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试题:论述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关系。撰写:万东平经济的迅猛变革为艺术的发展带来强大推动力,经济往往决定着艺术的发展形势,同时,经济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当然,纵观历史与文艺史,我们很难忽略艺术与商业的不平衡性。笔者将从商业对艺术的影响与艺术对商业的影响及艺术商品化三个方面进行浅析。一、艺术对商业的影响艺术对商业的影响集中表现在近些年来的文化产业盛行与艺术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今年火爆荧屏的我不是药神创造了 30 多亿的票房收入。如今,电影等产业已成为不少国家的重要产业分支,以我们邻邦日本为例,其动漫作品与动漫形象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链条,其创作一个动漫形象便可运用于鞋包、服装、游乐
2、设施等方方面面,这类文化创意产业兴起迅速,收益周期短,其利润更是超过部分重工业带来的收益。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的高耗能、高污染、低收益使得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日益占比加大。另外,各类古玩字画等作品的拍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从境外引入的韩剧等获得了极大的收视群体,而这收视群体的背后是巨大的商业利润,极大带动了市场的发展。艺术作为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二重性,其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这一属性便使得艺术与商业的关系愈加紧密。张大千的作品爱痕湖更是拍出了 3.9 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再如迈克尔杰克逊的唱片Thriller以1.04 亿张销量位居全球第一,在引领音乐风尚的同时,也为
3、艺术产品带来巨大利润。二、商业对艺术的影响谈及商业对艺术的影响便要细说商业基础决定艺术发展的内容和形态,在我国唐朝,社会经济迅捷发展,对外交流广泛,科举制度得以全面推行以及宗教兴起都促使唐朝经济快速发展,这也刺激了唐朝诗歌艺术的发展,当时统计,唐朝的诗歌创作达 5 万余首,作者、诗人多达 2300 余位,其中李白、杜甫更是家喻户晓。再如象雄文明时期西藏便与内地及印度一带建立了联系,运输业与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丝绸遍及中亚各地,在西藏的曲踏墓地与故如甲木墓地可见用丝绸包裹的等脸大的金面具。从中我们便可知,商业的繁荣为艺术的表现及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当然,商业的飞速发展为艺术提供了更为强大的支撑,投
4、资 6 亿拍摄制作的金陵十三钗让国人重回战火纷飞的年代,近距离了解那段血泪史,其票房收益反过来会促进艺术的发展。在原始社会,花草树木便已存在,但却鲜有艺术上的体现,在进入农业社会后,花草等与人类发生了“关系” ,花草才进入人类的视野,其后才有相关花草的作品出现,如余姚河姆渡文化中出现了花草植物图案。再如诞生于 18 世纪的扬州八怪及其画派提供了更多创作灵感与素材;商业发展亦为艺术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产于浙江湖州的湖笔、安徽的徽墨、宣城的宣纸、广东肇庆的端砚等均为线条艺术,为书法、山水画、水墨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依托。三、艺术商品化当然,我们亦注意到了艺术商品化这一现象。首先,我们应正视艺术商品化
5、现象,这是人类社会进程中的必然,追溯古今中外亦知,不少的艺术家出售艺术作品为生,转而创作巨作留于后世,音乐家需要乐器,画家需要作画材料,这都离不开物质基础,巴尔扎克、萧伯纳等都曾不同程度出售自己的作品;当然,艺术商品化为经济带来利好,如哈利波特系列图书被翻译成 70 多种语言,在全球 200 多个国家累计销售 3 亿多册,也带动了相关各类衍生行业的发展。在艺术商品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双管齐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一手抓。同时,也应该为艺术商品化的过度泛滥而反思,如千篇一律的商业模式带来的同质化与低俗化现象,以及可能出现的艺术商品化被政治意识形态操控的可能。正如德国哲学家阿多诺所言, “商品化带来了千篇一律的文化认同。 ”而这个文化一旦被意识形态控制,那么人们便沦为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的顺民。综上所述,艺术对商业,商业对艺术均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我们应当正确把握这一“尺度” ,让更多优秀作品鼓舞人,而社会也可以从艺术中获得维持其可循环生存的必要经济利益。全文共 1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