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张亚东 博士 西南交通大学 2014 年第三章 列控系统基本原理与组成 2 2014/12/11列控如何实现其作用? 间隔控制、速度防护 采取的技术:闭塞与防护行车闭塞 行车闭塞:按照一定的规定和信号设备组织 行车,对追踪列车进行间隔控制,避免列车 追尾或相撞。(时间或空间) 时间闭塞法:列车按照规定好的时间从车站 发车,前行列车和追踪列车之间保持一定的 时间间隔的行车方法。(基本不使用) 空间闭塞法:将线路划分为若干个区段,在 每个区段内同时只准许一列列车运行的行车 方法。(广泛应用)闭塞发展历程 站间闭塞( 人工闭塞、半自动闭塞、自动站间闭塞) 用于单线区段 三显示、四显
2、示自动闭塞 用于双线区段,追踪运行 准移动闭塞 (虚拟闭塞) 移动闭塞人工闭塞 采用电气路签或路牌作为列车占用该区 间的凭证,由接车站值班员检查区间是 否空闲。 特点:交接凭证和检查区间状态都要依 靠人工完成,难以避免人工失误。站间闭塞 半自动闭塞 以出站信号机的允许信号显示作为发车凭证,发车 站的出站信号机(或线路所的通过信号机)必须经两站同 意,人工办理闭塞手续后才能开放,列车凭信号发车后, 出站信号自动关闭。继电半自动闭塞是以继电电路的逻 辑关系完成区间的闭塞的。必须人工办理闭塞、人工确 认列车完整到达、人工复原闭塞。站间闭塞 自动站间闭塞 在半自动闭塞的基础上,增加区间占用检查 设备,
3、自动检查区间占用或空闲,自动办理闭 塞手续,列车凭信号发车后,出站信号自动关 闭,列车到达后自动确认列车完整性和闭塞复 原 ,构成自动站间闭塞。不需要人工办理闭塞 和到达复原。自动闭塞 将站间划分为若干个闭塞分区,设置闭塞分区占用检查 设备,每个闭塞分区的起点装设通过信号机,根据列车 运行及轨道占用检查,自动控制信号机的显示,司机凭 信号显示行车。办理发车进路时自动办理闭塞手续,通 过信号自动变换。可以实现站间的列车追踪运行,提高 了运输效率。应用于双线铁路。三显示自动闭塞 绿灯(通行):表示前方两个闭塞分区空闲,列车 可以按规定速度运行; 黄灯(警惕):表示前方只有一个闭塞分区空闲, 列车可
4、以越过黄灯后再开始制动; 红灯(停车):表示列车在红灯前停车。 信号没有速度含义,仅表示前方闭塞分区是否空闲 以及空闲状态,称为进路式信号 。三显示自动闭塞追踪间隔 L=L 目 +2L 分 +L 接 +L 车 追踪时间 T=L/v 其中: v为列车平均速度。 闭塞分区的设计:考虑机车类型(制动性 能)、牵引重量、线路参数等、信号机的 显示距离及设置位置等。四显示自动闭塞 (在我国最高时速160km的干线铁路) 绿灯(通行):表示 160/160 ,入口速度为 160km/h , 出口速度(即目标速度)为 160km/h ; 绿黄(警惕):表示 160/115 ,入口速度为 160km/h ,
5、出口速度(即目标速度)为 115km/h ; 黄灯(限速):表示 115/0,入口速度为115km/h,出 口速度(即目标速度)为 0km/h ; 红灯(停车):表示 0km/h,即前方占用,不得冒进。 信号有明确的速度含义,称为速差式信号 。追踪间隔 L=L 目 +3L 分 +L 接 +L 车 追踪时间 T=L/v 其中: v为列车平均速度。 绿黄是警惕信号 ,可以越过绿黄后再开始 减速;黄灯是限速信号 ,越过黄灯时必须 减速到规定的限速值。 闭塞分区的设计 :两个闭塞分区满足列车 全制动的要求、每个闭塞分区的长度满足 每一级速度差的制动距离、考虑制动性能 最差的列车、线路参数等。追踪列车之
6、间的追踪间隔距离,必须始终大于后车的制动 距离(即在最不利条件下列车停车所需要的最大距离),保证 两车不会追尾。 三显示用 一个闭塞分区满足列车全制动距离的需要,四显示用 两个较短的闭塞分区满足列车全制动距离的需要,适应了提速 的需求,缩短了列车追踪间隔,提高了运输能力。 前列车位置 限制速度 四显示 三显示 四显示 追踪位置 三显示 追踪位置 四显示追踪 三显示追踪技术指标 三显示 四显示 闭塞分区长度 长 短 追踪间隔距离 ( 米 ) 6000 5000 追踪间隔时间 ( 分钟 ) 810 6 制动分区数 12 灯光种类 34 允许速度 120km/h 160km/h 通过能力 较低 较高
7、准移动闭塞 目标点、制动点 基础数据:行车许可、线路数据、列车数 据 列控车载防护采取目标距离速度防护模式 追踪间隔由目标距离速度曲线决定18 2014/12/11 虚拟闭塞 闭塞分区是虚拟的,取消轨道占用检测设备和区间 信号机。 存储在地面闭塞中心的线路数据库(电子地图)将线 路划分为若干虚拟的闭塞分区,并设置虚拟信号防护。 车载定位系统确定列车位置,报告给地面,地面闭 塞中心确定列车所在的虚拟闭塞分区,控制虚拟信号 的显示。19 2014/12/11 固定闭塞中轨道占用是以分区为单位。而列车 在轨道上只是占用与其长度相同的轨道。 只需给移动的列车“划分”与列车长度相当的、 随列车运行而“移
8、动”的轨道线路,追踪列车 的目标点是前行列车的尾部加一个安全距离, 实时与前车保持安全制动距离,闭塞分区随列 车移动而“移动”称为移动闭塞。 取消了轨道占用检查设备和通过信号机。 移动闭塞速度防护 -基本原理 20 2014/12/11根据所需信号含义和速度控制方式的不同, 速度防护分为: 1.阶梯速度控制方式 2.速度-距离模式曲线控制方式 21 2014/12/11 阶梯速度控制方式 阶梯控制方式,在一个闭塞分区内只控制一个 速度等级,即在一个闭塞分区中只按照一种速度判 断列车是否超速。只需对列车进入闭塞分区的速度 (入口速度)或驶出闭塞分区的速度(出口速度) 进行控制。 阶梯控制又可分为
9、入口速度检查控制和出口速 度检查控制。 阶梯速度控制入口速度检查控制(提前速度控制)出口速度检查控制(滞后速度控制)双红灯防护 速度信息包括:入口速度和目标速度速度-距离模式曲线控制方式 速度-距离模式曲线是根据目标速度、目 标距离、线路参数、列车参数、制动性能等 确定的反映列车允许速度与目标距离间的关 系曲线。 根据制动曲线的形状,速度-距离模式曲 线可分为分段曲线控制和目标-距离控制 。 速度-距离模式曲线控制(1)分段曲线控制 以闭塞分区前方信号机的入口速度、线路参数 等构成速度-距离模式曲线。 允许在闭塞分区运行时速度连续变化,把追踪 距离内各个分段“连续”的曲线连接起来,构成分 段控
10、制曲线。 地面设备只需给车载设备传送下一个闭塞分区的 入口速度、距离和线路参数等数据,不需提供至目 标点的全部数据。 闭塞分区的是按制动性能最差的列车的安全制 动距离要求,以一定的速度等级进行划分的。分段曲线控制(2)目标-距离控制(Distance-to-Go) 根据目标距离、目标速度、线路参数及列车制动 性能等计算目标距离与列车允许速度的速度-距 离模式曲线。 该方式不设定每个闭塞分区速度等级,以前方目 标点信息为基础,采用一次制动,俗称一次制动 速度控制。基于固定闭塞的目标-距离控制基于移动闭塞的目标-距离控制31 2014/12/11 不同控制模式性能比较32 2014/12/11 行
11、车许可 (又称:移动授权MA),允许列车在基础设施限制内运行到轨道 上指定的位置。 行车许可终点(EOA)是行车防护界限点,目标点与它的距离为安全距离。 EOA包括:被占用闭塞分区的入口(固定闭塞或准移动闭塞)、 前行列车安全后端(移动闭塞)、为进路设置的道岔警冲标等。33 2014/12/11 列控系统基本结构34 2014/12/11 固定闭塞中行车许可生成原理35 2014/12/11 在固定闭塞的方式下,根据车地信息传输 方式的不同,可将列控系统分为:点式、 点-连式和连续式(基于通信的)列车运 行控制系统。36 2014/12/11 点式列控系统 车地通信方式采用点式设备(如应答器)
12、, 即只利用点式设备在固定地点向列车传递控 车数据,包括定位信息、进路数据、线路参 数、限速信息和停车信息等,实现列车安全 控制。37 2014/12/1138 2014/12/11 点连式列控系统 是一种点式和连续式相结合的列控系统,车 地通信采用点-连式传输方式,既包含连续 式的轨道电路,也包含点式的应答器等方式 。39 2014/12/1140 2014/12/11 连续式列控系统 车地通信采用连续式通信方式。连续式列控系 统的信息传输手段包括轨道电缆(交叉环线) 、波导管、漏泄电缆、无线通信等。41 2014/12/1142 2014/12/11 移动闭塞中行车许可生成原理43 201
13、4/12/11 移动闭塞下列控系统组成设备制动优先方式 车载设备通过 自动触发 不同等级 的常用制动实现降速 过程的自动速度控制;当列车速度低于缓解速度时,车载 设备 自动停止输出 相应等级的常用制动命令,不必司机人 工介入。 司机制动优先方式 司机 按照模式曲线控制列车速度 ,设备不干涉司机正 常驾驶。列车运行速度一般由司机控制,只有列车速度超 过允许速度,车载设备才实施制动。车载设备实施常用制 动后,当列车速度低于缓解速度时,车载设备向司机提示 允许缓解信息,司机按压缓解按键后,缓解常用制动。 列控系统的制动优先分类距离 速度 紧急 强常用 弱常用 制动 紧急制动曲线 强常用制动级 弱常用
14、制动级 列车运行曲线 设备制动优先模式 AT P 动作 设备 自动缓解距离 速度 紧急 ATP动作 紧急制动曲线 常用制动曲线 列车运行曲线 司机制动优先模式 制动 司机动作 报警曲线 常用 缓解47 2014/12/11 (一)日本D-ATC系统 (二)法国TVM430系统 (三)德国LZB系统 (四)欧洲列车运行控制系统(ETCS) 国外高速铁路列控系统48 2014/12/11 1964年,新干线 -世界首条高铁;至今, 2500km,最高时速300km; 使用数字轨道电路发送空闲闭塞分区数目、目标速度、进路等信息; 车载设备采用轨道电路信息、车载设备存储的线路数据、列车数据 生 成一次
15、连续速度控制曲线 ; 列车制动采用设备控制优先方式。 日本D-A T C系统 地面设备 6G 列车当前位置进路条件 停车区间轨道电路信息 10G 5G 制动曲线 车载设备49 2014/12/11 1981,法国第一条高铁,时速 270km;目前,总长 2000km,加上在 建和规划的,达到 5000km,时速320km ; 使用无绝缘数字轨道电路 UM2000向列车发送行车许可; 列车制动采用司机控制优先方式; 车载设备根据轨道电路信息生成分级连续速度控制曲线 。 通信网络 车站 SEI 设备 区间 SEI 设备 调度中心 SICAM 维护中心 车载设备控车曲线 法国TVM430系统50 2
16、014/12/11 1988年,德国首条高铁,时速 280km;目前,总长 1300km,时速 300km ; 采用轨道电缆方式传输车-地信息、使用S棒无绝缘轨道电路实现列车占 用和完整性检查; 车载设备利用车地传输的信息生成一次连续速度控制曲线; 列车制动采用司机控制优先方式。 S 棒 S 棒 轨道电缆 控制中心 轨道电路 轨道电缆 轨道电缆 车载设备 环线 收发器 环线 收发器 德国LZB系统51 2014/12/11 欧洲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ETCS 为了解决欧洲各国铁路 互联互通 问题, 提 高列车 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降低运营成本、增强竞争 优势。 1989年开始,欧洲铁路公司和信号
17、公司在对各自 的既有信号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的同时,在 欧盟委 员会和国际铁路联盟 的推动下,为信号系统的互 联和兼容问题制定了相关的技术标准,并研制和 开发了相关的产品。52 2014/12/11 欧洲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ETCS 1993 年, 欧洲铁路制定“欧洲铁路运输 管理系统”ERTMS : 欧洲运输管理系统ETMS (European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 欧洲列车运行控制系统ETCS (0-3 ) (European Train Control System )。 欧洲铁路综合移动通信系统GSM-R (Global System for
18、Mobile Communications )53 2014/12/11 ETCS-0 ETCS-0 级:列车装备ETCS 设备,无车地通信 数据. 司机凭地面信号行车。 ETCS-0+ 级:加装机车信号STM ,提供 通用机 车信号功能54 2014/12/11 ETCS-1 应答器车地通信,发送移动授权凭证和线路数据 轨道电路:列车占用检测 ETCS车载设备,凭车载信号行车 准移动闭塞55 2014/12/11 ETCS-2 铁路综合移动通信系统GSM-R 无线闭塞中心RBC 计算列车移动授权凭证 轨道电路:列车占用检测 应答器:列车定标 ETCS车载设备,凭车载信号行车 准移动闭塞56 2014/12/11 ETCS-3 铁路综合移动通信系统GSM-R 取消区间的轨道电路,采用移动闭塞 车载设备发送列车数据,RBC 基于车载信息定位列车 RBC 计算列车的移动授权凭证 列车完整性检查由列车完整性验证系统与地面RBC 共同完成 ETCS 车载设备,凭车载信号行车谢谢 ! 57 201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