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531790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正数和负数1.数和负数的概念负数:比 0 小的数 正数:比 0 大的数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注意:字母 a 可以表示任意数,当 a 表示正数时, -a 是负数;当 a 表示负数时,-a 是正数;当 a 表示 0 时,-a 仍是 0。 (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 ,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零上 8表示为: +8;零下 8表示为:-

2、83.数字 0 表示的意义0 表示“没有” ,如教室里有 0 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0 表示一个确切的量。如:0,或在有些题目中的基准,比如以海平面为基准,则 0 米就表示海平面。二、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0 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整数也能化成分数,也是有理数注意:引

3、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 也是偶数,-1,-3,-5 也是奇数。2.有理数的分类三、数轴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注意: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 用原点表示。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也就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 如,

4、数轴上的点 不是有理数)3.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在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比较,距离原点远的数比距离原点近的数小。4.数轴上特殊的最大(小)数最小的自然数是 0,无最大的自然数;最小的正整数是 1,无最大的正整数;最大的负整数是-1,无最小的负整数5.a 可以表示什么数a0 表示 a 是正数;反之,a 是正数,则 a0;a0 时,-a0(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当 a=0 时, -a=0, (0 的相反数是 0)五、绝对值绝对值的几何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 a 的绝对值,记作|a| 。2.绝对值的

5、代数定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3 0 的绝对值是 0。可用字母表示为:如果 a0,那么|a|=a;如果 a0 ) ,则 x=a;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或若 a+b=0,则|a|=|b|;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即:|a|=|b| ,则 a=b 或a=-b;若几个数的绝对值的和等于 0,则这几个数就同时为 0。即|a|+|b|=0,则a=0 且 b=0。4.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数轴上的两个数相比较,左边的总比右边的小;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异号两数比较大小,正

6、数大于负数。5.绝对值的化简当 a0 时,|a|=a; 当 a0 时,|a|=-a6.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求这个数一个数 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一般地,绝对值为同一个正数的有理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绝对值为 0 的数是 0,没有绝对值为负数的数。如:|a|=5,则 a=土 5六、有理数的加减法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和为零;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

7、:(a+b)+c=a+(b+c)在运用运算律时,一定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以达到化简的目的,通常有下列规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相加“相反数结合法” ;符号相同的两个数先相加“同号结合法” ;分母相同的数先相加“同分母结合法” ;几个数相加得到整数,先相加“凑整法” ;整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相加“同形结合法” 。3.加法性质 一个数加正数后的和比原数大;加负数后的和比原数小;加 0后的和等于原数。即:当 b0 时,a+ba当 b0 时,a+ba当 b=0 时,a+b=a4.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为:a-b=a+(-b)5.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在有理数

8、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可以将减法转化成加法后,再按照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在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如:(-8)+(-7)+(-6)+(+5)=-8-7-6+5 和式的读法: 按这个式子表示的意义读作“负 8、负 7、负 6、正 5 的和”按运算意义读作“负 8 减 7 减 6 加 5”6.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运用结合律时的一些技巧:.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同号结合法)(-33)-(-18)+(-15)-(+1)+(+22)原式=-33+(+18)+(-15)+(-1)+(+22) (将减法转换成加法)=-33+18-15-1+

9、22 (省略加号和括号)=(-33-15-1)+(18+22) (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49+40 (运用加法法则一进行运算)=-9 (运用加法法则二进行运算).把和为整数的加数相结合 (凑整法)(+6.6)+(-5.2)-(-3.5)+(-2.6)-(+4.8)原式=(+6.6)+(-5.2)+(+3.5)+(-2.6)+(-4.8) (将减法转换成加法) =6.6-5.2+3.5-2.6-4.8 (省略加号和括号)=(6.6-2.6)+(-5.2-4.8)+3.5 (把和为整数的加数相结合)=4-10+3.5 (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运算)=7.5-10 (把符号相同的加数相结合,并进行运

10、算)=-2.5 (得出结论)七、有理数的乘除法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法则一: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专指“两数相乘”的情况,如果因数超过两个,就必须运用法则三)法则二:任何数同 0 相乘,都得 0;法则三: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法则四: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 0,则积等于 02.倒数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倒数,用式子表示为 axa1=1(a 0) ,就是说 a 和 a1 互为倒数,即 a 是 a1 的倒数,a 1 是a 的倒数。注意:0 没有倒数;

11、求假分数或真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点颠倒位置即可;求带分数的倒数时,先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 (求一个数的倒数,不改变这个数的性质) ;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1 或-1, 不包括 0。3.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即 a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即(ab)c=a(bc)乘法分配律: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在把积相加。即 a(b+c)=ab+ac4.有理数的除法法则(1

12、)除以一个不等 0 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 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 0 的数,都得 0。5.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1)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2)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指出先做什么运算,则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八、有理数的乘方1.乘方的概念求 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 an 中,a 叫做底数, n 叫做指数。2.乘方的性质(1)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的正数。(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0 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九、有理数的混合

13、运算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十、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 10 的数表示成 ax10 n 的形式(其中 1a10 ,n 是正整数) ,这种记数法是科学记数法。十一、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用基本运算符号把数和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如 n,-1,2n+500,abc。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单项式:表示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多项

14、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常数项的次数为0。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注意:分母上含有字母的不是整式。代数式书写规范: 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中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用“*”表示,并把数字放到字母前; 出现除式时,用分数表示; 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 若运算结果为加减的式子,当后面有单位时,要用括号把整个式子括起来。合并同类项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合并同类

15、项的步骤:(1)准确的找出同类项;(2)运用加法交换律,把同类项交换位置后结合在一起;(3)利用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4)写出合并后的结果。去括号的法则(1)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变;(2)括号前面是“ ”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整式的加减: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时,如果有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整式加减的步骤:(1)列出代数式;(2 )去括号;( 3)合并同类项。十二、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ax

16、+b=0(a0)注意:未知数在分母中时,它的次数不能看成是 1 次。如 1/x+3=x,它不是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 0 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移项: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可以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移项的依据:(1)移项实际上就是对方程两边进行同时加减,根据是等式的性质1;(2)系数化为 1 实际上就是对方程两边同时乘除,根据是等式的性质 2。移项的作用:移项时一般把含未知数的项向左移,常数项往右移,使左边对含未知数的项合并,右边对常数项合并。注意:移项时要跨越“=”号,移过的项一定要变号。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 1。注意:去分母时不可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数线有括号的作用,去掉分母后,若分子是多项式,要加括号。用方程解决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审清题意、设未知数(元) 、列出方程、解方程、写出答案。关键在于抓住问题中的有关数量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的策略:利用表格和示意图帮助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