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体反应速度测试仪 毕业设计.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632984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0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反应速度测试仪 毕业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体反应速度测试仪 毕业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体反应速度测试仪 毕业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体反应速度测试仪 毕业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体反应速度测试仪 毕业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一章 课题综述1.1 课题背景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即在单位时间内迅速完成某一动作或通过某一距离的能力。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从生理机制分析,反应快慢取决于“反射弧 ”的五个环节: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下面以 MCS-8051 单片机为核心,设计出测试人体反应速度的仪器用以测试人的反应时间。我们学习的是单片机理论知识,而课程设计则是对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的实践和巩固。1.2 设计要求基于 MCS-8051 单片机的人体反应速度测试仪设计要求如下:1.按下“开始 ”按钮,红灯亮,按钮一直保持按下状态。2.红灯持续点亮一段随机时间,然后熄灭,灯熄

2、灭时人松开按钮。3.计算灯熄灭的时间和按钮被松开的时间之差,显示出来。4.若测试者在红灯熄灭之前松开按钮,则显示出错信息。1.3 面对的问题1.对 MCS-8051 单片机的了解和应用。2.对八段数码管的特性的了解和使用。1.4 需解决的关键技术课题主要通过控制红灯的状态,通过测试按钮的状态来间接计算人体反应速度。要了解每一段数码管与 MCS-8051 单片机的连接,数码管显示数字的段码,各个芯片的输入输出关系,单片机内部定时器的原理与控制,必须通过查阅资料确定。必须了解数码管显示器的显示原理。2第二章 系统分析2.1 涉及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本课题需要掌握和了解如下知识:1.MCS

3、-8051 单片机各输入输出端口的功能特性。2.MCS-8051 单片机复位电路工作原理及设计。3.MCS-8051 单片机晶振电路工作原理及设计。4.测试按钮、测试灯电路设计。5.驱动器 74LS244、反相器 74LS04 的特性及使用。6.数码管显示器的特性及使用。7.MCS-8051 单片机引脚。8.单片机内部定时器原理及使用。9.单片机 C 语言及程序设计。2.2 MCS-8051 单片机简介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在一个集成电路芯片上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PU、数据存储器 RAM、程序存储器 ROM 或 EPROM、各种 I/O 接口等,构成了一个计算机,称为单片机。也就是说,

4、单片机是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计算机。单片机以其较高的性价比、较高的集成度、较高可靠性、较强控制功能以及低电压、低功耗、偏于携带等优点收到广大用户的青睐。MCS-51 系列单片机以其典型的结构和完善的总线专用寄存器的集中管理,众多的逻辑位操作功能及面向控制的丰富指令系统,堪称为一代“名机” ,为以后的其他单片机发展奠定了基础。MCS-51 系列单片机具有品种全、兼容性强、软硬件资料丰富等特点,因此应用非常广泛,直到现在 MCS-51 系列单片机仍为单片机中的主流机型,也是高档单片机的基础。8051 是 MCS-51 系列单片机中的代表产品,它内部集成了功能强大的中央处理器,包含了硬件乘除法

5、器、21 个专用控制寄存器、4KB 的程序存储器、128 字节的数据存储器、4 组 8 位的并行口、两个 16 位的可编程定时/ 计数器、一个全双工的串行口以及布尔处理器。8051 中集成了完善的各种中断源,用户可十分方便的控制和使用其功能,使得它的应用范围加大,可以说它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的应用场合。2.3 MCS-8051 单片机引脚图MCS-8051 单片机采用 40 条引脚的双列直插式封装,引脚配置如图 21 所示。单片机电源引脚接入单片机的工作电源:V CC 引脚接+5V 电源,V SS 引脚接地。单片机时钟由引脚 XTAL1 和 XTAL2 接外部时钟配置电路组成。单片机复位,当振荡器

6、运行时,在 RST 引脚加上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使单片机复位。MCS-8051 单片机具有 4 个 8 位的输入/输出口, P0、P1、P2 和 P3 口。P0 口是双向 8 位三态 I/O 口,此口常作为地址总线低 8 位及数据总线分时复用口,可带 8 个 LSTTL 负载。P1 口是 8 位准双向 I/O 口,可带 4 个 LSTTL 负载。P2 口是 8 位准双向 I/O 口,常作地址总线高 8 位使用,可驱动 4 个 LSTTL 负载。P3 口是 8 位准双向 I/O 口,为双功能复用口,可驱动 4 个 LSTTL 负载。2.4 数码管显示器2.4.1 数码管显示器的特性1.发光响应快

7、,亮度强,高频特性好;而且随着材料的不同,数码管还能发出红、黄、绿、蓝、橙等多种颜色的光。3图 21 MCS-8051 单片机引脚图2. 机械性能好,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能与 COMS 和 TTL 电路配合使用;使用寿命长。3. 工作电压低,驱动电流适中。每段电流为 510mA,一只数码管的 8 段 LED 全亮需要电流 3570mA。这样打的电流需要由驱动电路提供,因此,使用时要注意数码管的驱动问题。在使用中,为了给发光二极管加驱动电压,他们应有一个公共的引脚,公共的引脚有如下两种链接方法:一、共阴极接法。把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一起构成阴极公共引脚,使用时公共引脚接地,这样阳极引脚上

8、加高电平的发光二极管就导通点亮,而加低电平的则不亮。二、共阳极接法。把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在一起作为阳极公共引脚,使用时阳极公共引脚接+5V 。这样阴极引脚上加低电平的发光二极管即可导通点亮,而加高电平的则点不亮。本课题采用 SR410561K 四位一体数码管,为共阳极接法,位选信号位高电平有效,段码信号为低电平有效。2.4.2 数码管的显示原理并排使用的多位数码管组成数码管显示器。数码管显示器多采用动态显示方式,全部数码管共用一套段码驱动电路,各位数码管的同段引脚短接后再接到对应段码的驱动线上。显示时通过位控制信号采用扫描的方法逐位地循环点亮各位数码管。动态显示虽然在任一时刻只有一位数码管被

9、点亮,但是由于人眼具有的视觉残留效应,看起来与全部数码管持续点亮的效果完全一样。 数码管显示器的动态显示需要为各位提供段码以及相应的位控制,此即通常所说的段控和位控。把数码管显示器段码表预先存放在存储器中,使用时通过查表就可以得到段码。段码输出后送到公共端码线上,也可称为段控信号。而通过并行口输出的相互独立的位码则是起选通作用的,也称位控活扫描信号,用于选择显示位。动态显示具有硬件简单,功耗低和显示灵活性强等优点。但动态显示增加了驱动软件的复杂性,且显示亮度较低。2.4.3 数码管显示器段码SR410561K 四位一体数码管采用共阳极接法,单个数码管如图 22 所示。4图 22 八段数码管则数

10、码管段码如表 21 所示。表 21 数码管段码显示数字 Dp g f e d c b a 段码0 11000000 c01 11111001 f92 10100100 a43 10110000 b04 10011001 995 10010010 926 10000010 827 11111000 f88 10000000 809 10010000 90A 10001000 88b 10000011 83C 11000110 c6d 10100001 a1E 10000110 86F 10001110 8e2.5 定时器2.5.1 定时器工作原理在 MCS-8051 单片机内集成了两个 16 位

11、的定时器/计数器 T0 和 T1,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加 1 计数,即对指定的脉冲信号进行加 1 操作,直到出现溢出为止。当 T0 和 T1 作为定时器使用时,其计数脉冲信号取自单片机内部的时钟信号,每个机器周期产生一个计数脉冲,使计数器加 1。T0 和 T1 分别有两个 8 位的计数器组成,其中 T0 由特殊功能寄存器 TH0 与 TL0 组成,而 T1 则由特殊功能寄存器 TH1 与 TL1 组成。这四个寄存器用来存储定时或计数使用的初值,所以也被称为时间常数存储器。特殊功能寄存器 TMOD 和 TCON 完成对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功能。2.5.2 定时器的控制MCS-8051 单片机的定时功

12、能是由特殊功能寄存器 TH0,TL0,TH1,TL1,TMOD 和TCON 完成的。5特殊功能寄存器 TMOD 用于确定定时器的工作方式,格式如下:其中,前 4 位用于控制 T1 的工作方式,后四位用于控制 T0 的工作方式。本课题仅使用 T1 作为定时器,选择工作方式为方式 1,即为选择 T1 为 16 为定时器。则 TMOD的值应设置为 00010000B,即 TMOD=0x10。特殊功能寄存器 TCON 用于用于控制定时器的启动和停止技术,同时包含了定时器的状态,可进行位寻址。格式如下:本课题中用到的控制位有 TI 的控制位 TR1 和 TF1,无需中断控制。TR1 为 T1 运行控制位

13、,若 TR1=1,允许 T1 计数,若 TR1=0,禁止 T1 计数。TF1 为 T1 计数溢出标志值,当 T1 被允许计数后,T1 从初值开始加 1 计数,最高位产生溢出时,TF1 由硬件置 1,TF1 的信息可由软件查询。2.5.3 定时器初值的设定本课题中,设置初值使 T1 的定时周期为 1ms。当红灯熄灭后,定时器开始工作,每1ms 定时器产生一次溢出,使数码管要显示的反应时间以毫秒为单位加 1,达到使数码管显示人体反应时间的目的。T1 采用工作方式 1 定时,时钟频率采用 6MHz,则计数初值:x=216-6106110-3/12=65536-6000/12=65036化为二进制 x

14、=1111111000001100B,则计数初值应为 TH1=0xfe ,TL1=0x0c。D7 D6 D5 D4 D3 D2 D1 D0GATE C/T M1 M0 GATE C/T M1 M0D7 D6 D5 D4 D3 D2 D1 D0TF1 TR1 TF0 TR0 IE1 IT1 IE0 IT06第 3 章 总体方案设计3.1 总体方案数码管的显示电路中采用动态数码管显示。采用 MCS-8051 单片机的 P0 端口(P0.0P0.7 端口)控制段码,低电平有效。P2.0P2.3 端口控制 4 位数码管的位选择,高电平有效。 (P2.3 端口控制第 1 个数码管,P2.2 端口控制第

15、2 个数码管,P2.1 端口控制第 3 个数码管,P2.0 端口控制第 4 个数码管)。各个数码管的段码都是 P0 端口的输出,即各个数码管输入的段码都是一样的,为了使其分别显示不同的数字,可采用动态扫描的方式,即先只让最低位显示,经过一段延时,再只让次低位显示,以此类推。由于视觉暂留,只要延时时间足够短,就能够使得数码的显示看起来非常稳定清楚。3.2 功能模块框图人体反应速度测试仪的功能模块框图如图 31 所示。硬件电路由 MCS-8051 单片机、电源电路、测试按钮和测试灯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驱动电路、反相电路以及数码管显示电路组成。图 31 人体反应速度测试仪功能模块框图电源电路M

16、CS8051单片机晶振电路复位电路测试按钮和测试灯电路 数码管显示电路驱动电路 反相电路7第 4 章 系统硬件设计4.1 硬件连接图4.1.1 测试按钮与测试灯电路MCS-8051 单片机的 P1.0 端口控制一个发光二极管,即为测试红灯。发光二极管加限流电阻接+5V 电源,当单片机的 P1.0 端口输出低电平时,红灯亮,输出高电平时,红灯灭。P1.1 端口接 “开始”按钮,按钮另一端接地。若按钮按下,则 P1.1 口输入低电平,否则输入高电平。4.1.2 数码管显示电路数码管采用 SR410561K 四位一体数码管。MCS-8051 单片机的 P0 口的 8 个端口(P0.0P0.7)控制数

17、码管的八段数码显示。P0 口 8 位输出经限流电阻接入到数码管显示器的段码端口。数码管采用共阳极接法,低电平有效。限流电阻的接入是由于在应用数码管进行显示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驱动电流,与发光二极管相同,数码管的发光段也需要串联限流电阻,串联限流电阻的组织越大,电流越小,亮度越低;电阻阻值越小,电流越大,亮度越高。在使用限流电阻时需要在每一个线段上都串联限流电阻,而不要在公共端上串联一个限流电阻,否则在显示不同的数字时,会造成数码管亮度的不同。单片机 P2 口的 P2.0P2.3 控制 4 位数码管的位选,P2 口输出经限流电阻后需进行反相,反相之后经驱动电路接入到数码管显示器的位选端。4.

18、1.3 晶振电路时钟是单片机的心脏,单片机各功能部件的运行都是以时钟频率为基准,有条不紊地一拍一拍地工作。因此,时钟频率直接影响单片机的速度,时钟电路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单片机系统的运行。单片机必须在时钟的驱动下才能正常工作。MCS-8051 单片机的时钟可以由内部方式或外部方式产生。本课题采用内部方式的晶振电路,如图 41 所示,一般选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利用 MCS-8051 单片机内部的震荡电路,并在 XTAL1 和XTAL2 两脚间外接晶体以及电容 C1 和 C2 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使内部振荡器产生自激振荡。组成时钟电路的晶体振荡器的频率大小决定了单片机系统的工作频率,即决定着单片机的工作

19、速度,本课题时钟频率采用 6MHz。图 41 晶振电路4.1.4 复位电路采用上电自动复位电路,工作原理是:通电瞬间,RC 电路充电,RST 端出现正脉冲,只要 RST 端保持 10ms 以上的高电平,就能使单片机有效复位。当晶振频率选用 6MHz时,C 取 22uF,R 取 1k 欧,如图 42 所示。8图 42 复位电路4.1.5 驱动电路用四个 PNP 数码管作为每一位数码管的驱动电路,这样使得数码管电流更大,亮度更亮。P2.0P2.3 控制数码管显示器的四个位,当相应的端口变为高电平时,经反相器变为低电平,驱动相应的三极管会导通,+5V 通过相应的驱动三极管给数码管相应的位供电,这时只

20、要 P0 口送出相应的显示段码,数码管就能显示出所需数值,即显示定时器的计时数值。4.1.6 反相电路由于程序中设置 P2 口输出的位选信号为高电平,使驱动三极管导通应使用低电平,即在位选信号输出线路中限流电阻后应接入反相器。本课题反相器采用 74LS04 反相器。74LS04 芯片为 6 非门(反相器),内部含有 6 个 coms 反相器,74LS04 的作用就是反相。反相器输出三极管驱动电路接入到数码管位选端口。74LS04 如图 43 所示。图 43 74LS04 反相器4.2 实现方法主程序采用查询方式,当按钮按下时,MCS-8051 单片机使 LED 灯亮起的同时调用随机函数产生一个

21、随机时间,单片机利用产生的这个随机时间计时。计时时间到,MCS-8051 单片机输出使 P1.0 端口为高电平, LED 测试灯熄灭,MCS-8051 单片机进行新的一轮计时,当测试者松开按钮时,计时时间停止,单片机把这个计时时间送往数码管显示电路显示。当 MCS-8051 单片机第一轮的计时时间还未到时,若按钮松开,则单片机输出错误提示,使数码管显示为 9999。4.3 详细流程图9图 41 详细流程图10第五章 程序代码编写5.1 按钮电路的实现描述:读取按钮当前的状态byte bot(void) /按钮状态,若按钮被按下则返回 0,否则返回 1if(key=0)return 0;else

22、 return 1;5.2 四位数码管显示电路的实现描述:数码管进行显示反应时间void display(word ms) /数码管上的显示反应时间byte posi=0x01,i,j,temp; /posi 初始化选择为最低位disp3=ms/1000; /1sdisp2=(ms%1000)/100; /100msdisp1=(ms%100)/10; /10msdisp0=ms%10; /1msfor(i=0;i0;j-) /使红灯在该时间内为亮lms(); k=bot();if (k=1) /如果测试者在红灯熄灭前松开按钮按钮mstime=9999; /使数码管显示 9999 出错信息le

23、d=1 ; /红灯熄灭goto loop;12led=1; /随机延时结束,红灯熄灭INIT_T1(); /定时器 1 初始化while(1) if(TF1=1) /定时器每 1ms 产生一次溢出TH1=0xfe;TL1=0x0c;TR1=1;TF1=0; /溢出位复位 mstime=mstime+1; /计时时间增加 1msif(bot() break; /测试者松开按钮,计时结束loop:while(1)if(k=1) /按键弹开后始终显示时间k=bot();display(mstime);else /若按键按下,重新开始测试mstime=0;P2=0xff;break;5.6 总程序#d

24、efine led P10#define key P11byte bot(void) if(key=0)return 0;else return 1;void display(word ms) byte posi=0x01,i,j,temp; 13disp3=ms/1000; disp2=(ms%1000)/100; disp1=(ms%100)/10; disp0=ms%10; for(i=0;i0;j-) lms(); k=bot();if (k=1) mstime=9999; led=1 ; goto loop;led=1; INIT_T1(); while(1) if(TF1=1) T

25、H1=0xfe;TL1=0x0c;TR1=1;TF1=0; mstime=mstime+1; if(bot() break; loop:while(1)if(k=1) k=bot();display(mstime);15else mstime=0;P2=0xff;break;16第六章 结论经过两周的制作,完成了人体反应速度测试仪的设计,达到了预定的要求。这次课程设计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应用自己所学知识去勇于创新和实际的平台。一开始做人体速度测试仪的设计是觉得看起来会比较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才发现其实还是比较困难的,毕竟在这一方面的技术有限。第一周前两天进行了资料查阅了解,第三天开始编辑说明书,同

26、时进行电路图的构思理解。从通过理论设计,再到确定具体方案,成型。整个过程都需要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借鉴。可以说,这次课程设计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的一次比较综合的检验。总的来说,这次课程设计虽然很累,但却是苦中有乐,非常充实。在这次实习中,正确的思路是很重要的,只有你的设计思路是正确的,你的设计才有可能成功。这次能那么成功的完成我的设计,要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李老师、胡老师能在百忙之中来知道我,每当我遇到棘手的问题,老师总能给我最好的建议,教我改进的方法,不厌其烦的指出我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是我更好的完成设计。在理解程序的时候也请教了同学,他们也很热情的回答我的问题,让我在这次实习中不会觉得那么孤立无援。这次的实习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很多单片机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且能够运用到实践中了。原来实习不尽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而且能够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也觉得很充实。最后我还要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实习的机会,和同学老师一起走过的这段时间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希望自己以后对待别的事情也可以这么认真。17参考文献1.张淑清,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2.潭浩强,C 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李华,李东,MCS51/98 系列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