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学习简答题汇总输入/输出系统与 8254 简答与填空一、简答题1.什么是接口?答:接口是 CPU 与外设之间的连接部件,是外设与 CPU 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之间的中转站。2.为什么要在 CPU 与外设之间设置接口?答:(1)CPU 与外设信号不兼容;(2 ) CPU 与外设速度不匹配;(3 )提高 CPU 的工作效率。3.微型计算机的接口一般具有哪些功能?答:(1)执行 CPU 命令;(2 )返回外设状态;(3 )数据缓冲;(4 )设备寻址;(5 )信号转换;(6 )数据宽度与数据格式转换。4.什么是端口?端口有几类?答:端口是接口电路中能与 CPU 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组寄
2、存器。端口有三类:数据端口,控制端口,状态端口。5.I/O 端口中有哪两种编址方式?各有什么特点?PC 机中采用的是哪种编址方式?答:(1)端口与存储器统一编址,特点:占用内存,但是指令简单(2)端口独立编址,特点:不占用内存,但是需要专门的访问指令。PC 机采用的是独立编址方式。6.微型计算机系统和外设交换信息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答:(1)无条件传送方式: 之间使用 IN 或 OUT 指令完成 CPU 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输入时,只需要保证外设把数据准备好,输出时,只需要保证外设空闲,因此,无法保证传送是否成功。(2 )查询方式:CPU 输出数据前,要查询输出设备是否空闲,CPU
3、 输入数据前,要查询输入数据是否准备好。只有确认设备具备输入或输出条件,才能用 IN 或 OUT 指令完成CPU 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3 )中断方式:外设向 CPU 发出中断请求,CPU 响应中断请求,暂停正在运行的程序,转入中断服务程序,完成数据传送;等中断服务程序结束后,将自动返回原来的断点继续执行。(4 ) DMA(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用硬件实现外设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不通过CPU。7.8254 的各个通道 CLK、GATE 信号各自有什么作用?答:CLK 是计数时钟输入端,GATE 是门控信号输入端。当 GATE=1 时,每一个 CLK 信号的下降沿使 8254 内部减 1,计
4、数器减 1。二、填空1. 8254 内部有 3 个独立的 16 位计数器和 1 个控制字寄存器,每个计数器有 6 种各种方式。每个计数器允许的最高计数频率为 10MHZ。每个计数器有 3 个引脚,GATE 为控制门信号输入端,CLK 为计数脉冲输入端,OUT 为输出信号端。2.计数初值 N 的计算公式为:N=f CLK/fOUT。利用 8254 每 20ms 产生一次中断,若 CLK 为2MHZ,则工作方式为 方式 2,计数初值为 40000。3.8254 初始化编程的步骤:第一步,控制字的写入( 8254:计读工制”嫉妒公司”2231) ,确认计数器的工作方式,第二步,向计数器写入计数初值(
5、4 行命令) 。4.工作方式 2 是分频器,方式 3 是方波发生器。中断系统与 8259A8259A 是专对硬件可屏蔽中断的可编程芯片一、简答题1.什么是中断?什么是中断源?中断系统应该具有哪些功能?中断:CPU 暂停执行现行程序,转而执行随机事件,处理完毕后又返回执行被中断的程序。中断源:引起 CPU 中断的信息源。功能:(1)灵活性:中断请求 ,应该具有屏蔽与开放功能,使得程序员能够灵活控制。(2 ) 中断判优:当有多个中断请求时,能够响应中断级别高的中断请求。(3 ) 中断响应:中断响应后,能够自动转入中断处理,处理完毕后,能够自动返回。(4 )中断嵌套:高级别的中断源能够中断低级别的中
6、断服务程序。2.什么是中断向量?存放 15H 型的中断向量的地址是多少?中断向量:实模式下,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他由两部分组成:(1 )中断服务程序的段地址;(2 个字节)(2 )中断服务程序的偏移地址。 (2 个字节)15H*4=54H所以存放 15H 型的中断向量的地址是 54H57H。3.CPU 响应可屏蔽中断的条件是什么?(1 ) IF=1,即 CPU 处于开中断状态;(2 ) CPU 的 INTR 引脚上有中断请求,而 NMI 引脚上没有中断请求,系统没有 DMA 请求;(3 ) CPU 执行完当前指令。4.CPU 响应非可屏蔽中断的条件是什么?(1 ) CPU 的 NMI 引脚
7、上有中断请求,而系统没有 DMA 请求;(3 ) CPU 执行完当前指令。5.叙述硬件中断与软件中断的不同。 (关键是硬件中断中可屏蔽中断与软件中断不同)(1 )引发方式不同:硬件中断是有硬件引发的中断,软件中断时 CPU 执行 INT n 而引发的;(2 ) CPU 获取中断类型码的方式不同:硬件可屏蔽中断后,中断类型码是 8259A 提供的,而软件中断的中断类型码是又 INT n 本身提供的。(3 ) CPU 响应条件不同:硬件中断中的可屏蔽中断需要 CPU 处于开中断状态,而软件中断不需要。(4 )中断处理程序的结束方式不同:硬件可屏蔽中断程序中 ,中断处理结束后,需要做一下两件事:向
8、8259A 发出中断结束命令。8259A 将中断服务寄存器 ISR 相应位清 0;执行 IRET 命令。软件中断服务程序中,中断处理结束后只需要执行 IRET 命令。6.实模式下,什么是中断向量表?中断向量表:每个中断向量有 4 个字节,最多有 256 种中断,因此占用 1024 个字节。在实模式下,CPU 规定中断向量存放在 RAM 的最低端 1024 个单元,这就是中断向量表。7.解释 INTR 与 INTA 的作用。中断响应周期中,第一个 INTA 非脉冲有什么作用?第二个呢?(1 ) INTR 是 CPU 接收可屏蔽中断信号的引脚;(2 ) INTA 非是 8259A 接收 CPU 发
9、出的中断响应信号引脚。8259A 接收到第一个 INTA 非脉冲后,将 ISR 中相应位置 1,同时将 IRR 相应位置 0,表示当前中断请求已经被响应。8259A 接收到第一个 INTA 非脉冲后将中断类型码通过数据线送往 CPU。8.给定 SP=0100H,SS=0500H,F 标志寄存器 =0240H,在存储单元中已有内容为(00024H)=0060H,(00026H)=1000H,在基地址为 0800H 及偏移地址 00A0H 的单元中有一条中断指令 INT 9H,试问:执行 INT 9H 指令后,SP 、SS、IP 、F 的内容是什么?栈顶的三个字是什么?解:(1)执行 INT 9H
10、 指令后,此时, F、CS、IP 要压栈保护,那么,栈顶指针 SP 向上移动 6 个字节。F 中的中断允许标志 IF、单步标志 TF 清 0,即 D9=0,D8=0,其余位不变。所以 SP=0100H-6=0FAH,SS=0500H, F=0040H(2 ) 9H 型中断的中断向量放在 RAM 中 9H*6=24H 开始的 4 个存储单元中,24H、25H 放置中断服务程序入口的偏移地址,26H、27H 单元放置中断服务程序所在代码的段地址.所以 CS=1000H,IP=0060H。栈顶的三个字是:( 0500H:0FAH)=00A2H、 (0500H:0FCH)=0800H、(0500H:0
11、FEH) =0240H。SP并行接口 8255A一、填空题1. 8255A 是可编程的并行接口芯片,其中有 3 个 8 位的并行输入/输出端。2. 8255A 有 3 种工作方式,其中方式 0 为基本型(无条件)输入/输出方式,方式 1 为选通型输入/输出方式,方式 2 为双向数据传送方式。3. 8255A 有 2 个控制字,分别为方式选择控制字和 C 端口按位置 0/置 1 控制字。4.8255A 的控制字共用一个端口地址,用控制字的 D7 位来区分。5.8255A 的端口可分为 A 组和 B 组,其中 A 组包括 A 端口和 C 端口上半部分,B 组包括 B端口和 C 端口下半部分。6.
12、8255A 有 3 种工作方式,只有 A 组可以工作与所有方式。7.若要使得 8255A 的 A 组和 B 组均工作于方式 0,且使得端口 A 为输入,端口 B 为输出,端口 C 为输入,需要设置控制字 10011001B。 (D 7=1,表示方式控制字有效, D6D 3 共 4 位控制 A 组,D 2D 0 共 3 为控制 B 组。D 6 与 D5 控制 A 组工作方式:00,01 ,11;D2 控制 B组工作方式:0,1;D 4 控制端口 A 输入 1 输出 0,D 3 控制端口 C 上半部分输入 1 输出0; D1 控制端口 A 输入 1 输出 0,D 0 控制端口 C 下半部分输入 1
13、 输出 0)8.8255A 工作与方式 1,CPU 可以采用查询和中断信息传送方式。9.当 8255A 的 PC4PC7 全部为输出线时,表明 8255A 的 A 端口的工作方式是方式 0。10.当 8255A 引脚 RESET 信号为高电平有效时, 8255A 内部所有寄存器内容被 清 0,同时三个链接数据端口被自动设置为输入端口。11.当 8255A 引脚 CS 非为高电平时,数据总线处于高阻状态。12.当 8255A 引脚 CS 非为低电平时,若 RS 非、WR 非为 1 时则数据引脚处于高阻状态。二、简答题1.简述并行接口的特点。答:数据并行传输,传输速度快但距离较近其主要功能是并行传
14、输数据,在主机与外设之间起到数据缓冲和匹配的作用。2.8255A 各有哪几种工作方式?每种工作方式有何特点?答:方式 0:基本型输入/输出;方式 1:选通型输入/输出;方式 1:双向数据传送方式。(1 )方式 0:数据单向传输;主机认为外设总是处于准备状态,没有联络信号。主机与外设之间传输数据采用无条件传输方式;A 口、B 口、C 口都可以工作在方式 0。(2 )方式 1:数据单向传输;主机认为外设之间传输数据需要一对握手信号。主机与外设之间传输数据采用中断或查询式传输方式A 口、B 口作为输入 /输出口,C 口作为控制口。(3 )方式 2:数据双向传输;只有 A 口可以工作在方式 2;A 口
15、作为输入/输出口,C 口作为控制口;主机与外设之间传输数据采用中断或查询式传输方式。3. 8255A 的 3 个端口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答:A 口作为数据的输入输出端口使用时都具有锁存功能。B 口和 C 口作为数据的输出端口使用时都具有锁存功能,而作为数据的输入端口使用时不具有锁存功能。4.当数据从 8255A 的端口 C 读到 CPU 时,8255A 的引脚信号 CS 非、RD 非、WR 非、A1、A0 分别是什么电平?答:当数据从 8255A 的端口 C 读到 CPU 时,8255A 的片选信号 CS 非应该为低电平,才能选中芯片。A1=1,A2=0 ,即 A1 接高电平,A0 接低电平,才能选中 C 端口。RD 非应该为低电平,数据才能读入 CPI,WR 非为高电平。5.在对 8255A 的端口 C 进行初始化为按位置位或复位时,写入的端口地址应是哪个?答:C 口。6.若想让 8255A 的 A 组工作在方式 0,其中 A 口用于输入,C 口高 4 位用于输出,B 组工作在方式 1,B 口用于输出,其控制字是什么?答:1001010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