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五章-dna损伤与修复.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05232 上传时间:2018-03-13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0.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dna损伤与修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第五章-dna损伤与修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第五章-dna损伤与修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第五章-dna损伤与修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第五章-dna损伤与修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章 DNA损伤与修复DNA damage and repair,秘晓林BI Xiao-Lin09/25/2015,基本情况,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辽宁省“攀登学者”主要研究方向: 肿瘤抑制因子功能与作用机制;DNA损伤应答过程中关键蛋白的定位与功能;参与DNA损伤应答的ncRNAs等EMAIL:BIXLDMU.EDU.CN,为什么要研究DNA损伤应答?(DNA Damage Response, DDR),DNA损伤类型和数量,DNA 损伤与疾病,第一节 DNA损伤,何谓DNA损伤?在内源或外源因素作用下,DNA结构发生的任何改变都称为DNA损伤DNA损伤的后果:一、

2、DNA失去作为复制和转录模板的功能,导致细胞死亡;二、DNA的结构发生永久性改变,一、DNA损伤的类型碱基的更替、缺失、插入、链的断裂、链内或链间的交联、DNA重排等。天然的线性染色体末端端粒?,二、损伤因素内源因素:染色体复制、活性氧等外源因素:紫外线、电离辐射、碱基类似物、修饰剂、烷化剂、化学诱变剂等。,三、突变的类型1.点突变:是指DNA分子中一个碱基的改变。 包括转换(嘌呤碱基嘌呤碱基)和颠换(嘌呤碱基 嘧啶碱基或嘧啶碱基 嘌呤碱基)2.插入突变:是指DNA分子中插入多余的碱基。3.缺失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的丢失。 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可引起移码突变。4.三联体扩增:脆性X染色体综

3、合征是由于FMR-1基因中CGG重复突变5.DNA片段重组,四、突变的后果1.中性突变基因突变(特别是点突变),不一定就是有害突变。突变是生物进化和分化的分子基础;只有基因型改变的突变,即碱基组成改变,但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未改变。如有些点突变发生在同义密码子的第二或第三位碱基,或发生在基因的内含子上。因此突变不一定就是损伤。,2.有害突变严重的突变或突变的长期积累,导致DNA复制障碍或不能进行,或基因表达异常,引起DNA损伤导致疾病。因此突变是某些疾病的分子基础,镰状红细胞贫血-点突变,第二节 DNA损伤的机制,一、自发性损伤1. DNA复制过程中的碱基错配(错误率为10-9,修复后降为10-

4、10 ),2.三联体扩增(即三核苷酸重复)是指三个不同的碱基为一个单位重复排列而形成的DNA序列。理论上,基因组中应该含有10类60种三核苷重复DNA序列。如CAGCTG、GAATTC等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其中,CAGCTG、GAATTC、CGGCCG等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序列与20种以上的神经-肌肉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有关。这些三核苷重复序列可以出现不明原因的扩增,从而累及所在或周围基因的正常表达或正常的生物活性。,19 q13.219q13.3,果蝇FMRP调节DNA损伤导致的细胞周期检验点和凋亡,fmr突变导致DNA损伤敏感,FMRP工作模式,Liu et al. Human Molecula

5、r Genetics. 2012,3.碱基的烯醇式-酮式或氨基-亚氨基异构体互变引起碱基错配,4.自发脱氨基CU引起U A、 AI引起I C、 GX(无配对碱基),5.碱基丢失引起突变,二、环境因素诱发DNA损伤分子机制,(一)紫外线引起DNA损伤的机制当DNA暴露与260nm 的紫外线时,DNA链相邻的嘧啶碱基可形成5,6双键,产生嘧啶二聚体TT、 TC或CC,最常见为TT二聚体。人皮肤细胞受紫外线照射形成二聚体的可达5104/细胞/小时。此外,紫外线还可引起DNA链间交联、DNA与蛋白质交联、甚至断链。,(二)电离辐射引起DNA损伤的机制1.可导致DNA碱基改变电离辐射可产生OH自由基,引

6、起DNA链上碱基氧化修饰(如T转变为5-羟甲基尿嘧啶)、碱基开环(如腺嘌呤7,8-双键断开)和脱落。嘧啶与嘌呤更敏感。2.可导致DNA断链.OH自由基破坏脱氧核糖脱落或断裂3,5-磷酸二酯键使DNA断链3.可导致DNA链交联电离辐射可使同一条DNA链内或两条DNA链之间或DNA与蛋白质间发生交联。,三、烷化剂引起DNA损伤的机制烷化剂是亲电子化合物,分子中带有活性烷基。活性烷基可转移到DNA的碱基或磷酸基上,使之烷基化。鸟嘌呤最易烷基化。烷化剂包括芥子气、硫酸二乙酯、甲基-亚硝基胍、甲基甲烷碘酸、氮芥、硫芥、环磷酰氨、苯丁酸氮芥、丝裂霉素等1.可导致碱基错配烷基常加到碱基的N(N7烷基化鸟嘌呤

7、G或N3烷基化腺嘌呤A)或O原子上,使烷基化的G与T配对。2.可导致碱基脱落烷基化鸟嘌呤的糖苷键不稳定而断裂,使DNA链产生无碱基位点,复制时可插入任何碱基。2.可导致DNA断链磷酸基上O的烷基化,使3,5-磷酸二酯键断裂4.可导致DNA链的交联,四、碱基类似物引起DNA损伤的机制碱基类似物在结构上与碱基相似,它们进入体内后,在DNA复制过程中,可替代碱基掺入而干扰DNA合成,引起碱基错配。碱基类似物包括5-溴尿嘧啶(5-BU)、 5-氟尿嘧啶(5-FU)、2-氨基腺嘌呤等。,五、化学修饰剂和化学诱变剂引起DNA损伤的机制化学修饰剂能专一地修饰DNA分子的碱基导致碱基错配如亚硝酸盐(使C氧化脱

8、氨基变成U,导致G-C转变为A-T,或使A氧化脱氨基变成I,导致A-T转变为G-C )、羟氨(使T脱甲基变为C,导致A-T转变为C-G )致癌物黄曲霉素B也是导致序列的变化。丫啶类化合物、溴化乙啶等也引起DNA损伤。,第三节 损伤DNA的修复,在一定条件下,损伤的DNA分子恢复正常的过程。 修复方式有:直接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跨 损伤修复和SOS修复,一)、光修复光复活酶(即光裂合酶)直接修复嘧啶二聚体(见于细菌和低等真核生物),一、直接修复,二)、DNA连接酶直接修复DNA断裂口,三)、烷基化碱基的直接修复例如,E.Coli的Ada酶和人类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

9、可将烷基不可逆地转移到自身而完成修复,本身失活(自杀修复)。,四)、DNA嘌呤插入酶直接修复无嘌呤位点(AP site),二、切除修复最普遍和常见的修复方式切除修复需要DNA特异内切酶、核酸外切酶、糖苷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参与。包括单个核苷酸切除和核苷酸片段切除修复。切除修复属于复制前修复,2.核苷酸片段切除修复 -UvrABC修复系统具有ATP酶活性的UvrA 与UvrB结合,并识别 与结合DNA损伤部位。 具有内切酶作用的UvrC 置换出UvrA,与UvrB- DNA结合。 UvrD( DNA解旋酶)释放 切 下的损伤片段。 DNA聚合酶填补缺 口,并由 DNA连接酶 连接。,

10、人类着色性干皮病(xeroderma pigmentosis, XP)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皮肤对日光,尤其是对紫外线敏感。主要临床表现是皮肤雀斑样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局限性萎缩,疣状增生,浅表溃疡,最后可癌变。这种病人的XP类基因(XPA、XPB、 XPC、XPF、XPG )有缺陷,导致DNA损伤后的修复障碍。,3. 错配修复當DNA复制時,掺入了错误的碱基,在校读时未被去除,可经由该通路的酶侦测出來,将其中一股切出,并加以修补。,三、重组修复-复制后修复,四、跨损伤DNA合成修复跨损伤DNA合成(Translesion DNA Synthesis, TLS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参与DNA修复的又

11、一机制。TLS包括无错损伤旁路(error-free lesion bypass)及易错损伤旁路(error-prone lesion bypass);易错损伤旁路可导致DNA损伤诱导的突变。跨损伤DNA合成,这是一种利用损伤核苷酸为模板,通过跨损伤DNA聚合酶使碱基掺入到复制终止处进行DNA合成,从而延长DNA的修复。,五、SOS修复诱导修复SOS修复是细胞DNA受到广泛损伤而难以复制的紧急情况下,细胞为求生存而出现的一种应急反应。此时,细胞需调动其所有的修复系统进行修复。20世纪50年代,Weigle首次在E .coli中发现SOS修复系统。1973年,Raelman首次称为SOS修复。S

12、OS反应诱导的修复系统包括避免差错修复(光修复、切除修复和重组修复)和倾向差错修复。诱导产生缺乏校正功能的DNA聚合酶,一方面进行修复,同时也容易造成碱基错配的机会而产生新的损伤。但总的结果是细胞可以生存下去。,SOS反应是由RecA 蛋白和LexA阻遏物蛋白相互作用引起的, LexA(22kD)阻遏物蛋白是许多基因的阻遏物。 RecA 蛋白是SOS反应的最初发动因子。 在ATP存在时,RecA被损伤的DNA激活而表现出蛋白水解酶活力,水解LexA阻遏物蛋白,使与修复有关的基因开放,表达产物即可对损伤的DNA进行修复。,DNA损伤修复缺陷与疾病,DNA损伤应答的若干关键因子与损伤的时间和空间关

13、系,Checkpoint,p53: “Guardian of Genome”,肿瘤抑制因子最初鉴定为癌基因获得性功能 “Gain of function”超过50%的肿瘤中突变或异常,主要功能,细胞周期检验点 (checkpoint)凋亡,p53 突变导致不同的转录谱Kollareddy 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 Published 12 Jun 2015 | 6:7389,什么是端粒(telomere),天然的染色体末端染色体末端由DNA和蛋白质共同构成的结构来源于希腊语 telos =end meros =part,保护端粒的 “T-loop” 结构,端

14、粒的功能,维持染色体末端保护染色体不发生融合、降解等,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端粒(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telomeres red centromere green,端粒长度,端粒随细胞分裂缩短,Mitotic clock of the cellHuman: 15-20kb, 50-100bp/cell division50-100 divisions,端粒与DNA损伤,unprotected telomere,DNA damage?,端粒缺陷, DNA损伤和疾病,干细胞的DNA损伤应答与癌症和衰老,2009年Nobel生理学或医学奖,f

15、or the discovery of how chromosomes are protected by telomeres and the enzyme telomerase.,Elizabeth H. Blackburn,Carol W. Greider,Jack W. Szostak,2015年Lasker基础医学研究奖,“Fo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the DNA-damage responsea fundamental mechanism that protects the genomes of all living organisms.”,参考文献,综述类

16、:Annual Review, Nature Review, Trends, Current Opinion etc.Goldstein et al. (2015). The DNA damage response: implications for tumor responses to radiation and chemotherapy. Annu Rev Med 66: 129-143.Smeenk et al. (2013). The chromatin response to DNA breaks: leaving a mark on genome integrity. Annu R

17、ev Biochem 82: 55-80.Armanios. (2009). Syndromes of telomere shortening. Annu Rev Genomics Hum Genet 10: 45-61.San Filippo et al. (2008). Mechanism of eukaryotic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Annu Rev Biochem 77: 229-257.Palm et al. (2008). How shelterin protects mammalian telomeres. Annu Rev Genet 42:

18、301-334.McKinnon et al. (2007). DNA strand break repair and human genetic disease. Annu Rev Genomics Hum Genet 8: 37-55.Durkin et al. (2007). Chromosome fragile sites. Annu Rev Genet 41: 169-192.Stewart et al. (2006). Telomeres: cancer to human aging. Annu Rev Cell Dev Biol 22: 531-557.Kunkel et al.

19、 (2005). DNA mismatch repair. Annu Rev Biochem 74: 681-710.Sulli et al. (2012). Crosstalk between chromatin state and DNA damage response in cellular senescence and cancer. Nat Rev Cancer 12(10): 709-720.Lord et al. (2012). The DNA damage response and cancer therapy. Nature 481(7381): 287-294.Bouwman et al. (2012). The effects of deregulated DNA damage signalling on cancer chemotherapy response and resistance. Nat Rev Cancer 12(9): 587-598.Negrini et al. (2010). Genomic instability-an evolving hallmark of cancer. Nat Rev Mol Cell Biol 11(3): 220-228.,思考题:怎样理解DNA突变、损伤和修复的生物学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