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菌性肺炎,三月护理查房-曾金花,定义,肺炎(pneumonia):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及肺间质炎症。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发病过程,咽部菌落 胃部菌落呼吸道吸入细菌的数量与毒性肺部防御机制肺 炎,临床表现:病情轻重,取决病原体和宿主的状态。,咳嗽、咳痰(脓性痰或血痰) 发热(大多数有) 胸痛(伴或不伴) 重症见:呼吸快、鼻翼扇动、发绀。 肺实变时有典型的体征:如患侧肺浊音、语颤增强和支气管管性呼吸音、湿罗音;当并发胸腔积液时:患侧肺浊音、语颤减弱和呼吸音减弱。,发病以冬季和初春为多,常和呼吸道感染相平行,男性多见;,诱因:患者起病前常有
2、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病毒感染等导致免疫力低下的病史,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 临床症状:急性起病,高热(3940),寒战,脉速;全身肌肉酸痛,患侧胸痛;有咳嗽,咳痰,痰少,可带血或呈铁锈色;可有消化道症状可类似急腹症;严重感染时可出现休克、ARDS及神经症状。,案例,马继雷,23岁,咳嗽、咳痰伴发热1周,以细菌性肺炎住院。自诉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咳少许黄白色粘痰,不易咳出,伴发热,最高体温达38.4,于当地就诊治疗后缓解,3天前再发热,体温达38.7,伴畏寒,在诊于当地诊所,输液两天后缓解。今日再发热,来我院就诊 体格检查示:T38.5,P99次/分,R22次/分,BP136/69
3、mmHg,血常规:红细胞3.96,血红蛋白124g/L,白细胞17.04x109/L,粒细胞13.78x109/L粒比86.41%,C-反应蛋白38.6mg/L,结核抗体弱阳性。 动态血沉:28.00mm/H。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6.10秒,凝血酶原时间比值1.25,纤维蛋白原5.29g/L。,阳性资料,阳性资料,肝功:总蛋白54.00g/L,球蛋白15.60g/L。 血脂:总胆固醇2.28mmol/L,甘油三酯0.48mmol/L。 PCT:0.159ug/L 胸部CT:双下肺炎症,纵膈淋巴结稍肿大。,护理评估,1.健康史 主诉:咳嗽咳痰伴发热1天 现病史:咳嗽、咳痰伴发热1周,自诉无
4、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咳少许黄白色粘痰,不易咳出,伴发热,最高体温达38.4,于当地就诊治疗后缓解,3天前再发热,体温达38.7,伴畏寒,在诊于当地诊所,输液两天后缓解。今日再发热,来我院就诊 目前用药情况:未用药物 心理社会状况:焦虑 既往无其他病史和过敏史。 2.身体评估 T38.5,P99次/分,R22次/分,BP136/69mmHg; 3.辅助检查 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粒比明显增高;胸部CT示双下肺炎症,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 与致病菌引起肺部感染有关。 2.焦虑 与疾病反复不愈、治疗费用较高有关. 3.气体交换受损 与气道内黏液的堆积、肺部感染等因素致呼吸面积减少有关。 4.潜在并
5、发症:感染性休克。,护理目标,病人体温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 病人呼吸平稳,无缺氧状况。 病人积极配合治疗,疾病彻底痊愈。,护理措施,1.生活护理: (1)环境与休息 病室清洁、安静、舒适,通风,适宜温、湿度 (2)加强口腔护理:清晨、餐前、餐后、睡前清洁口腔,以使舒适,增进食欲 (3)饮食护理:适宜口味的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足量饮水,(4)对症护理 高热:行物理降温,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裤、被单、避免受凉。呼吸困难:给予半卧位。 有效咳嗽,促进排痰:拍背、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抗休克,护理措施,2.病情观察 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意识 痰液的颜
6、色、性质、量、气味,留痰标本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用抗菌药物之前留取)。 有无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烦躁不安,意识恍惚,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等感染性休克的症状。,护理措施,3.配合治疗 遵医嘱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拜复乐+头孢米诺钠(症状缓解后改为仙力素+左氧氟沙星)联合抗感染,氨溴索化痰,热毒宁清热解毒及吉诺通、愈美片止咳,顺尔宁解除支气管痉挛,护理措施,4、心理护理 担心病情反复,出现焦虑。以诚恳、和谒的态度耐心解释,使病人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对由疾病所引起的躯体痛苦,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和疏导,向病人解释通过应用有效抗生素治疗预后良好,消除其焦虑。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身体康复。 耐
7、心解释治疗费用的细节,告知用药情况、效果,消除其不信任感和担心,护理措施,5、健康教育 向病人介绍有关肺炎的基本知识,指导病人平时多锻炼身体,强体质。 增加营养摄入,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劳、受寒、酗酒及吸烟等诱发因素,防上感。 出院带药,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解释有关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告知不能擅自停药或减量,如有不适,及时复查,护理评价,病人体温恢复到正常范围,无再发热; 呼吸平稳,无缺氧状况; 未出现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休克的抢救配合,1.协助病人取仰卧中凹位,抬高头胸部20、抬高下肢30 2.高流量吸氧 3.尽快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遵医嘱使用药物;输液速度不宜过快。 4.观察病人全身状况、血压、尿量、尿比重、血细胞比容。,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