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章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3,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2,第三章 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第一节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概述,第三节 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业务的管理,第二节 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管理,第四节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经营及风险管理,第一节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概述,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4,第一节重点,商业银行负债种类与作用,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5,第一节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概述,一、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概念及种类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概念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借以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 银行的负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章以狭义负债为研究对象。,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6,第一节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概述
2、,一、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概念及种类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种类 短期负债 长期负债 主动型负债 被动型负债,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7,第一节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概述,二、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作用 是银行开展各种业务活动的基础与前提 是银行保持流动性的重要手段 是银行同社会各界联系的渠道 构成了社会流通中的货币量 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二节 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9,第二节重点,1、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种类 2、影响银行存款稳定性的因素及提高稳定性的措施 3、存款成本的构成 4、存款定价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10,第二节 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管理,一、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种类
3、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存款负债种类 传统存款业务支票存款(活期存款账户)非交易用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等),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11,第二节 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管理,一、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种类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存款负债种类 存款业务创新支票存款业务的创新(NOW账户、 Super NOW账户、MMDA账户、ATS账户等)。 定期存款业务的创新(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 )储蓄存款业务的创新(个人退休金账户IRAs ) 其他存款业务的创新(投资账户 、现金管理账户等),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12,第二节 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管理,一、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种类 我国现有的存
4、款种类 :活期、定期、储蓄 个人存款人民币储蓄存款外币储蓄存款 单位存款单位活期存款 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协议存款 单位通知存款,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13,第二节 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管理,一、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种类 我国银行业的存款产品创新 本外币活期一本通 本外币定期一本通 通知存款 定期自动转存业务 教育储蓄 结构性存款,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14,第二节 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管理,二、商业银行存款管理的目标 提高存款的稳定性 提高存款的增长率 降低存款的成本控制与定价管理 市场营销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15,第二节 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管理,三、商业银行存款的稳定性管理 影响存款稳定性的因素
5、存款的结构因素(核心存款、非核心存款) 客户因素 存款的动机因素 存款主体的行业因素,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16,第二节 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管理,三、商业银行存款的稳定性管理 提高存款稳定性的措施 分散存款资金来源 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来巩固客户关系 注重活期存款客户数量的扩张 积极进行存款业务的创新,增加存款的种类 有效地宣传,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17,第二节 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管理,四、商业银行存款的市场营销管理 存款营销的重要性 银行在规模、信誉、服务效率和质量以及商品种类等方面构成了存款营销的重要因素。,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18,第二节 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管理,四、商业银行存款的市场营销管理
6、 存款营销策略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观念 奠定优质服务的营销基础 实行差异化营销,提供差别化服务 开通大众传播的信息和促销渠道 强化商业银行的公共关系促销,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19,第二节 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管理,五、商业银行存款的成本控制和定价管理 存款成本的构成 利息成本 营业成本 相关成本(风险成本、连锁反应成本),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20,第二节 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管理,五、商业银行存款的成本控制和定价管理 存款成本控制 存款结构与成本选择 存款总量和成本控制,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21,第二节 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管理,五、商业银行存款的成本控制和定价管理 存款定价管理 成本加利润定价
7、法 边际成本定价法 价格表定价法 市场渗透定价法 差别定价法 关系定价法,第三节 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业务的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23,商业银行其他负债的种类与管理要点,第三节重点,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24,一、银行短期借款的经营管理 银行短期借款的种类 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再贷款) 同业借款(同业拆借、转贴现和转抵押) 回购协议 国际金融市场借款,第三节 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业务的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25,一、银行短期借款的经营管理 银行短期借款的管理要点 主动把握借款期限和金额,有计划地把借款到期时间和金额分散化 ,以减少流动性需要过于集中的压力 尽量把借款到期时间和金额与存款的增长
8、规律相协调 通过多头拆借的办法将借款对象和金额分散化,力求形成一部分可以长期占用的借款余额 正确统计借款到期的时间和金额,以便做到事先筹措资金,满足短期借款的流动性需要,第三节 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业务的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26,二、银行中长期借款的经营管理 银行中长期借款的种类 金融债券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的优点 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的局限性,第三节 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业务的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27,二、银行中长期借款的经营管理 银行中长期借款的管理要点 做好债券发行和资金使用的衔接工作 合理确定债券的利率和期限 掌握好发行时机 研究投资者心理,第三节 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业务的管理,北京
9、大学出版社提供,28,三、结算性负债的经营管理 银行办理转账结算业务不仅可以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还可以占用客户的资金,成为其信贷资金来源的一部分,形成结算性负债。 结算性负债是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一种补充,第三节 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业务的管理,第四节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经营及风险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30,第四节重点,1、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经营管理原则 2、商业银行负债业务风险管理对策,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31,第四节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经营及风险管理,一、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经营管理 保持适度的负债规模 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 尽可能地降低负债成本,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32,第四节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
10、经营及风险管理,二、负债业务的风险及控制 流动性风险 利率风险 清偿性风险 资本金风险,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33,第四节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经营及风险管理,三、存款准备金制度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规定的比率在其吸收的存款总额中提取一定的金额缴存中央银行,并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的制度。 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的初衷,在于保障客户存款的安全,防范流动性风险。后来,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34,第四节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经营及风险管理,四、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 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增强存款人对金融机构的信心 有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可以作为中央银行进行金融监管的补充手段 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资信,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35,第四节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经营及风险管理,四、存款保险制度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的本质是从“全额赔付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向“有限赔付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转变(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化”)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转变的外部环境 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实行强制性存款保险;实行与风险挂钩的差别保险费率;对投保存款应规定最高赔付限额,对超过限额的部分不予保险;限定保险范围 (同业、内部人、政府排除在外);事前征收保费的方式积累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