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一、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像能力也逐渐发展。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水平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有了一定基础。另外,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再加上对生活的体验,对天气知识有一些感性和理性认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困难。二、教学理念1.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2.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贴近生活实际的天气现象实例为切入点,以科学探究学习活动为主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
2、学习的能力及团体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学好地理大有用处,增强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3.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教学手段上,借助比较先进的电脑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度的环境。三、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学会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2)学会运用形象记忆及应用记忆的方法识记地理知识。(3)在收看、分析天气预报的活动中,培养地理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设备,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认识天气的特点,学会描述天气;通过组织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熟
3、悉常用天气符号,认识卫星云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认同地理学习在实际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2)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以致用,学会读天气预报图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学会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通过活动,了解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技能。难点:分析天气特征,识记天气符号。理解天气要素,如风向风力符号的表示等。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1.通过提问今天的天气,引入课题(课件)。2.请学生看天气预报图读天气情况。3.给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获取知识学生代表回答后教师总结。4指导学生
4、学习看天气预报图 5.先让学生自学看风向图,师根据回答总结记忆方法。6.认识卫星云图。指导自学。7.天气符号。出示天气符合图片,组织游戏“天气符号”抢答。8.指导学生欣赏天气预报(课件)。指导学生播报天气。9.文字天气预报的指导学习风向、风力。 10 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看图并倾听。争先恐后报天气预报。回答。讨论(各抒己见)然后派代表发言。分析材料回答并自由发言。畅所欲言。观看制作过程简图。学习卫星云图的基本知识。熟悉天气符号并说出记忆的诀窍。抢答。学生欣赏后模拟主持人播报。小组探讨学习后,学生代表到讲台讲解。学生总结。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烘托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协作探究精神的培养。结合生活体验,理论联系实际。开阔学生眼界,活跃思维。学生受到科学探究的教育。培养自学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及表达能力。感受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拓展知识面。 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六、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重难点知识:天气预报用语、天气图片记忆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请学生观看一次天气预报的视频,制作成海报在教室中展示,当一回天气预报讲解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用形象生动的图片帮助学生记忆天气符号,条理方面可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