毛病需要一个过程。我没有嫌弃他们,我一直要求自己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爱中有严。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去关爱和理解学生。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当我们面对学困生时,绝对不能有思维定势,轻易下诸如“不可救药”之类的结论,更不能放任自流。唯一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进行有效的转化教育,循序渐进,万万不可心急,采取一些不恰当或者过激的教育方式。参考文献1甘霖: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2邓人忠、李德弟:小学班主任工作概论 ,中山大学出版社版,1996 年版。3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 ,南海出版社,2003 年版。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