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龙图腾文化.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609250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龙图腾文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龙图腾文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国龙图腾文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国龙图腾文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国龙图腾文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龙图腾文化,【图腾】,图腾崇拜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 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旨在区分群体,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它们不仅不会伤害自己,而且还能保护自己,并且能获得它们的超人的力量,勇气和技能。人们以尊敬的态度对待它们,一般情况下不得伤害。氏族,家族等社会组织以图腾命名,并以图腾作为标志。,所谓图腾文化,就是由图腾关念衍生的种种文化现象,也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图腾当做亲属,祖先或保护神之后,为了表示自己对图腾的崇敬而创造的各种文化现象。图腾文化是人类历史

2、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图腾文化的核心是图腾观念,图腾关念激发了原始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步滋生了图腾名称、图腾标志、图腾禁忌、图腾外婚、图腾仪式、图腾生育信仰、图腾化身信仰、图腾圣物、图腾圣地、图腾神话、图腾艺术等,从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绚丽多彩的图腾文化。,【龙图腾】,龙图腾具有图腾的基本特征,它是各民族共同崇奉的图腾神。中国龙具有虎鼻狮鬓马脸豹眼牛耳鹿角鹰爪蛇身鱼鳞等外部特征,传说其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短能长,能升天能潜渊,长吻含珠,能行云布雨的神异动物。,远古时候中华大地上到处都是沼泽 人们生产力和武器都十分的落后人经常遭受到猛兽的攻击 所以就用猛兽来做自己的图腾以求神灵的保佑

3、那时候有用狼的、熊的、鳄鱼,其中因为沼泽多鳄鱼经常伤害人,所以用鳄鱼的部落就多些。当时最多的就是扬子鳄,也就是龙最早的原形。,在说文解字中解:“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传说炎帝、黄帝、尧、舜和汉高祖刘邦的诞生及其形貌,都与龙有关,是龙种、龙子。古越人也以为自己是龙种,故断发纹身,以像龙子,而深信。 据现代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所著的龙凤考著作中指出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黄帝时代的图腾和传说。,相传黄帝在统一中原之前,以熊为图腾。黄帝打败蚩尤,收服炎帝后,统一了大小部落,被诸侯们推举为天子。原来各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如中原地区有熊氏族有熊图腾,

4、西南地区一部落有虎图腾等。黄帝统一中华后,就一直考虑一个问题:该用什么图腾好呢?当时他也没有想出个结果来,便召集各路诸侯商议。多数将领提出用“熊”图腾,黄帝怕伤害各个氏族部落的感情,没有同意。他最后提出,以蛇为身,以鱼鳞护蛇身,以狮头为蛇头,狮尾为蛇尾,以鹿角为蛇角,以鹰爪为蛇爪,拢总起来,代表各个图腾,故谐音为“龙图腾”。它能腾飞,能下水,能爬行,代表各种动物的技能,又代表了多家部落的特征,大家听后,都很满意。,由此可见,黄帝在打败蚩尤,统一中原后,为了使各民族和部落能紧密团结,它的图腾兼取并融合其他民族的图腾合并成中华民族共同崇拜的图腾形象龙,一种虚拟的综合性神灵。这一奇特的形象蓄涵着中华

5、各民族相互融合团结的历史,成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图腾,象征着团结吉祥欢乐力量与腾飞,是华夏各民族紧密团结的历史见证。今有学者考证,中华龙图腾的由来,源于史前巨型陨石坠落事件。,各式各样龙图腾文化产物,龙形木雕,龙形玉饰,龙袍,龙形灯饰,雕刻,器皿,龙之九子,龙在其形象形成过程中,曾海纳百川的汇集了多种怪异的兽形象。到后来,这些怪异兽象在龙形象发展的同时糅合了龙的某一种特征,形成了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的说法。但龙之九子为何物,究竟谁排老大谁排老二,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民间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不一而同。,据说一次明孝宗朱祐樘曾经心血来潮,问以博学著称的礼部尚书李东阳:“朕闻龙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东

6、阳竟也不能回答,退朝后七拼八凑,拉出了一张清单。按李东阳的清单,龙的九子是:趴蝮、嘲风、睚眦、赑屃、椒图、螭吻、蒲牢、狻猊、囚牛。不过在民间传说中的龙子却远远不止这几个,狴犴、貔貅、饕餮等等都被传说是龙的儿子。其实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往往以九来表示极多,而且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九是个虚数,又是个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如果非要选出九子来的话,也应该选出其中在民间影响最大的九个。李东阳也是一时急于交差,所提之名单并不具代表性。 对于“龙生九子”,影响较大的一种说法是:,长子囚牛,喜音乐,立于琴头。一些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仍刻有龙头的形象,称其为“龙头胡琴”。次子睚眦,

7、样子像长了龙角的豺狼,怒目而视,双角向后紧贴背部。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等兵器或仪仗上起威慑之用。三子嘲风,样子像狗,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这些走兽排列着单行队,挺立在垂脊的前端,走兽的领头是一位骑禽的“仙人”,后面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行什。它们的安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只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才能十样俱全,次要的殿堂则要相应减少。嘲风,不仅象征着吉祥、美观和威严,而且还具有威慑妖魔、清除灾祸的含义。,四子蒲牢,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喜音乐和鸣叫,刻于钟钮上。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鲸鱼。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

8、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五子狻猊(sun n),又称金猊、灵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像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另外,狻猊还是文殊菩萨的座骑,在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上还建有供奉狻猊的庙宇。因狻猊为龙的五子,所以庙名为五爷庙,在当地影响颇大。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睁崃威武。,六子赑屃bx,又名霸下,样子似龟,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相传上古时它常背起三山五

9、岳来兴风作浪。后被夏禹收服,为夏禹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夏禹就把它的功绩,让它自己背起,故中国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霸下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吃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拼命地撑着,挣扎着向前走,但总是移不开步。七子狴犴(bn),又名宪章,样子像虎,有威力,好狱讼,人们便将其刻铸在监狱门上,故民间有虎头牢的说法。又相传它主持正义,能明是非,因此它也被安在衙门大堂两则以及官员出巡回避的牌上端,以维护公堂的肃然之气。,八子负屃(x),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或两侧。末

10、子螭(ch)吻,又名鸱尾或螭(ch)吻,鱼形的龙(也有说像剪了尾巴的蜥蜴),喜四处眺望,遂位于殿脊两端。在佛经中,螭吻是雨神座下之物,能够灭火。所以把它安在屋脊两头也有作消灾灭火的功效。,龙这是中国人的独特文化创造、观念创造、符号创造。“龙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五千年伟大历史的象征,是崛起的伟大中国人们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大胆创造、诚信和谐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直至今日,我们还常说“龙的传人”或“龙的子孙”,这些都是图腾祖先观念的残余。至于龙图腾神观念,更为普遍,大多数民族都曾把龙视为保护神。团结就是力量,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为了巨龙的腾飞,愿所有的华夏儿女紧密团结,凝聚成无坚不摧的龙的精神。中国龙的本质特征,却在于根本超越了氏族文化的血缘关系,升华为以地缘关系为根基的民族文化内涵。,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