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 录 解读轮回密码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演讲 . 1 信仰与时代 泰国国立玛希隆大学演讲 . 23 如何寻找人生的坐标 柬埔寨金边端华学校演讲 . 48 领悟人生 新加坡国立大学演讲 74 别让生命睡着 1 解读轮回密码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演讲 2 0 1 3年1 1月1 2日 2 解读轮回密码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演讲 主持人: 大家下午好。我谨代表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及医学院,欢 迎索达吉堪布的到访! 索达吉堪布依止法王晋美彭措仁波切为根本上师, 我们 泰国人也对晋美彭措法王非常熟悉, 曾被他的言行举止深深 打动。对我们而言,藏传佛教的思想非常深刻,对死亡有独 到的见解,可以帮助我们引导医院里的临终病
2、人。今天,索 达吉堪布会为我们宣讲轮回的原理,以及打破轮回的智慧。 下面有请堪布为我们解读“轮回密码” 。 很高兴能在这里跟大家一起交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 考过: 我们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是无缘无故从天上掉下 来的,还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其实,每个人都是因为一定的 因缘才来到这个世界。对于这种因缘,佛教有自己独特的观 点,科学界也有相关的讨论。因为绝大部分泰国人从小就信 仰佛教,也承认轮回的存在,所以,我想大家对佛教中前世 今生的观点都比较清楚。 生命是延续的 别让生命睡着 3 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生命的延续性。 如果只关注短短的今 生,既不思考前世,也不关心后世,那我们就跟旁生没什么 差别。
3、很多人都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挂在嘴边,但恐 怕很少有人真正思考过,今生的业力是如何延续到后世,甚 至再下一世的。 泰国百分之九十多的人都信仰佛教, 而轮回是佛教最关 键的观点之一。如果我们不懂轮回,那皈依佛教也只不过是 寻求暂时的人天福报,并不究竟。 我曾在其他大学讲过轮回的话题, 但因为他们不相信轮 回的存在,所以我不得不引用很多科学证据去说服他们,而 没有用太多佛教的道理来讲解。 但由于泰国人大多从小就信 仰佛教,有一定的佛学基础,因此不会对轮回有太多怀疑, 这一点和藏族人很像。所以,今天我会从佛教理论的角度讲 一下轮回。 我听说, 朱拉隆功大学医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十分想帮 助临终病人
4、,可一两句安慰的话,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要 想真正地帮到临终病人, 就一定要讲轮回, 讲生命的延续性。 如果临终病人懂得生命是延续的, 他就不会对未来失去希望。4 解读轮回密码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演讲 而要懂得这个道理,必须先要明白缘起法。 佛陀告诉我们,缘起可分为外缘起和内缘起。外缘起可 以通过一棵树的比喻来说明:比如一粒种子,因为地水火风 等因缘,长出苗芽,进而产生根、茎、叶、果实,这就叫做 外缘起。但更重要的是内缘起。所谓的内缘起是指,每一个 人都在轮回中不断地流转, 这一世做人, 下一世可能做旁生, 再下一世也许做天人总之在没有解脱前, 就这样一直不 断地在轮回中流转。这个过程我们一定要弄
5、明白,否则,就 没有办法通达轮回的原理,更无法真正去关爱别人。 “十二缘起”轮回的密码 轮回的存在是有原因的, 而最根本的因叫做 “我执” ,即 每一个人对“我”和“我所”的执著,它也叫“无明” 。我 执 是十二缘起中的第一个法,也是一切轮回的根本。 有了无明后,我们的身、口、意会造作善业、恶业,有 各种各样的行为, 这就是十二缘起中的 “行” 。 可以肯定的是, 无论是谁,来到这个世界的因,都是无明和行。 别让生命睡着 5 有了种种业以后, 不论善业、 恶业都会留在阿赖耶上面, 这叫做 “识” 。 虽然我们的身体最终会毁坏, 但心识却是持续 的, 即使在死后也会存在。 1963 年获得诺贝尔
6、奖的艾克里博 士 1 , 从脑神经学的角度说明, 在我们死后, 还会有一个独立 于身体的“灵魂” (心识)存在 2 。虽然从医学角度讲,去世 之后,身体不再受支配,并会逐渐腐败,但如果结合佛教的 知识来看,其实我们的心识是一直流转的。从哲学角度说也 是这样,比如,叔本华曾说过,我们的身体最终会灭亡,但 “意志”却依然存在 3 。 心识入胎后就有了十二缘起中的第四个法 “名色” 。 “名”指的是除了色蕴以外的一种心识,而“色”指的是身 体尚未发育完全的状态。 十二缘起中的第五个法叫做“六入” ,也称“六处” ,指 的是心识入胎后,胎儿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刚 刚形成,但尚未接触到六尘(色
7、、声、香、味、触、法)的 阶段。 1 Sir John C. Eccles,1903-1997,神经生理学家,获得 1963 年诺贝尔生理学医 学奖。 2 出自艾克里博士的著作Evolution of the Brain: Creation of the Self 。 3 出自叔本华著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第二卷。 6 解读轮回密码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演讲 第六个法叫做 “触” , 指的是六根形成以后, 接触到外界 的六尘,并产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 识)的阶段。 在六尘和六根结合后,我们会对悦意的对境产生快乐, 对不悦意的对境产生嗔恨, 对既不悦意也非不悦意的对境产 生不苦不乐
8、的心态,这就是十二缘起中的“受” 。 以上所提到的识、名色、六入、触、受,是前世的无明 和行在今世所引发的果。有了这几个果之后,即生当中就会别让生命睡着 7 产生“爱、取、有” 。 所谓的 “爱” , 就是指喜欢悦意的感受, 不喜欢痛苦的感 受,这包括种种的贪爱、嗔爱、痴爱。爱,其实相当于是前 世的无明。 “取” 就是有了对各种感受的爱之后, 进而接受。 有了爱和取这两个因缘以后, 就会产生 “有” 。 它是轮回, 也 是轮回的因。爱、取、有这三者,就是今生当中所造作的后 世的因。 因为我们造作了后世的因,所以肯定就会投生后世。十 二缘起中, 后世的第一个法叫 “生” , 这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
9、 识。在投生后世时,我们可能会降生在人道,也可能在其他 道。 而有了生以后, 肯定就会经历 “老死” , 这包括了从名色 到受之间的全部过程,这也是十二缘起中的最后一个法。 从十二缘起来看,今生的因缘会变成后世的因缘,而后 世的因缘又会变成再后世的因缘,在没有解脱之前,我们会 一直在轮回中流转。 大家可以通过学习缘起经来通达十二缘起。轮回是 佛教思想的基础,如果没有在理论上通达十二缘起的话,我8 解读轮回密码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演讲 们恐怕不能称自己是一名合格的佛教徒。 解开轮回的密码无我空性 佛教在泰国非常兴盛,到处都有寺院,人们对出家人十 分恭敬,日常生活中也时常面带微笑,心态平和。但这还不
10、够,我们还要明白轮回流转的道理。 我很喜欢泰国,因为这里的人很平和、安详,没有太多 的痛苦和烦恼,尤其是我十四年前来的时候,那时人们的心 理更加健康。我当时在泰国待了一个礼拜,后来将所见所闻 写成了一本泰国游记 ,大概有两三万字。 泰国有这么多人信仰佛教, 人们不但对临终者有恰当的 关怀,就连小孩子们对轮回也有一定的正确认识,这些都是 在佛教不兴盛的国家里难以见到的。其他地方的人,可能对 泰国有一些看法,比如人妖,或者动荡的政局等。但作为一 个佛教徒, 我觉得像泰国这样有广泛佛教信仰的国家是很少 见的, 泰国人在信仰佛教、 行善断恶等方面, 非常值得赞叹。 无论是南传佛教、北传佛教,还是藏传佛
11、教,在教义上别让生命睡着 9 并没有差别,因此,我们都应该懂得十二缘起,更要懂得轮 回流转的痛苦, 诚如 法华经 中云: “三界无安, 犹如火宅。 ” 因此,打破轮回,应该是每一个人的奋斗目标。 那解开轮回的密码究竟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无我空 性。如果没有空性的力量,我们就没有办法断除轮回的根本 无明。我们能在今生得到人身是非常不容易的,但今后 是继续在轮回中流转,做牛做马,还是烧毁无明的种子,从 而获得解脱,这完全取决于自己。 所有人都会经历衰老和死亡,这是轮回的一个特征。当 年释迦牟尼佛还是王子的时候, 就是在看到生老病死后而示 现出家,最后断除了轮回的根本。泰国有这么多寺院,寺院 当中有
12、很多出家人,其实这些出家人就是在修无我的智慧, 前往解脱。 在很多国家,人们只有在生活没有希望时,才会选择出 家。但是在泰国,当有人出家的时候,大家都会因为他走上 光明之路而祝福他。不仅是出家人有这条光明之路,在家人 也可以通过不断地修行,最后用空性智慧斩断无明,获得解 脱。 10 解读轮回密码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演讲 希望大家都可以精进修行, 运用空性智慧斩断轮回的根 本,从而获得真正的快乐。 别让生命睡着 11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问答 2 0 1 3年1 1月1 2日 (一)问:您能再概括一下十二缘起吗? 12 解读轮回密码泰国朱拉隆功大学问答 答:十二缘起当中,无明和行属于前一世,中间的识、
13、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这八个是属于今世,生和 老死属于来世。所以,在十二缘起中,两个属于前世,八个 属于今世,两个属于来世。在今世的八个法当中,前面的五 个(识、名色、六入、触、受)是前世的果,而后面的三个 (爱、取、有)是后世的因。 在十二缘起中, 表面上看来, 无明是第一个, 但实际上, 后面的爱也是无明,无明一直存在,只不过换了名字。 在每座藏传佛教的寺院当中,都会有一个六道轮回图, 这也代表人人都需要懂得轮回和十二缘起。 (二)问:为什么十二缘起这么重要呢? 答:如果没有搞懂十二缘起,不论是关心别人,还是自 己修行,都和非佛教徒没有太大的差别。如果我们认为,今 生当中的因缘和前
14、、后世没有关系,那这肯定不是智慧,而 是无明。 别让生命睡着 13 现在有些佛教徒, 虽然承认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但 却不懂得其中的前因后果,这是没有智慧的表现。而我们要 获得智慧,就一定要懂得十二缘起的道理。 (三)问:十二缘起是一个循环,那么我们该从哪里入 手打破它呢? 答:十二缘起当中最关键的就是无明。所谓的无明,就 是“我”和“我所” 。因为“我”和“我所”并不存在,但是 众生却认为它们存在。如果斩断了无明,那以后就不会感受 轮回流转的痛苦,就像阿罗汉一样。很多出家人、在家人修 行的目标就是斩断无明。如果斩断了无明,以后就再也不会 产生轮回,但如果没有斩断,那即使一直做善事,
15、也依然会 在轮回当中流转。 (四)问:对于相信轮回的人,我们可以用佛法帮助他 们,但对于不相信轮回的人,我们应该如何去帮助他们呢? 答:对于相信轮回的人,我们可以直接给他讲佛法的道14 解读轮回密码泰国朱拉隆功大学问答 理,但对于不相信的人,我们可以用佛教中对心识因缘的推 理来说服他们。 心识不同于物质,它的直接因就是心识本身,不可能是 身体。比如说,一个八岁的孩子,精通八国语言,这种情况 的合理解释应该是他前世在心识上留下了某种因缘, 否则的 话,仅一个八岁的孩子,今生当中是不可能突然精通八国语 言的。对于没有信仰的人,刚开始可能要费一番唇舌,但佛 教中的推理是很有说服力的。 虽然现代科学对
16、我们身体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了, 但到 目前为止, 科学界还无法证明前世不存在。 新闻里曾报道过, 有一个孩童,虽然家里人都没有信仰,但这个孩童却声称自 己前世是斯里兰卡的总统,并可以回忆起很多前世的情况。 对于这件事情,科学家们束手无策,完全不知道如何解答。 (五)问:我并不能完全理解十二缘起,但我知道它在 描述前世、今生和来世的关系。如果有轮回的话,那是不是 就说明,我现在做好事,将来就会有好的果报? 别让生命睡着 15 答:对。佛教的思想中,最基础的就是六道轮回、十二 缘起的观点。而作为佛教徒,必须要研究十二缘起的道理。 如果我们只懂得佛教中最简单的道理,比如要做善事, 却不懂更深的道理的
17、话,那我们对佛教的理解就会很片面, 这样不能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佛教修行者。 (六)问:您刚刚讲的内容很深奥,您能推荐一本这方 面的书,帮助我们理解吗? 答:十二缘起确实很难,但如果因为难而不去学的话, 恐怕我们将永远也无法打破轮回。 缘起经 中将十二缘起的 道理阐述得非常清楚。这部经典有藏文、汉文的译本,不知 道有没有巴利文、泰文的译本,如果有的话,可以读一读。 (七)问:我在重症护理病房工作。在那里,我们虽然 会尽力抢救病人,但也经常遇到一些无能为力的情况,这时 候,我们怎么帮助病人呢? 16 解读轮回密码泰国朱拉隆功大学问答 答:如果想要帮助病人,那不但要治疗他的身体,更重 要的是治疗他的
18、心。 如果临终病人是一名佛教徒, 他并不会觉得这是人生的 终点,因此,他可能不但不会很伤心,而且心中还向往着来 世。 在病人临终时, 对他最好的帮助就是放一些佛像在他身 边,或者念一些佛的咒语来加持他。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死亡,但死的时候会有差别。我 希望自己去世的时候,可以看到佛像,也能听到旁边的人给 我念佛, 同时自己的心也能安住在一种慈悲和智慧的境界当 中。 佛法是帮助临终病人最有效的方法。 因为当病人去世时, 任何财产、安慰都没有用,他自己也知道此刻已经无能为力 了。 在这个时候, 最好的帮助就是尽量减少他在来世的痛苦。 在有些医院里, 专门会有出家或在家人为一些临终病人助念。 我们
19、现在也提倡临终助念,这对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 别让生命睡着 17 (八)问:作为医生,我们的职责是抢救生命。但抢救 病人就会妨碍他们平静地死亡。所以,我们面临一种困境, 不知道应该什么时候停止抢救,让病人为死亡做准备。您可 以给我们一些建议吗? 答:从医生和医院的角度来讲,有必要对病人采取各种 各样的抢救措施。但是从病人的角度来讲,不一定要这样。 藏地有很多人都不希望医生对自己采取太多的抢救, 因为他18 解读轮回密码泰国朱拉隆功大学问答 们都不希望在医院里过世。 至于什么时候停止抢救,这可能要根据病人的情况,以 及家属的意愿来做决定。如果病人以及家属愿意抢救,那我 们还是应该做一些事情。 但
20、如果我们明知道他已经没有希望 了,那就应该让他平静安详地走。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应 该根据病人、家属的具体情况来分析。 (九)问:我是一个儿科护士,经常遇到孩子去世的情 况。大人可能对死亡有所了解,但我想孩子们根本不了解死 亡,也不知道死后会怎样。请问,我该如何引导孩子面对死 亡? 答:实际上,佛教的道理跟世间道理一样,大人也需要 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否则,很多道理也不一定懂。小孩 也一样。我们应该从小就教育他们如何对待生命,他们自己 也应该有一些修行。其实,我们从小仅仅有一个信仰是不够 的,还需要有智慧,这样才能懂得生活和生存的意义。 别让生命睡着 19 (十) 问: 我同事的母亲要去世了
21、。 有一天, 他对我说, 他越执著母亲,自己就越痛苦,但他又不能控制自己。我该 如何帮助他呢? 答:佛经中讲到,不论是对家人,还是对财物、地位, 越执著就会越痛苦。所以,当身边有人执著时,有必要提醒 他不要这样。无论是执著母亲,还是执著其他人,一定会产 生痛苦。 佛教讲,看破、放下,完全断掉痛苦有一定的困难,但 我们可以通过减少执著来尽量减少痛苦。 (十一)问:人死亡以后,心识会在身体中停留多久? 答: 佛经中讲, 人死之后, 心识会在三四天内离开身体。 所以,一般在人去世以后,三天内都不要处理尸体。而心识 一般会在中阴身状态中待四十九天, 之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 的话,就会继续投生。 问:对此
22、有什么解释依据吗? 20 解读轮回密码泰国朱拉隆功大学问答 答:关于心识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佛经。很多佛经中都 提到过,死亡后,心识一般会在三四天内离开身体。同时, 现在有很多人,包括一些医学界人士发现,人在死亡之后, 心识还暂时存在于身体中。 日本曾有一个专门的心理学研究 机构,他们的研究结果和佛经中的描述非常相似。 心识本来是比较神秘的东西, 我们凭分别念不一定能了 解清楚,但是通过佛经中的教证、自己的智慧和观察,再加 上科学的论证,三者结合起来的话,我们还是可以对心识有 所了解的。 就好像我们需要通过阅读医学书籍来学习医学知 识,同样的道理,关于生命和心识上的很多问题,我们需要 依靠佛经和
23、相关的书籍来通达。 佛教的生命观已经成为世间的一门专业, 因为关于心识 方面的很多现象,科学界尚无法给出恰当的解释,但在两千 五百多年前的佛经当中,往往都会找到合理的答案。所以, 现在新一代的科学家们也不得不参考佛教的知识。 我认为,要想了解生命的奥秘,就一定要大量地翻阅佛 教经典。在翻阅的过程中会得到很多启发。现在很多人相信 科学,但科学也并非万能。前一段时间,我在北京与原中国别让生命睡着 21 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有次对话。他曾说过,当科学家千 辛万苦爬到山顶的时候,佛教大师已在此等候多时了。我问 他,你身为一个科学家,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呢?他回答说, 其实很多科学无法解答的问题, 往往都
24、可以在佛教中找到答 案。他在中国科技大学担任过十年的校长,一位做了一辈子 科学研究的人,最终也需要在佛教经典中寻找答案。他曾在 他的上师南怀瑾那里学习了很多佛教经论,比如瑜伽师地 论 楞严经等。 (十二)问:每个人的心识都是在去世三四天以后离开 身体吗?人与人之间有没有区别? 答:佛经中讲,心识一般会在三四天内离开身体,但可 能每个人的情况有所不同,有些很快就走了。 (十三)问:在死后的前三天,心识会感知到身体的状 况吗? 答:实际上,我们的心识有粗大的感受,也有细微的感22 解读轮回密码泰国朱拉隆功大学问答 受。虽然人去世后,粗大的感受已经没有了,但是细微的感 受还在。 在中阴身阶段,因为没
25、有肉体的限制,心识不一定在身 体中的某一处,它可能在任何地方,甚至漂泊在外,所以心 识可能会偶尔出入身体。因为众生的业不同,心识存在的方 式更是多种多样。 佛经中有公案说,有些人的心识只是暂时离开了身体, 回来的时候却发现身体已经被当作尸体处理掉了。 美国有一 个医生叫魏斯,他收集了两万多个案例,其中有很多都是关 于心识的各种状况,比如心识离开身体,或者通过催眠而回 忆起前世等等。 (十四)问:如果在死后三天之内,尸体被火化了,那 心识会怎样呢? 答:所以在藏传佛教的传统中,遗体一般要保留三天, 否则他回来的时候就没有“家”了。别让生命睡着 23 信仰与时代 泰国国立玛希隆大学演讲 2 0 1
26、 3年1 1月1 3日 很高兴能在国际学院跟老师、教授们交流。我听说这里24 信仰与时代泰国国立玛希隆大学演讲 有来自十多个国家的学生, 大家有着不同的信仰。 对我来讲, 能在这样一种包容、开放的环境中与大家交流,是一件很幸 福的事。 每个人都想要获得幸福。人们从早到晚,从出生到死亡 间,一直都在追求幸福。我也不例外。不过大家追求幸福的 方法各有不同。有些人想依靠物质而获得幸福,有些人想依 靠艺术而获得幸福,还有些人则依靠信仰而获得幸福。我是 依靠藏传佛教而获得了幸福。 在座的各位,除了佛教徒以外,有些人来自基督教、伊 斯兰教等,也有些人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每个人都在追求 人生中最有意义、最美
27、好的事。不论是否有信仰,大家都应 该互相尊重、交流学习,用一种包容的心态看待世界。 经济发展可能带来信仰危机 我十四年前来过泰国,当时觉得这里很清净。但我现在 觉得, 商业浪潮可能冲淡了泰国人的幸福感。 泰国被称作 “微 笑的国家” , 这跟我们藏地很相似。 东西方都认为, 藏族人很 快乐,脸上经常带有笑容。我以前也常在人们的脸上看到笑别让生命睡着 25 容,但现在却没有那种感觉了。 我来自藏地,泰国湄公河的源头就在藏地的青海玉树, 这个流域分布着很多文化,其中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多值 得互相学习的地方。其实印度、中国以及亚洲其他一些国家 的很多河流,都源自青藏高原。现在湄公河被城市污水以及
28、工厂废水污染了, 不能直接饮用。 而对藏地的很多河流来讲, 虽然目前水质还可以,但以后也许也无法饮用。 从世界各地来泰国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同样的,藏地的 蓝天白云也吸引着很多人去旅游。因此,泰国和藏地都面临 着同样的处境。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游客,可以带动地方经 济,改善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但同时,这也为我们内心的 信仰带来一些挑战。比如,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认为信仰没有 意义,反而渴求媒体所宣传的内容。 泰国跟藏地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泰国人出生后, 一般由出家人或者佛教徒取名字、念经祝福。藏地的孩子也 从小就受到这样的耳濡目染, 任何重大的仪式都会由出家人 或者佛教徒来主持。 但将来的年轻人还
29、会不会遵循这样的传 统呢?这值得思考。 26 信仰与时代泰国国立玛希隆大学演讲 在泰国,基本上每一个乡镇都能看到佛塔、寺院。藏地 也是如此。比如说,我所在的县城,大概有十六个乡,其中 有二十多所寺院。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觉得,不管是佛 教,还是其他宗教,都不如钱有用。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还有些年轻人觉得, 他们是在科学发展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 一代,而古老的宗教传统已经过时了。但实际上,有这些想 法,恰恰说明他们还没有真正了解宗教。 科学也会引发悲剧 很多人认为,科学是先进的,能为人们带来很大利益。 这一点我并不否认。科学发展确实改变了我们出行、沟通的 方式,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条件。但是不是人
30、类所有的问题都 可以依赖科学解决呢?不一定。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有很 多古老的信仰是千万不能舍弃的。 一味地相信科学能解决一 切问题,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即使是科学家,有时也会因为 自己的发明而后悔。 英国科学家马丁赖尔,以其在射电望远镜领域的成就 而获得了 1974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天 文学研究而获得诺奖的科学家。但后来,他发现自己的技术别让生命睡着 27 被运用在军事领域,并且在战争中伤害了很多人。因此,他 很后悔当科学家,甚至在临终时说,如果当年选择做一个农 民就好了。虽然他临终时表达了这样的意愿,但为时已晚。 同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爱因斯坦参与发明的原子弹也 夺去
31、了很多人的生命。 虽然他曾多次劝说美国总统不要使用 原子弹,但无济于事,对此他也十分后悔。 有资料显示,在有记载的五千年人类历史上,大约发生 过一万五千次战争,共有几十亿人丧生。尤其是在上世纪的 一百年中,几十个国家卷入战争,近 2 亿人因战争而死亡。 为什么在上世纪的战争中, 有这么多人死亡呢?原因就是科 学的发展。科学越来越发达的同时,各个国家之间最好能和 平相处,因为一旦发生冲突,依靠科学发明的武器会让每个 国家的人都面临危险, 而制造这些武器的恰恰就是人类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看,我们就是毁灭自己武器的制造者。因此我 们要提倡和平、非暴力、平等。 28 信仰与时代泰国国立玛希隆大学演讲
32、和平应该是每一个人的目标 世界上大多数的宗教都提倡善、 正能量, 佛教也是这样。 当年,印度的阿阇世王与波斯匿王之间发生了战争,释迦牟 尼佛对此开示说,如果战胜,会为自己树立更多的敌人;如 果战败,自己心里又不舒服,所以,应该用和平的方式来解 决争端 4 。 4 杂阿含经卷四十六记载,摩竭陀国阿阇世王与憍萨弥罗国波斯匿王之间发 生战争,佛陀开示:“战胜增怨敌,战败卧不安;胜败两俱舍,卧觉寂静乐。” 别让生命睡着 29 也许在当前的因缘下,人们尚不接受宗教的和平观,但 因缘成熟时会接受的。 比如, 缅甸的昂山素季所提倡的和平、 非暴力的观念,起初并不被人们接受,但后来大家意识到, 这其实是人类生
33、存不可缺少的因素。法国导演吕克贝松甚 至将她的故事拍成了电影 The Lady 。 在电影中, 她面对着 枪口,为了民主、自由、和平,甚至愿意付出自己最宝贵的 生命。实际上,和平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追求的目标。 一听到和道德有关的道理, 很多人就觉得这与自己无关, 不想听,更不想学。但是,道德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听说这里国际研究中心的学生, 将来会回到各自的祖国工作, 但不论去哪个国家, 都应该有善良的心和高尚的行为, 否则, 即使将来成为领导,恐怕也不一定是一名好领导。 很多人只对钱财、爱情感兴趣,对其他的话题则一点兴 趣都没有。 古人云 “对牛弹琴” , 意思就是说, 悦耳动听的音
34、 乐不能引起牛的丝毫兴趣,它只关心吃草、喝水。我去过一 些学校, 发现大家都非常关心就业以及家庭问题, 仅此而已, 好像没有人关心如何做一个好人。 我对泰国的学生还不是很 了解,但可能也会如此。我认为,善良的人格和乐于助人的 心态,是年轻人不可缺少的品质。 30 信仰与时代泰国国立玛希隆大学演讲 在当今这个时代,很多人对信仰的了解比较肤浅。实际 上,在生活当中,尤其是经济波动、社会动荡时,有信仰的 人, 心态更加平稳, 可以面对任何灾难。 在过去的几百年中, 科学的贡献无法替代宗教几千年来的价值。 印度的前总理尼 赫鲁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政治家。他说,在充满动荡、冲突的 世界中,佛教就像耀眼的太阳
35、。他还说,在这个充斥着原子 弹和氢弹的世界中,没有任何东西像佛教的教理那么重要, 在过去的两千五百多年里, 只是进一步验证了它的持久性和 重要性。佛教的确是这样,当然,其他宗教也有其存在的价 值和贡献。 当今时代不但充满了各种新发明, 而且深受商业浪潮的 影响,人们逐渐忘记了珍贵的信仰和德行。现在虽然有人信 仰科学,也有人信仰宗教,但却普遍比较迷信。如果信仰科 学,你应该认真地思考,为什么信仰科学;如果信仰某一宗 教,你也应该认真地思考,为什么信仰这个宗教。原来有一 位哲学家叫贝克莱,他说,当我闭上眼睛的时候,世界上所 有的悬崖都不存在了 5 。 很多人都认为他疯了, 悬崖怎么会因 为我们闭上
36、眼睛就不存在了呢?但实际上, 他讲的是宗教的5 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1753) ,爱尔兰著名哲学家、主教。原文 是:“只要我闭上眼睛,世界就没有什么悬崖,但上帝能够感知”。 别让生命睡着 31 力量,以及事物、感知和上帝的关系。 丢了信仰,有了钱又如何? 人们对科学的盲目崇拜,以及社会上的各种宣传,会对 信仰产生冲击。一百年后,可能泰国、藏地的佛教传统,都 只剩下一个形象。这也许是杞人忧天,但我认为年轻人的确 需要关注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没有信仰所带来的心灵安适, 即便物质生活再富足,也不一定会幸福。比如,我常看到身 处高级宾馆的人,脸上没有微笑,但身处寂静寺院
37、的人,却 时常带有笑容。 很多年轻人认为,只要赚到很多钱,就一定会很开心。 但也许你赚得越多,痛苦越大。近几年,美国有很多调查结 果都显示, 钱越来越多的时候, 幸福指数却可能会越来越低。 很多年轻人的眼里只有金钱、地位、名声,他们认为,只有 这些才会使人生有意义。但事实并非如此。有修养、道德、 利他心的人生,才更加完美。 可能很多人认为,电影泰 囧带动了泰国的旅游业, 带来了经济利益,因此,全国上下都应该感谢这部电影。但32 信仰与时代泰国国立玛希隆大学演讲 这样的因缘很难说是好还是坏。我担心有一天会出现一部 藏囧 。 如果藏地也一味地开发旅游、 发展经济, 最后可能 会面临文化丢失的局面。
38、目前在青藏高原还有广阔、平坦的 草原,还有森林、矿产等丰富的资源,最重要的是,人们的 脸上还带有微笑,心中还依然有信仰。但如果过分地开发旅 游, 也许人们手里的钱会越来越多, 但内心不一定会更快乐。 这样的话,有钱又有什么用呢? 我们已经被卷入了商业浪潮里, 即使少数人发现了这个 问题,也不一定有能力阻止。新事物也许是不可缺少的,但 传统却更有意义;外在的财物也许很有用,但内心的安宁更 重要;科技发明也许很便利,但宗教信仰更有意义。新的事 物、外在的财物、科技发明为我们带来的快乐是暂时的,而 我们的传统、内心安宁、宗教信仰为我们带来的快乐却是长 久的,对我们的利益更大。 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
39、快乐, 每个人也都需要照顾家 庭、积累财产、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但同时,我们也应该 利益身边的众生。因为人生短暂,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在自 己的一生中做些有意义的事。 我们不会像难民一样缺少粮食, 但却有可能缺少 “精神食粮” 。 有些人虽然口袋里的钱越来越 多,但内心却越来越贫寒。我们需要物质与精神的平衡。 别让生命睡着 33 有时候我在飞机上看下面的城市, 觉得其实人类跟蚂蚁 没有太大差别。蚂蚁也像人一样忙碌,也像人一样有自己的 生活规律,每天要劳作,就像人每天要上班一样;而蚂蚁中 也有不需要体力劳动的,就像是人类中的脑力工作者。 如果我们只关心自己的生活,完全不想帮助别人,这种 心态是很狭
40、隘的。现在的大学生,虽然被称作大学生,但是 心很小, 虽然有大学文凭, 但内心却只是 “小学生” 。 这样的 话,不但自己没办法处理好人际关系,同时也为自他带来痛 苦。 当我们遇到痛苦时,一定要有勇气和远见。其他国家的 大学生,在感情或生活中遇到痛苦时,可能会选择自杀。但 我觉得,泰国的大学生可能不会选择自杀,因为这里大多数 的人都有信仰。 在痛苦面前,我们可能会觉得走投无路,但只要还能在 缝隙中看见一丝光明,就要继续前进。因为人生中的黑暗是 暂时的,就像黑夜一样,只要你有耐心、有勇气,就会走出 当前的黑暗,看到第二天的阳光。很多被生活打败的人,往 往都是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没有耐心和勇气等到
41、黎明。 34 信仰与时代泰国国立玛希隆大学演讲 人生需要耐心,需要勇气,希望大家微笑长存。 别让生命睡着 35 国立玛希隆大学问答 2 0 1 3年1 1月1 3日 (一)问:我来自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是玛希隆大学公 共卫生学院的硕士生。我认为快乐源于自己,而非宗教。请 问您是如何看待快乐和信仰的关系呢? 答:有些人认为,快乐来源于自身,对此,我并不完全 否认。但这种快乐无法与信仰所带来的快乐相比。前一段时 间,我在哈佛大学交流,有一个人对我讲,他以前认为,快 乐是依靠自己获得的,但后来却发现,信仰所带来的快乐, 远远超出自己所获得的快乐。我觉得,你可能还要再观察一 下信仰所带来的宁静喜悦,与其
42、他快乐的不同。 36 信仰与时代泰国国立玛希隆大学问答 (二)问:您如何看待极端的宗教信仰所引发的战争, 比如中东地区的冲突等? 答:有些人认为,宗教信仰会引发战争,但我觉得这还 需要深入分析。 政治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 而任何一个国家、 集团都会利用各种手段为自己谋取利益,甚至是利用宗教。 一些中东地区的宗教领袖在接受采访时都说, 他们的教义中 没有战争、恐怖袭击等主张,只是有人利用了他们的宗教而 已。 我想真正的宗教提倡的是善,它不会发动战争,或者去 恐吓、杀害别人。 (三)问:从佛教观点来看,什么样的修行能给我们带 来快乐? 答:佛教中有很多修行方法都可以带来快乐。比如说, 南传佛教通过
43、修白骨观,或者观十二缘起而获得快乐。我以 前也去过泰国很多修白骨观的道场。此外,大乘佛教也有可 以获得快乐的修法,如自他交换、发菩提心等。通过发菩提别让生命睡着 37 心, 发愿度化天下一切众生, 最后可以获得菩萨、 佛的果位, 那时我们应该是最快乐的。 总的来讲,佛教中有些修法可以令自己快乐,有些可以 令自他都快乐,通过不同的修法,能获得各自不同的解脱和 快乐。 (四) 问: 通常人们知道何时需要 “物质食粮” , 却不知 道何时需要 “精神食粮” , 但后者往往对获得快乐更加重要。 我们该如何为别人带去“精神食粮”呢? 答:从物质上讲,自己喜欢的衣服、车子,在合适的时 候, 可以推荐给别人
44、, 希望别人也能享受。 精神上也是这样。 当自己从传统文化、道德修养中体验到了快乐后,你就可以 把这种精神的“美味佳肴”推荐给别人。 在城市里,很多人以前没有信仰,但有了信仰之后,人 生中确实获得了很多快乐。很多人都将这样的快乐,不断地 传播出去,让其他人也通过宗教而获得这份快乐。所以,如 果我们可以像推荐 “物质食粮” 一样地推荐 “精神食粮” ,身38 信仰与时代泰国国立玛希隆大学问答 边的人就会获得真实利益。 (五) 问: 我是一位钢琴老师, 我 “对牛弹琴” 。 但同时 我也是一名教授,我的职责是要把“牛”变成人。我觉得它 们虽然在看,却看不到;它们虽然在听,却听不到;它们虽 然也在思
45、考,却没条理。请问您是怎么看待“牛”的呢? 答: “对牛弹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从“牛”的角别让生命睡着 39 度来讲,它们有自己的爱好,喜欢“吃草” “喝水” 。在这样 的生活里,它们没有什么烦恼,但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的 追求。但从人的角度来讲,我们需要更高层次的追求。 当然,当我们真正去观察的时候,发现原来都是人,没 有 “牛” , 只不过在商业浪潮和金钱的影响下, 人迷失了方向。 所以,当“牛”转过身后,就会发现,原来自己是人,老师 也会发现,自己其实是在“对人弹琴” 。 (六)问:您谈到宗教能带给人们幸福。我也相信,如 果一个人能依照宗教去修持,就可以获得精神上的快乐。但 有些人
46、只是了解宗教,并没有真正地去修持。那我们该如何 通过佛教的修持来获得快乐呢? 答:佛教的教义非常深奥,修行有一定的次第。首先, 我们要从理论上明白佛教的道理。其次,光是理解还不够, 还要进一步地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怀疑,觉 得这里不对,那里说不通。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辩论、探讨 去通达。当所有的怀疑都被遣除之后,再开始进行修持。 40 信仰与时代泰国国立玛希隆大学问答 我们常用“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来形容修行的感受。 也就是说, 通过修持, 自己能清楚地知道其中的快乐。 当然, 这种快乐是内心的感受,很难给别人讲清楚。但如果自己内 心有一定的修行境界,就会慢慢地影响身边的人。 (七)
47、问:在这个强调物质享受的社会中,精神上的快 乐和宗教已经退居其次。我认为只要努力做到最好,让自己 有满足感, 并且能帮助别人, 就可以获得快乐。 您是否认为, 人必须信仰宗教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答:从我自身来讲,最大的快乐来自于佛教。如果有人 觉得, 没有宗教, 自己依然可以很快乐, 依然乐于助人的话, 这也很好。两千多年前,佛陀在转法轮时,也没有强制人们 皈依。我想其他宗教应该也是这样。我认为,宗教与非宗教 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让人们做好人。因此,我想并 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信仰宗教。 (八)问:如果不需要宗教也能获得快乐,那您能告诉别让生命睡着 41 我们一些在宗教之外获得快乐的窍诀
48、吗? 答:有两种方法。一个是自己的内心要平静,减少贪欲 心、嗔恨心。这样内心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快乐。还有一种方 法就是,经常用一种忘我的精神去帮助别人。有些人,虽然 没有宗教信仰,但却经常帮助别人,所以自己生活得也非常 快乐。因此,我觉得内心平静,不要有贪、嗔的烦恼,还有 乐于助人的心态,都是非常好的窍诀。 (九)问:如何创造内心的快乐? 答:对于年轻人来讲,载歌载舞,或者穿衣打扮都会为 他们带来快乐,但这种快乐只是暂时的。如果你想要长久的 快乐, 最好在寺院里面安坐, 然后观想佛陀, 或者观察自心, 这样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快乐起来,而且这种快乐不会消失。 (十)问:请问宗教领袖是否应该参与政治活
49、动? 答:不论是宗教领袖,还是宗教徒,如果对这个世界有42 信仰与时代泰国国立玛希隆大学问答 利益,就可以参与到政治活动中,但如果对这个世界没有利 益,那就不一定需要了。 (十一)问: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不断强调身体的物质享 受,导致消费主义日益增长,但同时,在精神层面却极为空 白。您能提一些建议,改变这种“身心失衡”的状态吗? 答:我去过一些欧美国家,发现很多人对奢侈品或者虚 构的内容,比如电影、动漫等特别贪求。但实际上,这些都 没有实在意义。 其实,心和身体是分开的。身体的享乐是暂时的,而内 心的安乐才是长久的。当我们只重视身体享乐时,很难建立 真正的快乐,而一旦开始重视内心的安乐,那快乐就唾手可 得。但如果没有关注过内心安乐,一味追求身体享乐的话, 恐怕会与安乐越来越远。 别让生命睡着 43 (十二)问:我是来自印度的在读博士生。您提到,内 在的快乐比外在享受更加重要, 那获得内在快乐的最简单的 方法是什么? 答:虽然喝美酒或者和朋友到酒吧里跳舞,很容易让人 快乐起来, 但这种快乐却很短暂, 还可能对身体有负面影响。 所以,我建议通过调心来获得快乐。 44 信仰与时代泰国国立玛希隆大学问答 通过佛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