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讲 唐诗渊源,所谓唐诗渊源即唐诗繁荣的原因、背景、环境。它主要包括客体渊源和主体渊源,客体渊源包括了诗歌自身的演进(内因)、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因);主体渊源包括了诗人心态、思想及行为方式。,一、客体渊源,(一)文学渊源-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唐前诗歌在内容、形式、题材、风格、体式等方面已为唐诗做了丰厚的储备:创作上:诗经楚辞两汉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建安、正始和两晋诗歌创作。 理论上:南北朝声律说的提出和应用,开始形成律体、绝句等新诗体。至唐,唐代诗人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走向成熟和顶峰,(二)政治经济与唐诗政治:一国家体制的新变化: 家国一体和贵族门阀政治体制最终结束,九品
2、中正制废除。 皇帝官僚政治体制的开启,确立了以皇族为中心,广泛包括亲贵功臣、门阀士族、庶族、地主、富商、僧侣各阶层在内的联合政权。 唐高宗废王立武事件标志门阀贵族政治残余的最后扫除。二是科举取士:以诗赋科考,柏杨曰:李治先生650年23岁,武瞾女士已27岁,比李治年长4岁,一个没有人生 经验的年轻男子,一旦落到一个经过长夜痛哭、企图心强烈、年龄又已成熟的 美女之手,就好像一只苍蝇落到蜘蛛网上,除了粉身碎骨外,很难逃生,所以仅 短短4年,李治就成了武瞾的掌中玩物,一连串灭绝人性的屠杀,也由此开始。,诗人:为广大的中下层士人提供了无限的晋身之路,使之参政议政的意识和热情空前高涨,加之政治环境的相对
3、稳定和宽松(宋人洪迈容斋随笔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至宫禁嬖昵,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造就了一批政治色彩浓厚的唐代诗人队伍,帝王之外,许多宰相如张九龄、元稹等本身就是著名诗人。内容:唐代重大的政治事件成为唐诗重要题材。风格:唐诗因政治的变化在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音响色彩。,孙琴安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07,唐代经济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GDP为348亿美元,占世界GDP比重的58%。贞观之治: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
4、,人行数千里不赍粮,民物蕃息,四夷降附者百二十万人。是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开元盛世:海内富实,京师斗米价钱十一,青、齐间斗米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道路列肆,具酒食以行人。店有释驴,行者数千里不持尺兵。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学习文化的良好条件提供漫游方便发展文化教育娱乐事业卢华语; 近年来运用唐诗研究唐代经济综述 重庆社会科学; 2006.3,富,经济繁荣,诗人,(三)思想文化与唐诗李渊认李耳为先祖,将道排在佛前,令王公以下皆老子。高宗时追尊李耳以“太上玄元皇帝”,玄宗 崇信玄学,列老子、庄子、列子、文子四书于经典,令生徒诵习,依明经例举行科考。玄宗开元21年,亲注老子道德经,令
5、学者习之。武则天想当女皇,僧人怀义、法明则造大云经宣传武则天是弥勒佛下凡,佛教地位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唐代20个皇帝,除武宗李炎外,都扶植过佛教。儒学是官方正统思想,唐代通过尊崇孔子及其学派, 编纂整理儒家经典、发展学校教育等方面,维持其发展。太宗诏颜师古考定五经,诏孔颖达等人撰五经正义,永徽四年令每年明经考试以此为准。中唐儒学复兴运动。后者代表人物就是韩愈、李翱。而杜诗代表了唐代儒学的最高成就。,三 教 并 重,佛老思潮对唐诗的影响:,唐代诗人 世界观人生观,李白崇信道教,王维、柳宗元、白居易礼赞释氏,波及创作题材 和表现形式,诗歌美学观念 的推陈出新,道教神仙传说、佛家灵异志怪,激发诗人的
6、想象力,丰富诗歌的形象和色彩;佛典修辞手法诗风变革提供借鉴;偈颂文体通俗化和议论化,道教满足唐人延年益寿的审美心理和以自然真趣为尚的美学理想;佛教造就清幽静谧的美学意境唐诗不粘不脱、亦虚亦实的美学品格。,身是菩提树, 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侠义思想与唐诗,任侠精神亦是唐诗一大特色,诗人任侠成风: 骆宾王畴昔篇自称:“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都是他干的。 陈子昂: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 王之涣:少有侠气,所从游皆五陵少年,击剑悲歌,从禽纵酒。 孟浩然:“
7、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 张旭: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三吴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李白猛虎行 李白:少任侠,手刃数人。“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魏颢李翰林集序,侠客、游侠诗: 全唐诗仅以“少年行”为题的就近60首,提到“侠”字的诗不下百首。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剑客 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君赠,谁有不平事。 参见 唐诗的任侠精神 钟元凯(苏
8、科学院)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04长安侠文化传统与唐诗的任侠主题 康震(北师大文学院)人文杂志 2004.5,少年行四首 王维,任侠风骨中的豪迈奔放、斗志昂扬,构成了唐诗风骨 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盛唐文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任侠精神不能丢 北大醉侠孔庆东,唐 代 科 举,(四)科举及其他进身途径与唐诗唐代科举举要:科举的举子来源:科目及内容 : 常举,生徒,乡贡,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 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进士年录取数不过30人,加上明经也只有百人左右,元和中,进士李贺善为歌篇,韩文公深所知重,于缙绅之间,每加延誉,由此声华藉
9、甚。时元相国稹年老,以明经擢第,亦攻篇什,常愿结交贺。一日,执贽造门。贺揽刺不容,遽令仆者谓曰:明经擢第,何事来看李贺?相国无复致情,惭愤而退。康骈剧谈录卷下元相国谒李贺,制举科目见于记载的就有百种,如博学宏词科、文经 邦国科、达于教化科、可以理人科等。参加制科的人 “多则两千,少犹不减千人”,所以“所收百才有一”。整个唐朝的科举取士约一万人。,行卷举子 作品 名流 主司 礼部侍郎,温卷,纳 省卷,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杜牧参加进士科考, 献己名作阿房宫赋 考官赏之,因前几名已内定,故屈居第五。白居易向诗人顾况行卷,顾况在读卷前,以其姓名打趣,说:
10、“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但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大惊道:“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唐诗纪事卷六五),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 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 闲时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崔颖有美名,李邕欲一见,开馆待之。及颢至,献文,首章曰:“十五嫁王昌。”邕叱起曰:“小子无礼!”乃不接之。,有文无行,科举对唐诗的影响: 一促进古体向近体的转变并加速近体诗的最终成熟。进士所试都是五言律诗,限定12句。徐松登科记考载历年省试诗:,善鼓云和瑟, 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 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 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 自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 悲风过洞
11、庭。 曲终人不见, 江上数峰青。,湘灵鼓瑟诗 钱起,天宝十载,灵山蓄云彩, 纷郁出清晨。 望树繁花白, 看峰小雪新。 映松张盖影, 依润布鱼鳞。 高似从龙处, 低如触石类。 浓光藏半岫, 浅色类飘尘。 玉叶开天际,遥怜占早春。,山出云诗 陆畅,元和元年,内容无可取 之处,但音 韵字义都法 度严明,与 律诗规则相 吻合,显示 出五律成熟 渐进之迹。,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加之唐代以诗取士,于是诗歌一门,成为文人得官干禄的终南捷径,以诗取士,格于那种歌诵的内容与形式上的限制,自然难得有精彩的作品。但这种考试的制度,提倡作诗的风气,对加强诗歌技巧的训练,对诗歌的普及,有重要作用。”“据粗略统计,盛
12、唐五律总共近两千首,仅次于五古,远在其它各种诗体之上。” 闻一多论述中唐后期诗人创作以五律为主的原因:“五律与五言八韵的试贴诗最近,做五律即等于做功课。”结合中唐以后文人创作的大致情况,科考的确从制度本身使律诗得以巩固,并走向繁荣。,二是塑造唐诗“雅正”精神的重要因素 钱穆国史大纲 :“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13、,科举读书考试做官,科举,机遇 心态 审美,终结宫体诗 唐诗风骨,清新刚健 昂扬向上,胸中贮书一万卷, 不肯低头在草莽。,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朴淳。,即今江海一归客, 他日云霄万里人。,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寒窗无人问,十年辛苦一枝桂,二月艳阳千树花,科考行历,三拓展和丰富了诗歌描写的内容,赶考、应试、及第、落第 交游、宴请、投帖、拜访、,喜 春风 得意 黯然 神伤 悲,曲江宴饮,及第后宴曲江 刘沧 及第新春选胜游, 杏园初宴曲江头。 紫毫粉壁题仙籍, 柳色箫声拂御楼。 霁景露光明远岸, 晚空山翠坠芳洲。 归时不省花间醉, 缔陌香车似水流。,慈恩塔下题名处, 十七人中最少年。,曲江大会,则先牒教
14、坊,请奏上御紫云楼,垂帘观焉。时或拟作乐,则为之移日。曲江之宴,行市罗列,长安几于半空。公卿家率以其日拣选东床,车马填塞,莫可殚述。 杏园宴又叫探花宴。秦中岁时纪:“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便差定先辈 (已中进士者称为先辈)二人少俊者,为两街探花使;若他人折得花卉、先开牡丹、芍药来者,即各有罚。” 雁塔题名。唐摭言:“神龙已来,杏园宴后皆于慈恩寺塔下题名,同年中推一善书者记之。他时有将相,则朱书之。” 平康艳游。开元天宝遗事:“长安有平康坊,妓女所居之地,京都侠少萃集于此,兼每年新进士,以红笺名纸游谒其中,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 唐摭言载: 裴思谦状元及第后,作红笺名纸十数,诣平康里,因宿于里
15、中。诘旦赋诗曰:“银缸斜背解鸣珰,小语偷声贺玉郎。从此不知兰麝贵,夜来新惹桂枝香。” 郑合敬先辈及第后,宿平康里,诗曰:“春来无处不闲行,楚润相看别有情。好是五更残酒醒,时时闻唤状头声。”,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落第 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 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 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 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刃伤。,及第后过扬子江 施肩吾 忆昔将贡年,抱愁此江边。 鱼龙互闪烁,黑浪高于天。 今日步春草,复来经此道。 江神也世情,为我风色好。,长安落第钱起 花繁柳暗九门深, 对饮悲歌泪满襟。数日莺花皆落羽, 一回春至一伤心。,夫下
16、第 良人的的有奇才, 何事年年被放回。 如今妾面羞君面, 君若来时近夜来。,闻夫杜羔登第长安此去无多地,郁郁葱葱佳气浮。良人得意正年少,今夜醉眠何处楼。,参阅: 唐代科举诗研究郑晓霞 复旦大学 2006-12-1 唐代科举与文学 傅璇琮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6-10-1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程千帆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入幕与唐诗明胡震亨诗薮:“唐词人自禁林外,节镇幕府为盛。如高适之依哥舒翰,岑参之依高仙芝,杜甫之依严武,比比而是。中叶后尤多。盖唐制,新及第人,例就外幕,而布衣流落才士,更多因缘幕府,蹑级进身。要视其主之好文如何,然后同调萃,唱和广。”,入幕,行军司马、 副使、判
17、官、 支使、掌书记、 参谋,升迁,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高适“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由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岑参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男儿一丈夫” 。,二、主体渊源,初唐 心态,个人意识 功利色彩,盛唐 心态,中唐 心态,晚唐 心态,意气风发 豪情满怀,未老先衰 哀怨愁伤 淡泊闲适 斗争心态,激愤悲凉末世心态,(一)诗人心态与唐诗风调,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李杜、王孟、高岑 盛唐气象,刘长卿及大历诗人、 韦柳 韩孟、元白、刘禹锡,杜牧咏史诗 李商隐无题诗,(二)漫游、干谒、隐逸与唐诗,漫 游,名山大川
18、,边塞异域,通都大邑,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都市唱和诗,山水游,边塞游,宦游,隐游,李白,李白,1游: 蜀25江陵洞庭湖 庐山金陵扬州 淮南姑苏荆门 洞庭湖江夏襄阳 安陆27,2安陆30长安 终南山开封宋城 洛阳安陆(3335) 太原吴地 东鲁41,参阅: 万里写入胸怀间 唐代诗人的 漫游活动 屈小强 天府新论2002年01期,2、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求得进身的机会而写的一种含蓄曲折表露自己心迹的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干 谒,知贡举、侍郎 社会名流 达官贵人、幕主,科举登第 铨选调迁 荐举入仕 入幕,应考士子 有出身人 前资官 在朝官员,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
19、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懒修珠翠上高台, 眉月连娟恨不开。 纵使东巡也无益, 君王自领美人来。,东都望幸,章碣,上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 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 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 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 丈夫未可轻年少。,3、唐代隐逸之风与唐诗,新唐书:“放利之徒,假隐自名,以诡禄仕,肩相摩于道,至号终南、嵩少为仕途捷径”。,举隐士是时世清明的象征,由隐入仕,假隐 李、孟,真隐 张、陆,迫隐 许、司,吏隐 王、白,端居耻圣明,参阅: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2002,怅然吟式
20、微,虚戴铁冠 无一事,斜风细雨不须归,(三)党争、贬谪与唐诗,牛李党争与白居易、李商隐。,贬谪诗人: 沈宋、杜审言,张说、张九龄、王昌龄,韩愈、 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元稹,李德裕 辛文房唐才子传载被贬诗人50人。,贬 谪,不毛 之地,两湖 两广 云贵,长安,环境 精神,贬谪 情感,骚怨恋阙 德辩思家 超脱,贬 谪 诗,度大庾岭 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 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 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 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 不敢恨长沙。,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奏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觇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苈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