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现学生的强势智慧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 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 瓦拉赫很用功,但 过分拘泥,这样 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 润色, 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 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 ”面对如此“笨拙 ”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
2、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 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在同类学生中,他遥遥领先。瓦拉赫的成功, 说 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智慧发展是不均衡的,总有智慧的强势和弱势。只要选择了自己的强势智慧,使智能、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这一现象人们常称之为“ 瓦拉赫效应”。很多名人之所以有所成就、有所作 为,甚至成为大师级的人物,是他们很幸运地在有意无意之间,选择了自己的强势智慧,并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结合在一起了。幸运之神就是那样垂青于发现并忠于自己强势智慧的人。松下幸之助曾说,人生成功的诀窍在于经营自己的强
3、势智慧,经营强势能使自己的人生增值,否则,必将使自己的人生贬值。他还说,一个卖牛奶卖得非常火爆的人就是成功,你没有资格看不起他,除非你能证明你卖得比他更好。据 说,有一次,爱因斯坦上物理实验课时,不慎弄伤了右手。教授看到后叹口气说:“唉, 为什么非要学物理呢?为什么不去学医学、法律或语言呢?”爱因斯坦回答 说:“ 我觉得自己 对物理学有一种特别的爱好和才能。 ”这句话在当时听来似乎有点自负,但却真 实地说明了爱因斯坦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后来,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了他这种认识和对自己成功之路的选择是何等恰如其分。事实上,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他独特的强势智慧,教育的重
4、要责任在于帮助孩子把它们挖掘出来,发扬光大,以不断提升生命的意义。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运用观察、展示的手段,注意观察孩子的强势智慧,评估孩子最突出的智慧表现。有一些很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发现、判断孩子的强势在哪里。比如,当孩子看到别人做某件事时,他心里是否会有一种痒痒的召唤感-“我也想做这件事”;当他完成一件事时他是否会有一种满足感或欣慰感;他在做某类事情时非常快,无师自通,这是一个重要信号;当他做某类事情时,他不是一步一步去做,而是行云流水般地一气呵成,这也是一个信号。如果孩子在做许多事情时需要学习,需要不断地去修正和演练,而在做另外一些事情时,却几乎是自发的,不用想就本能地去完成这
5、些事情,这就是他的强势。另外,判断孩子最发达智慧的一个好方法,是观察他们在课堂学习中“不规矩的表 现” :语言智慧是强势智慧的孩子比 较爱说话;空间智慧是强势智慧的孩子爱涂涂画画、发呆冥想;人际交往智慧是强势智慧的孩子善于与人交往;肢体动作智慧是强势智慧的孩子坐不住、爱打闹。这些学习中特殊而不规矩的表现,其实也是一种信号,是孩子们在向老师表示他们的希望所在。观察孩子们倾向的重要途径,是课余生活多和孩子在一起,即在无人指导下,看他在做些什么。可以通过观察他与同伴、朋友谈话和讨论问题时的情况来了解;还可以收集孩子活动资料、参考学习成绩等。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孩子的点点滴滴都不要放过,教师既要超越自己,又要超越课程内容。另外,观察分析孩子的特长,还需要加强学习,掌握新的科学方法和观察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