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赤壁赋教学设计张东媛【教学目标】1、熟练地朗读并背诵全文,归纳文章的语言之美。2、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积累文言知识。3、描述作者的情感变化,阐述文中的哲学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4、概述文中“景”“情”“理”三者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1、归纳文中有关文言实词、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2、说明课文“景”“情”“理”交融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说明文中“景”“情”“理”三者的内在联系。【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苏轼在临终前写了一首题为自题金山画像的诗,来总结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
2、,黄州惠州儋州。”对于诗中提到的黄州,余秋雨曾经评论说:“黄州成就了苏轼,抑或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是一个很难被人想起的长江边上的一座小城,但作为苏轼人生的转折,却怎么也抹不掉它留给中国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它目睹了一个正直官员的倒下,也见证了一位智者文豪的站起。黄州永远是苏轼生命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先后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赤壁赋。二、知人论世小组活动 1:说一说你心中的苏轼。(以小组为单位,最后选派 2-3 名同学进行展示)教学预设:苏轼(10371101 年),字
3、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与其父、弟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关键词一:才高八斗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列“苏黄米蔡”之首关键词二:仕途坎坷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关于乌台诗案: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
4、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但此事纯属政治迫害。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实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等地做地方官。新法实行得很有成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
5、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害他坐牢。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后来又被贬到黄州,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没有实权。于是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边造了一间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偶尔也去爬爬山,划划船。赤壁赋就是他在游了赤壁(事实上不是三国中的赤壁,而是赤鼻矶)以后写下的,同时期的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关键词三:豁达开朗苏堤(工程师)、东坡肉(美食家)、荔枝(贪吃者)、竹子(心高洁)杭州西湖有“苏堤春晓”,苏东坡发明了“东坡肉”,曾自言“日啖荔枝三百颗”,但他更关注精神的需要,曾写道:“宁可
6、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三、读准字音,熟读成诵1、检查预习,正音2、播放录音,聆听欣赏3、再放录音,跟读体悟4、自由诵读,熟读成诵四、梳理词句,概述全文结合注释,梳理全文,说明作者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教学预设:“饮酒乐甚”“苏子愀然”“喜而笑”(乐) (悲) (乐)五、重点实词虚词点拨小组活动 2: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提前布置任务)教学预设:1、通假字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2、词类活用歌窈窕之章(歌:名词作动词,吟诵)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使动)西望夏口,东往武昌(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下
7、江陵(下:名词作动词,攻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侣、朋友)3、特殊句式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六、教师总结一层:夜游之乐1泛舟赤壁,襟怀开朗 (乐) 二层:乐极悲来2饮酒放歌,箫音怨慕 (转悲)3慨叹人生,苦短失意 (悲) 三层:因悲生悟4苏子作答,妙语解颐 (转喜)5主客尽欢,忘情尘世 (乐)七、布置作业
8、熟读课本,并背诵前两段。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提问: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检查背诵。二、赏赤壁景,品泛舟情(1)小组活动 3: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赤壁赋:“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描摹第二段的秋江月夜图景。教学预设:作者描写了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2)思考并说明: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教学预设: 夜游赤壁之乐饮
9、酒赋诗之乐 入景之乐:澄清之美、浑然之美、浩瀚之美 (记叙、描写和抒情相结合)(3)闻啸歌之音,辨悲情第二自然段作者情感由乐转悲,歌声箫曲似有深意,当细细辨之。作者的情感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悲又从何而来?教学预设:从歌声中来政治失意功业难成从箫声中来箫声幽怨从历史人物中来人生变幻无常命运无常从个人境遇中来人生苦短,生命短暂人生短暂(4)听主客问答,悟理趣面对人生短促而功业难成的悲哀,苏轼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教学预设: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人个体生老病死,总在变化,人类代代相承,有时永恒的。 从“取”与“不取”的角度, 物各有主,故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越之心,大
10、自然中拥有无尽宝藏,故吾与子共同享用这份天然的馈赠 。水 月 人变: 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生老病死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也 精神永存代代相承(5)教师小结: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 1 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大自然是一部抚慰心灵、启迪智慧的百科全书,苏轼由眼前的水月悟出了“变”与“不变”、“ 取” 与“不取”的道理。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物我无
11、尽,清风明月,与子共适。苏轼的悲情从自然美景中解脱出来,理性的思辨使他乐观通达。三、开放式讨论说明阐释:你认为当时真有一场主客问答吗?教学预设:据说苏轼泛舟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陪,但有可能主客问答是虚拟的,是苏轼被贬后思想的两个方面。主客问答是赋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苏轼借此抒怀,有无真正的客人并不重要,客的苦闷就是苏轼的苦闷,文中的“客”和“我”的对话是从前的苏轼和现在的苏轼进行的一场超时空的链接。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苏子解决了自己的矛盾痛苦,最终升华到乐观旷达的精神状态。四、课堂小结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
12、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 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 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文章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有机结合,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和主观的思想感情和谐统一,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艺术境界。五、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课后阅读推荐:林语堂苏东坡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感悟与思考张东媛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言的机会,构建合作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老
13、师既要学习先进的课堂理念,又要因地制宜适当改革教学;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或情境。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这样去做: 第一、在平时备课中吃透教材,搜集、整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并制作教具,研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二、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发挥想象思维来解决问题,并尊重和正确解读这些合作体验的结果。第三、创设和谐、真诚的学习氛围。教师不能够也不应该去左右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思维结果,要充分保障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表现欲望,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在师生平等的交流中得以解决,教师决不能居高临下地对学生指手画脚,更不能对学生的认识
14、做这样或那样的否定和贬损,要具有平等与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能左右的仅仅是节奏和方法而已。在整个的阅读过程中,必须贯穿始终的是真诚与信任,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自我正确阅读的能力和潜力,要与学生彼此都敞开心灵。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坚持以“经验引领实践”为指向,具备学生意识、整体意识、实践意识和开放意识,以可观察、可衡量、可检测的教学目标来引导和要求学生的学习,做到教学流程符合学科教学的一般规律,教学流程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各个环节逻辑关系清晰,衔接流畅。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要由课程知识的施予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教师不再做教材的单一阐释者,而是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潜心关注者和学生个性成长的参谋人,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突出其自主性,重视其积极参与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每个语文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自身较高的语文修养去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偏科学生由厌学变为愿学和乐学语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