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辛弃疾以文为词.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589899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辛弃疾以文为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辛弃疾以文为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辛弃疾以文为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辛弃疾以文为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辛弃疾以文为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辛弃疾以文为词1目录摘要 2前言 3 一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41.1 辛弃疾的词的艺术境界 41.2 辛弃疾词的艺术手法 4 二辛弃疾词的语言风格、艺术风格4 2.1 辛弃疾词的风格 5 2.2 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5三辛弃疾的以文为词表现 53.1 辛弃疾的“以文为词”5 3.2 辛弃疾的“以文为词”5 参考文献6 致谢72摘 要辛弃疾在词艺上有多方面的开拓,单就词的语言而言,他以宏大的气魄,剪裁诸体,融汇古今,辟出了一条“以文为词”的广阔新路,影响至为深远。辛弃疾继承了苏轼和南宋以来爱国词人的豪放词风,也接受婉约词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瑰奇多姿的艺术风格。他的词,既有慷慨纵横不可一世之概,又

2、有委婉含蓄缠绵悱恻之情,是两宋词坛上的一座绚丽光辉的艺术峰峦。关键词: 爱国诗人,以文为词,豪放词风3AbstractXin qiji in word art development, in many ways the list in terms of the language of the word, his grand verve, clipping ZhuTi, ancient and modern, cleared the a “taking article as word“ vast new road, influence is far-reaching. Patriotic poe

3、t xin qiji of song dynasty inherited su shi and since bold word wind, also accept the influence of the gracious school, formed its own glorious of artistic style. His word, both generous head of almost, and euphemistic teary ending of love, is a gorgeous glow two altar of ci poetry of the overlappin

4、g peaks of art.Keywords: patriotic poet, taking article as word, bold word wind4前 言“东坡为诗词,稼轩为词论”誉之为苏轼词风的发扬与光大,是对唐宋词主体风格的进一步变革,以文为词,它以一种开放性的创作态势,容纳一切可以容纳的内容。一、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1.1 辛弃疾的词有着形象飞动,气势壮阔的艺术境界。辛词里多是飞动的龙蛇,垂空的鹏翼,是东南佳气,西北神州,是飞流万壑,是孙权、刘裕、谢安石这类气吞万里的英雄。他的词形象总是飞动的,如:写山:“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沁园春)。写潮:“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

5、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摸鱼儿。辛弃疾还善于化静为动,使他笔下的山、水、云、雨都有奔腾驰驱,有强大的气势。“千丈悬崖削翆,一川落日熔金”西江月。“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他的词意境都很阔大,“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水龙吟。1.2 辛弃疾词熔写景、叙事、抒情为一炉,艺术手法多种多样。辛词多不重写景,多直抒胸臆的赋笔,或举首高歌,或侃侃而谈,以真情感人。偶然写景也只是在篇首略点环境,或在中间因事带出。如木兰花慢:“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

6、,夜深儿女灯前。”此写送别,没有婉约词人常用的长亭、别筳、兰舟等景物描写,而是直抒别情。多情语而少景语,不是融情入景,而是因事叙景。辛词喜议论,“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水龙吟,批判主和派,鼓励抗战派,针对5现实,慷慨议论,饱含激情。他有时又将议论、抒情与写景融合在一起,如“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既是写山水景物,又是一种议论,其中还抒发一种对抗战的希望之情。辛弃疾词的议论,意气风发、感情丰富,以致使议论、抒情很难分辨。辛词喜用典,摸鱼儿的下片用了三个典故,贺新郎用了四个典故,永遇乐京

7、口北固亭怀古一连用了五个典故。辛词对典故的运用多数都是贴切的,有的直接引用,有的融化在诗句里,有的借古喻今,有的寄托深慨,或正用其意,或反用其意,甚为灵活。二、辛弃疾词的语言风格、艺术风格2.1 辛弃疾所倡导的“以文为词”成功的将辞赋古文的章法、句式以及议论、对话等具体手法移植与词,扩大了词的表现手法,在用典使事方面,驱遣自如,广博精当,不但善于点化前人的诗句,有时采用民间俚语如词,化朴为美,新鲜活泼,还特别善于化用经史典籍中的文辞,如莲子居词话所说:“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如行香子:“少曰尝闻,富

8、不如贫”,“富不如贫”是后汉书中语。“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满江红是化用庄子.逍遥游中语意。这些都显示出其熔铸百家、陶冶经史的特色,还充分体现了他驾驭语言的高超艺术腕力。2.2 辛弃疾词的主要风格是悲壮沉郁,表现了志士的绝唱、英雄的高歌,但这不是辛词的全部,辛词有时还表现出妩媚、清丽的风格。他的一些描写农村风光的小词,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村居别具一种清新恬静之境;他的摸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和祝英台近.晚春又悱恻缠绵,极尽妩媚婉丽之致;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与西江月.遣兴对话轻松,又极为幽默。三、辛弃疾的以文为词表现3.1 悲壮激烈,发扬

9、奋力的英雄主义色彩。辛词的基调是英雄主义、坚定的抗战决心、炽热的爱国热情。顽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辛弃疾最有价值的优秀歌词的基调,抒情主人公具有鲜明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的特色,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的将军,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江南游子。他在描绘自然景物时赋予它们英雄的性格和思想精神,如沁园春:“叠嶂西驰,6万马回旋,众山欲东”。3.2 豪放而凄美的风格。稼轩词豪放中蕴含着一种婉丽凄美情致,形成豪放而凄美的风格,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花无数”。悲壮激烈之情,洋溢纸上,豪

10、放之中,又能沈咽蕴藉,空灵缠绵,深得浑融深厚之妙。结 语辛弃疾进一步打破了“诗庄词媚”的狭隘观念。他不但以诗为词,甚至以散文句式入词,使词体达到空前的解放。他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表现力,创新了词的风格,他对词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他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将豪放词的创作推向更高境界。参考文献1. 孙 克 强 , 唐 宋 人 词 话 1999 年2. 夏 承 , 论 辛 弃 疾 的 以 文 为 词 , 辛 词 初 论 1957 年7刘 扬 忠 , 辛 弃 疾 词 心 探 微 1990 年致 谢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梁洁老师对该论文从选题,构思到最后定稿的各个环节给予多次细心指引与教导,使我得以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在学习中,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思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及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是我终生学习的楷模,导师们的高深精湛的造诣与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这三年中还得到众多老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谨向老师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评议和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祝各位老师,合家幸福,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