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电阻的串联电路,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四、教法与学法,五、教学程序及设想,五、教学程序及设想,1、导入新课,教师:大家知道这小灯泡以什么方式连接的? 学生:串联,定义: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器,依次连接起来,组成中间无分支的电路,叫做电阻串联电路。,任务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A,A,A,结论一: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A,五、教学程序及设想,2、新课教学,任务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结论二: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五、教学程序及设想,2、新课教学,1基本特点: 结论一: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即结论二:串联电
2、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五、教学程序及设想,2、新课教学,2.重要性质: 任务三:请各组尝试推导总电阻和各个电阻之间的关系? 结论三: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即(2)电压分配: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五、教学程序及设想,2、新课教学,任务四:分压公式的推导,当只有两个电阻串联时,可得,所以,这就是两个电阻串联时的分压公式,五、教学程序及设想,2、新课教学,五、教学程序及设想,3、讲解例题,先利用第一问的简单情况介绍正向推理,和反向推理方法,在分析第二问时,介绍反向推理的优点,并引导学生用反向推理法从RUI出发分析问题,要让学生自已从只R2
3、=R-R1出发也用反向推理分析同一例题。这样既强化了学生对反向推理法的基本思路的认识,又通过一题多解沟学生展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不是唯一的。,五、教学程序及设想,3、讲解例题,三个电阻R1、R2、R3组成的串联电路,R1=1 ,R2=2 ,R2两端的电压U2=6V,总电压U=18V,求电路中的电流及电阻R3? 解:根据欧姆定律I2=U2/R2=3A由于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 I=I2=3A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得电路的总电阻R 为R=U/I=6因为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所以R3=R-R1-R2=6-1-2=3,五、教学程序及设想,4、能力训练,1、两个电阻R1 R2并联,总电
4、阻为( )。 A、1/R1+1/R2 B、R1- R2 C、R1-R2/ R1+R2 D、R1+R2/ R1-R2 2、两阻值均为50的电阻,串联时和并联时总电阻之比为( )。 A、2:1 B、1:2 C、4:1 D、1:4,五、教学程序及设想,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内容的小结, 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 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井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一、定义 二、基本特点: 结论一: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结论二: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结论三: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
5、和 任务四:分压公式的推导,五、教学程序及设想,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 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 累积、 加工,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4、推导: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2)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 (3)分压公式的推导,电阻的串联电路,1、电路图,2、演示实验 结论:串联电路的两个基本性质,3、串联电路的性质,5、应用: 例题练习,五、教学程序及设想,7、板书设计,8、布置作业,五、教学程序及设想,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 的目的;并且为下节课设置悬念,作业:P35 第2、3题 思考题:1、什么是并联电路?2、并联电路与串联电路有什么区别?3、并联电路的特点又是怎样的?,六、结束,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 “怎么教” ,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说课对我们大家仍是新事物, 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 井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