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年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052618 上传时间:2018-06-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年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年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年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年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 2018 届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草原文化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以个体奋斗为主要内容的进取性文化。北方草原具有独特性,它既有深远悠长的民族牧歌情调式的生活方式,又有严酷杀伐的沧桑、厚重的历史,从而导致了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特殊认识。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极为直接、密切,人对自然的依赖性突出,因而对自然的亲近之感、迫近之念、忧虑之情更为突出、深挚;它不似江南山水对人的细腻轻抚,更不像士子优游于小桥流水,流溢着别致而精微的艺术感触,而是将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直接联系起来,把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

2、的整体性发展联结起来,发出了“草原不在、民族何存”的呐喊,汉代流传的匈奴歌就是其中代表。另一方面,人与自然架构起初步的生态美学桥梁。蒙古民族第一部史传文学蒙古秘史当中就显现着极为浓郁的生态观念。由于生存环境的严酷、险恶、千变万化,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动态生存观念异常鲜明。草原民族生存的“动态”和“变化”的特点使人的适应能力和冲破自然环境束缚的能力分外突出。草原民族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从而形成一种对英雄的崇拜的观念。 史记匈奴列传中的冒顿单于和蒙古秘史中的札木合就是鲜活的例证,只不过后者还显现着强烈的崇信重义之美。北方草原多地处边陲,因而在地域上形成了一种相

3、对封闭和独立的特征。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又不得不产生与外界文化交融的必然性,于是草原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出新的文化,对于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较农业文化更主动、更积极。这在元代西域文人那里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著名学者刘大杰曾称元代萨都刺的诗歌“代表了元诗的活力与变化的趋势” 。也由于草原自然环境的险峻、生存的艰难,致使草原文化的忧患意识中多了一种实践意识和冒险精神。忧患意识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我成长、成熟的标志,就农业社会而言,忧患意识往往侧重于对深厚精神苦闷的自我消解、自我提升;自我肯定、自我壮大是农业社会忧患意识的主体内容。草原文化景观下的忧患意识,虽然也是

4、在生存困扰下的一种自我拯救、自我飞扬,也充满了焦虑、深痛之感,但并不专力于自我精神领域的别有洞天,而是将原始初民时期产生的朴素的“天人合一”观念加以发展,剔除了其中包含着的精神层面的穷力追逐,进而催生个体抗拒灾难和挫折的行为力量。(摘编自温斌古代北方草原文学的精神风尚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北方草原与南方山水虽然空间地理位置不同,但在与人的关系上两者却是一致的。B. 草原文化精神既体现了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又显现着极浓郁的生态观念。C. 北方草原是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因此北方草原文化是一种白发性、独立性的文化。D. 不同于农业文化,草原文化的忧患意识

5、除了侧重于自我精神领域,还催生了行为力量。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点出草原文化是进取性文化,再从草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崇拜英雄的观念、开放性、忧患意识等方面进行论述。B. 文章举匈奴歌的例子,证明草原文学注重民族生存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并将对草原的关切与民族的整体性发展统一起来。C. 文中所提的冒顿单于和札木合两个人都是被草原民族崇拜的英雄,以此二人为例主要是论证草原文学具有崇拜英雄的观念。D. 文章提到了元代西域文人,以此不仅论证了草原文化具有忧患意识,还进一步论证了忧患意识中具有实践意识和冒险精神。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6、. 如果北方草原不具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历史,那么草原民族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能就不会有特殊认识。B. 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 的动态生存观念异常鲜明,缘于其生存环境的严酷、险恶、千变万化。C. 草原民族崇拜英雄的观念的形成,与其强调人在强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面前的力量、智慧、意志力有关。D. 相比农业文化,草原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交融有着必然性,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也更主动、更积极。【答案】1. B 2. D 3. D【解析】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7、A 项, “在与人的关系上两者却是一致的”分析错误,文章第一段说“它不似江南山水对人的细腻轻抚流溢着别致而精微的艺术感触” ,可见并不一致。C 项, “北方草原文化是一种自发性、独立性的文化”错误,文章第三段说“草原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出新的文化” ,因此它并非是自发性、独立性的。D 项, “草原文化的忧患意识除了侧重于自我精神领域”错,草原文化并不侧重于自我精神领域。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

8、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 项, “论证了草原文化具有忧患意识,还进一步论证了忧患意识中具有实践意识和冒险精神”分析有误,这是对文章论据的分析有误,元代西域文人这一事例源自第三段,文中说“于是草原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出新的文化,对于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较农业文化更主动、更积极。这在元代西域文人那里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由此可知,论证的应是“草原文化所具有的开放、积极、主动的特点”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

9、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D 项, “相比农业文化,草原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交融有着必然性”错误,文章只在交流、融合的动机和活力的主动、积极性上与农业文化作了比较,文章并未写到农业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交融没有必然性。(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铁丝网上的春天袁鹰都说春天来了。可是,春天在哪里呢?上海早已成了“孤岛”注,但这座“孤岛”上没有青山,没有绿水,是一座灰色的、黑色的岛。公园里,倒也有山,那是假山,石头堆成的;也有水,那是假水,人工开凿的池塘,小得

10、可怜。水里也有船,那是小孩的玩具,纸的,洋铁皮的。我多么想念离别了三年的西湖、钱塘江、南高峰和北高峰。到春天,苏堤上一株杨柳一株桃,迷住你不忍归去。湖光山色,在梦里也是那么妩媚动人。想起“柳浪闻莺” ,想起“断桥残雪” ,想起杭州口音的“划子要吗” ,禁不住“一声河满子,双泪落君前”了。梦醒后,抬头依然只从天井一角看到灰蒙蒙的天空。工厂烟囱从早到晚喷着浓黑的烟雾,把上海的天空熏染得像一块发黑的擦桌布,又像铅块一样沉重。这是春天吗?又说春天在郊外。于是,我带着弟弟妹妹们去寻找。从曹家渡五角场沿苏州河向西走,走过圣约翰大学校园。从漆了黑油漆的竹篱笆朝里边张望,能看到浓浓的绿荫,仿佛也能嗅到花香,还

11、传来一阵阵笑语。大学校园里的春光是诱人的,但不知道他们能享受多久呢?“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花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请珍惜你们拥有的这一点春光吧!我为你们祝福。再往前去。绕过兆丰公园,就到了铁路边。马路同沪杭铁路平行地伸展着。铁路两侧,青青的野草倒是长得很盛,那是被春风吹醒的。沿铁路架了铁丝网,像一只巨大的蜈蚣,一条带刺的长蛇,匍匐在那里。铁丝是新换的,青光闪闪。铁丝网围住了“孤岛” ,锁住了“孤岛”上的人。我无端地感到一阵战栗,好似被这铁丝网捆住了手脚,全身动弹不得。“看,快看那边!”弟弟妹妹们喊起来, “那边铁丝网上!”铁路西侧的铁丝网上,挂着一只破风筝。那是一只最普通的风筝

12、,既不是燕子喜鹊,也不是老鹰蜈蚣,而是最常见最便宜的瓦片风筝。不知什么时候吹落到铁丝网上来的,已经被铁丝网刮破了,只剩下一个骨架,半张破碎的纸,红红绿绿,看不清那上面画的是什么。“风筝,一只风筝!”弟弟妹妹们继续喊着。在我们住的拥挤不堪的弄堂里,是看不到风筝,也没法放风筝的。“风筝,快看风筝!”是的,这只风筝,应该在湛蓝的长空翱翔,在青青草地和绿绿竹林上空飘荡,在洒满阳光的小山坡上旋舞高升。伴随它的,应该是无忧无虑的欢笑,应该是漫山遍地的鲜花,应该是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应该是对阳春美景的享受。风筝,也一定有过这样的梦。然而,现在它只能挂在铁丝网上。线断了,它从高空悠悠荡荡地跌落下来,而且那么巧,

13、竞落在无情的铁丝网上。它的主人放风筝的孩子,早已失望、闷闷不乐地走了,回家去了。它从哪里来?它的家在哪里?谁也不知道。只知道它现在挂在铁丝网上,而且已经刮破了。它曾为它的主人带来一阵春天的喜悦,然而,就如肥皂泡泡一样幻灭了。它垂着头,在叹息吗?在哭泣吗?在怀念家乡和主人吗?要不了两三天,也许就是明天,风吹雨打,连现在这个支离破碎的骨架,也会无影无踪。弟弟妹妹们停在这边一侧的铁丝网下,一定很想跨过铁路去,将那只风筝从那边铁丝网上解救下来。但是不可能,我们都被铁丝网拦住,我们只能隔着铁丝网,隔着沪杭铁路的铁轨,向它行注目礼,向它凭吊。春天被挂在青光闪闪的铁丝网上。回去的时候,还依依不舍地回头望了望

14、。似乎同一位偶然相遇的好朋友告别。但愿今夜不要下雨我们在心里默祷着。一九四一年春,上海曹家渡(选自袁鹰散文选集 )【注】人们习惯将 1937 年 11 月日本占领上海至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 4 年时间称为“上海孤岛时期”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两处引用古人诗词句子,前者表达了作者对杭州湖光山色、风土人情的眷恋之意;后者表达了作者对春光的珍惜之情。B. “像一块发黑的擦桌布” “像铅块一样沉重”这些比喻句既突出上海天空灰蒙蒙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忧患。C. “可是春天在哪里呢?” “这是春天吗?”这两个

15、疑问句,或引起下文,或总结上文,标示思路,暗示文章主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D. 本文以寻找春天为线索,以行踪为序,叙写了我和弟弟妹妹从城里到郊外找寻春天的过程,写景状物,情寓其中,含蓄蕴藉。5. 结合全文,赏析“春天被挂在青光闪闪的铁丝网上”这句话。6. 文章为什么要用很多笔墨描写“风筝”?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答案】4. B 5. 这句话运用了象征(或说隐喻、比拟)的修辞手法,从上下文语境看,句中“春天”表层意义是指“风筝” ,而“铁丝网”则能让读者联想到围困孤岛的黑暗势力。作者不说风筝被挂在铁丝网上而说春天被挂在铁丝网上,表达了对“孤岛”上海压抑沉闷、缺乏生机的严峻社会现实的审视,也传达了

16、对春天的向往之情。 6. 从文章内容与标题意旨关系看,花很多笔墨描写铁丝网上的“风筝” ,正是呼应标题“铁丝网上的春天” 。从选材与主题思想关系看,花很多笔墨描写“风筝” ,是借风筝的遭遇,委婉含蓄地表达作者自己对自由美好生活的憧憬。从意象选择、组合的内在关联看,被铁丝网围锁的“孤岛”和“人” ,与被挂在“无情的”铁丝网上的“风筝”一样,丧失了自由,表达了作者对桎梏在“孤岛”中的人们的不幸遭遇的同情;使得文章主题意蕴更加丰厚。【解析】4.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文中的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文章的思想内容、主旨和环境

17、等。B 项, “也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忧患”这一表述不当,没有扣住本文的主题意蕴。本文不是揭示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结合文本写作时间“一九四一年春” ,及文本注解可知文本“像一块发黑的擦桌布” “像铅块一样沉重”这些比喻主要表现了当时上海压抑沉闷、缺乏生机的严峻社会现实。5.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全文,赏析“春天被挂在青光闪闪的铁丝网上”这句话,这是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作答时要从文本中找出这句话所在的位置,然后根据上下文语境及文本的主旨进行理解分析。 “春天被挂在青光闪闪的铁丝网上” ,分析时看其是否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有何效果,再从中找出一些关键词进行理解。这句话中的关

18、键词是“春天”和“铁丝网” ,这句话运用了象征或隐喻、比拟的修辞手法,这里“春天”的表层含义是指“风筝” ,结合注解理解“铁丝网”则是能围困孤岛的黑暗势力。作者说“春天被挂在青光闪闪的铁丝网上” ,意思是被黑暗势力围困的上海“孤岛”和“人”就像被挂在铁丝网上的“风筝”一样,没有自由,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充满生机的社会生活的向往之情。点睛:理解句子的含意有三个层面:(1)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一般说来,句子的字面意义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它不是高考的重点。 (2)理解句子的句内意义。所谓“句内意义”是指句子的语境意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这方面的理解,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3

19、)理解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 ,也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产生的意义。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象征、反语、双关、委婉等,表达的往往是句外意义,常常是考查的重点。6. 试题分析:题干问“文章为什么要用很多笔墨描写风筝 ”,要求结合全文进行分析。这是考查文章物象的作用,物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体的景物形象,它往往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答时可以从文章的标题、结构、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如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为下文作铺垫(伏笔)作用,寄托人物情感,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等。从标题角度考虑,文中“春天”表层意义是指“风筝” ,风筝被挂在铁丝网上,与文中标题“铁丝

20、网上的春天”相呼应。从文中主旨思想等角度考虑, “这只风筝,应该在湛蓝的长空翱翔,在青青草地和绿绿竹林上空飘荡,在洒满阳光的小山坡上旋舞高升。伴随它的,应该是无忧无虑的欢笑,应该是漫山遍地的鲜花,应该是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应该是对阳春美景的享受。 ”“然而,现在它只能挂在铁丝网上。线断了,它从高空悠悠荡荡地跌落下来,而且那么巧,竟落在无情的铁丝网上。 ”作者用很多笔墨描写“风筝” ,运用的是象征或隐喻的修辞手法,借风筝被挂在铁丝网上的遭遇,委婉含蓄地表达作者对自由、充满生机的社会生活的向往之情,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思想。(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霍金被认为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

21、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更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 。自传:私人回忆作为霍金的华人弟子,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吴忠超认为, “霍金的我的简史全球学界都已经期盼很久。作为一本自传,这本书肯定也会像忏悔录 我的苦难史一样,传诸后代” 。吴忠超向记者说起了霍金写这本自传的起源,那是霍金 70 岁生日那天,剑桥大学和国际同仁为霍金举办了“宇宙的态”的学术会议。 “但是因为霍金的健康状态,医生不允许他亲自出席庆典。所以霍金在生日前预先录制了题为我的简史的视频,并在宴会之前向来宾播放。这就是这部自传的雏形。 ”在吴忠超看来, 我的简史一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准确。 “因为身体原因,霍金不能正常写字,看书也

22、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甚至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逐页阅读。 ”吴忠超感慨说, “但是我的简史是霍金在新技术帮助下完全凭借一己之力写成的书,他写得很慢,所以这本书也很短,但是他却能把自己的生平和研究经历写得很清楚。 ”在书里,霍金浮光掠影般讲述了自己从战后伦敦的男孩成长为国际学术巨星的岁月。用简明、风趣、坦诚的语言让读者了解了过去著作中难得一见的霍金:曾经和同事为特别黑洞存在打赌的开玩笑者;在物理学和宇宙学世界博取立足之地的年轻的丈夫和父亲等等。我的简史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霍金个人宇宙的窗户,让人们得以认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如何书写科学的历史

23、、创造生命的奇迹。他传:充满敬意起初,物理学教授杨建邺对霍金并没有特别的认识,然而,在翻看时间简史之后,杨建邺便被书中的语言、思想所吸引。后来杨建邺看了吴忠超写的中文版序之后对霍金有了大概了解。又先后看了时间简史续编 霍金讲演录等资料,对霍金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于 2005 年完成霍金传一书。2014 年,杨建邺出版了新作霍金传奇 。书中新增了 2006 年以后霍金经历的一些事情,包括霍金的第三次中国行、与第二任妻子离婚等内容。写作时间也一直写到 2013 年 3 月霍金获得“特殊物理学基础奖”为止。在杨建邺看来,霍金被人们铭记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学术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更是因为他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

24、的人物。 “他的贡献是在他被禁锢在轮椅上 30 多年的情况下做出来的,此外他还多次因为疾病命悬一线。人们对具有如此顽强生命力、不懈追求宇宙真理、充满传奇色彩同时又具有非凡幽默性格的他,都不得不从内心发出深深的感叹和由衷的敬意。而我对霍金的敬意就是写一本他的传记。 ”(摘编自王俊宁霍金自传与“他传” )相关链接:霍金不愿对恶疾低头,甚至不愿接受任何帮助。他最喜欢被视为科学家,然后是科普作家,最重要的是,被视为正常人,拥有与其他人相同的欲望、干劲、梦想与抱负。(摘自百度百科)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

25、 20 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摘自中国新闻网霍金到底厉害在哪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霍金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 ,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B. 杨建邺起初对霍金并没有特别的认识,通过阅读时间简史续编 霍金讲演录等资料,对霍金有了更深的了解。C. 霍金在自传中,浮光掠影般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包括霍金和同事打赌开玩笑、与第二任妻子离婚等内容。D. 如果想认识霍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如何书写科学的历史、创造生命的奇迹的,那么不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6、( )A. 我的简史是霍金在新技术帮助下完全凭借一己之力写成的书,吴忠超认为准确是此书最主要的特点。B. 霍金 70 岁生日那天,身体很差,到了不能亲自出席庆典的地步,因此,霍金决定写自传我的简史 。C. 霍金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在学术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曾经在 2013 年获得“特殊物理学基础奖” 。D. 霍金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怀着对他的由衷的敬意,杨建邺写了霍金的传记霍金传奇 。9. 你觉得霍金身上有哪些人格魅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再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感受。【答案】7. C 8. B 9. 人格魅力:乐观,有顽强生命力与超凡毅力。霍金多次因为疾病命悬一线,但不愿对恶疾低头,甚至不

27、愿接受任何帮助;身体状况极差,仍读书、写作。有梦想与抱负,不懈追求宇宙真理。他的贡献是在他被禁锢在轮椅上 30 多年的情况下做出来的。有非凡幽默性格。在自传中用简明、风趣、坦诚的语言让读者了解了过去著作巾难得一见的霍金。感受: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不同程度和意义上的欠缺,有些人虽然身体强健,但他们精神空虚、意志消沉、不思进取,这才是最可怕的残疾。人生和阅历太平常使一些人流于放纵,因为他们从未感到什么不正常。可是对于那些高度残疾的人来说,他们就能深刻地体会到与正常人的巨大差异,然而许许多多的残疾人却做出了正常人无法做出的成就。人强大的永远都是精神。【解析】7.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

28、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 。比如本题中,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C 项, “霍金在自传中,包括霍金与第二任妻子离婚等内容”错误, “与第二任妻子离婚”不是自传的内容,他传第二段说“包括霍金的第三次中国行、与第二任妻子离婚等内容” ,可见应属于他传的内容。8.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 “一项” 。B 项, “霍金 70 岁生日那天,身体很差,到了不能亲自出席庆典的地步,因此,霍金决定写自传我的简史 ”错误,在“自传:私人回忆”的第

29、二段,70 岁生日前霍金预先录制了题为我的简史的视频,并在宴会之前向来宾播放。这就是这部自传的雏形。9.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你觉得霍金身上有哪些人格魅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再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传主形象的把握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本题答案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霍金的人格魅力,二是自己的感受。第一个问题,考生可以到文中圈出霍金的表现,圈出他人或作者评价霍金的内容,然后进行概括。如“自传:私人回忆”第四段, “在书里,霍金浮光掠影般讲述了自己从战后伦敦的男孩成长为国际学术巨星的岁月。用简明、风趣、坦诚的语言让读者了解了过去著作中难得一见的霍金:曾经

30、和同事为特别黑洞存在打赌的开玩笑者;在物理学和宇宙学世界博取立足之地的年轻的丈夫和父亲等等” ,霍金的幽默可见一斑;如“他传”中杨建邺的评价, “他的贡献是在他被禁锢在轮椅上 30 多年的情况下做出来的,此外他还多次因为疾病命悬一线。人们对具有如此顽强生命力、不懈追求宇宙真理、充满传奇色彩同时又具有非凡幽默性格的他,都不得不从内心发出深深的感叹和由衷的敬意” ,如链接一中“霍金不愿对恶疾低头,甚至不愿接受任何帮助。他最喜欢被视为科学家,然后是科普作家,最重要的是,被视为正常人,拥有与其他人相同的欲望、干劲、梦想与抱负” ,这说明霍金有顽强的生命力和超凡的意志,他有梦想,有追求。考生可以根据这些

31、内容概括霍金的人格魅力。第二个问题,考生应联系霍金所取得成就与他人格魅力之间的关系来谈感受。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韦陟,字殷卿,与弟斌俱秀敏异常童。陟甫十岁,授温王府东阁祭酒。风格方整,善文辞,书有楷法,一时知名士皆与游。居丧,以父不得志殁,乃与斌杜门不出八年。亲友更往敦晓,乃强调为洛阳令。宋璟见陟叹曰:“盛德遗范,尽在是矣。 ”迁礼部侍郎。陟于鉴裁尤长。故事,取人以一日试为高下。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迁吏部侍郎,选人多伪集,与正调相冒,陟有风采,擿辨无不伏者,黜正数百员,铨综号为公平。自以门品可坐阶三公,居常简贵,视僚党傲

32、然;其以道谊合,虽后进布衣与均礼。李林甫恶其名高,恐逼己,出为襄阳太守。入考华清宫,杨国忠忌其才,谓拾遗吴豸之曰:“子能发陟罪乎?吾以御史相处。 ”豸之乃劾陟馈遗事。陟贬桂岭尉。会安禄山陷洛阳,弟斌没贼,国忠欲构陟与贼通,密谕守吏,令胁陟使忧死,州豪杰共说日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日命当尔其敢逃刑因谢遣,坚卧不出。肃宗即位,起为吴郡太守,会永王兵起,委陟招谕,乃授江东节度使。与高适、来填会安州,陟曰:“今中原未平,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 ”乃推填为地主,为载书,登坛日:“皇天后土,实鉴斯言。 ”辞旨慷慨,士皆陨泣。

33、永王败,帝趣陟赴凤翔。初,季广琛从永王乱,非其本谋,陟表广琛为历阳太守,慰安之。至是,恐广琛有后变,乃驰往谕诏恩释其疑,而后趣召,帝雅闻陟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疑有顾望意,止除御史大夫。卒,年六十五。(选自新唐书韦陟传 ,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日命当尔其敢逃刑B. 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日命当尔其敢逃刑C. 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日命当尔其敢逃刑D. 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

34、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楷:文中指书体。汉字形体的演变,历经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六大类形体。B. 三公: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也称“三司” 。不同的朝代所指的官职不同。C. 江东:自汉至隋唐称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 。也可以指其他地方。D. 皇天:古代对天的尊称。后土:古代对地的尊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韦陟才华突出,遵守孝道。他从小聪明异常,十岁担任官职,擅长写文章;他的父亲去世,因父亲生前不得志,他和弟弟八年不出来做官。B. 韦陟恪尽职守,为国选材。他在礼部任职,改变以往选人的方法;他在吏部任职,凭借个人素质,改变了吏部舞弊丛生的选人风气,人称公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