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简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答: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援物比类和司外揣内。2.说出中医四大经典、金元四大家、温病四大家的名称?答: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金元四大家:“寒凉派”刘完素以火立论用药寒凉, “攻下派”张子和认为病由邪生以汗,吐,下治病;“补土派”李杲认为内伤脾脏百病由生,补益脾胃;“养阴派”朱丹溪认为阳长有余阴常不足。温病四大家:吴鞠通、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王清任:重视解剖,发展淤血致病理论,认为脑主神明。3.什么是整体观念?什么是辨证论治?答:整体观念: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即强调在观察、分析、研究
2、和解决问题时,必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人与社会不可分割,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辩清其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最终概括、判断出某种性质的“证” 。所谓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和确定相应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的过程。4.什么是同病异治?什么是异病同治?答:指同一种疾病,由于表现的证不同,可采用不同治法;指不同的疾病,在
3、其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同一性质的证,可采用相同的治法。6、什么是阴阳、五行?答: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着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相对属性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与阴阳转化。阴阳治疗原则: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木: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和性质的事物及现象。火:具有温热、升腾作用和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土: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和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金: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水: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作用或性质的事物。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相克(乘侮:
4、相克太厉害。相侮:反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制化:7、什么是气机?基本形式是什么?答:气:是极其细微、活力很强、不断运动变化着的,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基本形式有四种:升、降、出、入。气的生理功能:推动,温煦,防御,气化。气的分类:元气(最基本,重要) 、宗气(食物运化,司呼吸)、营气(有营养) 、卫气(防御) 。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能养气、血能载气。8、五脏的生理功能分别是什么?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脏藏精,实而不满。六腑:胆、胃、小
5、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化物,实而不满。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心:位于胸中,有心包卫护于外。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心在体合脉,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其华在面。肺:位于胸中,上通喉咙。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一 主气、司呼吸、主声音。二 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三 朝百脉,主治节。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其华在毛。脾:位于中焦。主要功能是主运化(运化水谷,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运化水液,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布散) 、主升清和主统血。脾在体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其华在唇。肝:位于肋部。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情志,促
6、进消化,疏通水道,调理冲任)和主藏血。肝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其华在爪(爪为筋之余) 。肾:位于腰部。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藏精,主水和主纳气。肾在体合骨,在窍为耳和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 。9、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答:由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水谷精微都依赖脾的运化,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以后主要的营养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所以称“脾为后天之本”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生殖繁衍基本物质。精化气,称为肾气。肾中精气的生理作用概括为肾阴肾阳,肾中精气对机体脏腑组织器官起
7、着濡养、滋润作用的成为肾阴;肾中精气对机体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称为肾阳。肾阴、肾阳是全身阴阳的根本,五脏六腑阴阳都离不开肾阴、肾阳的供养,肾阴、肾阳又是肾先天之精气生理功能的概括,所以称“肾为人体先天之本” 。10.肝肾有什么关系?脾肾有什么关系?答: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与血互生和阴液互养两个方面。肝血有赖于肾精的滋养,肾精需要肝血所化之精填充,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同源,肝肾同源。 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相互资生和水液代谢两方面。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化生精微有赖于肾阳的温煦,肾藏精,精其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充养。11、什么是病因?答:病因:破坏人
8、体阴阳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简称为“邪” 。常见的病邪有六淫(风寒暑湿燥火。风邪的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易兼诸邪。致病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区域性、相兼性和转化性。 ) 、疠气、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一直接伤及内脏。二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忧则气郁。三影响病情变化。 ) 、饮食失宜、劳逸过度、外伤、药毒、先天因素、痰饮、瘀血、结石等。12、什么是正气邪气?什么是实证虚证?阴阳失调哪几种?答:正气:泛指人体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是人体各种生理功能总称。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实证:是指以邪
9、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正气未衰的一种病理变化。实则泻之。虚证:是指以正气虚亏为矛盾主要方面,邪不亢盛的一种病理变化。虚则补之。阴阳失调的 5 种表现: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13、何谓八纲辨证?说出八纲辨证的意义?答:八纲辨证,是运用表里、虚实、寒热、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对疾病的病因、部位额、性质和正邪斗争消长情况,进行分析归纳诊断为不同病证的辨证方法。14、何谓“治未病”?其内容包括那些内容?何为正治反治?答:“治未病” ,是中医学的预防为主的思想。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未病先防:即重视增强人体正气和防止病邪侵害两
10、个方面的工作。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向纵深方向发展和转变。正治(逆治):逆疾病的证候性质而治。反治:顺从疾病的证候表面假象而治。在治病求本的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进行治疗,只不过顺从其外在假象。15、中医治则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答:治则:是治疗疾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对临床治法、处方、遣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内容: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人因地因时制宜。16、试述中药的概念与内容?答: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包括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主要包括:四气(寒、热、温、凉) 、五味
11、(辛:发散行气活血。甘:补虚和中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调和药味。酸:收敛固涩。苦:降泄通泄清泻,苦寒燥湿。咸:软坚散结。淡:利水渗湿) 、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道地药材:指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栽培(养殖)加工合理,产量宏丰,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且质量优于其他产地的中药材。 四川:黄连、川穹、附子、川贝母;江苏:薄荷、苍术;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甘肃:当归,河南:地黄,山东:阿胶,山西:党参,宁夏:枸杞子,广西:肉桂:广东:砂仁,云南茯苓。四大淮药:地黄、山药、菊花、牛膝;四大南药:砂仁、槟榔、巴戟、薏苡仁。17、中药用药禁忌有哪些?叙述十八反和十九畏歌诀和内容?答:单行 相须 相使 相
12、畏 相杀 相恶 相反。中药用药禁忌: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禁忌、病证用药禁忌。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九畏歌诀: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18、比较麻黄与桂枝的异同点?答:相同点:均能发散风寒,治疗寒表证及风湿痹症。不同点:麻黄,发汗力强,惟以风寒表实无汗为用。又长于平喘、利尿,治肺寒喘咳、风水水肿等。桂枝,发汗力缓和,治风寒表实无汗及表虚有汗皆宜,又善温通血脉、通阳化气。
13、19、比较荆芥与防风的功效异同点?答:相同点:药性和缓,表寒表热皆宜,均能消散疮疡。不同点:荆芥,清透力强,并能宣透疹毒,治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炒炭止血,治吐衄下血及崩漏。防风,辛散祛风力强,善祛风而胜湿,止痛、止痉、为治风通用之品,也是风药之润剂,能胜湿止痛,炒用具止泻作用。20、比较薄荷,蝉蜕和牛蒡子的功效异同点?答:相同点: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止痒。不同点:薄荷,发散力强,能疏肝理气下疏肝气,上述诸症无汗者用之为宜。牛蒡子,发汗力弱,但清热解毒,治热毒疮痈。蝉蜕又能清肝明目,息风止痉。21、比较桑叶与菊花的功效异同点?答:相同点:疏散风热、平肝明目。不同点:桑叶,作用偏于肺,疏散风热之力
14、较强,还能凉血解毒。菊花,作用偏于肝,平肝明目之力较强,长于清肝热、平肝阳,故兼治肝风头痛。又善清热解毒,治疗疔疮肿毒。22、什么是清热药?清热药分为哪几类?各小类举出两味药?答:清热药:指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功效,用以治疗里热证的药物。清热药分为五类:清热泻火药,如:石膏、知母、栀子;清热燥湿药,如:黄芩、黄连、黄柏。清热解毒药:如:金银花、连翘、白头翁。清热凉血药,如:生地黄、玄参、牡丹皮。清虚热药:如:青蒿、地骨皮。23、比较黄芩、黄连、黄柏的功效异同点?答:相同点: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不同点:黄芩,清上焦肺热,清热安胎。黄连,清中焦胃热,清心火、止痛。黄柏,清下焦湿热,即清实热,又清虚热
15、。24、泻下药可分为哪几类?各类的适应证和代表药物是?答:泻下药分为 3 类:攻下药:里实便秘,如:大黄、芒硝、潘泻叶;润下药:肠燥便秘,如:火麻仁;峻下逐水药:水饮停聚,如:京大戟、芫花、巴豆。25、大黄的药用部位和主要功效是什么?答:大黄的药用部位:干燥根及根茎。大黄的功效:泻下攻积,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清利湿热。26、独活与羌活的功效异同点?答:相同点:祛风解表,胜湿止痛。不同点:羌活:解表力强,善治上半生疼痛、太阳头痛。独活:解表力缓,善治下半身疼痛。27、半夏与天南星的功效异同点?答:相同点:燥湿化痰,治湿痰、寒痰证,外用消肿散结。不同点:半夏:湿痰咳嗽,呕吐之要药。天南星
16、:善祛风痰,祛风止痉常用。28、川贝母与浙贝母的功效异同点?答:相同点:清肺化痰、止咳、消痰散结。不同点:川贝母:甘寒清润,多用于治阴虚久咳、肺痨,肺燥咳嗽。浙贝母:苦寒开泄,多用于风热或痰热咳嗽,瘰疬痈肿等证。29 消食药的区别山楂 油腻肉食积滞,并可行气;神曲 解表,食积而兼外感发热;麦芽 淀粉类食积,可回乳;莱菔子 食积气滞之脘腹胀满,可降气化痰30 退热,升阳药(柴胡 葛根 升麻)的区别三药均能发表退热,柴胡治邪在半表半里的寒热往来证。三者又能升阳,柴胡和升麻能升脾胃阳气以举陷。柴胡可疏肝解郁,升麻能清热解毒。葛根升阳止泻,生津止渴,还善治项背强痛。升麻和葛根还能透疹。31 安胎药的区
17、别黄芩、苎麻根(清热安胎) ;砂仁(理气安胎) ;白术(补气安胎) ;杜仲、桑寄生、续断(补肝肾安胎) ;艾叶(温经安胎) 。32 止呕药的区别半夏:主要用于痰湿及胃寒呕吐。旋覆花: 降逆止呕,用于嗳气,呕吐,痰浊中阻生姜:其中生姜为“呕家圣药” ,可用治一切恶心呕吐,以胃寒气逆呕吐恶心最宜.藿香:要用于寒湿内阻,脘痞呕吐。第 1 章 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谓发表药。一 发散风寒药 1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利尿消肿(无汗,麻黄为发汗解表之要药)2 桂枝 发汗解表,温经通脉,温助阳气(有汗与麻黄配伍,无汗与白芍配伍)3 生姜 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
18、咳,解毒(生姜能温中止呕素有“呕家圣药”之称)4 荆芥(中性) 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碳炒,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之品)二 发散风热药1 蝉蜕 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止痒,清肝明目,息风止痉(偏寒凉,失音,小儿急,慢惊风)第二章 清热药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用治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1 栀子 清热泻火,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心火,为治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2 黄连 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热解毒(心火,为治泻痢要药)3 黄柏 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热解毒(下焦湿热,肾虚火)4 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为治一切阳性疮痈之要药)5 连翘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心火,有“疮家圣
19、药”之称)第 3 章 泻下药凡能引起腹泻,或滑润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1 大黄 泻下通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清利湿热(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脏腑火热上炎证,外用研磨,黄疸)第 4 章 祛风湿药凡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祛风湿药。1 桑寄生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以补肝肾达到强筋骨固冲任安胎的目的)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以治疗水湿内停病症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1 茯苓 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性甘淡,利水不伤正,药性平和,无寒热之偏,故可广泛用于寒热虚实各种水肿及水湿为患之证,为利水渗湿要药)2 茵陈 利胆退黄
20、,清利湿热(内服或外用煎汤熏洗,茵陈为治黄疸之要药)第 7 章 温里药凡能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称祛寒药。1 附子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附子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第 8 章 理气药凡以疏里气机、消除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理气药,又谓行气药。1 厚朴 行气,燥湿,平喘(湿阻中焦,燥湿化痰,降气平喘,为行气除胀要药)2 香附 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疏肝行气止痛之要药,也是妇科调经止痛之要药)第 9 章 活血化瘀药凡能通畅血行、消散瘀血,治疗瘀血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药,又称活血祛瘀药。1 川芎 活血行
21、气,祛风止痛(血中之气药;为妇科活血调经要药,又为治头痛要药)2 红花 活血化瘀,化瘀消斑(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要药,是妇产科血瘀病证的常用药,常与当归、川芎、桃仁等相须为用)第 10 章 化痰药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痰证的药物,称为化痰药。1 半夏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外用消肿止痛(为湿痰要药,善治脏腑之湿痰;为止呕要药。 )2 瓜蒌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消痈散结(甘寒而润,善清肺润燥, )第 11 章 止咳平喘药凡以制止或缓解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常用于治疗咳喘证的药物,称为止咳平喘药。1 枇杷叶 清肺化痰,清胃止呕(肺热,胃热呕逆,还有竹茹,白茅根)第 12 章
22、 安神药凡以宁心安神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心神不宁病症的药物,称为安神药。1 远志 宁心安神,化痰开窍,祛痰止咳,消散痈肿(健忘,痰多黏稠,乳房肿痛)第 13 章 平肝潜阳药1 牡蛎 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痰核,滑脱)第 14 章 补虚药凡是补虚扶弱,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虚衰的病理偏向为主要作用,主治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1 人参 大补元气,补肺脾心肾之气,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复脉固脱,为拯危救脱要药,为治肺脾气虚要药)2 西洋参 补元气,补肺脾心肾之气阴,生津止渴3 党参 补脾气益肺气,生津,补血4 黄芪 补脾益气,升阳举陷,利水消肿,益卫固表,补肺气,托
23、毒生肌(为补脾气要药,前面均蜜制,最后为生用)5 白术 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为补脾要药)6 甘草 补益心气,补脾气,止咳祛痰,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第 15 章1 当归 补血,活血化瘀,止痛,调经,润肠通便(为补血要药;妇科要药;为淤血证要药)2 熟地黄 补血,滋肾精养肝阴(补血要药;补肾阴之要药,发育迟,行迟,须发早白)3 阿胶 补血,止血,滋养肺肾之阴(多治血虚,尤出血引起血虚,补血药中唯一的止血药,烊化,炒珠)4 何首乌 制首乌补血,制首乌益肾精,制生首乌截疟,生首乌缓泻通便(制首乌,改变药性,补精血,不燥不腻,适合长期服用)5 白芍 补血,平抑肝阳,缓急止痛,收敛
24、止汗(补血药中止痛最强,唯一止汗药)要药麻黄根为敛肺固表止汗之要药。香薷有夏月麻黄之称。防风为“风药之润剂” 、 “治风之通用药” 。柴胡为治少阳证之要药石膏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白头翁为痢疾要药。蒲公英为治疗乳痈之要药。鱼腥草为治肺痈之要药。 (桔梗为治肺痈之必用药,舟楫之剂,引药上行)大血藤为治肠痈要药。生地黄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牡丹皮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威灵仙为治风湿痹痛要药。蕲蛇为活络要药。木瓜为舒筋要药。秦艽为风药中之润剂,亦为治虚热要药。防己为治风湿痹证湿热偏盛之要药。藿香为芳香化湿浊要药,还是治湿浊中阻而致呕吐之捷药。砂仁为醒脾调胃要药。金钱草治石淋要药。肉桂为治命门火
25、衰之要药。陈皮为治痰之要药。木香既为行气止痛之要药,又为健脾消食之佳品,还是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薤白为治胸痹之要药。山楂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地榆为治水火烫伤之要药。侧柏叶为治各种出血病证之要药。苎麻根为安胎之要药。三七为治瘀血诸证之佳品,为伤科之要药。 “止血之神药。 ”白及为收敛止血之要药,尤多用于肺胃出血之证,亦为外疡消肿生肌的常用药。延胡索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良药(第一品药) ,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丹参为妇科调经常用药。 “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 ”益母草为妇科经产要药。骨碎补为伤科要药。穿山甲为治疗产后乳汁不下之要药,为治疗疮疡肿痛之要药。 (炒珠)苦杏仁为治咳喘之要药。 合欢皮善解肝郁,为悦心安神要药。羚羊角为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尤宜于热极生风所致者。天麻为治眩晕、头痛之要药。麝香为醒神回苏之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