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藏-戏 陆正凯.ppt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060552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7.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藏-戏  陆正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藏-戏  陆正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藏-戏  陆正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藏-戏  陆正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藏-戏  陆正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藏 戏,溪口小学 陆正凯,哪个民族有戏剧,就标志着这个民族走向成熟,戏剧是一个民族开化的民族生活的产物 黑格尔,戏剧是一个民族开化的民族生活的产物。”生活在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就是一个古文化十分发达,堪称相当成熟的民族。她所创造的举世瞩目的藏戏艺术之神奇独特、灿烂辉煌,正好印证了世界智者有关民族成熟与否的论述。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领略有着悠久历史,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1,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2,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3,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2、。,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19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自主研读4-7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自学要求:(1),自由读4-7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3),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吧。,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自主研读8-19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出示研读主题:( )的面具;( )的舞台;( )的演唱风格;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反复阅读相关

3、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小节: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藏戏是以民间歌舞形式来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藏语叫“阿吉拉姆”,“阿吉”是大姐或女性的意思,“拉姆”是仙女的意思,都是藏族人民对藏戏的昵称。,藏戏概况,藏戏的文化根基:巫文化 苯教文化 佛教文化藏戏的文化影响:中原文化 印度文化藏戏的特点: 面具戏 宗教色彩 仪式戏曲剧 广场戏,藏戏的主要来源,民间歌舞民间说唱艺术宗教仪式和宗教艺术,藏戏的孕育与形成,白面具戏 蓝面具戏 牦牛舞 “阿卓”鼓舞,藏戏的成熟发展时期,唐东杰

4、布时期 五世达赖时期 新西藏时期,藏戏剧种,1、白面具藏戏 (旧派) 白面具藏戏,系藏族戏曲母体剧种,历史最为悠久,流传十分广泛,藏语文称为“拉姆拔嘎布”,是仙女白面具戏的意思。相传是汤东杰布为营造铁索桥募捐而组织“仙女七姐妹”班子进行演出从而形成的戏剧形式。(1)宾顿巴 (2)扎西雪巴 (3)尼木巴,2、蓝面具藏戏(新派)(1)迥巴藏戏(2)江嘎尔藏戏(3)香巴藏戏(4)觉木隆藏戏,3、康巴藏戏4、安多藏戏5、昌都藏戏6、嘉绒藏戏7、德格藏戏,藏戏的剧目,传统剧目1、爱情神话剧目 诺桑王子云乘王子拉莱沛琼若玛囊,2、人情世态剧目 卓娃桑姆苏吉尼玛顿月顿珠,3、宗教演义剧目智美更登云乘王子德巴

5、丹保日琼巴猎人贡布多吉释迦十二行传,4、历史人物剧目 文成公主苏吉尼玛,5、传说故事剧目 白玛文巴卓娃桑姆顿月顿珠诺桑法王,6、社会斗争剧目 朗萨雯蚌,服饰道具,(一)藏戏面具:平板式软塑料面具,半立体软塑料面具,立体软塑料面具,立体写实的动物精灵面具,宗教面具,藏戏的布景,藏戏多系白天在广场演出,一般不用布景和灯光装置。在演出场地摆一两件景物,如经幡杆和绑于经幡杆上的树枝,桌上的供盒“切玛”和汤东杰布塑像或挂着的唐卡画像,亦当作固定道具使用。直到今天,西藏各地民间业余戏班都是在柳林坝子、打麦场或寺庙院于里演出,即使在城镇的影剧院和礼堂演出,也完全采用广场的演法,不用幕布和布景,灯光只作为照明

6、使用。,藏戏的乐器,扎年琴 特琴 藏京胡 藏鼓 藏钹 甲林,藏戏的唱腔(朗达),藏戏的朗达,每一首都可以独立构成唱段,具有唱词短、旋律长的共同特征。每首朗达一般只有广下两句唱词,但它的旋律都是一曲多个段落,如开场戏中甲鲁达仁朗达,两句唱词,曲调旋律却有个段落。朗达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段落的多少不一,每个段落的长短不一;另一种是类似三步曲式结构,即散板拍民歌风格唱腔散板,如谐玛朗达与谐玛当木朗达。,藏戏唱腔分类,表现欢乐的长调,藏语叫“觉仁”;表现痛苦忧愁的悲调,藏语称“觉鲁”;表现叙述的短调,藏语称“党统”,藏戏演出的三个部分,一是“温巴顿”,意为猎人净地,就是身着猎人装者手持彩箭首

7、先出场,净场地,高歌祝福。其次是“加鲁钦批”,即太子降福。就是着太子装者登场,象征加持舞台,给观众带来福泽。最后是“拉姆堆嘎”,即仙女歌舞。就是着仙女装者慢慢起舞,表示仙女下凡,与人间共享欢乐。这是藏戏开场的序幕。,二是“雄”,也就是正戏。三是“扎西”,即告别祝福仪式。过去的戏班子演到这里,就是通过集体歌舞,向观众募捐。,总结: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可以说,她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