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供给与需求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需求和供给的含义、需求规律、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一般掌握供给规律、供给与供给量变动的区别、均衡价格理论的运用。,市场,根据买卖对象划分,市场可以划分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商品市场是买卖商品的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是买卖实物生产要素的市场。从交易的对象划分,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市场、资本品市场、土地市场、自然资源市场。,一、市场分类,一、市场分类,根据竞争和垄断程度的不同,并参照厂商数目、产品差别程度、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以及厂商对产量和价格的控制程度等因素,将市场分为: 完全竞争市场(Perfect Competi
2、tion Market) 完全垄断市场(Monopoly Market) 垄断竞争市场(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Market) 寡头垄断市场(Oligopoly Market),二、市场的参与者与作用,市场的参与者大致划分为四类:消费者、厂商、政府机构和外国人。 市场的每一参与者都有着自己追逐的目标。在通常情况下,消费者追逐效用最大化;厂商追逐利润最大化;政府追逐公共福利最大化;外国人追逐的目标如同消费者、厂商和政府机构。,需求分析,一、需求 Demand,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愿意购买欲望” (willing)
3、(needs)(wants)(desires) “能够支付能力” able 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需求。,例:一个售楼人员会向哪些人群推销商品房? 穷光蛋和有房户都不会是他的选择目标。,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消费者偏好 相关商品的价格 政府的消费政策 消费者预期,互补品。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就会减少。,替代品。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二、需求函数 Demand Function,需求的数学表达式 Qd=f(a,b,c,),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需求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P为商品的价格;
4、Qd为商品的需求量。,需求函数是某一特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各种可能的购买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大多使用线性需求函数,其形式为:Qd=abP 其中a、b为常数,a为截距,b为斜率倒数。,三、需求定理,0,P,Q,D,。a,。b,向右下方倾斜,The Law of Demand: 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P,Q; P,Q。,比如,应对能源危机,减少汽油消费量的办法是 提高汽油的价格,在某些特殊的市场,需求曲线会呈现出其他形态,此时的斜率可能为非负数。,珠宝、证券 炫耀性商品 投机性商品 吉芬商品,战略物资,四、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1.需求量变动 其他因素不变,
5、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 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0,P,Q,D,。a,。b,P0,Q0,P1,Q1,2.需求的变动 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 其他因素变化(收入变化) 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向右上移动: 需求增加 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需求减少,收入减少,四、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小结,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B需求曲线向左移动。,D,课堂练习,供给曲线,1、供给: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厂商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供给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
6、愿意- 供给欲望” “能够- 供给能力” 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供给。,一、供给 Supply,例:北方不能供给荔枝,2、影响供给的因素,该商品的价格 生产成本 生产的技术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政府税收和补贴,二、供给函数 Supply Function,供给的数学表达式: QS=f(,b,c,),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线性函数: QS=abP,某种产品的供给量也取决于一系列因素:该商品的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相关商品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可用公式表示为:,三、供给表,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
7、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用数字表格的形式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四、供给曲线与供给定理,供给定理: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 P,Q ; P,Q 。,0,P,Q,S,a,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曲线:表示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在某些特殊的市场,供给曲线会呈现出其他形态,此时的斜率可能为非正数。,古董、股本,证券,劳动力市场,O,O,P,Q,P,Q,P,Q,O,五、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1.供给量的变动 其他因素不变,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 引起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粮食的供给量增加是指: 粮食的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增加,2.供给的变动 商品本身的
8、价格不变, 其他因素变化(成本、技术变化) 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成本上升,供给曲线: 向左移动,供给减少。 成本下降,供给曲线: 向右移动,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原因是投入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区别: 前者由价格变动引起 后者由生产技术等变动引起,需求与供给的均衡,商品的价格决定: 在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这两种相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形成。 将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一、均衡,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同一价格。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二、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
9、均衡数量。,三、均衡价格的形成,均衡价格的形成:供求双方在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是一个价格自发决定的过程。,供求不平衡,市场出现两种状态:过剩与短缺。,超额供给,超额需求,非均衡图示,价格政策 Price controls,1.支持价格【最低限价】(Price floor) :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支持农产品的作用 稳定农业生产,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业投资。以保障粮食安全;,应用,P,Q,D,S,P0,O,Q0,P1,Q1,Q2,措施:收购过剩的农产品,excess supply,E,支持价格,2.限制价格最高限价(Price ceiling),限制价格:政
10、府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最高价格。,措施:政府实行配给制,P,Q,D,S,P0,O,Q0,P1,Q1,Q2,excess demand,E,一、变动对均衡的影响,1.如果供给不变,需求增加则使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则使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变动,2.如果需求不变 A Supply Shift,S1,S2,S3,供给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Q3,P2,P1,P,D,Q1,Q2,Q,P3,E1,E2,E3,O,供给增加 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均衡价格下降, 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 供给曲线向左
11、上方移动, 均衡价格上升, 均衡数量减少。,D增加,S增加 Q增加,P无法确定(原因如下),(1)D移至D1,需求增幅小于供给增幅,P减少;,S,P,Q,D,(2)D移至D2,需求增幅等于供给增幅, P不变;,(3)D移至D3,需求增幅大于供给增幅, P增加。,3.需求与供给同时变化,当S 移至S1,P的价格变动有三种情况:,第三节 弹性理论,介绍需求弹性的定义及其分类、供给弹性等基本理论,阐述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及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O,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P,Q,D,P,D,Q,问题:两条需求曲线为什么不同
12、?,反应程度小,反应程度大,O,O,需求弹性,一、弹性(elasticity)的概念,弹性指的是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公式为:,弹性分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需求弹性又可分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二、需求价格弹性,1.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本身价格变动的反应尺度。,需求价格弹性值可以是正,也可以是负。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若反方向变动,加负号。,价格弹性系数(Ed)如果是负的,一般取正值,以便于比较,2.需求价格弧弹性,需求价格弧弹性是指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需求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例,图中需求曲线上a、b两点价格分别为5和4,相应需求
13、量分别为400和800。 当商品的价格由5下降为4时,或者当商品的价格由4上升为5时, 应该如何计算相应的弧弹性值呢?,由a点到b点和由b点到a点的弧弹性数值不同,尽管Q和P的绝对值都相等,但由于P和Q所取的基数值不同,两种计算结果便不同。 涨价和降价产生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便不等。,3、需求弧弹性中点公式,在计算需求弧弹性时,通常取两点的价格和需求量各自的平均值(中值)来作为P和Q值,以避免不同的计算结果。,4.需求弧弹性分类,价格无论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 (如:急救药),E = 0 完全无弹性(perfect inelastic),E = 无限弹性(perfect elastic),价
14、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 银行以某一固定的价格收购黄金 实行保护价的农产品,P,Q,D2,O,E = 1 单位弹性(unitary elastic),价格变动的比率 = 需求量变动的比率。 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D3,O,P,Q,E 1 缺乏弹性(inelastic,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主要是生活必需品,病人对药品(不包括滋补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1,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0,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缺乏弹性,D4,P,Q,O,E 1 富有弹性(elastic),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主要是奢侈品。,D5,商品价格上升6%,而需求量
15、减少9%时,该商品属于? 富有需求弹性。,P,O,Q,5.需求价格点弹性,需求价格点弹性: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的弹性。,用弧弹性计算,两点距离越远,弧线越长,精确性越差。,dQ/dP 是需求曲线上任一点切线斜率的倒数。,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弹性值通常不同。,需求点弹性的几何测定:,需求曲线上任一点向价格轴和数量轴引垂线求得。 令C点为需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根据点弹性的定义,C点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O,P,Q,F,C,G,Qd=f(P),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A,B,dP,dQ,需求点弹性的五种类型,Q=f(P),O,P,Q,D,C,B,E,A,ed=,ed1,ed=1,ed
16、1,ed=0,P,Q,D,ed=0,Q,D,ed=,O,O,P,P,O,Q,三、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可替代性。,2.本身用途的广泛性,3.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4.在支出中所占比例,5.调节需求量时间或使用时间的长短,经营者的总收入取决于他所能销售的数量与销售价格的乘积,当他希望通过调整价格来影响自己的收入时,他面临着一个两难局面,因为增价会降低销售量,怎么办?,四、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收益TR = P * Q 价格销售量,价格从3元降到元,需求量从个单位增加到10个单位,这时卖者的总收益怎样? 减少,1.总收益(Total revenue),2.需求富有弹性 E 1,需求量变动
17、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例:电视机Ed=2,P1=500元/台,Q1=100台 , 如价格下调10%?试分析以下收益状况。,如价格下调10%,则数量增加20%,P2=500 500*10%=450元/台,Q2=100+100*20%=120台,TR2=P2Q2=450120=54000元TR1=50000TR2 TR1=54000 50000=4000元TR2 TR1,表明价格下跌,总收益增加。,如价格上调10%,数量则减少20%。 P3=500 +50010%=550元/台, Q3=100 -10020%=80台,如果价格上调10%?,TR3TR1,表明价格上调,总收益减少。,TR3=P3
18、Q3=55080=44000元 TR3 TR1=44000 50000= -6000元,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卖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应该适当降低价格。,已知:电视机Ed=2,P1=500元/台,Q1=100台 。,“薄利多销”:对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E 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价格下调,总收益增加,对生产者有利; 价格上调,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1,卖者适当降低价格能增加总收益。,Q,O,P,练习:,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卖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应该:,A适当降低价格 B适当提高价格 C保持价格不变,通过薄利
19、多销的方法降价来增加总收益的商品是: 化妆品 面粉 药品,3.需求缺乏弹性 E 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例:面粉Ed=0.5,P1=0.2元/斤,Q1=100斤 。如价格下调10%,总收益怎样?,如价格下调10%,数量则增加5%, P2= 0.2 0.210%=0.18元/斤, Q2=100+1005%=105斤,TR1=P1Q1=0.2100=20元 TR2=P2Q2=0.18105=18.9元 TR2 TR1=18.920= -1.1元 TR2 TR1,表明价格下跌,总收益减少。,如价格上调10%,则总收益?,如价格上调10%,数量则减少5%, P3=0.2 +0.2*
20、10%=0.22元/斤, Q3=100 -100*5%=95斤,TR3=P3Q3=0.2295=20.9元 TR3 TR1=20.9 20= 0.9元 TR3TR1,表明面粉价格上调,总收益增加。,已知:面粉Ed=0.5,P1=0.2元/斤,Q1=100斤 。,“谷贱伤农”: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E 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价格上调,总收益增加,对生产者有利; 价格下调,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五、需求的收入弹性,1.收入弹性:以收入为自变量,需求为因变量的弹性。 弹性值的计算:,收入增加10%引起需求量增加5%,则收入弹性是0.5。,2. 需求的收入弹性分为5类,A. 收
21、入富有弹性 Em1 需求增加的百分比大于收入增加的百分比。 优等品(superior goods) ,如高档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高档家电、室内装修、旅游等)。或奢侈商品。,Em0,B.收入单位弹性 Em1 需求量随收入变动相同的百分比。,C.收入缺乏弹性 0 Em1 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小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如必需品(essential )(necessary goods,正常商品 normal goods,D.收入无弹性 Em =0 消费者收入变化后,消费量完全没有变化。 如食盐。,E.收入负弹性 消费者收入增加时,对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反而减少。 如肥肉、土豆、籼米、公共交通等。,劣等品infe
22、rior goods 吉芬物品Giffen goods,Em0,3.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消费支出总额。,恩格尔定律 【静态】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其食品支出在总的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不同: 收入水平越低的家庭,其食品支出比重越高; 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其食品支出比重较低。,或者:对于一个家庭或国家,富裕程度越高,食品支出的收入弹性越小;反之越大。,恩格尔系数:具有可比性的指标,恩格尔系数:联合国判别生活水平的标准,六、需求的交叉弹性,1.需求的交叉弹性 :当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1,某种商品需求量会相应变动的百分比。,2.互补、替代,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向变动; 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
23、需求成正向变动。,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对茶叶的需求量将怎样?,增加,3.交叉弹性与互补、替代,Ec0 是替代品 Y商品的价格P 上升(下降)引起X商品的需求量Q上升(下降),这说明商品X和商品Y之间的关系为替代关系。,Ec0 是互补品 Y商品的价格P 上升(下降)引起X商品的需求量Q 下降(上升),这说明商品X和商品Y之间的关系为互补关系。,当Ec =0时独立无关的商品 即相关产品价格的变化不影响需求,即,如茶叶与食盐之间的关系。既不相互竞争,也不相互补充的物品,1.供给的价格弹性 :以价格为自变量,以供给量为应变量的弹性关系。 用供给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A,P,Q,O
24、,供给弹性,2.供给价格弹性公式,通常情况下,商品供给量和商品价格成同向变动 供给的变动量和价格的变动量的符号是相同的。,3.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求法,规律: 若线性供给曲线的延长线与坐标横轴的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左边,则所有点的弹性都1。 若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右边,点弹性都1。 若交点恰好就是坐标原点,则点弹性都1。,过原点 Es=1,与Q平行 ES= 与P轴平行 ES=0,4.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O,Q,O,S,P,缺乏弹性与Q轴相交 ES1,富有弹性与P轴相交Es1,Q,O,S,(a),Q,O,S,(b),P,P,5.影响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因素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生产成本,生产周期
25、,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讨论效用、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等基本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介绍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及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说明收入和价格变化对消费的影响。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及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O,基数效用理论,1.效用U: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使幸福增加的有效方法是: (1)欲望不变而提高效用; (2)清心寡欲,效用 萨缪尔森提出:幸福= 欲望,一、效用(Utility)与基数效用论,说明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偏好决定了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说明效用因时因地而异。,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 基
26、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2.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某人对苹果汁的消费效用表,二、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总效用TU (Total Utility):指人们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MU (Marginal Utility):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增加的满足程度。,例:消费量 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 0 0 01 30 302 20 503 10 604 0 605 -10 50,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解释: 生理原因:兴奋度递减。 心理原因:人性。 经济合
27、理性。,边际效用递减: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四、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关系,当MU 0, TU ;,当MU 0, TU ;,当MU = 0, TU最高点,总效应达到最大 。 处于 、的拐点,总效用以固定增加时,边际效用不变,TU,Q,TU,MU,Q,MU,P,P,O,O,五、货币的边际效用,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货币也适用。 随着货币的不断增加,货币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效用去交换商品的效用。,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即边际效用与价格的比值()(
28、就是单位货币产生的效用)不变。,六、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1.消费者均衡的假设前提 消费者的偏好(嗜好)既定 消费者的收入既定 商品的价格既定,消费者均衡条件:当消费者消费多种商品时,只有花费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提供的边际效用都相等时,消费者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说明:对于消费者,同样的一元钱购买商品1的边际效用小于商品2的边际效用。,这样:理性消费者就会调整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 减少商品1, 增加商品2。,意味着:总效用会增加 直到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时,便获得最大效用。,P88 34,七、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或者:消
29、费者消费某种商品所获得的总效用与为此花费的货币总效用的差额。,消费者剩余的求解,Q,消费者剩余,Q0,A,B,P0,O,P,令反需求函数P=f(Q), 价格为P0时的消费者的需求量为Q0,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总数量消费者实际支付的总数量,消费者剩余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线之上的面积,序数效用论(ordinal utility),序数效用理论认为,商品的效用不能计量,效用只能根据偏好程度排列出顺序,即偏好。 即消费者能对可能消费的商品进行先后排列。 序数效用的方法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一、序数效用函数,1、无差异曲线 ,就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点的轨迹。,X2
30、商品,X1商品,U,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无差异:线上任何一点X1与X2的不同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相同。,二、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s,O,X2衣服,X1食品,U0,处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两个点: 两种商品的组合不同,但效用水平相同,A,D,效用(满足程度)保持不变,减少X1,增加X2 减少X2,增加X1,X1,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 U0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 。,O,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要维持效用不变,两种商品的数量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4.同一消费平面中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相交将意味着与假设冲突;,3.在
31、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表明为实现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2.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代表的满足程度越高:要符合一致性的假设;,5.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因为边际效用递减。,离原点越近代表的满足程度越低,效用越低; 否则越高。因为高位的无差异曲线的商品组合量大。,U1,U2,U3,X1,X2,U4,O,三、边际替代率 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of Commodities,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效用水平不变,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边
32、际替代率的特征:边际替代率的计算要加负号;当X商品的变动量趋近于零时,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斜率乘以-1;由于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所以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2、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法则,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而愿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凸向原点。,3、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的关系,任意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证明:当消费者所消费的X1与X2商品发生变动(X1的变动量为dX1,X2的变动量为dX2)后,维持效用水平不变,
33、即使得效用增量dU=0。,4、无差异曲线的特例MRS不递减,完全替代: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固定不变。,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 MRS12常数,,例如:在某消费者看来,一杯牛奶和一杯咖啡之间是无差异的,两者总是可以以1:1的比例相互替代。,完全互补: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配合同时被使用。,U1,U2,眼镜片,眼镜架,0,1 2 3 4,2,1,完全互补品,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 边际替代率为0(平行于横轴)或为(垂直于横轴)。,例如,一副眼镜架必须和两片眼镜片同时配合,才能构成一副可供使用的眼镜。,四、预算线(budget line),1、预算线: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34、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X2(衣服),0,A,B,X1(食品),A点,全部买X1,无法买X2; B点,全部买X2,无法买X1。,预算线上的每一点,X1、X2两种商品组合不同,但支出相等。,2、预算线方程,以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两种商品分别为X1和X2,商品价格分别为P1和P2。,B,A,O,预算线方程,X2,X1,P1X1+P2X2=I,3、预算线的移动,(1)平行移动I变,P不变 收入减少,消费可能性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消费可能性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2)平行移动 I不变,两种商品的P同比例变动: 上升,消费可能性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下降, 消费可能
35、性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X2,X1,O,(3)消费可能线的旋转,I不变,其中一种商品P变化,X2商品 价格上升,X1商品价格不变,X1商品价格下降,X1商品价格上升,X2价格不变,X2商品价格下降,X1,X1,X2,X2,O,O,五、消费者的均衡,E,(1)把钱花光,买到商品的最大数量 (2)追求最大的满足,收入既定,预算线必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 在切点上,实现了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最优购买行为条件: 第一,商品组合必须能带来最大效用。 第二,最优支出位于给定预算线上。,X1,X2,O,A,B,如果U与AB两条曲线相交(C,D), 则是以较多的钱实现较低的满足程度,U2,E,U3
36、,U1,M,N,B,A,C,D,O,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 商品的组合(M,N), 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AB) 所能实现的最大化效用(U2),解 释,U1U2,但无法实现。,X1,X2,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预算线的斜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即:,消费者均衡的条件,课堂练习,例:某消费者效用函数为 ,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2,Py1,消费者收入I20。求该消费者的消费组合。,收入和价格变化对消费的影响,在消费者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移动的轨迹。,一、价格-消费曲线,E1,E2,E3,O,A,X2,X1,U3,U1,U2,价格消费曲线,
37、价格消费曲线的推导,1,2,B,3,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价格消费曲线上的三个均衡点E1、 E2和 E3上,都存在着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根据这种对应关系,把每一个P1数值和相应的均衡点上的X1数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X1,IC2,X3,X2,X1,O,PC,Y,X,O,A,D,图4.16 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P,(b),(a),P1,P2,P3,X3,X2,E2,E3,E1,B3,B1,B2,IC3,IC1,X,三、 收入消费曲线商品价格不变时,消费者收入变动所引起的某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收入增加至M1AB向右平移至A1B1。,收
38、入减少至M2AB向左平移至A2B2。,A1,B1,Y,X,B,A,E,M0,恩格尔曲线,四、恩格尔曲线由收入消费曲线推导的收入与消费量之间的关系就是恩格尔曲线。不同性质的商品消费量与收入之间的相关关系也不同。,根据恩格尔曲线来区分必需品、奢侈品和劣等品,恩格尔曲线斜率为正时,为正常品,即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需求量增加比例小于收入增加比例,收入弹性1,为“必需品”。,需求量增加比例超过收入增加比例,收入弹性1,为“奢侈品”。,收入增加时,需求量反而减少,需求的收入弹性负,为“劣等品” 。,O,O,O,例题:恩格尔定律指( ) 、价格上升,需求两减少; 、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 、收入增加时,服装上的支出基本保持不变; 、收入增加时,食品上的支出比例基本不变; 、娱乐上的支出比例增加。,课堂练习,五、 从单个消费者到市场的需求曲线,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一定时期内,在不同的价格下,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假定在某一商品市场上有n个消费者, 他们都具有不同的个人需求函数 。 i=1,2,n,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是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的该商品的所有个人需求量的加总。所以,市场需求曲线是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