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美学》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542358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美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美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美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美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美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美学属于综合性很强的 科学。2、喜剧的审美特征就是 。3、从目前研究来看, 是促进审美发生的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4、根据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创造的物态化成果对艺术进行划分,可把艺术分为造型艺术、 、 、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5、 肯定了艺术模仿现实的真实性,从而使得模仿说在欧洲雄踞千年,成为欧洲艺术和审美发生理论。6、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提出美是 。7、黑格尔在柏拉图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 ”。8、康德在美学论著判断力批判中把崇高分为两类: 和 。9、社会美主要包括人的美、日常生活的美和 的美,核心是人的美 。 10、 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基础。11、只有凭借审美的态

2、度,即 的态度去对待事物,事物也才能成为审美的对象。12、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有:形象性、概括性、 和审美娱乐性。13、 “游戏说”主要是倾向于“现实、作品、艺术家、欣赏者”四要素中的 两个要素来定义艺术的。14、柏拉图对美的本质进行探究,第一个从哲学的高度提出 说,近代美学家黑格尔在柏拉图的基础上提出:美是“ ” 。15、人类审美发生的特殊标志是 的出现。16、只有凭借审美的态度,即 的态度去对待事物,事物也才能成为审美的对象。17、美学思想的发展可以分为 、 和美学学科的出现三个阶段。18、审美活动的过程可分为: 阶段、 阶段和审美超越阶段。19、喜剧的基本特征是笑,从内容上分,喜剧的类

3、型可分为肯定性喜剧、 性喜剧和 性喜剧。20、德国美学家 发表的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21、古罗马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其诗艺中提出“ ”的思想。22、语言艺术具有概括性、形象性、情感性和 的特征。23、审美经验理论“距离说”是布洛提出的,其距离指的是 距离。二、判断题1、中国美学思想蕴含在诗论、画论和文艺理论中,少有哲学性的美学。 ( )2、审美经验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故具有很强的功利性。 ( )3、中国古代同西方一样具有优美和崇高的审美范畴。 ( )4、语言艺术属于呈现于时间动态的兼具再现与表现的艺术。 ( )5、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建构起来的“劳动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审美发生

4、理论。 ( )6、美感是审美个体面对审美客体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过程,不具社会性。 ( )7、审美活动具有娱乐身心的功能,带有很强的功利性。 ( )8、我国古代“壮美”的概念同西方“崇高”的概念相同,但有区别。 ( )9、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艺术。 ( )10、人的内在美不是抽象的,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 ( )11、 、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同人类其他实践活动没有区别。 ( )12、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 )13、在艺术创作中,真正客观的模仿是可能的。 ( )14、影视作品属于呈现于时间的动态的再现型的艺术。 ( )15、社会美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 )16、自然物

5、通过想象和联系都可获得某种象征意义,具有审美价值。 ( )17、从古希腊开始,审美经验就是西方美学研究的中心。 ( )18、建筑属于偏重于表现的呈现于空间的静态艺术。 ( )19、中国古代美学常常把美的对立面看作是丑。 ( )20、审美教育也就是美的教育和艺术教育。 ( )三、名词解释题1、艺术主体的“陌生化”原理:2、蒙太奇:3、审美教育:4、 “自然的人化”:5、审美变形:6、美感:四、简答题1、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给人的生理、心里产生的反映有何不同?通过想象和联想,它们可获得什么象征意义?2、试就人类审美领域(自然、社会、艺术)举例说明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的美。3、审美经验和日常生活经验有

6、何区别?4、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中和之美”的理解。5、举例谈谈你对自然美的多面性的理解。 (10 分)6、简析你对中国审美范畴“意境”的理解。 (10 分)7、谈谈你对鲁迅先生说“悲剧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理解。 (10 分)8、举例说明形式因素中的色彩“红、黄、蓝”对人的心理、生理产生什么不同的反映,通过想像和联系可获得什么象征意义?(10 分)9、联系各门类艺术作品,谈谈你对审美发生理论“巫术与图腾崇拜”说的理解。10、联系西方文学艺术,谈谈亚里斯多德的“模仿说”对西方文学艺术发展走向的影响。美学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人文科学;2、笑;3、巫术礼仪活动;4、实用艺术、表演艺术;5、亚里

7、斯多德;6、数量上的和谐与比例关系;7、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8、数量上的崇高、力量上的崇高;9、人文环境的美;10、 易转 ;11、超功利性或非功性;12、情感性;13、作品和艺术家。14、理念、理念的感性显现;15、巫术礼仪活动;16、非功利超功利;17、审美意识的出现、美学思想的发展;18、准备、展开;19、否定、悲剧;20、席勒、审美教育书简21、寓教于乐;22、审美娱乐;23、心理。二、判断题1、对;2、错;3、错;4、对;5、对6、错;7、错;8、对;9、错;10、对11、错;12、错;13、错;14、对;15、对;16、错;17、错;18、对;19、错;20、错三、名词解释

8、题1、 “自然的人化”:认为自然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自然美是“自然人化”的结果。这种主张认为:自然美既不在自然本身,又不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而是与社会现象的美一样,也是一种客观社会性的存在。而自然之所以产生美,是由于“自然的人化” 。所谓自然的人化是指经由社会实践,自然从与人无关的、敌对的或自在的变为与人相关的、有益的、为人的对象。 “人化”的过程中,自然和人类社会发生了关系,具有了社会意义。因此,自然物的社会性是人类社会生活所客观地赋予它的,自然美的社会性也是人类的社会生活所客观地赋予它的。2、审美变形:是指人类运用其以想象力为核心的主体审美创造能力,通过激活和塑造人类精神活动所获

9、得的意识形态材料,使它们摆脱认识属性与伦理属性的功利性束缚,从而使人类与对象世界的审美关系得以表达出来。3、美感:狭义的美感,指的是审美感受,即审美主体面对审美客体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过程,可以分为审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意志三大部分,还可以细分为审美感知、审美表象、审美联想、审美想象、审美思维、审美判断、审美情感、审美意志等。广义的美感指人们面对审美对象进入审美活动的条件、心理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总和,即审美意识。它与审美经验相并列。4、艺术主体的“陌生化”原理:指艺术主体在艺术生产过程中,通过主体内部的审美变形活动,突破主体被认识结构所束缚的想象力与审美感觉,从而获得一种新的艺术感受与审美体验的

10、过程。审美主体的陌生化主要针对的是艺术的认识价值与认识内容得束缚与局限,所以很多艺术家都不同程度地具有反理性、反知识、反经验的色彩。艺术主体的陌生化是一种获得“艺术家的眼光”的过程,还是一种消解艺术活动中认识内容得过程。5、蒙太奇:是声画造型手段。蒙太奇是法语的译音,原本是个建筑学的用语,后被引进电影领域。蒙太奇从狭义上说,指电影在后期制作中根据导演的总体构思对镜头的画面、色彩、声音进行合理的剪辑组合,构成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广义上说,它不仅指镜头画面、色彩、声音的剪辑组合,还可以指电影创作从开始到完成的整个过程中艺术家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蒙太奇的出现是电影成为一门独立艺术的标志。6、审美

11、教育:简称美育。狭义的审美教育指以美和美的形态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广义的审美教育则指运用美的知识(理论)和美的现象,在审美关系中使接受者在精神上得以陶冶,在人格(人性)上得到完善的教育。四、简答题1、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给人的生理、心里产生的反映有何不同?通过想象和联想,它们可获得什么象征意义?答提纲:(略)2、试就人类审美领域(自然、社会、艺术)举例说明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的美答提纲:(1)对称均衡是将两个以上相同、相似的事物加以对偶性的排列的形式美的规律,它可以使人产生整齐、端正、庄重的感觉。 (举例略)(2)节奏是指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有规律,有秩序的反复。韵律比节

12、奏内涵丰富,在节奏基础上形成,并被赋予了一定的情调,是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节奏。 (举例略)3、审美经验和日常生活经验有何区别?日常生活经验有两个层次:生活经验和心理经验。日常生活中的生理经验会迅速导向一种功利性的思考。与日常生活经验相比,审美经验具有超功利性。日常生活经验是审美经验的基础。 (1)审美活动中的生理感受是以生活中真实的生理感受经验基础的。 (2)审美心理感受也是以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情感体验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与日常生活经验相比,审美经验的独特性首先在于它具有超功利性。最能体现审美经验本质的,是审美经验具有由生理经验层面向情感层面升华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由人之为人的本质特性,由人之

13、为人的特殊需要决定的。审美经验不会局限于维持生存的初级生理心理感受,必然会向深层的情感体验超越。4、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中和之美”的理解。答提纲:“中和之美”是处于优美和壮美两极之间刚柔相济的综合美。它的思想是基础是易传刚柔相济的思想。是中国儒家的人生观、宇宙观和审美理想,也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理想境界。它具有下面的审美特征:(3 分)(1)强调情感表达的适中和人格精神的和谐。(2)中和之美是一种多样统一的美。影响到中国古代的诗教、礼教、乐教、政教等各个领域。(3)它最根本、最高层次的审美特征是“天人合一” 。 5、举例说明形式因素中的色彩“红、黄、蓝”给人的心里、生理产生什么不同的反映,通过想像和

14、联系可获得什么象征意义?答提纲:(略)6、举例谈谈你对自然美的多面性的理解。答提纲:(举例略)自然美的多面性,指自然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所显示出来的美的形态具有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多变化的特性。包含三层含义:(1)自然事物本身的属性和感性形式特点是多方面的。(2)由于自然事物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和特征,故与人及社会生活的联系是多方面的。(3)指自然事物具有变异性或多变性。7、简析你对中国审美范畴“意境”的理解。意境是中国美学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之一。作为美学范畴,意境是明清时提出来的,但其形成背景可以追溯到先秦。最初,意境一词由唐代诗人王昌龄提出,后司空图、严羽在其文艺理论著作中也有论述,到

15、清末民初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发展成为“境界” 。(1)境界的内涵:(略)(2)境界的艺术类型:(略)(3)意境的特点:(略)8、谈谈你对鲁迅先生说“悲剧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理解。 (10 分)答:美学范畴的悲剧,指现实生活或艺术中那些肯定性(具有正面价值)的社会力量在矛盾斗争中遭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或毁灭,从而引发人们的同情和悲悯,让人们体验到人生的苦难、生命的艰难,并引导人们对生活和生命进行探索和追求,故鲁迅先生说“悲剧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9、联系西方文学艺术,谈谈亚里斯多德的“模仿说” 对西方文学艺术发展走向的影响。 (不举例扣 7 分)答提纲:(略)10、联系各门类艺术作品,谈谈你对审美发生理论“巫术与图腾崇拜”说的理解。(不举例扣 7 分)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