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城市发展史.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627079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2.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城市发展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城市发展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国城市发展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国城市发展史.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国城市发展史.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總 序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歷代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了許多著名的城市,這些城市集中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和光榮傳統。從1982年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陸續批准頒佈了上百座城市為歷史文化名城,它們是中國城市歷史文化的代表。其實,在中華大地上,每一座城市興起的背景和發展歷程、自然地理風貌和人文景觀、建築和民居院落、居民交際的公共活動場所等,都體現出中華民族文化和自己的特色。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寫道:“在世界別的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像中國的城市和鄉村的建築、園林、民居院落那樣體現人與自然融為一體”。中華民族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歷史的批判精神是:“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

2、下”(周易)。“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史記)。中國傳統文化,把天文、地文與人文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城市就是這個文化體系存在的實體。城市歷史文化涉及的範圍,大到國家體制、行政、官制、城鄉、建築,小到詩歌、書畫和幾乎所有的中國文化形態。人類文明史實際上是人與自然關係的歷史。漢代王充在論衡中論述了人是地球生物的一員,人與自然相互依存。但是人類在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中,特別是在戰爭中忽視了對自然的保護,濫耗資源,污染環境,已造成嚴重後果。其實,世界上有很多人發現工業化時代城市出現的種種問題,從根本上忽視了城市的本質是“以人為本”與人際交往和生活,及“人與自然的關係”。1933年的國際現代建設會議(C

3、LAM)提出城市功能是“居住、工作、交通、休憩”,反思並批評工業化以來的城市化模式缺乏理性精神(雅典憲章)。1977年的國際現代建築學會針對現代城市人際關係淡漠、貧富懸殊和為汽車人而設計等問題,制定發表了馬丘比丘憲章,大聲疾呼:城市的本質是“尊重人”,是人際交往和生活的空間。本書依據對歷史的研究和對現實的考察,對傳統的城市史體裁、內容和理論中國城市發展史ii方法均有所改變。本書由引論、中國城市演變史、城市居住史、城市建築史和中國城市廣場史五部分組成。引論概述了中國城市史在世界史上的地位,及其歷史演變的地理、經濟、社會、文化背景,突出了中國城市史是中國文化體系的存在實體。並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創

4、建本書研究的理論方法和框架。本書的中國城市演變史,依據考古發掘和文獻資料,敍述了夏商周初始的城市軍事防衞和政治功能及手工業、商業功能的發展;將秦代咸陽城作為一個里程碑,對迄今2500年城市史演變進行研究,揭示了中國漫長古代社會以都城為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和多級行政中心形成的發達的城鎮體系和特點;中國近代城市納入西方化的變遷。本書的城市居住史,從西周開始的“西城東郭”階段,到明清複合城市佈局模式;從北方四合院到南方水巷城市空間結構,重點闡述了城市居住特色及其積極影響。以及近200年來,中國城鄉居住方式增添了許多新內容,出現了新類型。本書的城市建築史,闡述從公元前15世紀到19世紀,中國傳統

5、文化在建築發展中始終保持了連續不斷和統一,從傳統村落建築崇尚自然美,到都城與宮殿建築係古人象天設都哲學觀的體現。城鄉民居和園林建築,以天地和合為空間,把禮樂和諧以文化符號體現於建築中,反映出建築與文化的有機統一,是中國建築幾千年發展演變的歷史特色。並從中西建築文化特徵比較中全面認識自己的優劣之處,面對21世紀生態城市、山水城市與生態建築目標,提出中國當代建築設計和城市設計的積極思考。本書的中國城市廣場史,分原始廣場、傳統廣場和新型廣場三個階段,闡述中國廣場的演變史。並對中西廣場文化的差別進行異同比較。評估了當代廣場建設中存在着“追求最大”、浪費和忽視民族文化、地方特色的眾多誤區。提出廣場是人民

6、的需要,應有民眾參與共同創造,具有大眾文化特色。本書在體裁、內容和理論方法上,具有新鮮、注重實際的特點。今天的城市與歷史上的城市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現代城市必然要建立在歷史和現實的基 iii礎上。我們需要建設現代城市帶動整個中華文明繁榮和健康發展。本書吸取了國內外研究成果,並做了比較研究,找出自己的優劣之處。本書行文簡潔、語言樸實,力求將科學性、知識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既適合百姓大眾閱覽,也適合專業工作者參考。總 序iv序一城市的產生與發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過程,是文明的產物,歷史的見證。一部城市史,也是一部人類文明進步史。現代城市的發展與延續,不斷面臨新的挑戰,需要解決許多層出不窮的問題。這

7、就要求我們不但要了解城市的今天,而且要回顧總結城市的昨天。城市史的研究是一門重要的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的科學學科。中國城市,有數千年的漫長歷史,是中華民族優秀文明中極其光輝璀璨的組成部分。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財富,也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寶。而中國城市的發展也經歷了曲折、複雜的過程。有興旺發達的高峰期,也有停滯不前的衰落期;有許多可借鑒的成功經驗,也有不少值得後人引以為戒的失敗教訓。重視自己的文化,以史為鑒,溫故知新,認識城市的本質、特徵和發展規律,解決存在的經濟社會矛盾,進而創造城市發展的動力與活力,建設城市美好家園,造福後代,是當今城市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城市史,是探索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及城市發展

8、規律,是研究特定時期城市存在和發展的經濟社會條件與人文地理環境的科學。寫好一部城市史,不僅要熟悉歷史,而且要懂得城市。優秀的城市史著作,在中國還是比較少的。最近,讀到傅崇蘭、白晨曦、黃志宏、曹文明、李倩合著的中國城市發展史書稿,我特別欣喜,這是一部內容豐富,跨時間段長,敍述分析精闢,具有獨創性的巨著,是一部完整系統的城市歷史文化研究的新成果。中國城市發展史,不僅包括城市經濟、文化、建築、歷史、地理、環境方面的廣泛內容,而且涉及哲學、宗教、倫理和美學等諸多領域。作者們下了很大工夫,廣泛搜集古今中外相關經典著作、歷史資料以及近現代國內外名流、學者的有關論述,結合中國城市歷史發展和當代實際,進行了精

9、心研究。該書創造性地把城市、歷史與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是一般地敍述城市歷史,而是通過清晰的脈絡,解剖城市發展的淵源和思想文化保障,特別是將城市產生的背景與傳統文化緊密結合,給人以一種新的視角。避免了就歷史講歷史, v就城市論城市的封閉、孤立的研究方法。書中對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和陰陽、八卦、五行等哲學思想在城市規劃和建築文化上的體現;中國民居的“院落精神”;對種種脫離精神蘊涵、單純模仿、無個性化的某些現代和後現代主義建築的抨擊等評論,都有獨到的見解,體現了作者新穎的歷史觀和城市發展觀。同時,在城市史的結構框架上也有創新。中國城市發展史打破了一般城市史書的體系,構建了由四個既獨立,又有機聯繫

10、的新的架構。該書通過對中國城市演變過程的考察與總結,中國傳統居住空間的特徵分析,中國傳統建築形成和發展演變過程以及城市廣場斷裂與勃興的探索,將單純對傳統城市形態的解析提高到理論思想層面,構築了一種全新的中國城市歷史學的文化理論框架,從哲學高度對中國傳統城市文化進行了整體的發掘和審視。該書整理歸納了大量歷史文獻,旁徵博引,用深入淺出、樸素生動的語言表達了中華文化的廣博和深厚。該書還採用比較的方法,對中西文化的結合做了深刻評述。強調了中國文化要走向世界,同時又要與世界文化進行交流,取長補短,相互啟發,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曰:“中西之學,盛則具盛,衰則具衰,風氣既開,互相推動,且居

11、今日之世,講究今日之學,未有西學不興而中學能興者,亦未有中學不興而西學能興者。”此言既極富哲理,又符合歷史事實。尤其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東西文化交流與促進,更是不可迴避的客觀必然趨勢。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覺”的四句話,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他強調既要弘揚自己文化的美,又要學習展現他人文化的美,美的文化共享,天下就大同了。他與王國維的思想極其相通。有作為的中國城市學者,要想對中華文化有所推動,對世界文化有所貢獻,對中國城市有所促進,必須中西結合,二者並進;必須對中國城市發展過程和理念的來龍去脈有着明晰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文化的價值、民族的價值,以高度的歷史

12、責任感,科學的發展觀為統領,迎接21世紀中國文化的人文復興。同時,又不拒絕外來文化,更不照搬外來文化,而是以彼此之美相融。城市建設與發展也是如此,既要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又不是盲目抄襲,而是在於結合國情和歷史不斷創新。序 一中國城市發展史vi我深信,中國城市發展史的問世,將有助於弘揚中華文化,提高城市文明的自覺意識和自強、自尊精神,以正確思維模式和歷史經驗,指導中國當代城鄉現代化建設,構建和諧社會,構建魅力城鄉。是以為序。朱鐵臻 vii序二傅崇蘭教授給我打來電話,告訴我他的中國城市發展史即將付梓了,並讓我為之作序。這一部可稱之為城市科學的經典著作早就應該出版了,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現狀來看,這類

13、的研究成果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它的學術價值將會越來越被公眾所認識。至於寫序,我深感難擔此任。傅崇蘭教授是中國著名的城市學和城市史學專家,中國城市發展史是他帶領自己培養的博士們共同撰寫的專著,對於這本書進行全面準確的評價實非易事,也是我所不及。但是我喜歡這部著作,早已迫不及待地粗讀了它的原稿。我願意藉此機會談談我個人的學習心得和感想,以祝賀這部巨著的出版。歷史是一面鏡子,總結過去的歷史可以清醒地認識現在,而正確地認識今天才能準確地規劃未來。作為城市研究者,認識和研究城市,就應該研究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因此我非常贊同傅崇蘭教授的話:“城市學不能沒有城市史。劉易斯芒福德著的城市發展史是世界城市學著

14、作。”自從1989年劉易斯芒福德的城市發展史中譯本問世以來,許多城市科學工作者都非常認真地閱讀,學習和研究芒氏的這本書。然而中國的城市研究者們更希望讀到中國城市學的史學專著。現在中國城市發展史及時出版了,真乃是“好雨知時節”。中國是公認的世界城市發源地之一,城市發展有着悠久的歷史。研究中國城市發展的歷史文獻也有一些。許多不同學派的著名史學家,歷史地理學家都曾發表過著述。但是我個人認為,中國的史書並不缺乏,而從城市學角度綜合研究中國城市發展歷史演變的專著仍然太少。1984年傅崇蘭的中國運河城市發展史在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年12月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發表了寧越敏、張務東、錢今昔的中國城市發展

15、史,在學術界產生了良好的影響。1996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了賀業鉅的中國城市規劃史,此後又有何一民的中國城市史論綱等著作問世。這些作品都是優秀的學術研究成果,在中國的城市史中佔有自己的地位。然而,我個人認為,迄今為止,尚無一部從城市產生、成長、中國城市發展史viii空間分佈、功能制度、經濟與社會發展、內部格局、建築形態、文化特徵等方面綜合系統地研究城市發展史的專著,更沒有一部把城市史作為城市學基礎分支進行研究的、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著作。因此解決這個問題還有待於城市科學界的廣大同仁共同努力。如何撰寫中國城市學的史學著作,我是個門外漢,不敢班門弄斧。最近在學習中讀到了傅崇蘭教授提出的研究城市史

16、必須依據的“五個理論”,感到很深刻,從中受益良多。這“五個理論”是:(1)自然地理環境是城市發展基礎的理論。這理論解釋了世界城市多樣性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係。(2)城市與鄉村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理論。深信不僅在農業文明時代,而且在工業化時代和後工業化時代城市與鄉村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關係依然存在。(3)城市與區域發展關係的理論。城市是區域發展的中心,區域是城市發展的基礎。這種關係在不同時代有程度大小和內容廣狹之分,但始終存在。(4)城市文化延續性理論。研究城市文化應具有區域文化視野,着眼於社會文化和科技文明,包括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5)城市是人類歷史範疇的社會形態理論。此後,傅崇蘭教授又提出

17、了撰寫中國城市史的兩種方法,即傳統理論方法的繼承和創新與西學中用的學習和借鑒。應該說傅教授提出的研究城市史的五個理論和兩個方法(我把它歸納起來稱為“5+2理論方法”)是經過多年潛心調查研究所創造出來的,是科學的真知灼見,它對指導中國城市學的研究和創新將會起巨大的作用。這樣的理論創新只有兼具歷史學家和城市學家兩種素質為一身的學者才能夠做得出。中國城市發展史,就是傅教授本人及他的博士生們用“5+2理論方法”進行研究取得的成果,是中國城市學的重要論著,是依據城市學基本理論開掘城市史研究新途徑和新方法的有益嘗試。近兩年來,中國的歷史學家和城市學家們結合起來共同探討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發展道路。既要從城市

18、形成與發展的歷史,又要從城市性質、城市功能、經濟社會與生態發展,以及規劃建設等方面來研究城市,總結經驗教訓,展望發展遠景。一個被稱為“史論結合”的研究方法廣泛流傳開來。讀了傅崇蘭教授的中國城市發展史之後,我個人認為,這才是一部“史論結合”的力作,可以說是“史論結合”研究的範本之一。 ix中國城市發展史是由城市史與中華文明、中國城市演變史、城市居住史、城市建築史、城市廣場史等五部分組成的。讀後感到無論在內容和寫作方法上都有許多創新和突破,談別人所未談,論他人所未論之處比比皆是,真是受益匪淺,感觸良多。現就我個人有限的水平談談這部著作的突出特點和理論亮點,與讀者共同討論。(1)開創城市學與史學結合

19、研究城市的方法與理論。傅崇蘭教授最早提倡“把城市史學作為城市學的一個基礎分支學科進行研究”,我在前面曾把他提出的理論方法稱為“5+2理論方法”。在這本書中作者們充分使用這種理論方法,在寫史的過程中充分進行研究分析,提出了許多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都很高的理論觀點。(2)肯定並突出了中國城市發展史在世界城市史中的地位,展示了中華文明的豐富內涵和外延。中國是世界上城市起源最早的國家之一,上下5000多年,在中國的黃河流域、長江流城,沿海和內陸的周邊地區產生過60多座主要都城,幾十座重要省城和2000多座縣城,2000多年前的西漢有1600多個縣城,其中許多城鎮延續至今。唐代首都長安,曾是當時最有影響的

20、國際城市,人口達到百萬以上,其中10%,即10萬人為僑居的外國人。中國城市發展重心,從西向東,從北向南轉移,後又從南向北,從東向西擴展,形成了56個民族的文化和民族建築風格、民居形式各異和具有地方和多民族特色的城市和鄉村。今天全國有600多座城市和兩萬多座建制鎮,上百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形成了現代區域性經濟的社會、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它是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紐帶。中國城市文明史是中華文明的象徵,在世界城市史上閃爍着璀璨奪目的光輝。我們要懂得中華文明的光輝,學習中國城市史,只有留住昨天的記憶,才能更加珍惜今天和面對未來,這也是傅教授的中國城市發展史會起到的一個作用。(3)提出了文化生態

21、理論,深化了學術界對城市發展的認識。本書的作者提出,人類以文化的方式實現對自然地理環境的調適和改造,使人類置身的不再是單純的自然生態,而是一種兼備自然要素與人工要素的文化生態。城市則是包括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彼此滲透、互為表裏的文化生態的典型。本書的作者深刻序 二中國城市發展史x地分析了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等與文化生態的關係,把天文、地文、人文現象結合起來分析了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對現代乃至後現代城市建設的積極作用。書中提出的“實現自然、社會和人的有機統一,歷史的延續性和現代化的有機統一,地方性、民族性和國際性的統一。體現優秀傳統文化延續性和每個時代最高的”科學技術、文化藝術

22、水平,體現中國傳統的哲學理念“天人合一”,走向自然與人口和諧的境界,為人類提供適宜的居住、工作、交通和休憩的良好環境等建城方針,相當精闢,卓有見地,充分體現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設和諧社會的精神。著名城市規則專家鄭孝燮先生在十年前曾提出“城市文態環境”問題。他說:城市文態環境就是:以建築整體佈局為主導,以某種建設風格為基調,並且綜合體現“美的秩序”的城市及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屬於自然保護,保護文態環境屬於人文保護。自然與人文,包括歷史文化,是人類生存發展的一雙文明支柱,缺一不可。今天傅教授提出了“文化生態”,我感覺與“文態環境”有異曲同工“之妙”,它更加深入廣泛地概括了人、自然、社會環境之間的關

23、係,對城市科學理論研究和城市建設都具有指導意義。(4)以中國傳統“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為主線闡述城市建築史,開闢了編寫城市發展史的先河。本書的城市建築史篇,實際上是建築文化史。梁思成先生說:“歷史上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產生了它自己的建築,隨着這文化而興盛衰亡。”中國傳統的城市文化和建築文化的精髓就是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本書的作者緊緊抓住這一精髓來研究包括城市文化在內的建築文化史。這是其他城市史書所沒有的。本書作者用大量的文獻資料和樸素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概念、實質、文化內涵、形成的歷史軌跡、發展趨向,在現實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學派的論點,把一個高深的

24、哲學理念從學術殿堂上請到人民群眾中來,這是一大創舉,對加深人們對“天人合一”思想的認識,推動它的普及,減少它的神秘感、學術味兒都將起到不小的作用。“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國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對哲學、文學、史學、社會學等均有很深的影響。它是中國文化對人類認識人與自然關係的一大貢獻。其實質就是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與統一。天即自然、環境,人即人類。所以把“天”改為“自然”就容易理解了。“合一”是一個過程,不斷追求的過程,每當達到“合 xi一”之後還要追求新的“合一”。當然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也有其局限性,但是這種局限性不是其思想本身而是在認識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是社會經濟、科學發展水平所造成的。同時由於

25、種種原因,還有一部分人對於“天人合一”不認識,誤解、懷疑,甚至詆譭。因此,宣傳它的實質,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更有實際意義。本書在這方面將起到自己的作用。東西方傳統文化一直有“天人合一”和“主客二分”不同主導之分,但正如馬克思所預見的那樣:人類的社會經濟、科技和文化的全球化具有產生的“歷史必然性”。當今的經濟全球化的形勢已證明了這一預言。世界文化的趨同性也同樣是“歷史的必然”。這種趨同突出地表現在城市國際化運動上。城市社會的國際化必將融合世界最先進的文化為一體而創造出一種新的世界文化。這種文化絕不可能只是某一地域、某一個時代的某種文化的發展,只能是東西文化中的優秀成份熔於一爐而創新出來的世界大同文

26、化。在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是追求“人類與自然和諧生存”。在西方,百年前已出現了“環境保護”、“生態學”以及“田園城市”等主張。到了20世紀80年代,自然保護國際聯盟首次提出“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此後,經過認識的不斷深化又把“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確定為處理好“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的關係上。這就是與中國“天人合一”思想的文化趨同並促進世界大同文化的誕生。因此,我個人認為,這個新的世界大同文化的核心將是以“人與自然和諧生存”為追求目標,昇華了的現代的“天人合一”文化。(5)從歷史發展過程中來研究現實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這是本史書的又一個獨有的特點。尤其是在城市居住史和城市廣場

27、史兩篇表現得更為突出。居住是城市的一大功能,在不同歷史時期,城市居住空間結構作為城市空間結構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反映一個國家的社會階層結構特徵與社會進步的程度。本書以城市居住空間結構的歷史演變過程為主線對城市居住空間形態與社會經濟發展以及社會階層分化的關係進行了分析,對城市居住空間結構變化與城市化過程和城鄉關係進行分析並提出許多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的學術觀點,諸如加速的城市化運動必然會加速城市居住空間結構的分化,基於中國國情,不能效仿美國無序 二中國城市發展史xii節制的郊區城市化的城市居住空間模式等。城市居住空間結構兩極分化問題在中國已經凸顯出來,而且有日趨嚴重的趨向,這是應該引起各方面注意的問題

28、。但是長期以來學術界把注意力多放在研究城市經濟結構和生態環境上,對於城市社會空間問題尤其是城市居住空間結構的分化與隔絕問題關注較少,因此中國城市發展史中的城市居住史對城市居住空間結構的研究將會引起學術界的關注和回應。從前讀過的有關城市廣場的論述多是建築師和規劃師們所做的。從人文科學角度研究廣場文化在國內外都是鮮見的。自20世紀90年代起在全國各地掀起建設城市廣場熱潮,此舉在提升城市形象、美化環境的同時,由於研究不夠,認識不深,在建設中也出現了諸多誤區:不求最佳,只求最大;謀篇佈局,顯得千城一面,大拆大建,罔顧歷史,模仿西方,泥沙俱下等。在這種形勢下,對中國城市廣場的史學和人文研究是非常有現實意

29、義的。本書提出的中國廣場體系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長壽的體系,既要藉助西方廣場的活力要素,又要弘揚百姓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與風格,建設中國文化特色的城市廣場。這些論述不僅具有很深的理論意義,更有針對時弊的現實指導價值。選準一個研究課題,完成一部學術巨著,培養一批優秀人才,這是我在讀完了傅崇蘭教授的中國城市發展史後腦海中出現的第一個感覺。我是學城市科學並對其進行探討近30年的老兵。有人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兵。”我不是好兵,絕對當不上將軍,因為我本人最缺乏的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根底。但是我對中國城市科學的發展是關心的,半生追求創建中國城市學。因此對傅崇蘭教授對中國城市學創建所做的貢獻非常欽佩,尤其是他

30、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出版了大量專著,培養出數十名城市學博士更是令我敬仰。現在他及他培養出的城市學博士們共同的勞動結晶中國城市發展史即將出版,我欣喜地寫下我的學習心得及感想,為了城市科學研究,也為了提高我個人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水平,我還要好好地細續這部巨著。中國城市發展史讀後感陳光庭於北京天通苑 1目 錄引論 中國城市史與中華文明 001(一)中國城市發展的歷史在世界城市史上閃爍着璀璨奪目的光輝 / 002(二)中國城市歷史演變的地理、經濟、社會、文化背景 / 002(三)對影響中國城市形成、發展的幾個重大因素的探索 / 022(四)中國城市史研究的理論和方法 / 030(五)中國城市發展史研究

31、的框架 / 035第一編 中國城市演變史 037一 中國早期城市的起源 / 038(一)中國的原始社會與原始城市 /038(二)黃河孕育出華夏早期城市 /041二 中國城市文化的搖籃 / 043(一)銅器文化時代的城市 /043(二)殷墟與甲骨文 /044(三)殷墟的城市及其文化藝術 /045三 西周城市發展與“封邦建國”之制 / 048(一)周代城市史概論 /048(二)灃水岸邊建豐、鎬二京 /049(三)雒邑與雒水 /050四 春秋戰國時期城市的發展 / 052(一)春秋戰國時期城市史概論 /052(二)齊、楚、燕、韓、趙、魏、秦的都城 /056五 咸陽: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地主階級國家政權所

32、在的中心城市 / 059中國城市發展史2(一)秦代城市史概論 /059(二)秦代咸陽城市 /061六 從鄉聚到都城的長安 / 063(一)漢代城市史概論 /064(二)長安從鄉聚到城市 /065(三)長安的手工業、商業 /067(四)長安的文化 /069七 雒陽的演變 / 070(一)雒陽城規模 /070(二)雒陽的商業、文化 /071八 “三國”都城與山水 / 073(一)吳國都城建業與長江 /073(二)蜀漢成都與“巴山蜀水”/075(三)成都的手工業 /076(四)魏國洛陽與洛水 /077九 南升北降的魏晉南北朝城市 / 078(一)魏晉南北朝城市史概論 /078(二)晉都洛陽 /082

33、(三)遭受戰亂破壞的周邊城市 /083(四)東晉和南朝建康城的變化與科學文化成就 /085(五)大興安嶺崛起的部落攻佔洛陽建都 /089十 劃一全國水利的中樞大興城 / 093(一)隋代城市史概論 /093(二)大興城建設背景 /094(三)大興城的興建 /095(四)大興城是劃一全國水利的中樞 /096十一 長安與舟載盛唐帝國的運河 / 097(一)唐代城市史概論 /097(二)長安城市的發展 /102十二 五代十國城市與中國城市歷史的轉折點 / 108(一)五代十國城市史概論 /108(二)五代時期的開封中國城市區域轉移的新起點 /110(三)十國城市與江南經濟崛起 /112十三 北宋開封

34、府城的繁榮與汴河 / 115(一)北宋城市史概論 /115(二)開封 /117(三)五河會聚之都 /119 3(四)開封府城的經濟 /119(五)開封府城的文化 /122十四 南北文化大聚集的南宋臨安 / 124(一)南宋城市史概論 /124(二)“以湖山勝”的臨安城市 /128(三)臨安城市手工業、經營類型、行業類型及其發展 /131(四)臨安城市商業行舖及其特色 /132(五)臨安的教育文化 /133十五 遼、金、西夏城市崛起與少數民族發展史的轉化 / 134(一)遼、金、西夏城市史概論 /134(二)上京臨潢府經歷從奴隸制到封建制的轉變 /138(三)金上京會寧府城與移民 /140(四)

35、金中都大興府城 /142十六 超越前代的元代城市發展 / 144(一)元代城市史概論 /144(二)元大都 /150(三)大都城的經濟與文化 /152十七 明代城市與資本主義萌芽 / 153(一)明代城市史概論 /153(二)明代應天府城 /168(三)順天府城與大運河 /170(四)北京的經濟、文化 /173十八 清代中國城市的變革 / 174(一)清代城市發展與變革概論 /174(二)北京城規模 /190(三)北京的經濟和文化 /193十九 近代城市的演變 / 196(一)近代城市史概論 /196(二)近代中國城市遭受嚴重破壞 /199(三)城市類型分化和建設 /201第二編 城市居住史

36、205一 城市居住的肇始 / 206(一)傳說中的城市居住地 /206(二)原始居住方式的變化 /208(三)原始居民點社會差異性的形成 /210(四)原始聚落發展的文化性 /212目 錄中國城市發展史4二 奴隸社會的城市居住 / 214(一)夏商周三代城市居住的選址 /214(二)“茅茨土階”與“有城無郭”夏商時期都城居住的基本特徵 /216(三)從“監頑殷”到“衞小城”“郭”區的起源與功能演變 /219(四)春秋時期都城居住的禮儀思想 /220三 封建社會早期的城市居住 / 223(一)戰國、秦漢時期“以西為貴”文化傳統的延續 /223(二)秦漢時期的“多宮制”/226(三)漢魏時期居住空

37、間禮儀的演變 /227(四)漢魏南北朝城郭格局的變化 /228(五)“單宮制”魏晉南北朝時期都城佈局的重要變革 /230(六)戰國至南北朝城市里坊制的變化 /232四 封建社會中期的城市居住 / 234(一)“單宮制”的最後確立與宮城的進一步封閉 /234(二)隋唐時期封閉的城市里坊 /236(三)北宋時期的城市居住區基本特徵 /238(四)地方城市特色建築 /241五 封建社會後期的城市居住 / 243(一)明清北京城居住形態的基本特徵 /243(二)“胡同”與“四合院”/246(三)清朝都市居住區的“滿漢分隔”制度 /252(四)幾種特色居住區空間類型 /256六 近代城市居住區特徵 /

38、257(一)“滿漢分隔”制度的瓦解 /257(二)租界居住建築與難民“貧民窟”的形成 /258(三)“里弄”建築的演變 /260(四)民國時期的“騎樓”/262七 1949 年後城市居住區空間結構特徵 / 263(一)城市居住區空間結構的基本特點 /263(二)三個層次的“複合型”城市居住區 /265(三)城市居住流動性小,居住功能與其他功能混合 /266(四)中國城市居住空間分化的基本形式 /268八 20 世紀 50 年代的“工人新村”與工業城市居住環境 / 273(一)工人新村建設概況 /273(二)以曹楊新村為代表的上海普陀區工人新村建設 /277(三)新村建設的問題及現狀 /285九

39、 “就地城市化”的“城中村”的居住區現象 / 287 5第三編 城市建築史 291一 文化背景 / 292(一)建築是構成文化的一個重要的部分 /292(二)天人合一:中國人的理想境界 /296二 中國人的天地宇宙觀 / 300(一)原始的天地宇宙觀 /302(二)建築就是宇宙 /307(三)傳統星象觀 /314(四)“中國”觀 /321三 山水有靈:居住與風水選擇 / 332(一)中國人的起源 /332(二)適應自然的原始聚落 /336(三)融於自然的傳統村落 /348(四)傳統民居 /361(五)陽宅相法 /385(六)陵寢的選擇 /400四 象天設都:都城與宮殿 / 421(一)都城 /

40、421(二)宮殿 /439(三)作為象徵的都城與宮殿 /453五 人間天上:明堂、壇廟與宗教建築 / 455(一)敬天尊祖的明堂 /457(二)尊天親地的壇廟 /462(三)招仙通神的宗教建築 /473六 天人合德:中國園林 / 493(一)道家美學思想 /495(二)中國園林的發展軌跡 /497(三)園林之“道”/501(四)天人合一:園林藝術的民族特質 /505(五)園林的藝術特徵 /513七 天地和合的理想空間:建築與建築群 / 523(一)中國建築文化象徵觀念之源 /525(二)天人合一的傳統城市設計 /528(三)建築群體組合 /537(四)作為象徵的建築 /546(五)空間的“生理

41、根源”/554八 禮樂和諧與建築文化符號 / 559目 錄中國城市發展史6(一)禮樂和諧 /559(二)建築符號的象徵意義 /568九 中西傳統哲學觀與建築觀 / 585(一)中西文化的核心差異 /585(二)天人合一與主客二分:中西傳統哲學觀比較 /588(三)中西傳統建築觀 /594十 中西建築文化特徵與比較 / 602(一)中西建築時空觀 /603(二)傳統建築文化特徵與比較 /610(三)傳統建築色彩比較 /637(四)傳統建築材料比較 /641十一 對當代建築文化發展的思考 / 655(一)生態城市、山水城市與生態建築 /657(二)全球化、文化趨同與建築的發展 /667(三)中國傳

42、統建築文化的現實與出路 /685第四編 中國城市廣場史 707一 城市廣場與社會的公共生活 / 708(一)公共活動場所是社會生活的需要 /708(二)公共活動場所在中國城市中的歷史發展概觀 /709(三)中國城市廣場的文獻與學術思想 /713(四)研究廣場史的理論、方法探討 /716二 中國傳統廣場:最長壽的廣場體系 / 718(一)原始廣場:隨先民的腳步走來 /718(二)壇廟廣場:中國本土的宗教活動場所 /722(三)殿堂廣場:世俗權利的展示場與和合百族的磁力場 /727(四)寺廟廣場:喧囂的世俗活動與虔誠的宗教活動並存交映 /737(五)娛樂廣場:民間藝術與民間藝人的孽生地 /751(

43、六)市場性廣場:市場功能激發着廣場的繁盛 /756(七)閱武場廣場:從單功能向多功能發展 /760(八)中國傳統廣場的人文內涵 /763三 傳統廣場的斷裂與新型廣場的興起 / 775(一)西方廣場伴隨殖民者的刺刀嵌入中國城市 /776(二)新型廣場高歌猛進 /778(三)傳統廣場在批判、改造中斷裂 /785(四)新型廣場的社會人文內涵 /789四 城市廣場的勃興與探索 / 798 7(一)19781995 年間城市廣場建設波瀾不驚 /798(二)忽如一夜春風來:1996 年後城市廣場遍地花開 /803(三)泥沙俱下:城市廣場大發展中的諸多誤區 /811(四)激濁揚清:中國廣場在探索中進步 /8

44、21(五)當代城市廣場的社會人文內涵 /831五 中西廣場的文化對照 / 855(一)中西廣場的“同歸”/856(二)中西廣場的“殊途”/858圖表來源 868參考文獻 875後 記 887目 錄引論 中國城市史與中華文明001引論中國城市史與中華文明中國城市發展史002(一)中國城市發展的歷史在世界城市史上閃爍着璀璨奪目的光輝 7J BSdpJj9 U Y 7Sf9 UY 7Y d q2000$f2000Yd 75900yd *1600H$dI $D h8dQf J 7 Y dpidpfHd iHdhf:!j Hd eeeWd , hpfp 1JdHYt Kd hd7fft 1dp8+dBg

45、 j 6dDfPFgp38jj dhd2fude $ eaaLS dY 7 .YdQ 7SeSe9edQ e ed ;Y 7Y 4YeeUd( HyYeeSY Uf(1)地理環境是創造文化的自然基礎1 恩格斯:反杜林論,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 64 頁。中國城市發展史004 #d Y #d JIpY BYf 7 U Y BSJ “Y zaq ad J me Y 9d 6O6eId 5 8d “YY ?f f dd - Y? d ;dY d , “8f d 7M 1Yfd 6OYz 9 BfF 7dgeee be9e s d # bd “Y?d 7 UY ? d6Y?Yf(2)氣候類型完備,地形、地貌、流域繁複 7 UY? 9?dIeY? d IY. , yd q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