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团体怀旧治疗与团体身心灵治疗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对比研究.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586302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体怀旧治疗与团体身心灵治疗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对比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团体怀旧治疗与团体身心灵治疗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对比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团体怀旧治疗与团体身心灵治疗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对比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团体怀旧治疗与团体身心灵治疗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对比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团体怀旧治疗与团体身心灵治疗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对比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灵 性 社 会 工 作课 程 论 文题目: 团体怀旧治疗与团体身心灵治疗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对比研究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目 录一、研究意义 1二、团体怀旧治疗与团体身心灵治疗的比较分析 21、理论基础的比较 22、干预方法的比较 4三、 讨论与建议 .61、各自的长处与不足 62、两者融合的干预模式的开发建议 6参考文献 6第 1 页 (共 7 页)团体怀旧治疗与团体身心灵治疗对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对比研究一、研究意义抑郁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晚年生活质量,还会加速其他躯体疾病的进程,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同时严重抑郁是导致老年人自杀的重要促发因素(冯辉,2010

2、)。随着老年人的衰弱,抑郁是老年人中一种常见的、主要的精神健康问题,而老年人抑郁症是一种有不良预后的严重的健康问题(Licht-Strunk ,2007) 。55 岁及以上的人口的抑郁症发生率大约有 1.8%,另外 9.8%存在轻度抑郁(比克曼,1999) 。柏林关于老年人的研究显示,单相抑郁症的患病率 70 岁以上老年人:单相抑郁症(不是另有规定外,没有抑郁症):17.8%;抑郁症(温和,没有精神病症状):4.2%;重度抑郁症(严重,没有精神病症状):0.5%。所示的柏林老化的研究,证明了人轻度、中度抑郁症是发展成重度抑郁的一个风险因素。也就是说中轻度的抑郁症涉及的范围较大,并且很有可能发展

3、成为中度抑郁,所以在轻度、中度时及时给与干预十分有必要。此外,老年人由于受老化过程中心理和生理变化的影响,其抑郁症状表现往往不是很典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老年人抑郁症状不但发生率较高,而且症状表现不典型,常被繁多的躯体症状所掩盖,导致家庭、社会及医护人员对其识别率低,且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或被认为是机体衰老的正常表现,而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有些老年人直到抑郁症状不断加重引起自杀行为都没能得到及时的识别和有效的干预。再次,尽管有些干预方法对抑郁症颇为有效,像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但由于药物的副作用以及认知行为疗法实施上的困难,只有极为少数的老年人接受到足够的治疗。因此,学习比较已有的干预模式

4、探索适合我国的,预防或较低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措施十分重要。第 2 页 (共 7 页)二、团体怀旧治疗与团体身心灵治疗的比较分析1、理论基础的比较(1)怀旧的理论支持根据 Erik Erikson 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老年阶段的发展危机是完整对失望。此时期,老年人主要是通过对过去人生经历的回顾来寻求一种自我完善和满足感。Tulving (1972)提出多重怀旧系统(multiple memory system)的观点:即怀旧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不同的怀旧系统组成,不同的怀旧系统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Cheryl Price 提出怀旧具有五种功能即:怀旧是一种有效的心理防卫机制,能协助个体维持情绪

5、稳定,以达到良好的适应;怀旧可协助个体度过忧伤:当亲人死去,个体通过怀旧亲人的点点滴滴,有助于度过忧伤的过程;协助个体调适由压力带来的情绪反应;协助应对情境危机:回忆过去的成就或满意的生活经验,有助于个人达到自我认同,从而增强自我调适功能;对个体极端痛苦的经验,怀旧有助于个人重新思考并组织那些负性的经验。M.Romaniuk 解决当前的问题;生存/自我认同。1993 年 Webster 在前人的基础上,研制了怀旧功能量表,主要用于考察某一个体的怀旧功能及出于某种目的而怀旧的频率。其研究结果显示:怀旧的主要功能有 8 种,分别为减轻厌烦情绪,对死亡的准备,自我认同,解决问题,交际沟通,维系亲朋关

6、系,重现痛苦和教育。其中减轻厌烦情绪是指个体因缺乏周围环境的刺激,同时又缺乏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怀旧倾向。对死亡的准备用于评价人们当有关自己死亡的想法在头脑里活跃时,如何利用对过去的回忆,来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从而平静的接受死亡。自我认同是指人们通过回忆自己的过去来发现、阐释和明确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重要品格。解决问题是指人们把怀旧当为一个建设性的应对机制,并通过回忆以往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解决现在的问题。交际沟通是指人们通过运用回忆过去的方式来促进与他人交往或沟通的第 3 页 (共 7 页)一种倾向。维系亲朋关系是指人们对生命中的一些重要的人的认知和情感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常通过对

7、他们复活的记忆来代替其实际的存在。重现痛苦是指人们通过回忆过去自己曾受到过的不公正对待,来释放感情的一种方式。教育是指人们使用怀旧来传递有关生命和(或)自身的重要信息的一种方式。Cappeliez 等研究者将怀旧的功能分为人际交往功能、内省功能及知识功能三方面。该分类方法与 webster 的分类方法是相互兼容的,如人际交往的功能可以包含交际沟通和维系亲朋关系;内省功能则包含有自我认同、减轻厌烦情绪、对死亡的准备和重现痛苦;知识功能则包含解决问题和教育。(2)身心灵的理论支持“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心理辅导模式, 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香港大学陈丽云教授提出并开创的,它将西方的

8、心理辅导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非常鲜明的本土化特征。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生健身方法及生活哲学,从身体、情绪及思想观念三个层面介入,通过生理-心理-精神互动,促进团体成员达到全人健康的辅导模式。其理论是:人的生命是由身体、心(心理)和灵(精神和灵性)构成的,保持健康的身体,宽广的心怀,发扬灵魂深处的感性,理解生命的意义,使三者平衡和谐,人就能保持健康,全人发展。因此, “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是采用运动练习来处理情绪,通过对思想、态度的改变而重新找回情感的平衡,通过精神的升华使人从痛苦中成长。身心灵劝人健康模式团体辅导的治疗效能:1、在身体方面,借鉴中医整体医学的观点,

9、带出情绪、身体的辩证关系;用呼吸、冥想、按摩、拥抱等方式来引导组员接触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身体,掌控自己的身体。一些简单的运动,例如身体动作、音乐、拥抱、互相按摩等可以十分快速的使参加者变得积极,感受到对自己身体的掌控,同时亦享受音乐和节奏带来的快乐。而且这些活动并不复杂,很容易在回家后自行练习和应用。2、在心理方面,运用正面赞扬、唱歌、典型人物故事分享、个人日记等形式来树立正面的观点,调节对第 4 页 (共 7 页)自己和他人的期望。在整个过程中,团体领导者要营造一个温暖和轻松的气氛,无条件地接受、理解、并和成员一起跨越过去,重拾对生命的信心。3、在灵性方面,带出苦尽甘来的意念,得与失的转

10、化,不愧疚、爱自己,寻找心灵的平静、和谐和安宁等。(3)怀旧与身心灵的理论支持比较主要手段 主要功能 相同点 不同点怀旧 回忆过去的经历(成功的和失败的)减轻厌烦情绪,对死亡的准备,自我认同,解决问题,交际沟通,维系亲朋关系,重现痛苦和教育。身心灵身体运动和感受身体倾诉人生经历、分享正面榜样探讨得与失、启发爱保持健康的身体,宽广的心怀,发扬灵魂深处的感性,理解生命的意义,使三者平衡和谐重新找回情感的平衡,通过精神的升华使人从痛苦中成长。都有对过去的回忆的部分,都具有人生整合的作用,符合老年人生命阶段的需求,也契合老年人喜欢回忆的特点;都在小组中增强了老人与他人的沟通。怀旧充分利用回忆的功效,更

11、加深入的探讨经历中成功的与失败的经验,重现痛苦具有教育作用;身心灵中回忆是为了宣泄情绪、开放心灵、放下心理负担,被安排在干预的最开始阶段除了回忆,身心灵还关注身体的运动与感受、给出学习的正面榜样、启发爱等灵性社工的部分2、干预方法的比较怀旧 身心灵小组规模 10-17 8-12每次聚会时间及频次、总次数90-120min每周一次共 6 次3-4h每周 1-2 次共 4 次每次聚会主题及内容第一周:自我介绍(小组主持人和各成员)a 通过自我介绍,了解每个人的基本信息、以及社会及家庭生活背景等。b 谈谈兴趣爱好第二周:回忆过去的老歌曲a 唱一首自己最喜爱的歌曲b 按照年代和类别播放甄选歌曲,并谈谈

12、歌曲当年的故事。c 鼓励一起打节拍和唱歌第三周:分享老照片a 展示和讲述老照片所代表的难忘的第一周:崎岖中成长(身心灵全人模式介绍、小组成员相互自我介绍、重走人生路、呼吸锻炼、解释情绪的来源探讨得失观、吸哈功、冥想练习、歌唱或朗读、家庭作业:用一幅画表达自己希望达到的心灵水平和状态是什么样的,写出这一周的感受)第二周:爱的释放(分享作业、讲解烦恼的根源、 “拿得起、放得下” 、冥想放松、举例与讨论:佛家故事&积极代替的故事&鼓励自强的故事、第 5 页 (共 7 页)瞬间b 一起分享个人珍藏的老照片,并谈谈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给予老人充分的时间回味沉浸第四周:回忆成长中的快乐时光a 谈谈童年时最快

13、乐的事b 谈谈学生时代最快乐的事c 谈谈工作后最快乐的事d 谈谈过去主要的娱乐活动第五周:回忆一生中的成就谈年轻时的理想和抱负谈谈一生中经历的最有成就感和最感欣慰的事(工作或家庭)第六周:结束:共享快乐时光 对未来的期望谈谈这段时间来参加治疗组的感受谈谈对未来的期望怀着快乐的心情共同享受相聚的美好时光唱启发爱的歌、家庭作业:给自己不能忍受或不能原谅的人写一封信,可以是写给自己。 )第三周:学会爱惜自己(寻找“快乐之源” 、讨论学习如何面对寂寞,可以教授静坐呼吸运动和冥想放松训练、讲解“怒”与“爱”的阐释、深度呼吸法、全身关节经络活动操、肌肉放松练习、家庭情绪表达方式回顾等)第四周:自我的升华小

14、组分享美好的时刻、瑜珈呼吸运动、唱歌等。在活动中要表明的人生价值观念是:我们可以吃苦,我们不会逃避困难。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就是要使生命活得有意义。因此在第四次活动中,要帮助成员探索生命的意义、方向和目标。内容的相同点1、 都涉及组员互相介绍、增进人际沟通;2、 都有唱歌的艺术治疗内容内容3、 都有对美好的分享、对是自己感到快乐的人或事情的回忆分享4、 都有通过组员间回忆的分享领悟人生得失的部分内容的不同点1、 怀旧中对于回忆更加系统、分主题回忆且逐渐深入,而身心灵中,回忆只是接入手段的一小部分,回忆不限制生命阶段;2、 怀旧中更加强调对自我的经历的整合,对于参照的榜样仅局限于组内组员的分享

15、,而身心灵中有教育启发的部分,即类似于课程的部分,直接教授一些如何尽兴放松、面对寂寞或直接给出一些正面的例子以供学习借鉴。3、 怀旧中主要运用语言的沟通来进行回忆、分享,身心灵中加入很多放松练习、冥想练习和呼吸练习等。4、 身心灵中有借鉴于佛学的对得与失、启发爱的探讨,怀旧中没有。5、 怀旧中通过互相介绍与唱歌来促进组员的放松与打开心扉;身心灵除此之外,试图通过身体的活动来促进组员的放松与情绪的释放,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拉近组员间的距离。干预技术比较两种干预都运用到团体治疗的一般技术:倾听、解释、保证、指导和建议、疏泄、鼓励、促进自助等;身心灵除此之外还有以下技巧:1、 正面肯定、赞许:主动协助组

16、员寻找自己的优势和资源,以正面积极的态度赞许组员,鼓励组员自我肯定,欣赏自己。2、 短讲:结合心理教育的模式,在团体中对探索的主题加以解说申诉,以协助组员吸收新知识和建立新思维角度。3、 冥想:在团体中教导和带领冥想默观,以协助组员学习放松、接触内心自我接纳。4、 活动示范5、 生命临在:强调生命的互动交流,因此领导者真实的临在,以积极正面第 6 页 (共 7 页)的生命力感染组员。评估方法 老年抑郁量表(GDS)中文版自尊量表(SES)中文版健康调查问卷(SF-36)中文版小组活动结束后的跟踪评估访谈问卷:GDS 抑郁量表、开放式问卷小组活动结束后的跟踪评估3、讨论与建议1、各自的长处与不足

17、怀旧治疗系统的运用回忆整合的方式增进老年人的人际沟通,对自己人生中成功与失败的回忆与整合,与身心灵治疗,将回忆的功效运用的更加深入,使老年人这一习惯的方式的功能得到更大的发挥。然而,在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方面明显弱于身心灵的治疗,身心灵在关注老人的心理之外,希望通过身体的活动/放松等来促进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事实证明,人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往往是相互促进的,特别是在抑郁症状方面。所以,在这一点上,身心灵治疗有一举两得的效果。在课程的时间设置上,身心灵治疗每次聚会 4 个小时,对于老年人的身体、精神的承受是一种挑战,建议分割每次聚会的内容,增加聚会次数来减少每次聚会的时长。在本土适应上,较怀旧而

18、言,身心灵中对于佛学一些道理的运用更加符合中国的本土情况,能更好的发挥佛学文化的治疗功效。2、两者融合的干预模式的开发建议为了让回忆的功效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运用身心灵全面的发展与互动促进,建议开发基于怀旧和身心灵两种理论的老年人抑郁症状干预团体治疗方案。调整每次小组聚会时间以适应老年人的特点,在怀旧治疗方案的逻辑框架之下,加入身心灵的相关元素,例如:呼吸训练、放松技术、提供正面榜样、加入中国本土文化中佛、道、儒的相关理念等。以此开发出聚合中西方有益的干预理论与方法开发出更加有利于治疗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小组干预方案。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文献陈劲松(2013).灵性引导生活.北京:国

19、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冯辉(2010).团体怀旧治疗对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研究.中南大学.陈丽云(2009).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中国文化与团体心理辅导.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常广财(2013).养老机构的灵性照顾与社工介入以 G 老人院为例.吉林大学.姚文利(2011).生命尽头的灵性需要和全人照顾.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Pot,A.M.,Bohlmeijer,E.T.,Onrust,S.,Melenhorst,A.S.,Veerbeek,M.&Vries,W.D.(2010).The impact of life review on depression in older adul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 , 22(4),572-5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