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高中地理必修,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2.1冷热不均 引起大气运动,教学目标,(一)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二) 知识与技能:(1)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并能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三) 过程与方法: 遵循传统的认知规律,以图片以及生活中的事例引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探索,最终得出结论。,(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大气运动的学习,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从而建立科学的自然观及正确的环境观。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大气的受热过程; 2. 热力环流中大气的运动过程;难点:1. 大气的保温作用;2.
2、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过程; (六)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演示法 (七)教学课时:3课时,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一节,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本28-29页,完成如下问题,1、理解三个概念:太阳短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并能落实在示意图上; 2、大气是如何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 3、大气是如何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 4、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和“能量传递过程”。,据示意图总结,怎么削弱:吸收、云层反射、散射 怎么保温: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再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地面。所以,吸收能力越强,逆辐射越强,保温作用越强 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吸收少量的太阳辐射,吸收大量的地面辐射,地面是近
3、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能量的传递过程可以总结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大气吸收、反射、散射,1.“太阳暖大地”,大气上界,地面,射向宇宙空间,【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1】,大气吸收 、反射、散射,地 面 辐 射,大气 吸收,射向宇宙空间,1.“太阳暖大地”,2.“大地暖大气”,大气上界,地面,射向宇宙空间,【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2】,大气吸收,地 面 辐 射,大气 吸收,射向宇宙空间,射向宇宙空间,1 .“太阳暖地面”,2.“大地暖大气”,3.“大气还大地”,大气上界,【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3】,保持地面温度,地面,射向宇宙空间,想一想?,为什么阴天的气温比晴天的气温低?,
4、为什么一天中气温最高出现在午后14时?而不是在太阳辐射最强的12点?北半球夏季最热是什么时候?陆地:7月 海洋:8月,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1、材料:地面太阳辐射的多少与纬度有关,但并非唯一影响因素。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纬度相当,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弱的地区。 据图和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原因?,(1)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二氧化碳含量少,水汽少,云量少;水汽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2) 四川盆地水汽多,二氧化碳含量多; 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总结:纬度、地势、天气是影响太阳辐射的三个主要因素。
5、,2、青藏高原为什么地面昼夜温差大,四川盆地则较小?大气昼夜温差呢?,青藏高原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温度高。夜晚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弱,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能量损失大,地面温度低。大气昼夜温差直接受地面影响,也大。四川盆地相反。 总结:与昼夜温差有关问题,看两个因素:白天太阳辐射的强弱(考虑削弱作用);夜晚考虑大气逆辐射弱的强弱。 (补充:下垫面状况的影响),3、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为什么热量条件差?四川盆地呢?,3、青藏高原虽然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都强,但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弱,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能量损失多,热量条件差。四川盆地相反。 总结:大气的热量条件,既要看“收入”,也要看“支出”。
6、,易错点点拨:,1、大气的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能够吸收地面辐射,并能以大气逆辐射形式,补充地面热量的损失,起到保温作用。 2、大棚和玻璃温室的原理: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进入棚内,地面和长波辐射出不去。,导入“热力环流”,如果地面冷热不均,大气会如何运动呢? 补充:空气受热会膨胀上升,遇冷会收缩下沉;气压就是大气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A,B,C,高,低,低,高,高,低,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二、热力环流,热,冷,冷,A,B,C,高,低,低,高,高,低,你注意到等压面及其变化了吗?,结论1:同一等压面上各点气压相等。,问题1:什么叫等压面?,结论2:同一地点,海拔升高,气压下降。,问题2:同一地
7、点,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值如何变化?,问题3:当地面受热不均匀时,等压面如何变化?,结论3 等压面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练一练,(1)图中1、2、3、4、5气压相等是 ;(2)1、2、3、4、5中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3)用“”完成图中的热力环流,1,2,3,4,5,热,冷,读下列等压线示意图,正确的是:,冷,热,冷,热,冷,热,冷,热,冷,热,冷,热,A,B,C,D,B D,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近地面气压与气温的关系表现为:,热低压,冷高压,高压,低压,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局部热力环流有哪些呢?,Ps:看图要仔细,气流上升,热,1、据图分析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
8、 2、若在郊区A地建设卫星城或建有大气污染工厂,是否合理?为什么?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应采取什么对策?,问题探讨 :,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探究,谷风,山风,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局部热力环流,山谷或盆地地区多夜雨,如图是一月份北纬60度附近的气温、气压分布曲线图,回答问题:,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为:A为 线 B为 线 图中可见大陆上气温、气压的关系 。 从气压曲线可见一月气压水平分布规律是:图中大气水平运动方向由 吹向 。,气温,气压,大陆低温形成冷高压,Ps:定位要准确,分析要科学,陆地,海洋,风,同纬度大陆气压高于海洋,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风的几种作用力的比较:,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9、等压线的关系,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的风向,1008,1010,1006,hpa,等压线,高压,低压,2.风向风的来向,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 下形成的风(北半球),1008,1010,1006,1004,1002,1000,(hpa),高空中的风:与等压线平行,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近地面的风:与等压线形成一个夹角,1008,1010,1006,1004,1002,1000,(hpa),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地面摩 擦力()共同作用下开成的风(北半球),风向,水平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1)a、b、c各表示什么力? (2)该图位于南半球还
10、是北半球?,读“风向形成示意图”,思考回答,动动脑,1、M处气压数值可能为 A.1000、1010 B.1015、1020 C.1010、1015 D.1020、1000 2、图中处的风向为 3、地,风速最大的是 A.地 B.地 C.地 D.地,1015,偏南风,怎么比较风速?,3.风速大小的比较,等压线的疏密,计算:气压差/水平实地距离,A,C,三、大气的水平 运动(风),一. 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气流上升或下沉运动,水平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高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低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2、3 大气的运动,本课总结,二、等压
11、面图和等压线图的判读,高考链接-06年天津文综,下列城市中,月平均气温和相应月降水量符合图中所示季节的是 A.巴 黎3 ,35 mmB. 旧金山14 ,51 mm C.莫斯科 ,75 mmD. 孟 买28 ,6 mm,2.2气压带和风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认识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3、掌握季风环流的成因及影响。4、了解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关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培养科学思辩能力,学会抓住问题的本质与重点。,三、教学重点: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对气候的影响。三圈环流形
12、成的动态过程;季风环流形成。 四、教学方法:课件材料引导、教师讲解 五、课时:2课时,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复习:,全球总共有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而且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的,1、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全球有几个气压带和风带?2、随季节的变化,气压带和风带又是如何移动的?,一、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形成和季节移动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300N,活动探究:,600S,300S,00,900N,600N,900S,多雨,多雨,多雨,干旱,干旱,干旱,干旱,极地高压带,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
13、低压带,极地东风带,西风带,东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赤道低压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分布地区:赤道附近南北纬100之间地区 形成原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容易成云致雨,100,降水量mm,气温0c,200,300,400,案例分析:,副 热 带 高 压 带,信 风 带,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特点:终年炎热干燥 分布地区:南北纬200 30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地区 形成原因: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控制,降水少,案例分析:,西 风 带,气温0c,降水量mm,100,200,300,400,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特点:
14、冬暖夏凉,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分布地区:南北纬400600大陆西岸地 区 形成原因:终年受西风影响,案例分析:,活动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南北纬300400之间的大陆西岸有何影响呢?,降水量mm,100,200,300,400,气温0c,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地区:南北纬300400之间的大陆西岸 形成原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案例分析:,全球海陆分布示意图,亚欧大陆,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三、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海陆热力差异影响海陆高、低压中心的分
15、布,活动探究:7月份和1月份亚洲东部和南部分别吹什么方向的风?它们的风向和性质有何不同?,夏季,东亚地区盛行来自太平洋的暖湿东南风,南亚则盛行来自印度洋的暖湿的西南风,活动探究:,东 亚,南 亚,冬季,东亚地区盛行来自内陆的西北风,南亚则盛行来自内陆的东北风,它们的风向与7月的风向正好相反。性质干冷,活动探究:,东 亚,南 亚,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海陆热力差异影响海陆高、低压中心的分布2、季风的形成原因 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地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 热力性质差异,对比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同纬度的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的气候,说明季风给我国带来哪些影响?,生活应用:,非
16、 洲,中国,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地区:南北纬250350之间的大陆东岸 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偏北风影响,降水较少。,气温0c,降水量mm,100,200,300,400,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海陆热力差异影响海陆高、低压中心的分布2、季风的形成原因 3、气候的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2.3常见天气系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2.从气
17、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五、教学难点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
18、气。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七、课时安排2课时,一、锋面系统,1锋面概念,锋面,2、锋面类型及特点,冷锋,暖锋,冷锋,暖锋,气团运动,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天 气 变 化,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气温高、气压低、晴朗,阴雨、大风、降温,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晴朗,气温低、气压高、晴朗,阴雨天气,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晴朗,(1)冷锋:,冷气团,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过境时:,过境后:,过境前:,阴雨、大风、降温,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2)暖锋
19、:,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连续性降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晴朗,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冷气团,冷锋降水在锋后 暖锋降水在锋前,(3)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 来回摆动的锋,过境时:阴雨连绵,过境后:天气转晴,长江流域梅雨天气(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3、锋面对我国的影响,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都与锋面(主要是冷锋)有联系。 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 如: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半年的寒潮、春季沙尘暴等暖锋在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活动频繁。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的梅雨是由准静止锋造成的。,1 冷锋、暖锋与准静止锋比较,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
20、气旋),对天气系统 气压状况的 而言,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而言,2003年10月14日12时世界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局部),气旋与天气,反气旋与天气,低气压,高气 压,四周向中心逆时针辐合,中心向四周顺时针辐散,上升,下沉,阴雨,晴朗,发生在热带海洋的强烈气旋台风,发生在热带海洋的强烈气旋台风结构示意,台风眼,100km,危害: 破坏农业、交通、通讯、公共设 施等。,台风结构,高压脊线上气流以辐散为主,不能形成锋面。,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合为主,易形成锋面。,三、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与锋面联系在一起 (以北半球为例),A,B,C,D,E,F,寒 潮 入 侵 我 国 路 线图,寒 潮:由强冷空气迅速
21、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大风 、雨雪、冻害等现象。,危害:强烈降温造成冻害。,对台风,利用卫星和雷达监视其强度、方向和速度,及时发布台风预报警报,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对寒潮,我们目前的办法还不是很多,缺少有效的防御措施,只有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做好准备,以减少损失。,四、人类对台风和寒潮的防御,测试题1:,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锋面是空气与山地相接触的界面 B 一般来说,冷气团在锋面上面,暖气团在锋面下面 C 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与锋没有明显差别 D 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D,关于冷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冷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22、的锋 B 冷锋活动时冷气团被迫抬升 C 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 D 冷锋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晴朗,测试题1:,B,关于暖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暖锋是影响我国的主要锋面 B 暖锋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C 暖锋降水多发生在锋后 D 暖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测试题3:,B,关于北半球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对应于高压系统 B 其水平面上的气流从四面八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流入中心 C 其中心气流被迫下沉 D 气旋过境时天气晴朗,测试题4:,B,关于北半球反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其控制的地区天气常为阴雨 B 其中心有下沉气流 C 它是形成冬季降雪
23、的主要天气系统 D 它是形成寒潮的天气系统,测试题5:,B,请预测:甲地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并说明理由。 (提示:从气温、气压、晴雨、风向、风力等方面描述),12月2日08时地面天气图,2.4全球气候变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2.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了解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运用在地理学习过程中。2.从不同温度带的代表性气候变化,去发现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探究解决目前气候变化的应变措
24、施与对策。,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积极地适应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改造自然的观念。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五、教学难点1.历史时期和19世纪末以来气候的变化。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 七、课时安排1课时,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的一种反映。,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 现 代,距今1万年以前,近1万年以来,近一两百年来,一、
25、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活动:,1、在图4-19中标出几次大冰期。,2、据图4-19,归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历史时期(一万年以来):波动上升,有时为温暖期,有时为寒冷期,著名科学家竺可桢 (18901974),晚年写的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浙江上虞人。中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对台风及物候的关系有深刻的研究。,在哪些时段,全球气温有明显上升?,近百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呈 趋势?,上升,近现代的气候变化特点:,全球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海平面上升,海拔
26、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图瓦卢,2、影响农业生产,温度是农业生产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全球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对提高作物产量无疑是有利的。但是,温度升高往往伴随着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这又会使作物减产。科学家预测,就地区而言,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而位于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位于低纬度地区,因此,气候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性,可能会使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3、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
27、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随着径流减少,蒸发增强,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活动P52,冰川分布范围缩小,全球雪线高度提高,热带范围扩大,加快物种的灭绝速度,旱涝、火灾等自然灾害趋于集中和频繁,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面对全球变暖,我们应该怎么办?,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自然原因: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 地壳运动等,人为原因: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大量使用矿物燃料,砍伐森林,温室气体增多,由果溯因,企业家,政府,公民个人,科学家,不同角色 人人有责,政府,法律:健全法律法规,引导调控,经济:税收、奖罚,舆论: 宣传引导,引导和规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用清洁、可再
28、生能源,节能、减排,企业家,循环利用,清洁生产,产业转型,发展低耗能、高技术产业,工业: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低耗能、低排放、循环利用、替代能源),加强研发,生活:节能技术(建筑、交通、民用家电),科学家,农业:改良作物品种、种植制度(适应性措施),其它:固碳技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衣:减少洗衣次数,食:吃新鲜食品,住:新型建材、家电节能(减少待机时间、26度空调),行:选用自行车、公交车, 动员更多的家人及朋友加入行动,公民个人,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一、国家和政府在行动,世界在努力,发达国家 承担主要责任,带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 应在不牺牲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目标的情况下采取充分行动,计算你的碳排放居家用电,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 耗电度数x 0.785,计算你的碳排放汽车油耗,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 = 油耗公升数x 0.785,计算你的碳排放旅行航班,乘坐飞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 短途旅行,200公里以内 = 公里数x 0.275中途旅行,200-1000公里 = 0.105x(公里数-200) 长途旅行,1000公里以上 = 公里数x 0.139,写一份倡议书:应对全球变暖 ,我们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