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唐衣冠》第一期—文官武弁朝服【全】.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552606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唐衣冠》第一期—文官武弁朝服【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唐衣冠》第一期—文官武弁朝服【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唐衣冠》第一期—文官武弁朝服【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唐衣冠》第一期—文官武弁朝服【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唐衣冠》第一期—文官武弁朝服【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唐代文官朝服复原(一) 武弁朝服 作者:九州牧 复原图:李翊 一、唐代的朝服 1、唐代流内官员服饰,按功用分,从高到低可分为祭服、朝服、公服、公事服和常服 5大类。分别用于从祭祀到视事的不同场合。 2、其中, “朝服”用于陪祭、元日冬至大朝会及拜表等“大事”场合。而朔望朝和常朝并非朝服的穿着场合,所以朝服并不是大众理解的“上朝的服饰” 。 3、文官的“朝服” 。 所有官员的朝服,身服和足服都是一样的,差异仅在于首服和配饰。 (1)身服与足服: 所有文官的朝服,身服都一样,是绛纱单衣、绛纱帷裳、白纱中单、白裙、白襦;足服都是袜和乌舄(袜被白裙内裳挡住,故不予复原画出) 。 关于绛纱帷裳的问题,存

2、在一个矛盾,即:唐代所有文献记载都未提到朝服有外裳,但众多考古资料显示有与上衣同色的外裳。 这一矛盾是重大矛盾,关系到朝服究竟是单衣还是衣裳。 为探寻这一问题,笔者上朔周礼、汉魏,下寻宋明,发现实际上(按考古资料) “朝服”从南北朝开始就是衣裳制,但一直遮遮掩掩,直到宋代才在史料中体现出来。这一奇特现象的起源、演化与原因,恕不在此详述,敬请期待笔者的专题论文(汉至明代“朝服”的若干演变规律 )论述。 使用“帷裳”一词,并非唐代语境,而是典出论语郑玄注:“帷裳,谓朝祭之服,其制,正幅如帷也” 。 (2)首服: 首服有 3 类 进贤冠、武弁(笼冠)和法冠。 武弁是少数近侍文官(中书、门下、殿中、内

3、侍省等流内九品以上官员)所戴。 法冠为法官(御史台文官)所戴。 进贤冠则为除上述的少数文官外的大多数文官所戴。从大多数京官到朝集使再到地方诸州县、关津、岳渎的大小流内文官,都戴进贤冠。 (3)配饰: 所有官员朝服的配饰都有绛纱蔽膝、曲领、白假带、革带、钩暐和方心(其中钩暐和方心难以考证,故未能复原画出) 。 而配饰的差异是按职事官品秩来的,一至五品文官朝服,配饰加后绶、玉佩、剑;六品至九品则没有绶、佩和剑。 4、历朝存在三种习惯:以冠来命名服饰、以功用来命名服饰和以服制来命名服饰。唐代也不例外。但唐代舆服志等典制,三种模式独立并存,不明晰,存在重复交叉。阎步克先生在官阶与服等中就指出了这一问题

4、。 考虑到这一点,笔者联合“以冠命名”和“以功用命名”这两种命名规律,采取“冠式+功用”的命名方式,将文官的朝服分为进贤冠朝服、武弁朝服和法冠朝服。 又结合穿着者身份与冠式的区别,进一步分为 4 大类:五等爵的进贤冠朝服,普通文官的进贤冠朝服,近侍文官的武弁朝服,以及御史台官员的法冠朝服。此次发布为近侍文官的武弁朝服。 5、对除御史台官员以外的文官朝服进行详细分类,共分出了 17 款,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冠式、冠的配饰及佩绶剑等配饰,如下: 【进贤冠朝服】 (1)进贤冠朝服-国公 (2)进贤冠朝服-开国郡公、县公、侯 (3)进贤冠朝服-开国伯 (4)进贤冠朝服-开国子、男 (5)进贤冠朝服-一品

5、文官 (6)进贤冠朝服-二三品文官 (7)进贤冠朝服-四品文官 (8)进贤冠朝服-五品文官 (9)进贤冠朝服-六至七品文官 (10)进贤冠朝服-八至九品文官 【武弁朝服】 (1)貂蝉武弁朝服 侍中、左骑散常侍 (左) (2)貂蝉武弁朝服 中书令、右骑散常侍 (右) (3)武弁朝服 三品近侍文官(普通) (4)武弁朝服 四品近侍文官 (5)武弁朝服 五品近侍文官 (6)武弁朝服 六至七品近侍文官 (7)武弁朝服 八至九品近侍文官 6、以上各款朝服,在前期和后期是有区别的,区别主要在下裳的高度和下裳的长度。如果是进贤冠朝服的话,前后期冠的样式也是有区别的。2、 【近侍文官武弁朝服】复原图及说明 (

6、1)貂蝉武弁朝服 侍中、左骑散常侍 【复原图】侍中、左骑散常侍,门下省官员,陪侍皇帝之左,所以貂尾簪在左侧。 侍中正三品(中唐升为正二品) 、左骑散常侍从三品(中唐升为正三品) 。 首服:武弁,加貂尾(左) 、金蝉,簪白笔。 身服:绛纱单衣(黑色缘边) 、绛纱帷裳(黑色褶皱缘边) 、白纱中单、白裙、白襦。 配饰:绛纱蔽膝、曲领、白假带、革带,紫绶,水苍玉,玉首剑。 足服:乌舄。(2)貂蝉武弁朝服 中书令、右骑散常侍。 【复原图】 中书令、右骑散常侍,中书省官员,陪侍皇帝之右,所以貂尾簪在右侧。 中书令正三品(中唐升为正二品) 、右骑散常侍从三品(中唐升为正三品) 。 首服:武弁,加貂尾(右)

7、、金蝉,簪白笔。 身服:绛纱单衣(黑色缘边) 、绛纱帷裳(黑色褶皱缘边) 、白纱中单、白裙、白襦。 配饰:绛纱蔽膝、曲领、白假带、革带,紫绶,水苍玉,玉首剑。 足服:乌舄。(3)武弁朝服 三品近侍文官(普通) 【复原图】 除侍中、中书令、左右骑散常侍这八位官员(史称八貂)之外,其他中书门下内侍等官员都不加貂蝉。 不加貂蝉的普通三品近侍文官,武德年间仅为从三品的殿中监,中唐大历年间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升至正三品,故亦进入此列。 首服:武弁,簪白笔。 身服:绛纱单衣(黑色缘边) 、绛纱帷裳(黑色褶皱缘边) 、白纱中单、白裙、白襦。 配饰:绛纱蔽膝、曲领、白假带、革带,紫绶,水苍玉,玉首剑。 足服:乌

8、舄。(4)武弁朝服 四品近侍文官 【复原图】 四品近侍文官,中唐大历以前为门下侍郎、中书侍郎、殿中少监、太子左右庶子、太子左右谕德等。 首服:武弁,簪白笔。 身服:绛纱单衣(黑色缘边) 、绛纱帷裳(黑色褶皱缘边) 、白纱中单、白裙、白襦。 配饰:绛纱蔽膝、曲领、白假带、革带,紫绶,水苍玉,玉首剑。足服:乌舄。(5)武弁朝服 五品近侍文官 【复原图】 五品近侍文官,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子中允、太子左右赞善大夫等。 首服:武弁,簪白笔。 身服:绛纱单衣(黑色缘边) 、绛纱帷裳(黑色褶皱缘边) 、白纱中单、白裙、白襦。 配饰:绛纱蔽膝、曲领、白假带、革带,紫绶,水苍玉,玉首剑。 足服:乌舄。唐代官员

9、服饰分两大类,即礼服和常服。礼服又分四类,即祭服,朝服,公服,准朝服。此大唐衣冠一期文官进贤冠朝服与武弁朝服主要为礼服的第二类【朝服】系列之中。朝服又叫具服,由首服,体衣,足服和配饰组成。进贤冠朝服是唐代多数文官朝服。用于陪祭,朝飨,拜表等大事场合。三品以上文官进贤冠朝服前期与后期的对比 变化在冠,与裳的长短、公侯等进贤冠朝服进贤冠去白笔貂蝉武弁朝服,侍中,左骑散常侍 着 前期 九州牧_剑侠 【貂蝉武弁,在普通武弁的基础上加金挡、金附蝉,簪貂尾。侍中、中书令、左右骑散常侍 着。貂尾,侍左者(侍中、左骑散常侍)簪左侧;侍右者(中书令、右骑散常侍)簪右侧。簪白笔】侍中和中书令服饰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武弁上的貂位置不一样去貂去蝉铛的三品近侍文官 武弁朝服附大唐衣冠一期目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