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脉行经部位归纳,井陉县中医院 康燕,分布规律,如一人双手触地取爬行姿势,并仰头面向前方,那么太阳照得着的部位大体是阳经的循行部位,太阳照不着的部位,大体是阴经的循行部位。 在头部,足太阳经行头项,足少阳经行头侧,足阳明经行面额。在躯干,足太阳经行后背,足少阳经行两侧,足阳明经行胸腹。,分布,上肢内侧 上肢外侧 前缘: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后缘: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中线: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脏走手) (手走头) 下肢外侧 下肢内侧 前缘: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后缘: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中线: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头走足) (足走脏),走向交接,1、十四经脉的走向:
2、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任脉由会阴部起,由腹部上行,直到下唇。督脉由尾闾部起,由脊背上行,直到上唇。 2、交接:手之阴阳经交接于手,足之阴阳经交接于足,手足阳经交于头,手足阴经交于胸腹。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行经头部、眼部,1、“头为诸阳之会”,六阳经(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胃,胆)均循行过头。额头,面部为大肠,胃;侧头为三焦,胆;后头,颈肩部为膀胱,小肠。 2、眼部:起止、交接及循行于目内眦的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起止、交接及循行于目外眦的是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与目系有联系
3、的经脉是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入耳中经脉:焦小胆。 1.手少阳三焦经:其支脉,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走耳前至目外毗 2.手太阳小肠经:其支脉,从缺盆沿颈上颊至目内眦,入耳中。 3.足少阳胆经:其支脉,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走耳前至目外毗后方。 4.足阳明胃经:环绕口唇,下交承浆,分别沿下领的后下方经大迎,循颊车,上耳前,沿发际到前额 5.足太阳膀胱经:其支脉,从巅分出,向两侧下行至耳上角。,行经口齿唇舌,1.手阳明大肠经:其支脉,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2.足阳明胃经:向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3.足太阴脾经:上隔,挟咽,连舌本,散舌下。4.足少阴肾经
4、:从肺中,上循喉咙,挟舌本。5.足厥阴肝经:其支脉,下行至颊里,环唇内。6.督脉:沿前额下行到鼻尖至上唇内龈交。7.任脉:由颈部到达下唇内,环绕口唇,到下颌部的承浆穴。,口齿唇舌总结,1、任督二脉皆行唇部,任脉由会阴上行下唇内,到下颌部的承浆穴;督脉沿前额下行到鼻尖至上唇内龈交穴。2、手阳明大肠经环上唇入下齿中;足阳明胃经环下唇入上齿中。3、行舌经脉: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 总结:诸阳经脉多与耳、鼻、唇、齿关系密切;诸阴经脉多与咽喉、舌有关。,咽喉部行经,除膀胱经、心包经外,其余都经过。针刺以肺经和任脉为主。 1.手太阴肺经:入肺脏,上循咽中,横出腋下。2.手阳明大肠经:从缺盆上走颈部,挟口
5、入下齿中。 3.足阳明胃经:其支脉,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 4.足太阴脾经:从脾脏上络于胃,横过肠,上行挟于食道两旁,循经咽喉连于舌根。 5.手少阴心经:其支脉,从心系,挟食道上循咽喉,连于目系 6.手太阴小肠经:其支脉,从缺盆循颈经咽喉上颊。 7.足少阴肾经:从肾上贯肝隔,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8.手少阳三焦经:从肩走颈经咽喉至颊,入系舌本。9.足少阳胆经:从耳后,循颈过咽,下肩至缺盆;其支脉,从颊车下走颈,经咽喉至缺盆。10.足厥阴肝经。循经喉咙、舌,环行于唇内。 此外,任脉、冲脉均循喉咙,络于口唇。,鼻部行经,以任督二脉,手足阳明、太阳经为主。1.手阳明大肠经:其支脉,从缺盆上
6、颈,通过颊部,入下齿眼中,循出绕上唇,左右交叉于人中,分布于鼻孔两侧. 2.足阳明胃经:起于鼻之两旁,向上行,左右相交于鼻根,旁纳足太阳的经脉,向下沿鼻外侧,入上齿内。3.手太阳小肠经:其支脉,从颊部至眼眶的下部到鼻,再至眼内眦。4.足太阳膀胱经:起于鼻旁目内眦,自上过额交会于头顶;其支脉从头顶出达耳上角. 5.手少阴心经:其支脉,挟咽经面部,沿鼻旁上联目系。6.督脉:由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到上唇。8.任脉、阳跷都直接循经鼻旁。,行经二阴部,任督二脉皆行于二阴部。 前阴:足厥阴肝经过阴器;督脉络阴器,任脉下出会阴,上行于毛际; 后阴:督脉、任脉和冲脉,三者“一源三歧”,均起于胞中,下出于会阴。指外生殖器后方与肛门前方的部位。足太阳经别入于肛,故足太阳经和任督冲脉的穴位可治后阴病变。,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