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猫复习资料1、中心:本文是一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 文章记叙了三次养猫的经历,曲折地表达了同情、怜爱弱小者的思想感情。2、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课文写了三次养猫的故事,文章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 一 2 段):写第一只猫的故事。第二部分(314 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第三部分(1534 段):写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3、第一只猫:作者从猫“刚要来的时候”和“后来”两个时间段来写猫的形态,外形:花白的毛,很活泼,白雪球似的。动态:滚来滚去,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小猫活泼可爱,一家人都很喜欢它。这只猫最终病死了。对于这只猫的“病死”三妹“ 很难过 ”, “我
2、”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4、第二只猫:“更有趣、更活泼” ,作者从性情和本领等方面来表现。 “园中乱跑” 、 “不怕生人” 、 “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等是表现它的性情;“会爬树” “捉蝴” “会捉鼠” ,这是它的本领。大家都非常喜欢这只猫。这只猫最终亡失了。对于这只猫的“亡失” ,三妹“很不高兴” ,作者也是 “怅然” “愤恨” “诅骂” 。5、家里人对周家的丫头,不知名的捉去描的人所持的态度,说明了什么?家里人责怪周家的丫头,诅骂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 “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一类人, “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代表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一类人。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
3、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 6、作者是怎样运用“伏笔”来写前两只猫的命运的?找出课文中的原句 第一只:“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湿了”暗示了它“死亡”的必然之势。第二只:“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 ”“跑到街上,在哪里晒太阳” “总看见它在铁门外边。 ”“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暗示了它亡失。 7、重点写第三只猫 第三只猫的“可厌” ,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的?是从形态和性情等方面来写的。 “不好看,又很瘦” 、 “毛被烧脱了好几块”、 “忧郁” 、 “懒惰” 。 家人态度:因为它不如前两只猫好看,性情忧郁、懒惰。家里人都不大喜欢、若有若
4、无。 结局:挨打屈死。 作者心情:更难过、良心受伤 我认定第三只猫是偷吃鸟的凶手的理由:“对黄鸟似乎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 “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 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哪些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并仔细体会这些词语的含义。 作者用了“难过”一词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对以前两只猫的亡失的感情, “难过” 所表示的痛苦要强烈得多。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我”深感内疚和自责。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 第三只猫亡失后,我的心情怎样?请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作者心情的语句。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 、 “
5、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 “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的多。 ”对于第三只猫的亡失,作者为什么会特别难过? 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 ,由于“我” “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 ,而且在暴怒之下打它致死,这种过失无法去补救, “我”的内疚,悔恨和痛苦,更是难以言状,所以,比前两只猫的死亡或失踪更难过的多。 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 我家永不养猫。 ”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心情是悲伤的,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所以“好久不养猫” ,怕再养猫伤心。第三只猫的死亡是因为作者的过失而造成的,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与开头遥相呼应,形成了首尾呼应,也是对全文的总结对于“我”妄下断语打死第三只丑猫的事,你想说些什么呢?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去判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与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为什么说“我的良心受伤了”?因为我犯下了无法补救的过失,它就像针一样,时时刺痛着我的心。通过心理描写抒发了“我”愧疚、自责之情。