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指南(试 行 )针对我国目前尾矿库种类复杂、数量繁多、分布广泛的现状,以及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频发的实际情况,为构建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防范与应急处置体系,实现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制定本指南。1 总论1.1 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放射性选矿之外的金属与非金属选矿项目的尾矿库(含干式处理的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其他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电厂灰渣库的环境应急管理可参照本指南执行。1.2 术语和概念(1)尾矿库: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堆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湿法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2)尾矿库企业:指建设和
2、使用尾矿库的企业。(3)突 发 环 境 事 件 :突 然 发 生 、造 成 或 者 可 能 造 成 重 大 人 员 伤 亡 、重 大 财 产 损 失 和 对 全 国 或 者 某 一 地 区 的 经 济 社 会 稳 定 、政 治 安 定 构 成重 大 威 胁 和 损 害 ,有 重 大 社 会 影 响 的 涉 及 公 共 安 全 的 环 境 事 件 。(4)环 境 敏 感 区 :指 依 法 设 立 的 各 级 各 类 自 然 、文 化 保 护 地 , 4 以 及 对 建 设 项 目 的 某 类 污 染 因 子 或 者 生 态 影 响 因 子 特 别 敏 感 的区 域 。(5)环境应急:针对可能或已
3、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6)应急监测: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污染物质的种类、污染物质的浓度、污染的范围、发展变化趋势及其可能的危害等情况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编写应急监测方案、确定监测范围、布设监测点位、现场采样、确定监测项目、现场与实验室监测方法、监测结果与数据处理、监测过程质量控制、监测过程总结等。(7)危险化学品: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8)危险废物:指
4、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9)三级防控体系:指在车间、厂区和流域三个层级设防布控,防止尾矿库企业发生污染事件。一级防控是指在有毒有害原料仓储间和生产车间设置防渗围堰以收集车间泄漏的有害物质;二级防控是以厂区整体为单元,按污染物最大泄漏量设置事故应急池;三级防控是在流域的支流设置发挥拦截降解作用的设施,主要包括拦截坝、滞 5 污塘等,并配置防控所需材料的物资储备库。水利设施和城市景观橡胶坝也可作为拦截设施。1.3 编制依据1.3.1 法律法规、规章突发事件应对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
5、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家产业政策名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6 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1.3.2 标准、技术规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9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渔业水质标准 GB11607-89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
6、、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危险废物贮存染污控制标准 GB18597-200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8-200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91-200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T338-2007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164-2004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HJ/T194-200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0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AQ2006-2005 7 1.
7、4 尾矿库企业责任和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管理职责本指南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确定尾矿库企业在尾矿库环境管理方面的主体责任和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管理职责。1.4.1 尾矿库企业责任尾矿库企业是防治尾矿库污染、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主体。尾矿库企业应遵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 制度,按要求进行排污申报登记,确保污染防治设施稳定正常运行;按规定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环境风险评估制度,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落 实各项应急措施;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建立和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加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构建防范与应急处置体系,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和应急处置。1.4.2 环境保护行政部门
8、管理职责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负责对涉及尾矿库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建立和完善尾矿库环境风险评估制度;要求企业编制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负责企业尾矿库污染防治的日常监督检查和处理。针对突 发 环 境 事 件 ,按 照 职 责 和 规 定 的 权 限 启 动 相 关 应 急 响 应 ,参与 应 急 处 置 工 作 。1.5 尾矿库企业和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的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内容1.5.1 尾 矿 库 企 业 的 环 境 应 急 管 理 工 作 内 容1.5.1.1 日 常 环 境 应 急 管 理尾 矿 库 企 业 在 尾 矿 库 日 常 环 境 应 急 管 理 中 ,要 全 面 排 查 污 染 8 隐
9、 患 ,落 实 各 种 应 急 保 障 措 施 ,加 强 应 急 培 训 与 演 练 。开 展 污 染 隐 患 排 查 。要 通 过 经 常 性 的 污 染 隐 患 排 查 ,确 定 排查 和 防 范 的 重 点 部 位 ,明 确 尾 矿 库 下 游 的 环 境 敏 感 保 护 目 标 ,全面 分 析 可 能 造 成 的 次 生 灾 害 和 衍 生 灾 害 ,制 定 相 应 的 切 断 污 染 源 、消 除 和 减 轻 污 染 的 应 急 处 置 措 施 。对 查 出 的 污 染 隐 患 制 定 切 实 可行 的 整 改 方 案 ,进 行 治 理 整 改 ,并 建 立 相 关 工 作 档 案
10、。落 实 应 急 保 障 措 施 。要 落 实 各 种 应 急 保 障 措 施 ,特 别 是 掌 握本 企 业 应 急 物 资 与 装 备 的 种 类 、数 量 、存 放 位 置 及 使 用 方 法 ,同时 要 掌 握 周 边 地 区 应 急 物 资 与 装 备 的 企 事 业 单 位 的 联 系 方 式 、储备 等 相 关 情 况 。加 强 应 急 培 训 与 演 练 。要 通 过 应 急 培 训 与 演 练 ,使 全 体 企 业职 工 掌 握 尾 矿 中 污 染 物 的 危 害 和 防 护 措 施 ,按 照 应 急 预 案 组 织 进行 经 常 性 的 演 练 ,并 按 照 国 家 的 要
11、 求 和 本 企 业 应 急 资 源 的 变 化 情况 及 时 对 预 案 进 行 更 新 和 完 善 。1.5.1.2 应 急 处 置尾 矿 库 企 业 作 为 应 对 尾 矿 库 突 发 环 境 事 件 的 责 任 主 体 ,在 发生 尾 矿 库 坍 塌 、泄 漏 等 引 发 的 突 发 环 境 事 件 时 ,要 立 即 启 动 本 单位 应 急 响 应 ,实 施 先 期 处 置 。必 须 全 力 切 断 污 染 源 ,努 力 开 展 应急 监 测 ,采 取 行 之 有 效 的 措 施 消 除 和 减 轻 污 染 ,尽 最 大 可 能 防 止突 发 环 境 事 件 扩 大 、升 级 ,最
12、大 限 度 的 降 低 对 环 境 的 损 害 。尾 矿 库 企 业 要 将 事 件 真 实 情 况 第 一 时 间 向 当 地 政 府 和 环 保 等 9 职 能 部 门 报 告 ,为 政 府 正 确 判 断 形 势 、科 学 决 策 提 供 依 据 ,为 尽快 得 到 政 府 和 社 会 支 援 争 取 时 间 。1.5.2 环 境 保 护 行 政 部 门 的 环 境 应 急 管 理 工 作 内 容1.5.2.1 日 常 环 境 应 急 管 理在 尾 矿 库 日 常 环 境 应 急 管 理 中 ,环 境 保 护 行 政 部 门 要 认 真 组织 开 展 环 境 风 险 隐 患 检 查 工
13、作 。要 及 时 了 解 和 掌 握 本 地 区 正 在 使用 、停 止 使 用 或 闭 库 的 各 类 尾 矿 库 环 境 污 染 治 理 设 施 和 措 施 ,以及 尾 矿 库 下 游 取 水 口 、饮 用 水 源 保 护 区 等 环 境 敏 感 保 护 目 标 。加强 对 环 境 风 险 隐 患 登 记 、整 改 、销 号 的 全 过 程 管 理 。对 现 有 的 尾矿 库 建 立 环 境 保 护 管 理 台 账 ,实 行 动 态 管 理 。1.5.2.2 应 急 处 置发 生 尾 矿 库 突 发 环 境 事 件 后 ,当 地 环 境 保 护 行 政 部 门 要 在 政府 的 统 一 领
14、 导 下 ,查 明 情 况 、及 时 报 告 、提 出 建 议 、督 促 落 实 、调查 处 理 ,做 到 第 一 时 间 报 告 、第 一 时 间 赶 赴 现 场 、第 一 时 间 开 展监 测 、向 地 方 政 府 提 出 第 一 时 间 向 社 会 发 布 信 息 的 建 议 、第 一 时间 组 织 开 展 调 查 。查 明 情 况 就 是 通 过 现 场 勘 察 、调 查 和 应 急 监 测 ,查 明 突 发 环境 事 件 的 基 本 情 况 等 。及 时 报 告 就 是 严 格 执 行 国 家 的 突 发 环 境 事 件 信 息 报 送 制 度 ,向 当 地 政 府 和 上 级 环
15、境 保 护 行 政 部 门 及 时 报 告 。提 出 建 议 就 是 及 时 向 政 府 现 场 应 急 指 挥 部 提 出 切 断 污 染 源 、 10 控 制 和 消 除 污 染 等 方 面 的 建 议 ,为 政 府 环 境 应 急 工 作 决 策 提 供 支持 。督 促 落 实 就 是 对 政 府 现 场 应 急 指 挥 部 制 定 的 环 境 应 急 工 作 决策 和 措 施 执 行 情 况 进 行 跟 踪 检 查 ,督 促 尾 矿 库 企 业 予 以 落 实 ,并将 督 促 落 实 情 况 及 时 报 告 地 方 政 府 、上 级 环 境 保 护 行 政 部 门 及 政府 相 关 部
16、 门 。调 查 处 理 就 是 按 照 当 地 政 府 的 统 一 安 排 ,及 时 组 织 或 参 与 后期 处 置 工 作 ,查 清 事 件 原 因 、责 任 ,落 实 各 项 环 保 整 改 措 施 ,进 行环 境 应 急 事 件 后 评 估 ,开 展 环 境 影 响 后 评 价 ,总 结 经 验 教 训 ,提高 环 境 应 急 管 理 工 作 水 平 。1.6 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尾矿库的环境应急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具体包括:日常预防和预警、环境应急准备、环境应急响应与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终止后的环境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日常预防和预警:包括尾矿库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隐患管理、建立尾
17、矿库动态数据库、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评估、建立预警体系、建立联动机制等内容。环境应急准备:包括应急预案体系、三级防控体系、应急保障体系等内容。环境应急响应与处置:包括应急协调指挥、应急监测、应急处理等内容。 1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终止后的环境管理:包括环境恢复、中长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跟踪监测等内容。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体系见图 1-1。建 设 项 目环 境 风 险 管 理环 境风 险 评 价日常预防预警建 立 尾 矿 库动 态 数 据 库尾 矿 库 环 境风 险 评 估建 立 预 警 体 系应 急 预 案 体 系应急决策管理系统三 级 防 控 体 系应 急 保 障 体 系应 急 协 调 指 挥
18、应 急 监 测应 急 处 理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环 境 恢 复中 长 期 环 境 影 响预 测 与 评 价跟 踪 监 测应急终止后的管理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建 立 联 动 机 制日 常 环 境隐 患 检 查日 常 环 境监 测 12 图 1-1 尾矿库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图 13 2 尾矿库环境应急预防和预警2.1 涉及尾矿库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2.1.1 环评审批(1)涉及尾矿库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涉及尾矿库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水土保持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必须符合当地环境功能区划及当地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的环保要求;在尾矿库建设的选址方面应考虑
19、尾矿库周边有利于建设尾矿库环境应急处置设施。(3)涉及尾矿库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须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评审查后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环境影响报告书。对所有涉及尾矿库的建设项目在报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必须设置独立的环境风险评价篇章。2.1.2 环保竣工验收存在重大环境风险的尾矿库经安全监管部门验收合格(取得尾矿库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按相关规定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2.1.3 闭库环境管理尾矿库企业在尾矿库停止使用后必须进行处置,保证坝体安全,不污染环境,消除污染事故隐患。尾矿库经安全监管部门闭库验收合格后,方可对尾矿库的环境 14 污染防治设施、生态保护工程进行闭库验收,验收
20、时应对尾矿库中的尾砂进行环境达标监测。关闭尾矿设施必须经企业主管部门报当地省环境保护行政部门验收、批准。经验收移交后的尾矿设施其污染防治由接收单位负责。利用处置过的尾矿或其设施,需经地、市环境保护行政部门批准,并报省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备案。2.2 尾矿库动态管理数据库各级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应加强尾矿库动态管理数据库建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及信息管理指挥平台等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预警能力。尾矿库动态管理数据库应包括以下内容:尾矿库概况、周边环境概况、建设(生产)情况、水土保持措施、环境应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2.3 尾矿库环境风险分类管理各级地方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应在对尾矿库
21、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对尾矿库环境风险进行分类。尾矿库的环境风险分类应综合考虑以下要素:尾矿库库容、坝高、尾矿库所含污染因子、尾矿库周边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等。对于周边存在环境敏感点的有色金属、重金属及稀有金属等尾矿库应作为重点环境风险源进行管理。对于环境风险较小的铁矿、锰矿等尾矿库作为一般环境风险源 15 进行管理。对于煤矸石等一般工业废渣且周边无环境敏感点的尾矿库,可不纳入环境风险管理范围之内。2.4 尾矿库日常环境监测2.4.1 常规监测涉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类污染物及氰化物等的尾矿库企业要按规定项目和频次进行监测。企业应在车间或处理设施排放口安装特征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无在线监测设备或未安装
22、在线监测设备的,企业应自行或委托有资质的监测机构进行手工监测。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要按规定定期对企业进行监督性监测。企业特征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应当与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信息平台联网,属于省控和国控重点污染源的企业,还应与省级和国家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信息平台联网。企业监测的数据要以日报或周报形式报送当地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同时向社会公告。2.4.2 地下水监测为监控尾矿库对地下水的影响,企业应在尾矿库周边设置三类地下水水质监控井,定期进行监测。第一类沿地下水流向设在尾矿库上游,作为对照井,反映地下水的本底值;第二类沿地下水流向设在尾矿库下游,作为污染观测井;第三类设在最可能出现扩散影响的周边(可根据实际情况
23、适当增加),作为污染扩散监控井。按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定期对监控井取样监测。 16 如果尾矿库周边监测范围内存在居民取水井,则可用居民取水井代替观察井。为实现对尾矿库所处区域地下水环境的动态观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地勘机构出具区域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区域地下水水化学图及水文地质勘探孔柱状图。2.4.3 地表水预防预警监测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负责尾矿库周边地表水预防预警监测布点采样。监测 断面的布设和数量应符合地表水和废水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1)在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检查预防监测中,要对尾矿库周边、溃坝或泄漏可能影响的河流上游,设置对照断面,尾矿库周边涉及饮用水水源地的要设置
24、河流背景断面。(2)在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检查预防监测中,涉及国家规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要在支流与干流汇合处,下游 200 米设控制断面,控制断面有超标情况时,根据实际情况设消解断面。(3)河流涉及跨省界、国界的,要根据省界、国界河流地形,设置跨界水质监测断面。2.5 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检查2.5.1 检查准备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各类环保标准,辖区内尾矿库企业的基本信息。根据收集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因地制宜,制定检查计划,确定检查重点。统筹安排现场执法 17 需要的调查取证设备、监测仪器、交通工具等。需其他部门配合实施联合检查的,联系有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明确各部
25、门具体工作任务。2.5.2 现场检查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如下资料:企业生产销售台账及企业生产管理的基本信息资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及审批文件、环保“三同时”验收报告及审批文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应急机构建设和管理制度、排污许可证、排污申报资料、排污费缴纳单据、自动监控数据报表等环境管理基本资料;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台账、环保设施运行规程等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基本资料。根据尾矿库企业厂区布局、尾矿库位置、生产工艺流程、重点产排污节点等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检查路线,检查尾矿库企业的生产车间、尾 矿库的使用、污染防治和应急防控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等,填写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检查单,并做好现场检查记录。尾矿库环境
26、风险隐患检查单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尾矿库基本信息表(表 2-1),第二部分为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检查表(表 2-2)。建立尾 矿库 基本信息表后,日常检查时可只检查表 2-2 内容,如表 2-1 基本信息有 变更则在备注栏说明。2.5.3 调查取证现场检查发现有环境违法行为的应当责令改正,并对违法事实、违法情节和危害后果等进行全面、客观、及时的调查,依法收集与案 18 件有关的证据,制作现场检查(勘察)笔录和调查询问笔录,采取录音、拍照、录像或者其他方式如实记录现场情况。2.5.4 处理检查中发现环境违法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罚决定。属于上级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管辖的,应形
27、成书面材料报上级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处理。上级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可以将管辖的案件交由下级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对应责令停产整顿、停业、关闭的案件,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应当提出处理建议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涉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移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涉嫌存在非法占地、采矿手续不完善的,移送国土资源部门;涉嫌违反国家产业政策、需淘汰关停的,移送经济主管部门等。2.5.5 总结归档编写总结报告,对查处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文字材料及音像资料,及时分类归档。2.6 建立预警体系2.6.1 预警发布条件当发生环境水质数值异常、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监测指标异常、视频监控系统显示重点污染源设施运行和排放异常、监测因子达
28、到预警和应急响应分级标准时,报请政府启动相应等级的预警与应急预案。 19 2.6.2 预警分级按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关于突发环境事件分级的规定,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预警按照下述原则分为四级:一般(级):尾矿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尾矿库周边污染范围内的地表水、监测井水质常规因子和特征因子均未出现超标。较大(级):尾矿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尾矿库周边污染范围内的地表水水质常规因子或特征因子至少有一项出现超标,但监测井水质常规因子和特征因子均未出现超标。重大(级):尾矿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尾矿库周边污染范围内的地表水或监测井水质常规因子和特征因子至少有一项出现超标,造成水体污染。特大(级):尾矿库发
29、生突发环境事件,尾矿库周边污染范围内的地表水或监测井水质常规因子和特征因子均出现超标,造成水体严重污染。与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预警分级相对应,一般(级)对应蓝色预警信号,较大(级)对应黄色预警信号,重大(级)对应橙色预警信号,特大(级)对应红色预警信号。2.7 建立联动机制各级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安全监管、水利、国土、公安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联合执法,联合督办,建立健全应急长效联动机制。对在监督检查中 20 发现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问题,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应当及时通报相关职能部门,并记录备查。涉及跨流域跨界污染问题,上下游环境保护部门要在政府的统
30、一领导下 ,建立定期会商、 联合预警、 联合监测、联合防范,信息互通的机制,共同防范尾矿库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 21 表 2-1 尾矿库基本信息表尾矿库企业名称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企业详细地址尾矿库位置 (行政区位+地理坐标)尾 矿 库 周 边 环 境 敏 感 点 (山谷型取 80 倍坝高,平地型取 40 倍坝高。可附周边环境敏感点分布图)设计库容 设计坝高尾矿库等别 坝体类型 透水 不透水建厂时间 主要产品正式生产时间 主要原料及用量设计年排尾量 辅助原料实际年排尾量 总投资及环保投资生产周期 劳动定员环评及批复文号 “三同时”验收发放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颁(换)发时间 编号发放单位排污许可证颁
31、(换)发时间 编号环保机构名称及定员 主要职能主管领导 主要负责人 环境监督员姓名: 姓名: 姓名: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备注(主要填写变更情况) 22 表 2-2 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检查表检查人员: 日期:类 别 内 容 判断依据 检查情况 整改情况尾矿库“三防”措施防渗漏、防扬散、防流失措施是否到位环评审批环评审批手续符合规定;环评等级符合规定;生产规模、地点、采(选)矿方法与环评批复一致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合规性“三同时”制度执行尾矿库企业污染防治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废水 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且稳定达标排放或综合利用
32、粉尘 粉尘处理设施运行情况 粉尘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且稳定达标排放污染治理设施废弃矿渣 废弃矿渣贮存场所采取防渗漏、防扬散、防流失措施是否建立环境应急机构是否配备环境应急人员是否储备环境应急物资是否建设环境应急设施是否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环 境 应 急 情 况是否定期开展环境应急演练排放口规范化情况 符 合 排 污 口 规 范 化 建 设 要 求排 放 口 和 自动 监 控 合 规 性 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安装 安装 COD、悬浮物等主要污染物的自动监控装置排污申报执行情况 依法进行排污申报登记排污许可证办理情况依法办理排污许可证;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缴纳排污费 依法、及时、足额企 业 环 境
33、 管 理 机 构 和 人 员 设 置有环保机构;有专业环保管理人员;建立比较健全的环境管理责任体系企业环境管理制度情况 有比较完善的内部环境管理度;环境管理制度上墙环境管理制度合规性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情况 有运行台帐记录备注:检查情况一栏应对照判断依据填写,符合判断依据则填写“合规” ,不符合判断依据应据实填写违规情况。3 尾矿库环境应急准备3.1 尾矿库环境应急预案体系 23 3.1.1 应急预案的编制尾矿库企业应制定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纳入动态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并将本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与相关部门、各 级地方政府应急预案相衔接。尾矿库企业编制的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尾矿库的基本情况、
34、工程概况;对尾矿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种类进行分析,确定组织机构和职责,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与预警、应 急响应、应急保障和终止等内容作出规定,并重点分析尾矿库运行期间和闭库过程中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现场处置办法。3.1.2 预案评审与应急演练尾矿库企业应当聘请专家对尾矿库环境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预案评审后,尾矿库企业应组织落实预案中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企业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环境风险隐患防范意识,组织开展环境应急演练,并针对演练中的不足适时修订环境应急预案。3.1.3 应急能力评估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应在尾矿库环境风险评
35、估的基础上,对尾矿库企业现有的突发环境事件预防措施、应急装备、应急救援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提出评估意见,责成企业进一步完善环境应急预案。评估的主要内容:(1)尾矿库企业环境风险隐患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24 (2)应急设施(设备)包括个人防护装备器材、堵漏器材、应急监测仪器和应急交通工具等供应情况;(3)应急物资包括处理泄漏物、消解和吸收污染物的各类吸附剂、中和剂、解毒剂等化学品物资,如活性炭、漂泊粉、石灰等;(4)应急通讯系统;(5)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6)企业应急预案与地方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应急预案的衔接情况;(7)其他相关情况。3.2 尾矿库三级防控体系尾矿库企业应采取措施对车间及
36、厂区范围内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进行防控,地方人民政府组织企业建设流域防控措施。3.2.1 第一级防控:车间级因设备故障或事故造成矿浆溢流或选矿药剂泄漏进入车间。防控措施:在车间内或车间外建事故池收集溢流的矿浆,并配立泵随时将事故池内的矿浆排入工艺中。选矿药剂库四周应建围堰及通入事故池的地下导流沟,并与选矿车间一并做防渗处理。3.2.2 第二级防控:厂区级尾 砂 输 送 管 道 破 裂 造 成 矿 浆 泄 漏 或 暴 雨 造 成 尾 矿 库 废 水 漫 坝溢 流 。 25 防控措施:在尾矿库初期坝下建有足够容量的事故池,将泄漏废水收集,经处理后循环使用。3.2.3 第三级防控:流域级尾矿库发生
37、废水泄漏,一、二级防控措施失败。防控措施:在尾矿库下游河道支流设计并建造拦截吸附坝基础工程。工程应以事故最大泄漏量,结合当地水文条件设计。拦截吸附坝数量与间距应按照当地实际情况选取。在建造拦截吸附坝基础工程的同时,还应结合坝址周边地形和交通条件,同步设计建造应急物资储备场(库),并储备砂袋、水泥管、活性炭网箱及吸附物资等。流域防控的工程类型包括滞污塘和截流断面两种(建议在流量较小的河流采用)。除以上工程措施外,还可以利用水利设施和城市景观橡胶坝等作为流域防控设施。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取流域防控设施。3.2.3.1 滞污塘(1)设在三级或更小一级的支流沟谷中。河道宽阔、河床窄小并且具有较为平
38、坦宽广的低漫滩地形;(2)不占耕地,交通方便;(3)上 游 汇 水 面 积 不 大 且 发 生 尾 矿 库 突 发 环 境 事 件 的 泄 流 量 较小 。工程由蓄存池塘及控制区域组成。蓄存池塘建在河床一侧宽阔平坦的低漫滩上,因地而异呈不规则形状。塘内开挖一定深度后进行平整防渗处理,塘边构筑混凝土矮堤围堰,使之形成一个 26 容积达数万至数十万立方米的蓄存空间。控制枢纽建在池塘的入口与河床交汇处。由闸门及相关导水设施组成。该工程启动时先将污水导入滞污塘内存储,根据污染物性质、浓度,针对性采取降解措施,水体处理达标后再输入河床。3.2.3.2 拦截坝一般设在一、二级支流的山区河谷中,断面上游汇水
39、面积较大或工矿企业较多,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泄流量较大。工程形成一般为垂直流向的开口堤堰,中间开口处为河床,经过修整断面呈箱型或梯型。启动时铺设水泥管和滤箱,河床两侧构筑混凝土或砂粘土楔形矮堰,启动时根据情况而堆放砂袋。该工程主要适用于受化学污染的泄漏水体,一方面截堵一部分水体,一方面通过滤箱和水泥管进行降解排泄,达到消除或减轻污水对下游河水及环境敏感点的污染影响。3.3 尾矿库环境应急保障体系3.3.1 机构建设各省(区、市)应加强省、市、县三级环境应急管理机构的建设,保 证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参与并完成相应的现场处置工作。3.3.2 技术保障组建尾矿库环境应急专家库,按照理论型、管理型
40、、行业型对专家进行分类,建立健全各专业环境应急队伍和地区专业技术机构。应急专家在发生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后要及时到位,为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27 3.3.3 物资保障通信保障:各级环境应急相关专业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环境应急指挥系统,配备必要的应急通信器材,确保发生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后,环境应急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及现场各专业应急分队间的联络畅通。防护保障:配备齐全的个人防护装备。物资保障:1.车辆:应急指挥车辆、应急监测车辆、应急工程车辆及水质应急监测流动实验室等,应保证油料充足及手续完整。2.监测:配备特征污染物现场取样和监测仪器。3.物资储备: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建立以拦截物料、污染物降解吸附材料
41、等物资构成的应急物资储备库。3.3.4 培训与演练各级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以及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主管部门应加强环境事件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培训和重要目标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培养训练有素的环境应急处置、检验、监测等专门人才。各级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以及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主管部门,按照环境应急预案及相关单项预案,定期组织不同类型的环境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4 尾矿库环境应急响应与处置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与处置应在当地政府的统 28 一指挥下开展。当地政府应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协调和决策程序,便于对事故进行初始评估、确认事故级别,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响应。4.
42、1 分级响应机制按照 2.6.2 规定的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级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并与之对应。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级别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4.2 应急响应程序I 级 响 应由 环境保护部和国务院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地方各级政府及其环境应急工作指挥部和有关部门、单位按照国家环境应急预案的规定和国家的统一部署,做好应急响应工作。级响应由省级环境应急工作指挥部按下列规定开展工作:(1)按规定程序迅速启动本级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开通与事发地环境应急工作指挥部、现场指挥部的通讯联系,随时掌握应急工作进展情况和事态发展情况;(3)召集专家组分析情况,研究应对措施,为应
43、急指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4)协调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赶赴事发地参加、指导现场的应急指挥工作,必要时调集事发地周边的救援队伍实施增援。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的级响应和级响应工作,分别由设区的市和县(市、区)政府组织实施。需要有关应急救援力量支援 29 时,及时向上一级环境应急工作指挥部提出申请。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与处置技术流程见图 4-1。 30 环 境 污 染 事 故 发 生现 场 自 救 / 救 援 1 1 0 1 1 9 1 2 0 1 2 3 6 9地 方 环 境 应 急 指 挥办 公 室地 方 环 境 行 政 部 门省 / 地 方 / 局 部 应 急现 场 指 挥 部国 家 /
44、 省 级 环 境 应 急 中 心局 部 一 般 应 急 处 理可 靠 性 判 别应 急 中 心 接 警关 闭N OY E S事 故 判 别系 统 响 应 级 别 / 范 围( 局 部 ) / 跨 行 政 区一 般 / 较 大事 故N O事 后 处 理现 场 检 测 现 场 评 价各 类 应 急 技 术 措 施社 会 报 警是 否 需 要 国 家统 一 协 调 、 支持N O相 关 部 门 应 急 中 心专 业 应 急 队 伍应 急 专 家 组应 急 指 挥 系 统新 闻 信 息 中 心抢 险 组终 止 后环 境 管 理 工 作应 急 终 止应 急 恢 复应 急 处 置应 急 救 援应 急 预
45、案 启 动国 家 级 响 应 现 场 指 挥 部Y E S事 态控 制Y E S事 故 总 结 报 告后 续 环 境 监 测小 结 及 初 步 评 估其 他后 勤 保 障 组处 置 工 程 组环 境 监 控 组工 程 行 动 组医 疗 卫 生 救 护 组后 续 环 境 影 响 评 估事 后 调 查后 续 环 境 修 复现 场 清 理申 请 增 援解 除 警 界善 后 处 理扩 大 应 急N O新 闻 信 息 中 心应 急 资 源 调 配应 急 指 挥 系 统应 急 专 家 组专 业 应 急 队 伍相 关 部 门 应 急 中 心国 务 院 环 境 保 护 行 政 部 门国 务 院 应 急 指 挥
46、 办 公 室专 用 电 话Y E SY E S ( 重 大 特 大 事 故 )( 级 级 响 应 )图 4-1 尾矿库环境应急事件响应技术流程4.3 信息报送与处理按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国家有关规定,明确信息报告时限、内容、方式和发布程序。 31 4.4 指挥与协调4.4.1 指挥与协调机制在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地方政府环境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派出应急救援队伍和有关人员赶赴事发现场,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环境应急工作指挥部组织有关专家参与现场环境应急指挥部的工作,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根据事件发展情况,作出科学预测,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供指挥部决策时参考。发生尾矿库突发环
47、境事件的责任单位要及时、主动地向环境应急指挥部提供与环境应急救援工作有关的基础资料,为环境应急指挥部研究确定救援和处置方案提供决策依据。4.4.2 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指挥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1)提出现场应急行动原则要求;(2)制定控制和减轻污染的处置方案;(3)派出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4)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支援行动;(5)指挥污染源的监测监控工作;(6)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4.5 处置措施对尾矿库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按照相关应急预案的规定执行。4.5.1尾矿库企业现场应急处置一般方法 32 尾 矿 库 突 发
48、环 境 事 件 发 生 后 ,尾 矿 库 企 业 应 立 即 启 动 本 单位 应 急 响 应 ,执 行 应 急 预 案 ,实 施 先 期 处 置 。救 援 队 伍 到 达 现场 后 立 即 了 解 情 况 ,确 定 警 戒 区 和 事 故 控 制 具 体 方 案 ,布 置 救援 任 务 ,在 救 援 过 程 中 要 佩 戴 好 个 人 防 护 用 品 ,并 设 定 警 示 标志 。处 置 方 法 如 下 :(1)抢险:应急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在企业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应急技术组迅速查明事故性质、原因、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判断事故后果和可能发展的趋势,拿出抢险和救援处置方案。事故救援组负责
49、在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及时控制危险区,防止事故扩大。现场监测组迅速制定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物资、设备、工具的保障供给工作。(2)疏散:在尾矿库发生险情,有溃坝危险时,企业应急指挥部应立即上报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并由安全保卫组负责下游居民的疏散和两侧的警戒工作,严禁车辆和行人通过,维护事故现场秩序和社会治安。(3)转移:在事故救援中,尾矿库有溃坝危险或有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时,由安全保卫组、医疗救护组将受伤人员、居民财产向安全区域转移。转移过程中救援队伍应与现场应急指挥部保持联系。如果溃坝事故严重,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形势扩大,现场环境应急指挥部应采取果断措施,停止生产,调动铲车、挖掘机等对污染物进行封堵、拦截,并采取污染控制的有效措施,同时请求地方政府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