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PACHE 评分系统APACHE 评分系统是 1978 年在美国健康治疗财政署的资助下,由华盛顿大学医疗中心的 Knaus 主持,经过三年对 2000 份病例的研究,于 1981 年正式推出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其主要目的是建立一套客观评估系统,以评定 ICU 病员的危重程度,预测病员的预后,同时对 ICU 的投资与效益进行比较。APACHE 评分系统建立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一个急性危重病人的预后将取决于疾病本身及机体所储备的抗病能力,后者与病员的年龄、原健康状况的原因有关,而
2、其严重性则由当时的生理紊乱程度决定。APACHE 评分系统推出后立即被医学界所关注,并由美国全国健康服务中心向医学界推荐使用。经过三年临床实践,Knaus 研究小组又对 APACHE 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于 1985 年再次推出了 APACHE II 评分系统。该系统缩减了一些临床不常使用的项目,调整了部分指标的权重,将年龄、既往健康状况直接纳入评分,并注意了急诊手术与非手术的区别。使其更趋合理,适合临床使用。自 APACHE II 评分系统问世以来,便以其简便和可靠的特点倍受医学界的认可。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 ICU 普遍使用的评分系统。在我国虽然 ICU 发展较晚,但在目前已普遍开始使
3、用该评分系统。继 APACHE II 之后,Knaus 小组又于 1989 年提出 APACHE III 评分系统,该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评分方法已经应用于 ICU 临床。APACHE II 评分系统的内容1.APACHE II 评分系统的组成 APACHE II 评分系统由三部分组成:1)A 项 急性生理评分项( APS) ,此部分由 12 项最常用的生命体征、血常规、血生化及血气指标构成,各指标根据其偏离正常值的程度计+1+4 分,正常为0 分。需要注意的是: a.在评价肺氧合功能时,如 FiO2=75 岁为 6 分。3)C 项 慢性健康评分,该项列举了急诊手术,非手术及择期手术时,能够给予
4、加分的六个器官和系统的原有慢性病史的标准。(1)其中非手术者或急诊手术者加 5 分,择期手术者加 2 分。(2)器官系统功能不全的标准:a. 心血管系统,心功能 IV 级;b. 呼吸系统,慢性限制、阻塞性肺病致活动受限,不能上楼,操持家务;慢性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肺动脉高压(5.3kPa)或依赖呼吸机者;c.消化系统,已证实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曾有肝昏迷者;有消化道出血者;d.肾脏系统,接受透析者;e. 免疫抑制状态,接受免疫抑制剂、化疗、放疗、长期大量服用激素或有白血病、淋巴瘤、爱滋病等抵抗能力下降者。2.APACHE II 评分系统的使用 APACHE II 评分
5、系统是以其三个部分计分之和为得分的,即:A+B+C 。以表示病人的危重程度。在此基础上,如果引入病种风险系数,还将进行死亡风险预测,其公式为:Ln(R/1-R)=13.517+(APACHE II 计分 x0.146)+0.603(急诊手术后)+病种风险系数3.APACHE II 评分系统的作用 APACHE II 评分系统在临床应用时,有以下几方面作用:(1)能较可靠地预测群体病员死亡率。一般情况下,APACHE II 评分越高,病种风险系数越大,则死亡率越高。尤其对群体病员预测的准确性较高。(2)可对监护病人所需的选择性操作进行预测和评估。病人实际需要的监护操作,包括有创和无创的监测及治疗
6、等都与 APACHE II 评分密切相关。所以,有专家认为,APACHE II 评分可以作为指导第二个 24h 监测和治疗的依据。(3)可计算 “低风险监护收容”的比例。在 ICU 内有些病员评分较低且未给予特别监护,还有些病员虽评分较高,预测将给予特别监护,但实际并未实施。如果这部分病人占比例较大,则要考虑 ICU 的投资。所以, APACHE II 评分系统有助于指导资源的合理流向,以保证充分发挥 ICU 的效益。(4)有助于评估 ICU 的工作质量。ICU 中收治的病种复杂,且程度不一。所以,各 ICU 所报道的死亡率从 2%42%,变化颇大,使得各 ICU 的医疗质量无法进行比较。APACHE II 评分系统依据病人的病情,在提供客观数据的基础上,可使 ICU 的医疗质量能够进行合理的评估。4.临床意义 APACHE II 评分系统自 1985 年问世以来,已在 ICU 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临床意义有以下几点:(1)客观评定患者的危重程度,协助制定监测、治疗方案,并且评价治疗效果。(2)预测群体及个体病员死亡率,尤其是群体病员死亡率。(3)准确评估 ICU 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