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钠及其化合物测练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588943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钠及其化合物测练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钠及其化合物测练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钠及其化合物测练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钠及其化合物测练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钠及其化合物测练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钠及其化合物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 投入 AlCl3 溶液中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B将 Na 和 Na2O2 分别投入含酚酞的水溶液中,溶液均变红色并且均褪色C将 0.01 mol 的 Na2O 和 Na2O2 分别投入同质量的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D将 Na 投入 H2SO4 溶液中,Na 先与 H2O 反应【解析】 A 项,Na 的量较大时,生成的可能是 NaAlO2;B 项,Na 投入含酚酞的水溶液中红色不褪去;D 项,Na 与酸反应时 Na 先与酸反应,然后再与 H2O 反应。【答案】 C2下列说法

2、中不正确的是 ( )A向滴有酚酞的水中加入过量 Na2O2 粉末并振荡,溶液由无色变红又变无色B向包有 Na2O2 粉末的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说明 Na2O2 与 H2O 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且有氧气生成CNa 2O2 与 H2O 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 2O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Na 2O2 与 H2O 反应是一个置换反应,有单质 O2 产生【解析】 Na 2O2与水反应产生 O2和 NaOH,碱使酚酞变红,过量 Na2O2能将红色溶液氧化为无色物质。抓住题给信息:“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说明反应放热且有氧气生成。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和另

3、一种单质,而 Na2O2与 H2O 反应不符合。【答案】 D3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B “出汗 ”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Na 在空气中变化为 NaNa2O NaOH Na2CO3。 O2 H2O CO2 【答案】 D4.已知 A 是一种金属单质,B 显淡黄色,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C 的以下性质错误的是 ( )A

4、溶液呈碱性B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D受热易分解【解析】 由题意知 A 为 Na,B 为 Na2O2,C 为 Na2CO3,D 为 NaOH。【答案】 D5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观察到黄色火焰,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 NaB一定有 Na ,也可能含 KC既含 Na 又含 KD可能含有 Na 或 K 中的一种【答案】 B6(2013 届福州市高三二模)在含 Na2CO3 和 NaHCO3 各 1 mol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0.5 mol 下列物质,其中能使 HCO 的数目减少,CO 数目增加的是 ( ) 3 23AHCl BNa 2

5、SO4CNaOH DBaCl 2【解析】 A 项,加入 HCl,碳酸根与氢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氢根, A 项错误;B 项加入硫酸钠没有发生任何反应,溶液中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数目不变;C 项加入 NaOH,碳酸氢根与氢氧根反应生成碳酸根,碳酸氢根离子数目减少,碳酸根离子数目增加,C 项正确;D 项加入氯化钡,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碳酸根离子数目减少。【答案】 C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 2O、Na 2O2 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 反应产物也相同B将一定量的 Na2O2 和 NaHCO3 的混合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后

6、,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 Na2CO3CNa 2O2 与 H2O 反应中,Na 2O2 只作氧化剂D在一定条件下将 10 L CO2 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 Na2O2 充分反应,恢复到原条件,剩余 5 L 气体【解析】 A 项 Na2O 与 CO2反应只生成 Na2CO3,而 Na2O2与 CO2反应生成 Na2CO3和 O2,C 项 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答案】 AC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 操作A 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B检验 NaHCO3 与 Na2CO3 溶液用小试管分别取少量溶液,然后

7、滴加CaCl2 溶液C证明 Na2O2 与CO2 是放热反应Na2O2 用棉花包裹,放入充满 CO2 的集气瓶中,棉花燃烧说明是放热反应D 检验 Na2CO3 与 K2CO3 溶液 用铂丝分别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解析】 应将钠表面的煤油用纸吸干且烧杯中不能装满水,A 错误;B项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Na2CO3溶液,无现象的为 NaHCO3溶液,正确;Na 2O2与 CO2反应生成氧气,如果棉花燃烧说明达到了着火点,能证明是放热反应,C 正确;观察钾的焰色反应应该透过蓝色钴玻璃,D 错误。【答案】 BC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64 分)9(16 分)(

8、2013 届黄冈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探究(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选择必要的仪器,按_顺序连接好装置(填装置序号)。(2)检验装置 B 气密性的方法:_。(3)实验时,在点燃酒精喷灯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待装置 E 中出现_现象时,再点燃酒精喷灯,以上操作的目的是_。(4)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钠块表面变黑,继续加热后,钠燃烧,有白烟生成。两种产物中有一种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工业中用量很大。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解析】 (1)实验目的是“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D 是主反应装置;首先要制备 CO2,应选

9、 B 装置,还需要用 F 装置除去 CO2中的 HCl,用 C 装置除去H2O;尾气处理装置不用,但需用 E 来验证装置中已充满 CO2,故连接顺序为B、F、C、D、E。(2)B 装置是简易的启普发生器,可用“液面差法”检验气密性塞紧双孔塞,关闭活塞,由长颈漏斗向试管内加水,到漏斗内液面超过试管内液面,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一段时间后液柱不下降,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3)为防止空气中的氧气与 Na 反应,在点燃酒精喷灯前必须打开装置 B 中导气管活塞(或通入 CO2),只有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才说明空气已经被排除干净,才能点燃酒精喷灯。(4)根据反应物和“产物中有一种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工业

10、中用量很大” ,可知其为 Na2CO3, “钠块表面变黑”应是生成了单质 C,故反应方程式为:4Na3CO 2 2Na2CO3C。= = = = =高 温 【答案】 (1)B、F、C 、 D、(C)、E(2)塞紧双孔塞,关闭活塞,由长颈漏斗向试管内加水,到漏斗内液面超过试管内液面,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一段时间后液柱不下降,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3)打开装置 B 中导气管活塞(或通入 CO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4)4Na3CO 2 2Na2CO3C= = = = =高 温 10(16 分) 有 4 种钠的化合物 W、X、Y、Z,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W XH 2OCO 2 Z

11、CO 2 XO 2ZH 2O YO 2XCa(OH) 2 YCaCO 3试回答下列问题:(1)W、X、Y、Z 的化学式分别是:W:_ 、X:_、Y:_、Z:_。(2)以上 4 个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填反应序号),反应中氧化剂是_(写化学式),还原剂是_(写化学式)。(3)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写出其离子方程式以及能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_。化学方程式:_。【解析】 反应可认定为 NaHCO3的分解反应:2NaHCO 3,Na2CO3H 2OCO 2,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将 X(Na2CO3)代入两反应,逆推可知 Z 为 Na2O2,Y 为N

12、aOH: 2Na2O22CO 2=2Na2CO3O 2,2Na2O22H 2O=4NaOHO 2,以上两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且 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这样, 反应为Na2CO3Ca(OH) 2=CaCO32NaOH,其离子反应为CO Ca 2 =CaCO3。多数可溶性碳酸盐和 Ca(OH)2的反应都可用此离子23方程式表示,其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1)NaHCO 3 Na 2CO3 NaOH Na 2O2(2) Na 2O2 Na 2O2(3)Ca2 CO =CaCO3 Ca(OH) 2K 2CO3=2KOHCaCO 32311(16 分)(2013 届酒泉测试) 现有

13、一定量含有 Na2O 杂质的 Na2O2 试样,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测定 Na2O2 试样的纯度(通过 CO2 与样品反应后生成 O2 的量测定 Na2O2 的含量 )。(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 CaCO3 固体、6 mol/L 盐酸、6 mol/L硫酸和蒸馏水)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必须先_。(2)装置 A 中液体试剂应选用_ 。(3)装置 B 的作用是_;装置 C 的作用是_;装置 E 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4)装置 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5)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 2.0 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 224 mL(标准状况 ),则 Na2O2 试样的纯度为_。【解析】

14、实验流程各装置作用:A 产生 CO2;B 吸收 HCl;C 除去水蒸气;D 项 CO2与 Na2O、Na 2O2均反应,只有 Na2O2会产生 O2;E 装置吸收未反应的 CO2;F 排水法收集 O2;G 测量氧气体积。【答案】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6 mol/L 盐酸(3)除去气体中的 HCl 干燥气体 吸收装置 D 中反应剩余 CO2(4)Na2OCO 2=Na2CO3、2Na 2O22CO 2=2Na2CO3O 2(5)78%12(16 分)(2013 届潮州模拟)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 Na2O2 的有关性质探究如下:向滴有酚酞的水中投入一定量的 Na2O2,观察到先有大量气泡

15、产生,溶液变红,过一会儿溶液又变为无色。对上述实验中溶液变红,过一会儿又褪色的原因,甲、乙两同学提出了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是 Na2O2 与水反应放出氧气,氧气有氧化性,将酚酞氧化而使溶液褪色;乙同学认为是 Na2O2 与水反应时产生了 H2O2,H 2O2 的强氧化性使酚酞褪色。(1)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 3%的 H2O2 溶液并振荡。若乙同学的猜想正确,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甲同学针对乙同学的上述验证实验提出还应增做实验才能更直接证明Na2O2 与水反应生成了 H2O2,甲同学提出要增加的实验是什么?_。(2)试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甲同学

16、的解释是否正确(画出简易装置图,说明简要步骤) 。_【解析】 (1)溶液的红色褪去,是因为 H2O2有漂白性,能漂白酚酞。H 2O2在 MnO2催化下能放出氧气,可在加入过氧化钠后的水溶液中加入少量 MnO2,有气泡放出可直接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有 H2O2生成。(2)如果要验证是氧气氧化酚酞,则可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直接通入氧气来检验。【答案】 (1)溶液的红色褪去在滴有酚酞的水中加入足量过氧化钠,待反应完成后向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有气体放出,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有 H2O2 生成(2)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氧气,若红色褪去,证明甲同学的推测正确,反之,则不正确。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可用广口瓶等其他仪器代替烧杯,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